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早早布局新能源产业,为什么吉利汽车干不过竞争对手?

一说起自主品牌“一哥”,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吉利汽车。论销量,吉利已经连续5年蝉联自主品牌乘用车年度销量冠军头衔。

尽管名声在外,但在电气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吉利新能源却并未能实现与时俱进,不管是技术储备还是产品投放,抑或是终端销量,吉利的脚步明显慢了竞争对手一拍。

很显然,吉利汽车陷入了空前的焦虑之中。

早早布局新能源产业,为什么吉利汽车干不过竞争对手?

2021年,吉利新能源和电气化产品总销量刚刚突破10万辆,达到了100,126辆,占全年销量的7.5%。当然,这个数据只是批发量,真实交付量大概率更低。

同时,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352万辆,占到全年整体销量2148万辆的13.4%。也就是说,吉利在新能源领域,无论是增速还是占比,都是明显落后于大盘。

说起来,并非是吉利汽车对新能源不够重视。

早在2015年,吉利就发布了名为“蓝色吉利行动”的新能源战略。核心内容便是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到整体销量的90%以上。同时,一并推出了吉利首款纯电动车型--帝豪EV。

如今,当我们回望顺势逆袭的比亚迪,以及在加速转型中的长城汽车时,“蓝色吉利行动”战略,却早已“折戟沉沙”。

早早布局新能源产业,为什么吉利汽车干不过竞争对手?

尽管失利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也正是不愿放弃“油改电”,拖累了吉利汽车。

在新能源产业发展初期,车企们抱着“试水”的态度,选择了“油改电”的捷径。彼时,国内政策对新能源车的“粗放式”补贴,让北汽、众泰、江淮等一众车企吃尽了红利。

以吉利汽车为例,起初的帝豪EV,此后的帝豪GSe,甚至专门成立的几何新能源品牌,或多或少都有燃油车的影子。

不久前,几何E正式上市,尽管外观更符合新能源汽车的设计,但明眼人还是一眼看出,该车就是几何EX3功夫牛的换壳版。

除了平台技术乏善可陈外,该车座椅高度不可调、后排座椅能整体放倒,续航里程仅有401km,但售价却超10万元,都成为消费者吐槽的重点。

早早布局新能源产业,为什么吉利汽车干不过竞争对手?

实际上,吉利成立几何品牌,原本是想打造高端纯电动汽车产品。

2019年4月,吉利几何品牌在“狮城”新加坡正式亮相,安聪慧亲自为其站台。而根据吉利的规划,几何汽车要打造成为与吉利、领克并行的子品牌,甚至在营销和服务方面,也有单独门面的待遇,规格之高,可见一斑。

然而,被寄予重望的几何A在上市后,并没有在细分市场“掀起波澜”。要知道,几何A本来就是帝豪GL的“油改电”版本。相比专属平台打造的竞争对手,几何A明显落后了一大步。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在2020年4月又成立了枫叶品牌,但依旧采用“油改电”的形式,惨淡的销量令该品牌陷入沉寂。

2020年7月,与帝豪GSe有着99%的相似度的几何C上市,作为又一款“油改电”车型,销量可想而知。

早早布局新能源产业,为什么吉利汽车干不过竞争对手?

反观竞争对手,2017年,广汽推出了第一代纯电GEP平台,推出首款车型GE3;2019年,第二代GEP平台亮相,AION S正式推出。此外,2018年6月,比亚迪e平台登场,元EV成为首款基于此平台打造的车型,如今比亚迪e平台已经更新至第三代。另外。2018年,长城汽车也推出自己的纯电ME平台,全新技术也让子品牌欧拉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目前为止,吉利推出的新能源汽车,大多还是披着新能源外衣的“燃油车”,在电气化转型上已然落后了一大截。

那么,吉利难道没有研发自己的纯电平台吗?也不是!

吉利历时4年研发、投入180亿元打造的智能进化SEA浩瀚架构,是专门为生产纯电动汽车而打造的平台。然而。首款新车极氪001的上市之路也是一言难尽,在经历减配风波、更换核心电机组件等等事件后,让极氪的声誉大打折扣。

早早布局新能源产业,为什么吉利汽车干不过竞争对手?

写在最后:

吉利汽车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还在自身,正所谓“事有不得,反求诸己”。

不想被市场淘汰,就需要走在竞争对手的前面。眼下,吉利到了该反省的时候了。

上一篇新闻

车展前的4款重磅新车!不是值不值得买,而是它们对车市影响很大

下一篇新闻

科技前卫!这台十几万的吉利,奔着同级别新能源车销冠宝座而来?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