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美国对日本的致命一击(二)


★战略封锁(饥饿战术)
  

众所周知,日本是个岛国,极度缺乏资源,很多重要的物资(粮食、铁矿、石油、焦炭、橡胶)都需要靠进口。所以,美军在进行战略轰炸的同时,也对日本进行战略封锁——切断日本的海上运输线。
  在以往的战争中,“海上封锁”常用的招数是潜艇战(一战和二战都这么干过)。当时日本已经加强了商船的海上护卫,继续用潜艇封锁,效果不理想。于是美军采用一种新的封锁方式——使用水雷封锁日本的航线。该作战计划代号“饥饿”,由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授权尼米兹上将负责。
  传统的布雷方式靠的是水面舰艇。由于当时美军已经完全掌握日本本土的制空权,所以尼米兹决定用“空中布雷”的方式,效率比较高。和“焦土轰炸”一样,该任务也是由 B-29 来搞定,具体落实的指挥官依然是李梅(日本人的克星)。

◇实施过程

  • 准备阶段
      1945年1月,美国海军的水雷专业人员到达提尼安岛,设立了水雷装配中心。他们负责对水雷触发的引信进行调整和改进,以增加日军清扫时的难度;同时为水雷加装降落伞(减缓空投时的下落速度),避免入水时因为压力过大而爆炸。
      同样在1月,美军出动 B-29 在越南和新加坡的周边海域布雷(注:这两地尚在日军控制下)。这是美军在二战中首次大规模的航空布雷行动。选择越南和新加坡进行空中布雷,主要是为了进行实战演练。
  • 第1阶段——3月27日至5月2日
      出动 B-29 轰炸机246架次,布雷2030枚。
      布雷海域:下关海峡、吴港、佐世保军港。
      直接效果:日军增援冲绳的“大和舰队”无法经下关海峡南下,改由丰后水道南下。因此,该舰队过早地进入美军飞机的攻击范围。大和号超级战列舰(日本海军最后的家当)被击沉。


美国对日本的致命一击(二)

B-29 正在投放水雷


  • 第2阶段——5月3日至5月12日
      出动 B-29 轰炸机195架次,布雷1422枚(此次布雷开始使用抗扫能力较强的“水压水雷”)。
      布雷海域:除继续在下关海峡进行布雷,还在东京、大阪、神户等港口和濑户内海主要航道上布雷。
      直接效果:由于濑户内海遭到水雷封锁,从中国东北和朝鲜驶来的许多船只无法进入濑户内海,被迫改到九州或本州西北港口卸货。
  • 第3阶段——5月13日至6月6日
      共出动 B-29 轰炸机209架次,布雷1313枚(此次布雷开始使用另一种抗扫能力较强的“低频音响水雷”)。
      布雷海域:由于濑户内海遭封锁后,日本船只改往九州或本州西北停靠。所以此次布雷集中在上述水域。
      直接效果:日本被迫于5月14日、5月23日、5月27日关闭清水、横滨和东京港。日本与亚洲大陆的海上运输量急剧下降。


美国对日本的致命一击(二)

带有降落伞的水雷

第4阶段——6月7日至7月8日
  出动 B-29 轰炸机404架次,布雷3542枚。
  布雷海域:继续补充日本各个港口的水雷。
  直接效果:日本的海上运输量继续猛降。以神户和大阪港为例,5月卸货量为32万吨,而7月仅为4.4万吨,降幅达86%!

  • 第5阶段——7月9日至8月15日
      出动 B-29 轰炸机474架次,布雷3746枚。
      布雷海域:除了继续在日本港口布雷外,开始在朝鲜的釜山、罗先、马山、元山、兴南、清津等港口布雷。
      直接效果:连原先停泊在朝鲜的商船也无法出海。

◇“饥饿行动”的战略意义
  简而言之:日本的海上生命线基本瘫痪。
  这四个半月中,日本的进口物资下降了【至少九成】。很多急需的战略物资(石油、煤炭、铁砂)供应不上,导致军工企业纷纷停产;再加上燃料极度缺乏,日军大批飞机、舰艇被迫停飞、停航。
  粮食方面:从中国搜刮来的250万吨大米,堆在朝鲜港口运不出去,而日本国内却闹粮荒。为了优先保证军队口粮,给平民的粮食配给降至最低限度。假如日本没有在8月15日投降,(一段时间之后)连军队的军粮也会短缺。这种情况下,再狂热的武士道精神也无法对抗饥饿。

◇补充说明
 
为啥日本人不采取扫雷措施?

当时美国海军正开发各种不同的水雷,有磁力引爆的 M4 以及 M11、利用磁力、音响、水压的互换性引爆的 M9、磁力/水压并用的 A6 等。各种水雷被广泛应用在此次作战中。
日本海军总共使用了2至5套扫雷方式来针对磁力水雷,并且使用音爆弹引爆音响水雷,但却并未有效采取针对“水压水雷”以及“低频音响水雷”的扫雷手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最重要的战力。技术不行,战争中就会被别人玩死。

★ 美日海上力量对比
美国在太平洋战争【
之前】的航母列表(数量比日本少)

编号

名称

开工日期

下水日期

服役日期

备注

CV-1

兰利号

1911年10月18日

1912年8月14日

1922年3月20日

由运煤舰改装,被日军重创,自沉

CV-2

列克星敦号

1921年1月8日

1925年10月3日

1927年12月14日

珊瑚海海战被日军击沉

CV-3

萨拉托加号

1920年9月25日

1925年4月7日

1927年11月16日

1946年退役

CV-4

突击者号

1931年9月26日

1933年2月25日

1934年6月4日

1946年退役

CV-5

约克城号

1934年5月21日

1936年4月4日

1937年9月30日

中途岛海战被日军击沉

CV-6

企业号

1934年7月16日

1936年10月3日

1938年5月12日

冲绳战役被2驾神风自杀飞机重创,1947年退役

CV-7

胡蜂号

1936年4月1日

1939年4月4日

1940年4月25日

萨沃岛海战被日军击沉

CV-8

大黄蜂号

1939年9月25日

1940年12月14日

1941年10月20日

圣克鲁兹海战被日军击沉


美国在太平洋战争期间【
新投入服役】的航母列表(不含超过100艘的“护航航母”

编号

名称

开工日期

下水日期

服役日期

备注

CV-9

埃塞克斯号

1941年4月28日

1942年7月31日

1942年12月31日

1969年退役

CV-10

约克城号

1941年12月1日

1943年1月21日

1943年4月15日

与CV-5同名,1970年退役

CV-11

无畏号

1941年12月1日

1943年4月26日

1943年8月16日

冲绳战役被神风自杀飞机重创,1974年退役

CV-12

大黄蜂号

1942年8月3日

1943年8月30日

1943年11月29日

与CV-8同名,1970年退役

CV-13

富兰克林号

1942年12月7日

1943年10月14日

1944年1月31日

被神风自杀飞机重创,1947年退役

CV-14

提康德罗加号

1943年3月1日

1944年2月7日

1944年5月8日

共受3驾神风自杀飞机重创,1973年退役

CV-15

伦道夫号

1943年5月10日

1944年6月28日

1944年10月9日

1969年退役

CV-16

列克星敦号

1941年7月15日

1942年9月26日

1943年2月17日

与CV-2同名,多次受伤,1991年退役

CV-17

碉堡山号

1941年9月15日

1942年12月7日

1943年5月24日

冲绳战役被2驾神风自杀飞机重创,1947年退役

CV-18

胡蜂号

1942年3月18日

1943年8月17日

1943年11月24日

与CV-7同名,1972年退役

CV-19

汉考克号

1943年1月26日

1944年1月24日

1944年4月15日

坊之岬海战被神风自杀飞机重创,1976年退役

CV-20

本宁顿号

1942年12月15日

1944年2月26日

1944年8月6日

1970年退役

CV-21

拳师号

1943年9月13日

1944年12月14日

1945年4月16日

1969年退役

CVL-22

独立号

1941年5月1日

1942年8月22日

1943年1月14日

二战后用作核弹试验的靶舰

CVL-23

普林斯顿号

1941年6月2日

1942年10月18日

1943年2月25日

莱特湾海战被日军舰载机重创,后自沉

CVL-24

贝劳森林号

1941年8月11日

1942年12月6日

1943年3月31日

1960年退役

CVL-25

科本斯号

1941年11月7日

1943年1月17日

1943年5月28日

1947年退役

CVL-26

蒙特利号

1941年12月29日

1943年2月28日

1943年6月17日

1956年退役

CVL-27

兰利号

1942年4月11日

1943年5月22日

1943年8月31日

1947年退役

CVL-28

卡伯特号

1942年3月16日

1943年4月4日

1943年7月24日

1967年借给西班牙,1989年退役

CVL-29

巴丹号

1942年8月31日

1943年8月1日

1943年11月17日

1954年退役

CVL-30

圣哈辛托号

1942年10月26日

1943年9月26日

1943年11月15日

1947年退役

CV-31

好人理查德号

1943年2月1日

1944年4月29日

1944年11月26日

1971年退役

CV-36

安提坦号

1943年5月15日

1944年8月20日

1945年1月28日

1963年退役

CV-38

香格里拉号

1943年1月15日

1944年2月24日

1944年9月15日

1971年退役

CV-39

尚普兰湖号

1943年3月15日

1944年11月2日

1945年6月3日

1966年退役


  注:
  1. 航母编号以 CVL 开头的,是轻型航母。
  2. 除了上表列出的,尚有9艘作战航母(编号如下)是二战期间开工建造,但投入服役时,日本已经投降。
(CV-32、CV-33、CV-34、CV-37、CV-40、CV-41、CV-42、CV-43、CV-45)
 
日本在太平洋战争【
之前】的航母列表(数量比美国多)

名称

开工日期

下水日期

服役日期

备注

凤翔号

1920年12月16日

1921年11月13日

1922年12月22日

中途岛海战后,转作训练船,1946拆解

赤城号

1920年12月6日

1925年4月22日

1927年3月25日

中途岛海战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加贺号

1920年7月19日

1921年11月17日

1928年3月31日

中途岛海战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龙骧号

1929年11月26日

1931年4月2日

1933年5月9日

东所罗门海战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苍龙号

1934年11月20日

1935年12月23日

1937年12月29日

中途岛海战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千岁号

1934年11月26日

1936年11月29日

1938年7月25日

由水上机母舰改造,莱特湾海战被美军击沉

千代田号

1936年12月14日

1937年11月19日

1938年12月15日

由水上机母舰改造,莱特湾海战被美军击沉

飞龙号

1936年7月8日

1937年11月16日

1939年7月5日

中途岛海战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瑞凤号

1935年6月20日

1936年6月19日

1940年12月27日

莱特湾海战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翔鹤号

1937年12月12日

1939年6月1日

1941年8月8日

菲律宾海战被美军潜艇击沉

瑞鹤号

1938年5月25日

1939年11月27日

1941年9月25日

莱特湾海战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日本在太平洋战争期间【
新投入服役】的航母列表

名称

开工日期

下水日期

服役日期

备注

祥凤号

1934年12月3日

1935年6月1日

1942年1月26日

珊瑚海海战被美军舰载机击沉

龙凤号

1933年4月12日

1933年11月16日

1942年11月28日

由潜水母舰改造,停泊港内遭美军空袭重创,废弃

大凤号

1941年7月10日

1943年4月7日

1944年3月7日

菲律宾海战被美军潜艇击沉(仅仅中一枚鱼雷)

云龙号

1942年8月1日

1943年9月25日

1944年8月6日

遭遇美军潜艇被击沉

天城号

1942年10月1日

1943年10月15日

1944年8月10日

停泊港内遭美军空袭炸沉

葛城号

1942年12月8日

1944年1月19日

1944年10月

因燃料不足,从未作战,1946拆解

信浓号

1940年5月4日

1944年10月8日

1944年11月19日

遭遇美军潜艇被击沉


日本在太平洋战争期间建造,但是【
未完工】的航母列表

名称

开工日期

下水日期

备注

笠置号

1943年4月14日

1944年10月19日

1945年4月停工

阿苏号

1943年6月8日

1944年11月17日

1944年11月停工

生驹号

1943年7月5日

1944年11月17日

1944年11月停工

伊吹号

1942年4月24日

1943年5月21日

1945年3月停工

上一篇新闻

实名pick海燕餐厅的招牌水果茶、新加坡黑胡椒炒蟹,味道真的太赞了!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推出跨境二维码支付联动项目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