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月01日 星期三

他26年与国乐形影不离 汤幸:将水乡笛派发扬光大

他26年与国乐形影不离 汤幸:将水乡笛派发扬光大

青山绿水间一袭长衫飘飞,依栏吹奏竹笛,恍若世间仙人……在很多影视作品中,侠客隐士往往与箫笛相伴。在古城绍兴,就有这么一位清逸淡雅、坚持传递国乐笛箫之人,他就是汤幸。

汤幸师从“水乡神笛”蒋国基,如今笛子演奏南北通融,渐入佳境,是中国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会员、中国赵松庭笛子研究会理事。他创办了绍兴兰韵笛萧社、绍兴古韵轩会馆,将水乡笛派发扬光大。

26年与国乐形影不离

在汤幸的工作室里,大大小小的竹笛应有尽有。见记者好奇,汤幸随手拿起一支自己制作的竹笛吹奏起来,笛声清脆悠扬,仿若天籁,怡人心脾。“笛声能让人心情平静,有静心凝神之功效,周围的邻居都喜欢听我练习吹奏笛子呢!”汤幸笑着说。

出生于1987年的汤幸与笛子结缘要从他小学一年级说起。那时汤幸在兰亭镇中心小学求学,班主任孟万龙喜爱吹笛子,时而在闲暇之余吹奏一曲。“当我第一次听到孟老师吹奏悦耳动听的笛声后就迷上了,老师还给我们开了免费的兴趣班。”汤幸回忆道,也就是在那时他拥有了人生第一支竹笛,孟老师成为了他的启蒙老师。

14岁时,正在读初中的汤幸在电视上看到著名竹笛演奏家蒋国基吹奏的《水乡船歌》,那欢快热烈、充满浓郁江南水乡韵味的曲子,音韵甘醇,意境幽美,让人欢畅,难以忘怀。汤幸暗暗下定决心:我要拜蒋老师为师。“我胆子也是比较大,去114问到了蒋老师的电话,蒋老师听了我的想法后,认为我需要先进行系统的学习,于是推荐了当时绍兴文化馆的鲁宏明老师。”

学习笛子演奏,首先要学好“气指唇舌”四门功课,常言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幼年的汤幸常常竹笛不离身,苦练基本功。后来,考上了绍兴艺术学校,再攻读了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得到吴樟华教授和北方草原笛派创始人李镇教授的指点。2008年,终于拜笛子大师蒋国基为师,专攻水乡笛派。

中华竹笛代代相传

“这几日,我也在整理旧照片,发现离第一次个人音乐会转眼已过去15年。”汤幸坦言,所谓艺无止境,经过26年国乐笛箫之音的陪伴与荡涤,让他的心境潜移默化地提升到另一个档次:不争不抢,顺其自然。

如今的汤幸在绍兴笛箫圈已名声在外,除了演出外,还“一对一”教学。“教学的对象以学生为主,也是为了让传统国乐能够得到传承和延续。”汤幸说,自己已经当了10余年的老师,教过的学生超百位,早期的学员还有人在新加坡读大学时担任了民乐团首席。

从去年开始,汤幸还自费策划为《水乡船歌》拍MV,将笛声与绍兴各大景点串连起来,一方面向恩师蒋国基致敬;另一方面宣传绍兴这座旅游城市。“已经去了东湖、孙端、吼山等地取景,虽然整个MV最后只有6分钟左右,但凝聚了很多心血,预计今年年底前会成片。”汤幸说,乐曲描绘了江南水乡碧波粼粼的秀丽风光和水乡人民喜庆丰收的欢悦情景以及蓬勃向上、充满生机的画面。

如今人到中年的汤幸育有一儿一女,儿子取名汤毅笛,小女儿叫汤艺。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下,6岁的大儿子已展现出了对笛子的热爱。“笛艺之路我会继续走下去,生命不止,笛声不息。在此,我希望博大精深的箫笛文化能够得到更多的宣传和重视。”采访的最后汤幸如是说,其对中国民乐的未来信心满满。

上一篇新闻

黑龙江省歌舞剧院首次推出“民乐演出季”即将启幕

下一篇新闻

电视剧配乐,少些拿来主义 | 争鸣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