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6日 星期三

多生不如优育,新加坡鞭刑的启示

几年前有老乡偷渡去新加坡劳务,就是在工地上搬砖盖房做苦力。后来被警察逮到,押送到工厂干满活赚够回去的机票钱,然后遣送回国。在上飞机之前,他们被判处4下鞭刑。很难想象在现代文明社会政府还有这种酷刑。他们被脱光衣服,固定捆绑在木架子上,浸泡过水的藤鞭狠狠抽在屁股上,瞬间皮开肉绽,鲜血直流,撕心裂肺的疼痛。三四下就足以让人昏厥休克。当然有法医在旁,每抽一鞭就会上前检查犯人能否继续承受。这种鞭刑愈合之后的伤痕是终生携带的。行刑之后警察大声训诫他们说: 记住了,以后不要再来新加坡!新加坡不欢迎你们这样的人!我们不需要廉价劳动力,我们需要的是人才!

多生不如优育,新加坡鞭刑的启示

老乡回来在家躺了两个月才好。主要是心里过不去这个坎,觉得是这辈子最大的耻辱,永远都不会忘记。这就是新加坡不顾国际舆论坚持实施鞭刑的目的 : 鞭刑的意义不在于实施,而是威慑,让犯人牢记教训,不敢再犯。无论如何偷渡这件事是不值得同情的,但是老乡他们并非坏人,只是没文化找不到好的工作,出国劳务又没有本钱,想让家里人过点好日子而已。中国曾经是现在也仍然算是廉价劳动力输出大国,像他这样出国劳务的农民很多很多。而新加坡从一个小渔村发展到如今的经济大国,人口只有500万,不足中国一个重庆市的五分之一,却有着号称世界上最廉洁的政府,最严厉的法律制裁,多民族的文化包容,优质的服务,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超高标准的国民整体素质。新加坡早在1965年开始就有极强的人才忧患意识。教育更是国策重中之重。尤其强调德行教育,从1979年起就开始全国性的道德运动,1989年成立儒家伦理委员会,21世纪起开始思考教育,培养孩子们的创新和思考能力,种种策略都是为了培育出真正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这就是为什么新加坡一个弹丸之国能够跻身全球城市综合实力排名第9位,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的原因。跟我们现在各种不负责任的催生相比,我们的优生、优育是不是更应该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多生不如优育,新加坡鞭刑的启示

想想我国那么多的人口,但是真正高能力高素质的人群可能还不足20%。剩下的那些只能靠做廉价劳动力生存下去,挣扎在生活最底层。鼓励多生真的不如鼓励优育。狠抓狠改中国式教育。高分人才到社会上一无是处,甚至高材生无知犯罪也屡见不鲜。比起催生,我们更应该重视培育人才。在普遍人口素质不高的情况下,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资格做父母,责任心和品德三观之重要性无可比拟。这却一直没有受到人们足够的重视。很多父母给孩子好吃好喝,却罔顾精神食粮,或者他们本身都没有什么精神追求,又如何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如果婴儿是无暇的美玉,父母就是工匠,有的直接把玉毁掉,有的把玉裁成废料,大部分胡乱修成了路边踩在脚底的石头,只有极少数能成为精品艺术品。多数孩子不可避免的重复父母的老路,碌碌无为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如果下一代的孩子仍然被文明社会鞭打鄙弃,被扣上廉价劳动力的标签,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想想,这样的传宗接代究竟有什么意义?

多生不如优育,新加坡鞭刑的启示

(网图侵删)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教育大改革,这会是我们改革的方向吗?

下一篇新闻

放任病毒算“优生学”吗“灭霸”高尔顿了解一下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