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7日 星期四

广州车展 | 吉利新一波“野心”从icon开始?

从帝豪到博越、从沃尔沃到领克,吉利在这十年来的成功绝对称得上行业教科典范。在这背后透露的不仅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还有这个来自江浙的民营车企在每一个风口的果断与决绝。

广州车展 | 吉利新一波“野心”从icon开始?

时间来到2019年,中国汽车行业无非是由:寒冬、电动化、智能化、年轻化这些关键词组成。但对于车企来说,如何将以上需求集合在一起?能做到的并不多,这也是为什么我在飞往广州的飞机上对吉利icon有那么高期待的原因。因为这款产品一定不是定位高端的存在,也不会是绝对走量的存在,但在它身上我似乎看到了吉利在十年前打造帝豪时的“野心”,只是时代在变,icon的路子可能比帝豪更大胆、更狂野。

野心1:打破常规

记得第一次看见icon的时候,我压根没有将它和燃油车联系在一起,毕竟高度还原自概念车CONCEPT ICON的设计语言一度让我将icon自动归于“几何”一派。我发誓,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我都以为icon是一辆EV,这种被“外在”所欺骗的挫败感让我一时间很难接受。

广州车展 | 吉利新一波“野心”从icon开始?

而当广州车展时icon面纱被揭开时,第一次看见实车还是由衷赞叹吉利的设计功力。思考一下,当下的汽车设计语言是什么?流畅、圆润、风阻系数。相比之下,icon从整车体态到设计细节大量采用“圆角矩形”设计,方正的车身加上极富未来感的大灯设计让它与“世俗”显得格格不入。

广州车展 | 吉利新一波“野心”从icon开始?

不可否认,icon的设计是具有前瞻性的,但在这其中一定会出现和领克类似的“争议”。而换个角度来说,哪个新事物又不是这样?指不定icon啥时候就开始引领设计潮流了也不一定,毕竟当绝大多数车企都在用“动物名字”宣传自己的外形设计时,icon已经用“科技语法”“圆角矩形”“时间符号”这样“素雅”的词汇定义自己。所以,icon不一定是颜值最高的,但它一定会成为原创度最高,回头率最高的SUV之一。

野心2:BMA架构下的产品赋能

自主品牌里哪家的平台架构玩得最“响亮”?相信一定非吉利莫属。icon作为BMA架构下的第二款SUV产品将BMA架构的优势发挥得凌厉尽致。抛开什么68.7%同级最大轴距利用率这类玄学辞藻不谈,在车展现场我体验了一辆浅色内饰icon后排,它的实际乘坐空间要比缤越来得更好,甚至超过空间魔术师本田缤智,特别是浅色内饰配合方正的车窗形状让车厢显得特别敞亮,这也是我个人最推荐的内饰配色。

广州车展 | 吉利新一波“野心”从icon开始?

而提到BMA,动力总成也算得上加分项之一。老实说,1.5T+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的动力总成已经是“老面孔”,在此前缤越上的表现就让我感觉惊艳,而在icon上,48V BSG轻混让它在低速起步工况更加顺滑,140Kw的最大功率和300Nm的最大扭矩足以媲美主流2.0T发动机动力表现。而在油耗上,仅5.7L的综合油耗又让年轻人干瘪的钱包找到一丝慰藉。而本次icon直接简单粗暴地搬来四种动力总成,让BMA架构的优势体现更为明显。

广州车展 | 吉利新一波“野心”从icon开始?

而作为新时代的产物,icon在智能化的道路上同样没有落下。除了支持ICC智能领航、AEB城市预碰撞、LKA车道保持之外,icon还拥有业界独有的创540°全景影像。

野心3:走向世界的决心

2009年,吉利帝豪横空出世,打破合资A级车垄断。十年之后,吉利已经拥有帝豪家族、博系家族、缤系家族、领克家族等庞大的产品矩阵。显然,在中国汽车市场逐渐饱和之后,海外市场或许将成为吉利的下一个增长点。走向世界这件事儿或许不是从icon开始,但icon一定是这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广州车展 | 吉利新一波“野心”从icon开始?

正如吉利汽车宋军在广州车展上表示:“吉利icon是一款集吉利全球资源打造的全球战略车型,也是吉利十年千亿产品研发中的缩影”。综上所有产品力来看,吉利icon无疑是有国际范儿的,而从吉利品牌近年来发布策略看,比如领克选择在欧洲、日本上市,几何A选择在新加坡上市都体现出吉利想要“走出去”的渴望。实际上,在此前的预售中,icon仅用了15分17秒,2020台订单抢购便抢购一空,足以可见其前瞻科技对年轻消费者的吸引力。

写在最后

不可否认,吉利是营销大师,也是中国汽车市场的绝对领军品牌。从icon来看,车市进言发现,好像吉利走在发展的道路上是要比其它品牌走得更快更远。正如icon一样,当许多紧凑级SUV还在苦吹性价比的时候,吉利已经将目光放眼至全球,也许icon不一定会“走量”,但它一定会是吉利在新时代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上一篇新闻

【深度】 “Polestar极星”:一次找不到“北”的电动实验

下一篇新闻

吉利几何:摇摆的定位,失守的市场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