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罗的文明现代性之旅,一场“被殖民”的自我救赎
序言:
1932年夏天,趁着暹罗国王“拉玛七世”在华欣度假的空档,一批被拉玛六世派出去的法国留学生,在比里帕侬荣的带领下发起了政变,并制定了一份《迎王奏章》发给了拉玛七世,要求拉玛七世放弃国王集权统治,推行“君主立宪制”,以“精神领袖”的身份完成暹罗文明的现代性改革。
一、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殖民主义的诞生
从十五世纪开始,由于丝绸之路的彻底中断阻断了西方与亚洲之间的商业贸易桥梁,在商业需求的刺激下,许多想要打破这一困境的商人团体另辟蹊径,选择从海上去重新开辟一条能够连接西欧和亚洲的贸易通道。
但是受限于当时的科学水平落后,每一次的出海航行,都无异于是一次有着极大风险的探险之旅,不过在政治以及经济利益的双重驱使下,他们没有退却,而是选择了继续航行。
也就此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跨越两个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之旅。
但是随着对海洋的探索程度逐步加深,这些出身于高度发达文明团体的商人,却发现他们船队所到达的陆地上,有相当一部分的原生居民都还处于一个“未开化”的状态。
就好比大航海时代的先驱者“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在他刚发现美洲大陆的时候,他还误以为这就是他原本计划要去的印度,面对依旧还处在赤身裸体未开化状态的“印第安人”,哥伦布和他的船队凭借着“火枪”这一巨大的优势,给美洲大陆文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大量的印第安人被哥伦布用船队带回欧洲当做奴隶贩卖,也因此促进了“殖民主义”的诞生。
二、深陷殖民主义重围的暹罗
到了十八世纪初期,作为殖民主义列强的英国,早在1698年,就通过东印度公司从印度政府手上买下了“加尔各答”的土地使用权,间接的对印度实现了殖民统治,而后又以印度为跳板,展开了向东方的殖民主义进程。
截至1826年,英国在暹罗的南面,也就是马来半岛南部建立了了一个以新加坡、马六甲、槟榔屿为核心的“海峡殖民地”,以此来加强对于暹罗和缅甸的控制。
1852年,第二次英缅战争爆发,缅甸战败,被英国划入了“英属印度”的领地范围,同时也完成了对于暹罗西面的占领,至此,暹罗的西面以及南面已经全部落入了英国殖民列强的手中。
看到同为殖民主义列强的英国在殖民之路上走的顺风顺水,法国也坐不住了,于1883年逼迫越南签署《顺化条约》,打着“保护越南”的旗号将越南纳入了他的殖民版图,同时顺势将柬埔寨也一并收入囊中。
到了这个时候,暹罗的东、西、南三方都已经被殖民主义列强所占据,深陷重围,殖民暹罗的计划也顺势被放到了这些殖民列强的办公桌上。
三、困兽犹斗的暹罗
但是呢,相比于殖民列强的虎视眈眈,暹罗国内的阶级矛盾却显得更加刺眼,封建官僚和地主对暹罗土地以及贸易的垄断行为,让暹罗的社会体系发展长期处在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1870年,时任曼谷王朝第五任国王的拉玛五世,打破了暹罗先例,第一次以国王的身份出访新加坡、印度等国进行外交活动,也正是这几次出访,刷新了拉玛五世对于世界的认知,他深刻意识到暹罗太过于落后,但同时也明白了英法两国也只是因为相互顾忌的关系才没有对暹罗动手,否则暹罗早就沦为列强的殖民地了。
不过也得益于殖民主义列强的相互顾忌,给了拉玛五世改革的机会,他先是废除了荼毒暹罗百姓已久的奴隶制度,同时兴修学校,引进英式教育,摒弃了以往由僧侣言传身教的传统教育模式。
其次,拉玛五世在军事改革问题上也废弃了传统的“战时募兵制”,改为一直沿用至今的“义务兵役制度”,并大力提倡军事素质教育,创办了陆军士官学校以及海军学校,旨在为暹罗提供现代化军事人才。
但是遗憾的是,“冰封千里,非一日之寒!”拉玛五世的改革虽说让暹罗避免了沦为列强殖民地的命运,但却因改革时间太短,很多预计的改革目标都没有完成。
1893年,英法两国忍不住动手了。
- 先是法国恶意挑起与暹罗的冲突之后,暹罗被迫签订《曼谷条约》,通过割让老挝来换取暹罗的政治独立权。
- 而后在1896年又与英法两国签订《关于暹罗等地的宣言》,再一次将湄南河东部划给了法国,西部划给了英国。
就这样,在殖民列强针对暹罗,让拉玛五世一次又一次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时代背景下,暹罗作为一个小国,面对殖民列强的武力压迫根本无从抵抗,但是却在拉玛五世高超的外交技巧下,在欧洲各个国家之间到处游说,反而成了当时东南亚地区中唯一一个还保持着政治独立权的国家。
货币上的“拉玛六世”肖像
四、拉玛六世的逆袭
1906年,自小就被拉玛五世送到英国接受英国教育的拉玛六世,在1900年加入英国陆军,在军队的士兵生涯中,拉玛六世学习到了英国军事管理制度,退伍后也没有闲着,紧跟着又开始了同他父亲一样的外交生涯。
- 先是在美国通过拜访罗斯福总统,从而访问了著名的“西点军校”,让他深刻的了解到了东西方国家在军事政治上的冲突和融合。
- 而后又拜访了日本的“明治天皇”,与明治天皇从象征美国殖民日本的“黑船事件”开始谈起,深刻了解到了封建集权统治与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之间的差异,并向明治天皇讨教了该如何去促进“文明开化”方面的问题。
1911年,在拉玛六世回国参加继承大典,宣布继承国王之位之后,就迫不及待的开始了他对暹罗军事制度的再一次改革,在拉玛五世的“义务兵役制”基础上,又效仿英国将军队分成了“团”和“旅”,但由于此时的暹罗还是“国王集权统治”的君主专制政治体系,所以这些军队还是由拉玛六世直接掌控。
这点跟英国的军队管理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英国的军队管辖权只是名义上的归属于英国女王,实际管辖权则是在英国首相的身上。
1919年,拉玛六世所统治的暹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又以战胜国的身份在巴黎凡尔赛宫展开了一场长达六个月的艰苦谈判。
也正是凡尔赛宫的这场谈判,让暹罗在时隔半个世纪之后,再次与法国、英国、美国、丹麦、葡萄牙、荷兰、瑞典、西班牙、以及日本等国重新签订了新的友好贸易条约,首次收回了暹罗的大部分领土主权,英法等国领事馆宣布撤出暹罗。
而后紧接着拉玛六世又效仿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改革策略,开始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先后向英国和法国各派出了一批留学生去去学西方政治与经济文化。
五、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但也正是这批拉玛六世派出去的留学生,受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他们深刻的认识到暹罗现有的军事、经济、以及社会体系方面的改革并不足以完成暹罗的文明现代性改革。
想要真正的让暹罗完成文明现代性改革,政治体系上的改革才是尤为重要的一点,意思就是要打破暹罗现有的“国王集权统治”政治体系。
于是,这一批拉玛六世派出的热血青年,在比里帕侬荣等人的带头领导下,在巴黎创建了暹罗第一个政治党派“民党”。
1929年,随着10月29日当天美国纽约华尔街股市暴跌,整个世界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始陷入了“经济大萧条”时期,由于当时的暹罗在商业贸易方面,大部分还是以国际贸易为主,自然也不能幸免,国内异议频发。
政治党派“民党”也就趁着这个机会,联合事先早就发展好的军方炮兵总巡披耶帕凤上校等人,发起了政变。
这场政变从1932年6月24日凌晨开始,截至当天上午,在十二个小时之内就完成了所有的预订目标,比里帕侬荣也当即就开始了起草临时宪法、创办临时政府并制定《迎王奏章》的准备工作。
截至当晚就全部顺利完成,以一种让人叹为观止的速度完成了政变,时任曼谷王朝国王的拉玛七世迫不得已接受了比里帕侬荣的提议,以“精神领袖”的身份继续当国王,废除“国王集权统治”这样的君主专制制度,开始推行“君主立宪制”。
至此,暹罗才算是在走出被殖民的命运之后,真正意义上的完成了文明现代性改革。
参考资料:
- 《现代泰国的缔造者——朱拉隆功大帝》
- 《中英缅甸条约》
- 《凡尔赛条约》
- 《曼谷条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