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芜湖轨道交通产业“跑”出加速度

轨道交通建设如火如荼,“长龙”般的轨道在城市上空蔓延,每一位芜湖人都是见证者。而在我们日常接触不到的地方,在芜湖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产业发展同样如火如荼: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集群初具规模,“芜湖造”跨座式单轨及APM(自动旅客捷运系统)车辆从这里走向北京、新加坡、曼谷……

一手抓制式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一手抓轨道交通产业培育——聚焦轨道交通产业,芜湖走出了一条改革实践的创新之路。轨道交通,带给芜湖的远不止是城市交通面貌的刷新和空间布局的优化,更是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成长和崛起,以及由此为城市经济注入的澎湃新动能。

抢占轨道交通产业高地

作为现代化城市的出行“动脉”,轨道交通不仅能有效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巨大引擎。据相关研究,每投资1亿的轨道交通项目,可带动GDP增长2.6亿,同时还能提供400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而随着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正逢技术集中爆发交融时期,成为新基建风口的重要领域之一。

2011年,芜湖启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从近邻南京的中车浦镇公司详细了解单轨的优势与特点,并赴巴西、美国等地考察跨座式单轨运营业绩,历经3年的制式比选,芜湖轨道交通最终选择跨座式单轨。

兴建一个项目,催生一个产业——在启动轨道交通建设之初,芜湖就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及时编制了轨道装备产业基地规划,加快培育轨道交通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其作为新动能计划中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予以重点打造。2014年11月11日,世界500强中国中车与庞巴迪合资设立的中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落户芜湖。

记者从经开区获悉,芜湖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规划总面积约3836亩,其中胶轮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生产基地占地共计241亩。截至目前,园区已落户企业13家,正积极推进落户项目2个。几年间,芜湖轨道交通装备产业从无到有、快速壮大,2019年实现产值8亿元,2020年预计20亿元。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已成为芜湖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做强“新基建”、推动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的重要举措。

龙头企业发展势头强劲

走进中车浦镇庞巴迪跨座式单轨生产车间,一幅紧张有序的生产场景映入眼帘: 工人们戴着黄色安全帽,在各自岗位上忙碌;车间一侧,一列跨座式单轨列车“整装待发”。

“这些是来自泰国的订单。”指着这些即将在泰国曼谷街头行驶的列车,企业研发中心车辆部副部长胡亚军介绍,公司泰国曼谷金线APM项目正在陆续交付,这是公司第一个出口项目交付,也是安徽省首个出口的轨道交通整车项目、我国首个胶轮轨道系统整车出口项目。

记者采访中获悉,作为国内第一家专门从事单轨和APM车辆及系统设计、生产、集成与销售的专业公司,中车浦镇庞巴迪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积极拓展海内外市场,目前已获得上海浦江线、香港机场、深圳机场、成都机场、曼谷金线、新加坡武吉班让线和首都机场改造等APM系统订单,以及芜湖1号线和2号线一期、曼谷黄线和粉线项目、开罗十月六日城项目和新首都城项目等跨座式单轨订单,在手执行订单超100亿元人民币。

在芜湖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之上,中车浦镇庞巴迪发展势头愈发强劲。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目前已具备年交付单轨车辆200辆、APM车辆60辆的生产能力,两大生产车间全部满工满产,下一步将继续扩大投资、提升产能。

产业链集群渐趋完善

在芜湖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产业森林”雏形初具:除龙头企业中车浦镇庞巴迪外,新誉集团、今创集团、力钧轨道、雷尔伟、中铁设计等13家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纷纷落户,涉及整车制造、信号系统、牵引系统、电气系统、空调系统、通信系统、车内装饰、道岔、车体等,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轨道交通产业链集群。

按下启动键,道岔梁缓缓移动、整体转辙,实现与相邻线路的PC梁连接——日前,在芜湖力钧轨道装备公司,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应用于芜湖单轨1号线和2号线一期的道岔系统。据总经理王冬介绍,力钧轨道2017年落户芜湖,主营业务为跨座式单轨道岔系统、单轨车辆电气部件和车辆结构件等相关配套产品,现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等25项,“企业将立足芜湖,依托长三角城市群汇聚的人才资源和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辐射华东、华中等区域,为芜湖轨道交通产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产业集群,不仅是空间上的集中和配套,还是研发、供应链等环节上的集聚,只有融合、协同、跨界创新,真正产生“化学反应”,才更有创造力和发展活力。采访中,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实现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系统化开发、专业化生产、集群化发展。

具体来说,既要抓国家新基建和发展交通强国的政策导向所带来的巨大机遇,保障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势头,从而助推整个轨道交通产业园良性发展,还要建立产业协同创新体系,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形成完备的轨道交通产业联盟。与此同时,建立健全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引进行业领军人才,打造产业人才教育培训高地,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

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经开区相关人士表示,毗邻轨道交通产业园的安徽工程大学国际工程师学院于2020年9月正式启用,将为轨道交通产业园提供更多的专业人才支持。“以智引产,以产助研,以研推效”,芜湖轨道交通产业正不断“跑出”加速度。

(全系列完)

(芜湖日报记者 赵丹丹 徐新山)

上一篇新闻

齐聚中西,胎儿医学锦绣未来—第九届中国胎儿大会第二天精彩回顾

下一篇新闻

深化产业合作,促进互利共赢——记2018年深化黔台产业合作推进年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