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3日 星期日

再捐一个亿,鸿星尔克爆红的背后:国产鞋与洋货血战三十年

出品 | 华夏橡实观察

文章 | 翠花

编辑 | 大狗


如果评选7月份全国最火的人物,那一定非二舅莫属了,且不论其故事的真实性,作为残疾人的二舅,的确在生活上有着许多困难,二舅也反映出了整个残疾人群体的生活窘境。


昨日,鸿星尔克宣布将携手福建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设立“鸿星尔克助残同行”项目,捐赠1亿元款物,用于帮助困难残疾群体,提升生活质量、共享美好生活。


在该微博评论区,网友们纷纷评论:“踩了一年缝纫机,又都捐了吗”,实际上,这并非鸿星尔克第一次捐款。在去年7月河南郑州特大暴雨后,鸿星尔克心系灾区,捐赠了价值5000万元的救灾物资驰援河南灾区。


正是此举将鸿星尔克拉入了大众的视野。一时间,热搜、出圈、爆单、良心等各种词语都汇聚到了这家企业头上。宣布驰援河南的微博下,最高赞的评论便是“感觉你都要倒闭了,还捐了这么多”。当天,“鸿星尔克的微博评论好心酸”的话题随即冲上了微博热搜。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产都是低端、廉价的代名词,很多人宁愿花更多的钱去购买洋品牌,也不愿购买国产鞋。如果将时间放在五年前,相信很少会有人拿出国产鞋晒到自己的朋友圈,甚至有程序员穿特步去相亲都要被奚落一番。


鸿星尔克更像是国产运动品牌的一个缩影,他的爆红也标示着国产品牌的全面崛起,今天就借此事件回顾下国产运动品牌的30年。


再捐一个亿,鸿星尔克爆红的背后:国产鞋与洋货血战三十年



1

第一次转折


新中国的时尚起源要从1978年改革开放说起,随着国门的打开,诸多外国品牌也将目光瞄准了这片神秘的东方土地。1979年,法国著名设计师皮尔卡丹来到中国,带来了他以故宫的屋角和飞檐为灵感而设计出来的高垫肩西装,同时还组织了一场更像是行为艺术的大型走秀活动。


而他的到来也成为了中国服装变革浪潮的起点,也被看成是新中国的时尚元年。中国运动服饰的起源则源自于1980年的耐克东渡,当时的耐克不仅带来了运动服饰的全新理念,也为改革开放的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就业岗位。


温州、莆田、晋江三大鞋都,在最早全部都是为耐克、阿迪等洋品牌进行代工而起家的。那个时候的安踏、特步、361°、鸿星尔克这些企业也都是洋品牌的代工厂。


但最早杀出一条血路的运动品牌却并不是这些代工厂,而是1988年从国家体操队退役的李宁,在退役后本想开一家体操学校的他,得到了健力宝创始人李经纬的支持,开了运动品牌的创造。


李经纬不仅为李宁投资了1600万元,还把健力宝的品牌打法倾囊相授,1990年,李宁以200万元拿下了亚运会火炬传递的承办权,让全亚洲25亿人民认识了这个全新的运动品牌。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李宁赞助了中国代表团,结束了中国代表团领奖装备由外国品牌赞助的历史,李宁的出现成为了中国运动品牌故事的开始,也可以看做是中国运动品牌的第一次命运转折。


再捐一个亿,鸿星尔克爆红的背后:国产鞋与洋货血战三十年



2

第二次转折


当时很多西方人认为,中国制造就是血汗代工厂的代名词,他们认为中国人既不懂时尚,也不懂品牌,甚至有人嘲讽到:Made in China 永远都不会有自己的品牌。


虽然话很难听,但事实也的确如此,当时的中国运动品牌只有李宁一个,其他绝大部分企业都不是靠做品牌起家,而是靠代工成名,这种情况直到1997年才有所改善。


由于代工利润越来越低,再加上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让晋江和莆田代工厂的生意一落千丈,莆田的老板们拿起了耐克、阿迪的设计图开始做仿制鞋,还提出了一句口号:要让全世界穿得起名牌。


晋江人则选择了另一条道路,1999年随着品牌意识的觉醒,晋江人开始疯狂打造独立品牌,鸿星尔克、特步、安踏、德尔惠等一大批日后成名的国产品牌都是源自那个时代。


如今市场上运动品牌的半壁江山,都诞生于2000年前后,可以说这也是中国运动品牌的第二次转折。如果抓住这一次机遇,便可以全面转型做属于自己的品牌,否则就只能选择继续代工。


虽然国产品牌如雨后春笋般迎来了大爆发,但仍然离不开廉价与低端的标签,耐克阿迪等洋品牌才是高端的代名词,那时不仅是消费者这样认为,就连很多品牌自己也是“以洋为尊,唯洋是从”。


很多品牌都喜欢给自己带上一顶洋帽子,比如阿迪王,从名字就恨不得让别人认为自己是洋货,或者是洋货的子品牌。


相比成名已久的洋品牌,国产品牌需要花更多的成本才能抢到一点关注度,因此也深陷广告大战之中,成本居高不下,比如当年安踏的年收入才400万元,就要花80万请孔令辉来代言,还花了300万在央视做广告。特步在2001年签下谢霆锋做代言,鸿星尔克则签下陈小春做代言人,甚至在2003年花1000万的天价签下了当红小生周杰伦做代言人。


由于当时的消费者并不信任国产品牌,再加上洋品牌遥遥领先,国产品牌在研发、设计和制造上只能被动跟随,所以这个行业的竞争之激烈也远超其他消费品行业。


因此,对于当时年产值仅有百万级的国产品牌来说,这种大手笔请代言人的做法也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冒险。


再捐一个亿,鸿星尔克爆红的背后:国产鞋与洋货血战三十年



3

第三次转折


2005年,鸿星尔克家族次子吴荣照从澳大利亚留学归来,受到海外资本市场的熏陶的他,提出了要引入战略投资者来扩大经营生产,虽然父亲吴汉杰有些担心,但他的想法却得到了大哥吴荣光的支持。


随后鸿星尔克也成功在新加坡上市,成为了中国第二家在海外上市的运动品牌,在鸿星尔克和李宁相继上市成功后,晋江的老板们也逐渐意识到若想做强做大,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帮助。


2007年至2009年间,安踏、匹克、特步相继在香港挂牌上市,这也成为了中国运动品牌的第三次转折,此次转折既带来了红利,却也埋下了隐患。


一方面随着这些企业的上市,不仅能让他们募资的手段更加灵活,品牌更加国际化,同时让这些品牌的管理机制更加现代化、科学化,另一方面,他们上市的时间点正赶上中国经济的腾飞,人均收入大幅增长,消费水平提高。再加上2008年奥运会的成功召开,引发了一波运动热潮,让国产运动品牌得到了疯狂扩张的机会。


2008年时,鸿星尔克开了7000家店,安踏则开了8000家店铺,正是这种疯狂无序的扩张给整个行业也带来了隐患——库存压力。


2007年时销售规模大约为150亿,仅用了两年时间,销售规模便扩张到了600亿,复合增长率高达97%,大量生产出来的鞋都被积压在仓库里无法走上市场。库存成为了整个行业的通病。


才开心了没几年的国产运动品牌迅速进入了行业寒冬,进入了大规模的衰退期,2009年,鸿星尔克收入同比下降30%,2009年至2012年,安踏关闭了300多家门店,特步、361°和李宁也分别关闭了150家以上的门店,几乎所有企业都面临大额库存的难题。


当时的鸿星尔克、德尔惠选择了逆势开店来去库存,但却收效甚微,2010年时鸿星尔克的账面现金仅剩2.63亿,也正是在那个大衰退时期,鸿星尔克虚增业绩从而导致停牌退市,德尔惠则两次冲击IPO失败。


另一边的李宁和安踏则选择了收缩阵线并进行品牌升级来消化库存,安踏以6亿港币收购了意大利著名时尚运动品牌FILA来进行品牌优化,并从2014年开始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李宁的品牌升级却遭遇了来自内部的问题,来自经销商之间的价格战,新老人之间的宫斗让李宁始终原地踏步,直到2015年李宁重新掌权稳定管理架构、聚焦渠道才开始结束亏损。


第三次转折中所遇到的危机也倒逼了这些品牌的改革动力。


再捐一个亿,鸿星尔克爆红的背后:国产鞋与洋货血战三十年



4

第四次转折


经历过第三次转折中幸存下来的企业,开始了大改革计划,同时迎来了大发展期,安踏率先转型直销,提升门店效率而不是数量,开始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超越李宁成为国产一哥。


李宁也开始将运动和时尚相结合,关闭了大量的低效门店,提升品牌差异化,结束了连续三年的亏损。特步也在2017年全面去除库存,扭亏为盈。


而品牌升级和上市失败的德尔惠,则开始大面积关店,富贵鸟的净利润也开始大幅度下滑,走上了下坡路,最悲催的莫过于那时的鸿星尔克,在全行业迎来大利好的时候,不仅品牌连续三年转型失败,2015年他们却遭遇了一场无情的大火。


当时整个泉州出动了270名消防官兵和50辆消防车,用时11小时才把大火扑灭,过半的生产设备在那场大火中被烧毁,整个生产陷入停滞,资金无法回流,据吴荣光回忆说,鸿星尔克最难的时候手上的现金不够支撑一周的。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鸿星尔克近年来的转型并不算成功,2015年以来同为晋江品牌的安踏和特步青云直上,但鸿星尔克却跌落尘埃。2020年的财报显示,安踏营收355亿,李宁营收144亿,鸿星尔克营收仅28亿,同时亏损2.2亿。


2015年不仅是国产运动品牌的大转折,也是整个中国制造业的转折,那年有一个很火热的话题“中国人为什么喜欢去日本买马桶盖”,“中国制造就意味着低端吗”,后来发现,日本马桶盖其实是在浙江生产的。


后来,越来越多专程到国外买的商品都被发现是中国制造的,大家也对国产的感官有了本质的改变。尤其是最近几年,曾经那些不可一世的洋品牌被国货打的节节败退,去年天猫618发布的数据显示,国产运动品牌的成交额比前一年增长了500%,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认清了,国产品牌的品质和国外品牌没有太大差别。


多年来,始终有一种观点认为,200块的鸿星尔克或者400块的安踏、李宁,质量一定不如上千块的耐克、阿迪,正是由于这种观点的存在,耐克、阿迪等洋品牌持续在中国赚取超额利润。


虽然鸿星尔克、安踏、李宁等国产品牌生产出来的鞋和耐克、阿迪相差无几,基本上都是以生产成本为基础定价的,洋品牌依靠着品牌压制长期垄断着市场份额。


但正是这些长期被视为中低端品牌的中国企业,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良心和风骨。


无论哪里需要他们,他们就会及时送去金钱和物资,每当灾难来临时,冲到最前线的正是这些中国品牌,而且很少声张,深藏功与名。


去年河南大水事件后,有人曾提议鸿星尔克对捐款一事进行宣传,但董事长吴荣照却回应说:面对灾难,能做的有限,尽力就好,要把宣传资源留给更需要关注的灾区。


未来,随着90后、00后走入社会,舆论市场也注定会变得更加自信,他们见证了祖国20余年的经济腾飞,充满了自信,过去那种品牌歧视,为洋是大,以洋为美的时代也将一去不复返了。


对于国货来说,鸿星尔克的再次爆红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上一篇新闻

服务业的涅槃之路:自救、互助、共生

下一篇新闻

鸿星尔克背后的小县城,才是真正的国货之光!安踏、特步、贵人鸟在这里诞生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