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6日 星期三

动画片《黑猫警长》之父在杭州离世!“请看下集”再也不会有了……

2019年9月4日晚,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微博发布讣告,著名美术片艺术家、一级导演、国际动画协会(ASIFA)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动画学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动画片《黑猫警长》导演、编剧戴铁郎先生,因病于2019年9月4日19点25分在杭州去世,享年89岁。

动画片《黑猫警长》之父在杭州离世!“请看下集”再也不会有了……

戴铁郎,1930年生,广东惠阳人,生于新加坡,1940年回国。1953年,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设计、美术设计。参加拍摄的影片主要有《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牧笛》《草原英雄小姐妹》等。1979年,任导演兼美术设计。导演的影片有《母鸡搬家》《我的朋友小海豚》《九色鹿》《黑猫警长》《森林小鸟和我》等。其中《我的朋友小海豚》于1982年获意大利国际儿童和青年电影节总统银质奖。


那只猫,当年是那么不同

《黑猫警长》是中国最早的动画系列片之一,在中国动画史上影响深远;他塑造了正义勇敢的黑猫警长、胆小狡猾的一只耳等个性鲜明的卡通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被孩子们誉为“动物明星”,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黑猫警长》荣获广播电影电视部1986~1987年优秀影片奖,其中第一集于1985年获首届中国儿童少年电影童牛奖、第四集于1987年获首届优秀儿童少年电影油娃奖。

1984年动画片《黑猫警长》一播出就立刻红遍了大江南北,那只“眼睛瞪得像铜铃”、“耳朵竖得像天线”、“为我们带来生活安宁”的黑猫,成为了中国家喻户晓的动画人物。在历年来最受欢迎的国产卡通形象评选中,它与《葫芦兄弟》并列第二。

但相信很多70、80后都还记得,30多年前,这部万人空巷的《黑猫警长》在播出了5集后,没有任何告别地消失了。甚至很多人还记得在第五集的尾声明明还有“请看下集”的提示。

这桩“悬案”后来也有诸多的说辞与猜测,但戴铁郎除了对外表示过,这只是惯性沿用之前几集的片尾之外,也再未向外人提起个中的原因。

《黑猫警长》与那个年代大多数动画都有着不相同的地方,它没有特别鲜明的传统风格和民族特色,而是一个科普性质的系列动画,在那个动画追求强烈艺术风格的年代,《黑猫警长》毫无疑问是一股新浪潮。

据戴先生回忆,当年在设计黑猫的造型时,他不断地去征求青少年的意见,不断地修改设计,最终成为了大家看到的模样。那时候几乎所有的动画片尾都会用一个大大的“完”字,而《黑猫警长》用的却是“请看下集”,给了观众一个期待。《黑猫警长》里有太多的新元素,它像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一样,充满了前进的时代气息,也因此为人所喜爱。

戴先生与杭州有缘

但创造出它的人彼时却已不再年轻了。事实上1953年进入制片厂的戴铁郎,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独立导演。然而到了1991年,戴先生就退休了。对于一个好不容易获得创作空间的创作者来说,这毫无疑问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记者了解到,戴铁郎先生晚年长居杭州,因其父亲戴英浪曾是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的教授。戴先生一生鲜少接受媒体的采访。在妻女相继离世后,戴先生长期住在杭州栖霞岭附近的一处居室,只有在有朋友探访时才会回上海小住。

虽然退休了,但戴先生依然在坚持创作,并且只要是对中国的动画事业有所助力,戴先生都会鼎力支持。他曾多次为杭州的中国国际动漫节站台,甚至还担任杭州动漫游戏学院的名誉院长。今年年初,戴先生还接受了眼睛的手术,并且一度术后恢复良好。但腿脚行动仍有不便。大约半个月前病情再度恶化。

而据晚年拜访过戴先生的人说,先生常感慨自己在晚年才遇上一个好时代,因此总希望自己还能再年轻点,还能在多做些事。

戴铁郎先生先后担任美影厂三十多部美术片的动画设计、人物造型、美术设计、导演和编剧工作,热爱美术片事业,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喜爱动物,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为少年儿童创作动画片,他的影片常以科学知识为题材,具有浓厚的儿童情趣,敢于开拓,充满想象力,为一代又一代人留下了美好的童年记忆,为中国美术片、动画界的“中国学派”、中国民族动画作出了积极贡献。

愿戴铁郎先生一路走好!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陈淡宁

上一篇新闻

《黑猫警长》的“爸爸”今晚走了

下一篇新闻

“黑猫警长之父”戴铁郎追悼会:好友带可乐、咖啡祭奠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