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吸引力不如珠三角,城中村成就珠三角的重要竞争力
文/王新喜
日前,卢克文一篇关于珠三角与长三角的对比文章,引发了较大的争议。其中,卢克文关于珠三角的言论,又一次炸网了。
卢克文指出,珠三角野蛮生长周期太短,各城市留下一些问题难以解决。深圳基建最好,有很多高端工作机会 ,但医疗和教育差,人口拥挤,房价逆天;这样不适合普通人生儿育女。
他表示,广州基建还行,高中低工作机都有,医疗教育全省最好,远超深圳;他吐槽广州地铁三号线是噩梦一般的存在,城区有些过于陈旧,看起来不舒服;另外就是城中村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不了。整体上比长三角的现代化、整洁、干净程度要差很多。
在以上众多的观点,当然部分还算是客观描述,但大量的网友认为卢克文不厚道之处,在于他对城中村问题的偏见。
在卢克文看来,城中村是一个老大难问题,解决不了。从这句话的意思,他希望珠三角抹掉城中村,让城市的面貌更加整洁,在他看来,长三角城市面貌就好很多,没有那么多城中村。
但卢克文不明白的是,那些影响城市面貌的城中村,其实恰恰是珠三角的重要城市竞争力。
城市竞争力要看产业与人才的吸引力,珠三角的吸引力更强
事实上,以长三角对比珠三角,本身并不公平。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一共有41个城市,珠三角包括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九个城市。从区域面积上看,长三角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和合肥为副中心,涵盖江苏、浙江和安徽三省,辐射的范围要比珠三角要大得多。
人口方面,长三角人口突破2.27亿,占地21.07万平方公里。珠三角约6300万,占地5.6万平方公里,区域面积相差近4倍,人口相差2.6倍。因此,由于长三角人口体量以及区域面积要大的多,GDP总量也更大,这种对比其实并不公平。
事实上,如果要公平看一个区域的竞争力,其实关键是看它对产业与人口的吸引力。从未来看,由于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未来城市的重要竞争力也将越来越体现在对外来流动人口与人才的吸引力。
人更加倾向于流向哪里,哪个城市的竞争力就更强。
事实上,由于改革开放以及制造业的发达,珠三角的人口流入一直远大于江浙沪。从今天来看,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涌向深圳、广州,腾讯、华为、中兴、迈瑞医疗等高新企业纷纷落户深圳南山。虽然高等教育资源不如长三角,但一直是外地人才的高频去往地。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就业蓝皮书显示,2021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在泛长三角地区就业的占比最高,达25.2%,其次是泛珠三角地区,达20.1%。
但如上所述,由于长三角覆盖的城市群更加广泛以及长三角高校聚焦,人口数量更多,珠三角本身就没有那么多本土高校,长三角高校就业占比自然高,但结合各地区本科院校毕业生占比和毕业去向落实率来看,到泛珠三角地区就业的毕业生与本地毕业生人数之差最大,因此报告指出,泛珠三角地区人才的吸引力最大,毕业生流入较多,其次是泛长三角地区。
有业内人士指出,以武汉大学为例,武大毕业生最主要的流向就是珠三角,深圳虽然没有本土的985大学,但它是中国绝大数985高校毕业生排名前三的就业目的地。
此外,从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人口结构也能看出,珠三角的年轻化程度更高,这意味着大量年轻劳动力涌入珠三角。从人口结构看,珠三角0-14岁人口占比最高,达18.9%,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最低,仅12.4%,年龄结构更佳,这种年轻化的人口结构也意味着它在吸引着大量年轻人流入。
那么,长三角的吸引力为什么会不如珠三角呢?
从产业来看,珠三角电子及家电制造,富士康、比亚迪、伯恩光学、美的、格兰仕等等电子家电制造产业链几乎是无敌的状态。这些大厂随便一个就上万甚至上10万、30万人的超级大厂,也有散布于东莞各个镇上的工业区里,一大堆密密麻麻的小厂,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
而长三角重工业实力更强,机械制造、钢铁制造等等和重工业相关的产业链长三角几乎均强于珠三角,但这些重工业的门槛更高,倾向于资源与技术型企业,对外来人口就业的吸纳力要稍有欠缺。
不过整体而言,各项经济数据亮眼的长三角事实上在高新企业发展中不如珠三角亮眼,虽然两地有数量相当的上市公司,但是深圳有腾讯、中国平安、华为、大疆等上市与非上市的超级大公司,规模和质量整体上要优于长三角的龙头——上海。
如前所说,中国制造业名片家电行业,从格力到美的,再到TCL等行业翘楚,都出现在珠三角,国内手机厂商,从OPPO、vivo、魅族、华为等手机大厂也都出自珠三角,长三角一个都没有。
甚至长三角的中国洗衣机龙头无锡小天鹅,却被佛山顺德的美的收购了。
深圳的华强北,十几年前以山寨著称。而现在深圳的电子工业能力,全球都不可小觑,这与深圳乃至珠三角融入全球体系密不可分。珠三角的地域人口都远小于长三角,但是在吸引外资方面、开放程度上以及包容性等软实力层面也胜过珠三角,如果没有大量港资、外资、台资在珠三角的投资,珠三角也不可能发展这么快。
从整体上看,长三角虽然也有阿里巴巴、吉利汽车等大型本土企业,但和珠三角相比,还是稍逊一筹。外资进入长三角的桥头堡是上海,其核心是“买办”型商贸和服务业,这使得上海在制造业产业链、辐射影响力以及对外来人才、创业者的吸引力缺少像深圳那样的张力与归属感。
在笔者看来,城市的包容性、开放性以及对各类人才的吸引力是一个重要方面。全国高校人才流动数据显示,最欢迎外来人才区域,长三角早已不是珠三角的对手。
2020年中国城市人口流动的相关数据显示,北京和上海互为人才外流的首要目标城市,这意味着上海的人才去了北京,而不是在杭州或者南京等城市,这意味着长三角的区域竞争过于依赖上海,上海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3%、1.2%、0.9%、0.5%,流入比例逐渐降低。
而深圳与广州互为人才外流的第一目标城市,一直以来人才的流入都十分稳定增长,数据显示,广州2017-2021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0.5%、0.5%、0.6%、0.9%、1%。
人才净流入且持续稳定增长,主因广州经济发展速度快、生活成本在一线城市中最低;根据数据显示,广州人才流向珠三角城市占比42.1%,这意味着珠三角整体的经济内循环更强,也高于上海流向长三角城市,如上所述,上海的人才大多去了北京。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它的竞争力体现在人口流入与区域的人才的内循环,而人口流入与区域内循环除了经济发达,城市包容度高之外,还需要有容纳大量年轻人起步的居所,这是一个城市包容性与人文关怀所在,是非常关键的。
一个城市消灭了廉租房,没有城中村,保留了高度的整洁,消除了烟火气,面子是有了,但却垒高了年轻人与外地务工者在城市的生存门槛,这其实是变相降低了城市的人口与人才的流入。
当一个城市,缺乏了外来人口的流入,其实就慢慢降低了开放性,一个城市的开放性降低,城市的整体引进外资能力、创业环境、对人才吸引力等方面土壤也会逐步弱化。
保留了城中村,这也是为何每年都有大量年轻人、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广州、深圳的重要原因。针对广州的城中村,腾讯房产今年4月进行了一项调查,近3000名受访者中,约50%表示没有了城中村,会离开广州;26%选择换租小区房,13%选择买房,11.5%选择到周围城市租房,继续在广州工作。
而事实上,拆除城中村,广深早有规划,但最终都选择了保留了一定的城中村。
早在2018年,深圳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就发布了《深圳市城中村(旧村)总体规划(2018-2025)》规划,将深圳的部分城中村改造暂缓,各区一定比例的城中村暂不拆除。在部分核心行政区,这一比例甚至高达75%。此外,部分有条件的城中村住房将纳入政府的保障房体系。
本质上,保留城中村,就是“保留了城市发展弹性”和“保障低成本空间”,这是一种对低收入群体与外来务工人群的关怀,也是珠三角城市包容度的底色。
城中村是重要的城市竞争力
毕竟,在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购房,对于外来普通工薪人员来说,当然是难度不小——但是珠三角的城中村的存在却极大降低了大批外来人员进入城市的门槛。据多年前《广州日报》称,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大大小小的城中村有304条,居住人口近600万,其中外来人口约500万,村域面积共716平方公里,面积相当于整个新加坡。
某种程度上,拆除城中村,其实很有可能降低了珠三角城市的竞争力,而保留城中村,才恰恰是广深等珠三角城市吸引外来人口的重要因素。正如在卢克文文章下有网友留言:不要恶意城中村,那是这些城市前进的原动力。
一个城市的未来与创新,是由是否有大量心怀梦想的年轻人、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来支撑的,但是大部分年轻人的起步都是艰难的。
相对友好的房租房价,优质工作机会,不错的收入,以及性价比较高的生活成本等都是吸引人才的关键,而城中村恰好成为了接收年轻人、外来务工者的一个过渡的居留之所,它让大部分人在相对窘迫的、艰难的时刻,能够以较低的成本生存,随着境况的改善,然后再离开城中村。城中村作为一个让大部分人在经济上能承担的落脚之所,承接了大量流入人口的最初的梦想。
从这个意义上,当大量的流入人口能够借助于城中村以较低的成本生存下来的时候,往往能吸纳越来越多的人才流入。这恰恰是珠三角的重要竞争力。
因此,在珠三角,尤其是广深两城旧城改造的推进,保留低成本生活区呼声反而越来越高,因为如果你要消除城中村,大量外来人口的生活成本将会趋高,企业成本也会更高,竞争力也因此会下降。
正如有行业人士指出,大量居住在城中村里的人,是失去话语权的一部分人,或者是沉默的大多数,但恰恰是他们,支撑起这座城市。
许多精英、大V总是喜欢关注一个城市表面的东西,但却忽略了里子层面一个城市对底层的人性关怀。当然,作为一个外来的观望者,很难深切体会所谓的适合生活的,不仅仅是环境,还有一个城市对外来人口的包容性,可以让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自己过怎么样的生活,这其实是一个城市吸纳人才的重要竞争力与软实力。但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到的。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