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生菜大王加入阿里“最先一公里”计划,带动1万多农民返乡种菜
韩国人吃烤肉必不可少的一片生菜叶子,很可能就是马铁民种出来的。
这个肯德基、必胜客背后的男人,一天能卖20万颗菜的“亚洲生菜大王”,把蔬菜做到了年销售额近10亿元,并占据了韩国50%、新加坡90%以上的生菜进口市场,做到了亚洲第一,甚至还卖到了迪拜、阿联酋这样的“土豪国家”。
做农业20年,他带领团队所打造的结球生菜的种植技术、研发水平、生产规模、年出口量等,均居全国第一。
和阿里巴巴共同深耕农业“最先一公里”后,他依托阿里云农业大脑、数据科技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共建种植技术体系,把高科技温室大棚升级成符合国际高标准的超级蔬菜工场,还与天猫、盒马合作共同打造“绿行者”蔬菜品牌,通过订单农业打通产供销,把生菜、番茄都做到了线上行业类目的第一名。
阿里数字化赋能让农民拥有专家的能力
解决农业“最先一公里”难题,很重要的一点是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率。马铁民和阿里合作后,将农业技术和数字技术结合,纵向打通农作物生产各个环节,实现温、光、水、气、肥合理化配置,让农产品标准化稳定提升,便于大规模种植。
他在山东德州建的第一个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压延玻璃智慧温室里,不用土,不靠天,一台控制器就能全面监管100多亩的大温室,随时调整里面的温湿度和光照度,并根据传感器数据自动施肥和浇水,“把经验转化成了数字化决策,提升了农产品的稳定性。”马铁民说。
过去几年,阿里巴巴在互联网行业中重投入农业“最先一公里”, 5大产地仓与遍布全国各城市的销地仓,淘宝天猫、盒马、大润发等线上线下零售渠道,形成数字化的仓配矩阵和分销网络,一年可将100万吨生鲜农产品直供全国餐桌。
不用土、不靠天自动施肥和浇水的玻璃智慧温室
有了基础设施,还需要打通产供销的通路。马铁民在阿里数字农业的赋能下,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帮助农民从过去的“靠天吃饭”、“凭经验种菜”,转变为接订单组织生产、按标准种植,再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卖到全球。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马铁民和1000多户农民以“订单农业”的方式合作种植15000亩基地。合作农户需要严格遵守什么时间种、怎么种、苗跟苗之间距离多少、什么时间浇水施肥、用滴灌方式浇、什么时间采、采几分熟……
对农户来说,虽然严格,但种子和技术都是“绿行者”集中提供,采摘后直接卖给公司,相对风险可控,收入也比过去翻了好多倍。
在过去的一年里,受疫情影响,农产品出口受阻,马铁民的生菜却不愁卖。在天猫、淘宝直播、“聚划算百亿补贴”的联合帮助下大幅提升电商运营能力,绿行者品牌已迅速在线上走红,除了拳头产品生菜外,旗下贝贝南瓜、番茄等新品也迎来了爆发。2020年,“绿行者”全店商品在天猫、盒马的销售额近亿元,同比增长5倍左右,也有了固定的消费群体。
马铁民的数字化生菜工场,也让很多身边的农民尝到甜头,大量外出打工者回乡种菜卖菜。其在全国17个省份共建(包括在建)30多个智慧化蔬菜基地,带动了1万余户农民就业并成功实现增收。
他的想法很简单,和阿里这样的科技型公司一起,从“最先一公里”开始,让农民都拥有专家的能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