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禁油出口,“油”危机持续发酵,贸易保护主义又在抬头?
凤凰网《风暴眼》出品
文/张沃若
“油”的危机已经从工业用油扩散到食用油了。
2022年4月22日晚,印尼总统维多多召开内阁会议后宣布,将从4月28日起停止该国“所有食用油和食用油原材料”出口,以确保该国国内食品供应,恢复时间不明。
该消息一出,立马引起了全球食品油市场巨震。棕榈油所有合约几乎都冲上历史最高价,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的豆油期货价格更是创下83.21美分的历史纪录,并带动国内三大油脂价格攀升至历史高位。
4月以来,棕榈油期货已上涨14.8%,今年累计涨幅超过35%,周五收盘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近60%。
作为全球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印尼的棕榈油供应量占据全球供应量近55%。本在俄乌战争影响下,菜籽油与葵花油已经出现短缺,如今印尼的禁令更使得全球植物油市场的供应进入极度紧张状态。
棕榈油对于植物油市场有多重要?印尼又为何发布油料出口禁令?这一举措对市场有何影响?本期《风暴眼》为您解读,愈演愈烈的“油”危机,最终会走向何方。
棕榈油是什么?
棕榈油,通常被用于生产食用油、加工食品乃至化妆品和生物燃料等商品,是目前世界上生产量、消费量和国际贸易量最大的植物油品种,产量、亩产出油率均大大领先其他油料,在世界油脂总产量中的比例超过30%。
棕榈油容易被消化、吸收,属性温和,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烹饪和食品制造业。
由于不饱和油脂含有碳碳双键,在空气中不稳定极易氧化加成,导致食物变质。而棕榈油室温状态下是固体,其甘油含量能让食品有效抗拒氧化,天然“防腐”,因此深受食品制造业欢迎。
尤其是油炸食品,由于棕榈油可以承受长期高温,久炸而不变色,经常被运用于西式快餐、油炸零食等。
除被用于食油、松脆脂油、人造奶油等食品工业外,棕榈油还被大量应用于洗发水、沐浴露等日化产品品以及生物燃料,是“撑起超市一半货架”的重要原材料。
此外,棕榈油产地多在热带地区传统农业国,气候稳定,终年产油,人力、用地等生产成本往往较低,因此棕榈油价格往往低于其他油脂。
目前,棕榈油是我国仅次于豆油的第二大消费品种油脂。
遍布大半行业,棕榈油对市场有多重要?
棕榈油的大规模应用始于1910年,英国森达美公司正式开始商业化种植油棕树,将棕榈油作为油料作物推向市场。
起初,由于产量低,生产成本高,棕榈油产量有限,仅仅被用于制造蜡烛和润滑油。
直到1981年,联合利华集团在马来西亚的油棕象鼻虫授粉实验,让油棕树授粉效率暴增,亩产量迅速超过并碾压了原本的主要油料作物大豆、花生,晋身“油王”。
1981年,世界棕榈油总产量不到1000万吨,在油料市场只算“小咖”。
到2021年,全球棕榈油产量已达到了7286万吨,占全球植物油市场份额的58%,而行业“老二”豆油占据比例仅为16%。
此后,棕榈油开始被大规模应用于食品、日化等领域。
知名快餐品牌如麦当劳、肯德基均以棕榈油为主要用油;雀巢、亿滋、格力高等零食品牌也都是棕榈油的大买家,“奥利奥”的娘家——亿滋国际公司官网显示,公司使用的棕榈油占全球棕榈油消费量的0.5%;
此外,宝洁、联合利华等日化品牌均是可持续棕榈油(CSPO) 的消费大户,从零食到洗发水,棕榈油几乎遍布人们日常消费的每一个角落。
同时,产量剧增的棕榈油也是全球植物油需求的主要供应者。
根据USDA月度供需报告显示:2021/2022年度全球棕榈油库存占全球植物油库存55.96%,棕榈油已经成为国际植物油市场的核心品种,棕榈油的供应问题将对全球植物油供需关系产生显著影响,
不过,产量持续增长的棕榈油还未能弥补上需求增长的“亏空”。自2010年以来,全球植物油的产量平均每年以570万吨左右增加,而消费需求平均每年增长在620万吨。
油料市场正在不断接近供不应求的“窘境”。
俄乌战争、气候异常,植物油市场屋漏偏逢连夜雨
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植物油价格早已在不断扩大的供需矛盾推动下一路走高,仅2021年,植物油价格就已同比上涨66%。
近期俄乌战争更是推动了植物油市场价格进一步上涨和交易波动,其中乌克兰作为全球最大葵花籽油出口国,以及大豆油、菜籽油的重要出口国,油料出口均接近停滞,这也带动植物油市场其他油料的价格上涨。
2022年2月以来,全球棕榈油价格上涨逾15%,今年累计涨幅超过35%,同比上涨60%;大豆油价格上涨了8%,同比上涨37%。
价格飙升的同时,植物油市场产量却始终难以提振。
此前,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印尼、马来两国的棕榈生产就出现过劳动力短缺和出口中断的问题。
此外,受拉尼娜等极端气候现象影响,全球豆油主要生产国美国、巴西、阿根廷以及菜籽油主要生产国加拿大都出现农作物产量下降的问题。进一步加剧油料市场的供应紧张。
在各国复产不及预期,以及进口利润大幅倒挂、物流装卸缓慢等因素影响下,棕榈油供应短期很难大幅增加。
2022年年初,印尼就已因为国内食用油价格飙涨,为稳定价格已宣布限制出口。
此次对油料出口下达禁令,对本就被战争、疫情、气候拖累的油料市场更是造成重创。
印尼棕榈油禁令对A股有何影响?
我国是全球第二大棕榈油进口国,棕榈油对外依存度为100%,棕榈油已经成为我国仅次于豆油的第二大植物油消费品种。
目前,A股市场上粮油加工板块植物油企业总市值近3000亿元。
其中金龙鱼大涨约6%,道道全与植物油加工龙头西王食品均涨停。
值得一提的是,金龙鱼控股母公司新加坡丰益国际集团是亚太地区最大的棕榈油贸易商。
此前,金龙鱼曾公布2021年度业绩快报,其2021年净利润同比下降30.90%,公司称原材料成本上涨幅度较大”带来的毛利率下滑是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
据快报显示,金龙鱼原材料成本占比高达88%,其中棕榈油采购量增长最多,采购价格涨幅也仅次于大豆,不过在金龙鱼整体采购中所占比例不大。
2021年,金龙鱼曾为规避上游价格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大豆和棕榈油这两类原材料进行了套期保值。因此虽然棕榈油现货市场价格出现了对金龙鱼不利的变动,但金龙鱼可通过套期保值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西王食品则为为中国最大的玉米胚芽油生产基地,主要生产销售西王牌玉米胚芽油,主业涉及健康油脂及运动营养和体重管理两个业务板块。
道道全则为国内食用植物油菜籽油品类的代表品牌,二者受棕榈油涨价影响较小,同时由于棕榈油市场缩小,主打玉米油与菜籽油的西王食品和道道全均有不同幅度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西王食品在其半年报中披露,公司控股的加拿大Iovate聘请了多名网络红人建立多领域KOL矩阵,除聘请了好莱坞巨星超人扮演者亨利·卡维尔作为肌肉科技的全球代言人外,最近风靡全国的刘畊宏也是公司合作艺人之一,某种程度上来说,西王食品也是一支“刘畊宏概念股”。
此外,被认为与棕榈油价格密切相关的食品加工板块持续走弱,有多家企业市值下跌,其中包括洽洽食品下跌2.2%、良品铺子下跌9.98%、三只松鼠下跌17.94%。
公司核心产品以棕榈仁油为主要原料的植物奶油,被称为国内“奶油第一股”的海融科技大跌9.21%。
不过在市场方面,由于价格传导时间较长,产品调价可能需要几个月时间,再加上企业可能通过成本转嫁或降低管理运营费用来降低成本,消费者层面可能对棕榈油价格变动并不敏感。
印尼为何在当下颁布棕榈油出口禁令?
22日,印尼总统佐科在雅加达总统府宣布,该国政府决定自本月28日起禁止食用油和食用油原料出口,以确保该国食用油供应。
专业人士对《风暴眼》表示,印尼此番禁令乃“无奈之举”。
去年以来,由于印尼棕榈油产量持续不及预期,印尼食用油价格上涨超60%,引发了一系列民众的游街抗议。
同时,由于年初进入传统减产季,且另一大棕榈油生产国马来西亚出现劳工短缺问题,世界棕榈油市场价格不断走高,出口价格远高于政府在国内的指导价格。因此大部分棕榈油生产商更倾向于选择将棕榈油出口到国外去,这进一步加剧了印尼国内的食用油价格上涨。
去年9月以来,印尼已多次上调棕榈油出口税,但收效甚微,因此在近期干脆下达禁令,停止棕榈油出口。
出口禁令不是孤例,与供应危机相伴相生
面对供应危机,为保障国内供应而限制出口,在国际上并不是孤例。
实际上,自俄乌战争以来,已经有多国颁布过出口禁令。
2022年3月9日,乌克兰紧急颁布谷物和其他产品出口禁令;次日,黎巴嫩为保证粮食安全禁止食品出口,同日俄罗斯宣布暂时禁止向欧亚经济联盟国家出口谷物、白糖、原糖等;
3月12日,埃及政府宣布禁止出口植物油、玉米和小麦等三个月;阿尔及利亚禁止出口包括糖和小麦在内的食品;
3月13日,全球头号大豆加工品出口国阿根廷宣布暂停豆油和豆粕出口登记,致使国际豆油市场大涨;同日,乌克兰宣布暂时禁止出口所有类型的化肥;
近期,摩尔多瓦、匈牙利和塞尔维亚也禁止了部分粮食出口。
此次供应危机,与2008年席卷全球的粮食危机愈发相像。
2008年,全球粮食受气候影响大幅减产,大米主要出口国埃及为了平抑当地米价,率先颁布大米出口禁令。此后,全球大米第二大出口国越南、第三大出口国印度、主要出口国柬埔寨均颁布出口禁令;第一大出口国泰国同样颁布了外销限制规定,导致全球大米价格暴涨,喀麦隆、布基纳法索、塞内加尔、科特迪瓦等多个非洲国家相继发生“粮食骚乱”。
2008年3月,伦敦期货交易所的小麦价格一度飙升到了每吨439美元,同比增长超过200%;大米价格则更是创下每吨1015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
各国囤油囤粮,如何打破贸易保护主义回归的倾向?
本次的印尼出口禁令像是一把烈火,点燃了全球油料与粮食市场。
由于农产品与工业品贸易不同,按照资源禀赋分布的农业资源对各国来说本身并不均衡,但又涉及到本国供应问题,因而往往容易触发贸易保护主义。
粮食价格与能源价格的飙升,使得全球通胀问题进一步加剧,继而又反过来影响生产国的出口政策,使得全球贸易陷入恶性循环,曾经以开放、市场化、创新为目的的全球化进程正在陷入停滞。
问题出在哪儿?
在刚刚闭幕的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前驻美、驻日大使、外交部原副部长崔天凯曾表示,世界出现分化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关系的调整没有跟上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出现了巨大变化但上层建筑没有与之匹配,因此一些国家为了眼前利益,人为打破产业链、供应链,分割世界,搞单边主义和集团对抗。
印尼的出口禁令仅仅是目前全球化体系问题的冰山一角。
正如崔天凯所言,全球化创造了巨大的新财富,可在各国间甚至国家内部的分配并不公平合理,没有实现普遍的共享。
在“赢者通吃”、“零和博弈”的传统贸易体系下,注定无法避免货币危机、金融危机、经济危机高频发生的循环。
当下这场“油”危机的火,点燃的不会也不该只是油脂市场,而是那些悖离全球化走向的体系“不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