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与世界“共享”潜江龙虾

记者 成 妍

一只虾,一座城,从虾到虾稻,从出口到内销,从线下到线上,潜江的"虾战"逐年升级.如今,潜江形成了产值超过320亿元的小龙虾产业,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达75万亩.

"潜江龙虾是一张闪亮的名片,这张名片不仅属于潜江,更是湖北的区域公用品牌."市委书记吴祖云说,目前,潜江已经建成了集良种选育、生态养殖、健康餐饮、加工出口、甲壳素深加工等于一体的完整小龙虾产业链条.

19年养大的这只"",潜江并不执意将它"养在深闺",而是通过"共享",让它跳跃在国际舞台.

眼下,在生态龙虾城小龙虾学院里,烹饪专业学生们已开始学习小龙虾烹饪课程,刀法、配料、火候……看似简单,却也需要千锤百炼.

"我们的学生不仅有四川、贵州、广东等地的,还有从美国、新加坡、尼日利亚等国远道而来拜师学艺的."学院负责人告诉记者,学院设有种苗繁育、种植、烹饪等专业,目前有两个年级的在校生,一共130人左右.

这批准毕业生十分抢手,还没毕业就已被"预定一空",而小龙虾相关技能人才也早已被大型餐饮企业、物流公司、交易市场等提前""走了.

除了学历教育之外,小龙虾学院三年来还对6000多人进行了短期培训.培训三个月或半年,这些人才进入市场后很抢手,一般年薪都在12万元左右.有三年工作经验的厨师,每个月都是3万元至5万元的薪资待遇,非常受市场青睐.

潜江培养的小龙虾烹饪专业人才,正让越来越多人在自家门口就能享受地道小龙虾美食.

"红色风暴"愈演愈烈,然而在产业基础扎实、产业链条完备的优势背面也藏着隐患,当养殖面积达到上限,企业"吃不饱",产能无法突破……潜江虾稻产业该往哪走?

数据显示,当前,小龙虾海内外市场需求巨大,国内和国外市场缺口都达到50%以上.每年小龙虾产量总计108万吨,但在去年,国内外需求达到260万吨.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引导产业高质量发展,我市提出了"共享"模式,大力推动区域品牌建设,从单一输出产品向推广标准化养虾模式转变,并先后和15个地区的45家企业共建品牌标准,潜江养殖技术成功被复制、推广.

去年12月22日,由政府搭桥,中国湖北交投莱克总经理郑玉林与柬埔寨农林渔业部部长翁萨坤会面时表示,有意投资柬埔寨水产养殖业.

郑玉林说,目前该公司面临两个挑战,一是冬季中国气候冷,导致小龙虾养殖变得困难;二是中国饲养小龙虾,劳动力成本较高.因此,莱克公司期望与柬埔寨达成合作,在柬埔寨投资,复制潜江小龙虾养殖加工模式,并带动相关产品加工制造发展.

支持企业"走出去",推动技术人才"走出去",这是潜江发展小龙虾产业的创新之举.

"全国很多地方来请我们潜江的农民去做指导,我们很多企业也开始外向扩张."吴祖云表示,没有了"天花板"的限制,潜江虾稻产业才能拥有更蓬勃的生命力.

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小龙虾唯一供应地,潜江小龙虾跳出了漂亮的一步.今年,我市将加大小龙虾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建设80万亩虾稻共作基地,小龙虾产量可达16万吨.

下一步,潜江将着力打造小龙虾国家级品牌、向产业标准进军,让小龙虾产业与科技、教育、旅游等深度融合,把小龙虾从一个产业做成接二连三的大产业,走向高端,跳向远方.

上一篇新闻

厄瓜多尔白虾:淡季走货稳定,价格与上周持平

下一篇新闻

超级妈妈与可爱女儿的新加坡奇妙之旅5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