• 11月22日 星期五

“十四五”:以高水平开放形成改革发展新布局

——第85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专家观点综述

高水平开放是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的根本出路;高水平开放是“做好自己的事”的关键所在;高水平开放不仅有利于中国,更有利于世界。推进服务业市场的高水平开放;推动金融业市场的高水平开放;推进文化旅游业的高水平开放。

本报记者 赵姗

日前,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银行、中国日报社主办的“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第85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来自国家相关部委、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来自12个国家的外方专家学者以及来自25个省区市政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共计500余人参加国际论坛。

与会专家认为,面对单边主义与贸易保护主义,中国需要以高水平开放加快形成改革发展新布局。

以高水平开放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1.高水平开放是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的根本出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认为,面对当前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浪潮,最为关键的是保持定力,做好自己的事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更大的力度和步伐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副会长胡正跃指出,当前世界经济的不确定性上升,下行风险明显加大,只有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携手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我们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徐林指出,要通过制度和市场与主要的贸易伙伴国形成利益融合关系,确保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在开放与制度的保障下,变得更加稳定、更有预见性。

2.高水平开放是“做好自己的事”的关键所在。

张军扩认为,无论是新产业的发展还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无论是新动能的加快培育还是传统动能的充分释放,都离不开进一步的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外交部原副部长何亚非认为,世界经济下行压力越大、金融风险越多,就越要牵住中国经济创新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牛鼻子”,持续增强经济活力和创新能力,夯实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经济和技术基础。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课题组认为,应当把“以高水平开放为主线形成改革发展新布局”作为“十四五”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总体思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彭森指出,要长期地清醒认识国际竞争的严峻性,保持忧患意识。同时需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其关键是发展、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蕴岭指出,中国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中坚力量,中国的全球化战略进入了调整重构期。在这个时期,仅仅一般性地扩大开放是不够的,更要注重开放的深度和均衡。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指出,只有开放,机会才会均等,只有机会均等,才可能使每个人共享全球发展的成果。封闭可能导致全球的不确定性扩大,公共风险增加。丝路产业与金融联盟理事长曹文炼认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唯一的出路是双方继续谈,且要相互学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认为,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经济大国,要坚持开放和包容的理念,要学会和不同的国家打交道。徐林认为,解决经济长期增长的问题,根本的出路在于通过改革和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特别是资源配置的效率。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认为,将中美引向合作竞争关系,硬实力上关键在于中国要走向高水平开放、走向公平法治,软实力上关键在于要用智慧和能力将其逐步引向合作竞争关系。

3.高水平开放不仅有利于中国,更有利于世界。波黑塞族共和国前总理姆拉登·伊万尼奇指出,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不仅会使中国获益,也会使世界间接地从中获益。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原院长贾庆国认为,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理论上必要,实践上可行;过去需要,将来也需要;对中国好,对世界也好。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认为,应进一步加大开放的力度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因为中国企业需要在全球配置资源,需要进一步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学习各国先进的知识、经验和技术,需要一个更大的市场。

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实现高水平开放新突破

1.实现高水平开放新突破重在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指出,以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为重点实现高水平开放新突破。第一,实现高水平开放新突破重在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第二,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重在服务贸易。第三,加强制度性、结构性安排重在对接国际基本经贸规则。胡正跃指出,借鉴中国与新加坡等国自贸区建设的成功经验,最大限度地探讨与各国签订双边自贸协定的可能性,以夯实对外合作基础。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指出,在新的世界环境下打造全球价值链,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合规。

2.高水平开放需要优化营商环境。胡正跃指出,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建设世界开放型经济的倡导者、践行者和贡献者。中国要制定好相关实施条例,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加强大国协调合作。霍建国认为,走向高水平开放主要是国内营商环境的优化。曹文炼认为,中国要学习美国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教育改革、人才引进、增加竞争力,尤其是政府与市场关系、营造更开放的环境等方面的经验。欧亚研究中心高级顾问法内尔指出,各国政府不能通过创立更多的机构来实行开放经济,要让资本、人员等要素自由流动。中国可以通过开放减少中欧之间的分歧,并形成一个更好的营商环境。

3.高水平开放需要加强地区合作。上海证券交易所原首席经济学家胡汝银认为,中国需要提升和其他地区的合作,实现更高水平开放。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指出,需要以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和最终达成为契机,推动南海合作,实现南海地区的稳定。外交学院原副院长江瑞平指出,世界大变局与东亚大变局高度相关,中美及其互动强烈地影响到东亚的大变局。东亚必须加强合作,共同抵御来自美国的压力。

4.以“一带一路”为平台推进高水平开放。胡正跃指出,中国将致力于区域合作进程。进一步深化中国和东盟全方位经济合作关系,落实好自贸区升级版,结合“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对接双方发展战略,加强相互投资,特别是高科技领域投资合作。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史育龙建议,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平台,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加强多边主义对应对全球挑战至关重要。构建开放、包容、联动、可持续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有利于促进共同繁荣。共建“一带一路”要在制度规则推进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吴士存认为,可以从低敏感领域比如邮轮旅游、环境保护,把中国和东盟主要的城市连通,加大人流、资金流和物流,打造空中丝绸之路。

推动高水平开放要以服务业为重点

1.推进服务业市场的高水平开放。迟福林建议,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程,要以扩大服务业市场开放的“早期安排”取得产业发展的“早期收获”。以文化产业市场开放的“早期安排”取得旅游国际化水平提升的“早期收获”。以教育市场开放的“早期安排”取得“教育开放创新岛”的“早期收获”。以医疗健康市场开放的“早期安排”取得“医疗健康岛”的“早期收获”。以高新技术产业开放的“早期安排”取得“智慧海南”建设的“早期收获”。

2.推动金融业市场的高水平开放。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实践教授肖耿指出,我们需要多边主义与市场开放。中国可以自主建立经济离岸金融生态圈,这样做也会受到全球欢迎。中国银行(香港)首席经济学家鄂志寰认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正在由通道式的开放走向全面市场的互联互通。在整个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对国外投资者的开放是一枚硬币的两面,人民币国际化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是相互促进、相互成就的关系。柬埔寨皇家科学院中国研究所所长舍雷瓦指出,电子商务对中国来说很重要,对整个区域开放以及全球电子商务的开放更加重要。

3.推进文化旅游业的高水平开放。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范鹏认为,文化开放应该成为“十四五”时期全方位制度性开放的重点,可以考虑在敦煌文化旅游产业项下探索建立自由贸易区。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总监黄小军认为,中美关系的中长期着眼点在于,要从软实力方面加强沟通,让美国人民知道中国人民的优秀文化和品质。舍雷瓦指出,通过文化交流实现文化相互理解,可以为发展电子商务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上一篇新闻

国网英大泰和2022年第一批招聘53人来源高校数量分析

下一篇新闻

【NIFD季报】2021年中国财政运行分析及2022年展望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