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6日 星期三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1930年9月7日,北京协和医院的产房内传出响亮的婴儿啼哭声,打破了房内外的焦灼气氛。

医护人员高兴地说:“太好了,是个大胖小子!”

随后,接生医生把新生儿登记表交给了男婴的父亲,要填写下相关信息。

可父亲在婴儿姓名处却迟迟没有落笔:“叫什么好呢?”

接生医生说:“可以先随便写一个,之后取好了再补上就行!”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袁隆平

父亲哈哈大笑:“我姓袁,那就暂时叫‘袁小孩’吧!”

……

这名叫‘袁小孩’的男婴,后来又开了一个响遍全中国的名字——袁隆平,被人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上亿人的吃饭问题。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图源网络

而那位接生医生叫林巧稚,是一名刚刚进入北京协和医院的妇产科医生。别看她其貌不扬,后来可是被称为“万婴之母”的妇产科医生,也是中国妇产科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世俗眼光下坚持自我

1929年,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毕业的林巧稚,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协和医院聘请,也是当时该院第一个中国籍的毕业生。

按理说,成为北京协和医院的医生,应该是莫大的光荣。可封建社会的思想根深蒂固,尤其是对女性的偏见。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图源网络

在走马上任之际,协和医院要求林巧稚签订一份非常荒唐的协议,要求她在任职期间不能结婚生子,如有违反,立即开除。

得知这个消息后,林巧稚的父亲立即站出来反对,让女儿林巧稚辞职,再换份其他工作。

就连亲戚们也纷纷劝说林巧稚放弃机会,早日找个如意郎君才是头等大事,不要耽误了女人的大好时光。

林巧稚有些动摇,但北京协和医院代表了当时中国医学界的最高水平,机会难得,能为造福百姓作出更大的贡献。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林巧稚

她思来想去后,决定与协和医院签下协议。父亲看她执意坚持,也只能默许了。

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个协议成为“禁锢”林巧稚的枷锁,即便后来这条协议被废除了,但她却也腾不出来时间恋爱结婚,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医学上。

林巧稚如愿地进入了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工作,先从助理医师做起,慢慢积攒经验。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林巧稚

因为当时的时代背景比不上现在,因此妇产科是整个医院最不受欢迎的地方,但林巧稚却义无反顾地开始了自己的医生生涯。

无论是跑腿的杂活儿,还是吃力不讨好的苦活儿、累活儿,她浑身好像有使不完的劲儿,不仅处理得很好,还总是一副热心肠。

因为林巧稚认为:不打无准备之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自己只有多学多看,才能彻底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上,更好地保证每位病人的生命安全。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林巧稚

因为担心晚上睡觉或平常休息的时候会错过医院的急诊电话,所以她把家里的电话放在了床头,曾一度将电话当成自己的人生伴侣。

在一次圣诞夜,科室里的同事纷纷出去狂欢,只留下林巧稚值班留守。

这时,有位年轻的产妇因为子宫破裂血流不止,随时会面临失血过多休克的状况,非常危险。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图源网络

因为林巧稚只是助理医生,无权处置这种病人,她急忙打电话向科室主任报告了情况。看着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病人,科室主任同意让她主刀,为该产妇进行手术。

在手术过程中,林巧稚展现出精湛的医学水平和沉着冷静的态度,成功完成得非常圆满。

她不仅收获了同事和患者的高度赞扬,还让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初出茅庐的自己。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图源网络

此后,林巧稚从助理医师提拔到了住院医生,提前收到了医学院的聘请书。

在为拥有更多治病救人的机会感到高兴时,她也回忆起自己学医的初衷。

失去母亲,奋发图强

林巧稚,1901年12月出生在福建省鼓浪屿的一个普通家庭。小时候的她经常会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无论是掠过的海风还是飞翔过的海鸥,都陶冶着她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林巧稚在鼓浪屿的旧宅

林巧稚聪明伶俐,最喜欢的事情是读书。一天,她看到法国修女德兰的《灵心小史》时,被上面的一段话吸引了目光:

如果所有的花儿都要争先恐后地做玫瑰,就不会有小花来点缀乡野,大自然在春天就会失去灿烂的外衣。人生亦是如此……

意思是在纷扰的世界中,我们应该保持单纯的本心,不应随波逐流。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林巧稚

这段话对林巧稚今后的人生产生了重要影响,但致使她学医的关键是父母

林巧稚的父亲林良英早年在新加坡留学,是受过教育的高等人才,思想开放,不要求女儿裹小脚,更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

因此,林巧稚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在新式学堂学习,会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林巧稚的母亲

可是,她的母亲却恰恰相反,是个极其传统的女人。

在林巧稚出生的那天,因为事发突然,坚强的母亲独自在家,用烧红的剪刀忍痛剪断了脐带,小小的林巧稚呱呱落地。

可是,母亲嫌弃她是个女儿,连看都没看,就直接丢在旁边,自己也筋疲力尽地昏昏睡去。

幸好父亲林良英回来的及时,才挽救了浑身冰凉的林巧稚。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图源网络

因为父亲信奉基督教,认为女儿是上帝赐予家里的圣诞礼物,所以起名为“巧稚”,意为“乖巧又可爱”。

随着林巧稚慢慢长大,母亲意识到了思想的不足,也开始关爱起了听话懂事的她。

然而,如此温馨的母女时光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病症被打破。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林巧稚

1906年,林巧稚五岁的时候,母亲不幸地患上了宫颈癌。小小的她亲眼见证了母亲饱受病痛折磨,最后绝望地死去。

人生第一次面对亲人的离殇,给林巧稚留下了难以忘怀的伤痛,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让她立志学医,为减少病人的痛苦而奋斗。

理想是灯塔,可以为人指明前进的目标和方向,直至到达要去的远方。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图源网络

在父亲的帮助下,林巧稚始终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接受着西方文化和民主思想的熏陶,成为了一名独立自主的女性。

1921年,林巧稚从厦门师范学校毕业,父亲想让她留校任教。但她却被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发布的招生简章吸引了目光,决定再次深造,勇敢追逐自己的理想。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厦门师范学院旧貌

可是,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北京协和医科大学都是顶尖学府,录取率极低,对报考者要求也是非常严格。

但是,坚定目标的林巧稚不顾父亲的反对,乘船到上海参加学校组织的招生考试。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图源网络

可没成想,在她胸有成竹的英语考试中,监考官突然用蹩脚的中文叫住了她的名字。

林巧稚下意识地用流利的英文回答:“抱歉,我还没写完!”

监考官愣了愣神儿,用英文说:“林小姐,请你出来一下。”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图源网络

林巧稚虽然疑惑,但还是听话地走了出去。监考官称女学生余琼英因为中暑而晕倒,但周围的男老师不好施救,只能拜托和她同乡报考的林巧稚。

听到解释后,林巧稚直接将余琼英放置到阴凉处,凭借着自己掌握的医学常识进行施救。

只是等她忙活完回到考场,英语考试早就结束了。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林巧稚

林巧稚没有写完试卷,认为自己没有希望。

没想到一个月后,她竟然收到了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原来,当时的监考老师为林巧稚补交一份报告,称赞她熟练的英语能力和善良的品格,认为她虽然没有正式成为一名医生,但展现出来的果断和忘我,已经完美地印证了她的医学能力。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林巧稚

在八年的大学时间里,林巧稚埋头苦读,始终名列前茅,甚至比绝大多数男生做得还要好。她说:“别人要考100分,我就考110分,只有这样,我才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付出的所有努力,终有一天会以硕大的成果回报到你的身上。

林巧稚毕业之际,不仅获得了医学博士的学位证书,还拿到了协和的最高奖学金——文海奖学金,是当时第一个拿到这个奖学金的女学生。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林巧稚

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林巧稚没有选择千篇一律的内外科,而是着手于妇产科的医学治疗。

在旧时代社会,妇科事业一片空白,产妇的生产还停留在“接生婆”阶段,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只靠经验,产妇的死亡率高达1.76%,婴儿的死亡率更是高达16%。

同为女性的林巧稚能够感同身受,她想用科学生产的方式,替代传统生产,让技术的革新为产妇带来安全和希望,尤其是降低死亡率。

实现理想,给予更多家庭以幸福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林巧稚

因为林巧稚是中国妇产第一人,所以每天都有很多产妇争着抢着要她接生。她从来没有说过累,反而非常乐意为她们效劳。

在林巧稚的心中,承受巨大生育苦痛的产妇才是最辛苦的,尤其是漫长的生育过程,有些孕妇因为疼痛而神志不清,乱喊乱抓。

这时,林巧稚总会伸出自己的手,任凭产妇抓到通红。她说:“如果产妇不小心抓到床杆,会因为受凉而留下病根儿的。”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图源网络

在协和医院的任职期间,林巧稚几乎没有过私人时间,总是随叫随到,就连下班之前,都要认真巡视下病房,检查有没有异常情况。

因为她认真负责、工作突出,所以三次被派遣到国外进行进修。即便有留在外国任职的机会,但她始终忧心于战火纷飞的中国,执意回来。

1941年,日本军队占领了北京协和医院,林巧稚依旧没有放弃医生的职业,在小胡同里开起了诊所,继续为苦难中的人民服务。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林巧稚

在她随身携带的出诊包内,始终放着一沓现钱,遇到付不起药费的穷苦人,她还会伸以援手:“我是中国人,我不能弃我的同胞于不顾。”

这所寥寥数人的小诊所在日寇的铁蹄下艰难生存了六年时间,留下了8893份病例,而林巧稚也被老百姓称为“活菩萨”。

北平解放后,她又回到了协和医院,重新建立妇产科。不论达官显贵,还是身无分文,她始终保持着救死扶伤的初心,完全没有任何海外留学归来的女博士的架子。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林巧稚

为了能让更多女性接受更加便捷的治疗,林巧稚果断向时任北京市长的彭真提议,建成了一所大型妇产医院,也就是后来的“北京妇产医院”,她担任第一任院长。

在几十年的行医生涯中,林巧稚不单单是名医生,她还根据自己总结出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推出了有利于女性健康的各项措施和药物。

比如反对人工流产,会对女性身体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而且影响优生;还有女性生育期过长或者过多过密,也会影响到女性的身体健康。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图源网络

另外,林巧稚向全民普及如何避孕,提高避孕的措施和晚育的思想。中国的口服避孕药的剂量就是她领导的避孕药具科研小组制定的。

1950年,内蒙一位叫乔淑梅的患者写信给林巧稚,因为新生儿溶血症导致三名腹中胎儿相继夭折,她希望能生下健康的婴儿。

随后,林巧稚迅速查遍国内外的医学消息,与有关专家座谈,还提出和进行大规模的妇科病检查,最后创造出用脐静脉换血的方式解决新生儿溶血症。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林巧稚

她不仅圆了乔淑梅的母亲梦,还创作出来奇迹,填补了医学空缺。

1980年12月,82岁的林巧稚因为病情恶化被送进了医院,弥留之际断断续续说出的话,令在场的所有人员不由得动容落泪。

“产钳,产钳,快拿产钳来!”

……

“又生了三个大胖小子,真好!”

挥舞的双手仿佛正在为产妇做手术,旁边的亲人心疼地放下她那高举的双手,希望她能在最后的时间里舒服些,走完这伟大的一生。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林巧稚

林巧稚去世后,家人根据她的遗嘱,将3万元的存款全部捐给了医院的托儿所,而她的骨灰则洒向了鼓浪屿的大海。

林巧稚没有自己的孩子,但她接生的每一个孩子的出生证上都有她秀丽的英文签名:“Lin Qiaozhi's Baby”(林巧稚接生的孩子)。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图源网络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林巧稚虽然走了,但她的精神永远照亮这每一位为梦想踟蹰前行的人。

新冠疫情的爆发初期,钟南山院士连夜赶往武汉救治,其将生命置之度外的态度,就是林巧稚精神的传递。

两人之间虽然没有直系亲属的亲密,但也是能连上点关系的姑侄。

她被誉为万婴之母,接生袁隆平等五万名婴儿,自己却没结婚没孩子

图源网络

如今,人们在厦门鼓浪屿建立了一座林巧稚的纪念馆——毓园,而北京协和医科大的教学楼内也有她的雕像,让世人永远记住她这为人民服务的一生。

上一篇新闻

人口学者易富贤:计划生育究竟少生了多少人?

下一篇新闻

综合消息:历史交汇点上的世界期待——多国人士关注中国两会世界意义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