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能源转型升级进入关键十年
来源 | 淡马锡(ID:temasek_digital)
编者按:
稳增长是2022年中国重要任务之一。4月20日召开的国常会提出: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把目前消耗的高碳能源转变为低碳能源成为重中之重。很明显,当下的中国,正迎来一场深刻的以能源科技革命为标志的产业革命。
能源基金会的分析报告表明:到2050年面向中国碳中和的直接投资可以达到至少140万亿元,如果考虑到关联的投资,实际投资潜力将远大于这个规模。碳中和相关的投资将在未来30至40年为经济增长提供可观的投资推动力。
“双碳”目标的实现并非一日之功。从目前内循环建设和供应链重构看,行业需要找到新的增长驱动力以应对外需的缺口,需要数字化和绿色化为提供新的附加值。
在此背景下,可再生能源供给跨越式发展、储能成为巨大的蓝海、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以及氢能经济的持续发展,加速我国迈向净零碳排放的进程。在此过程中,如何同心协力应对气候挑战,挽回给自然造成的损失,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考卷。
气候危机迫在眉睫,能源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碳中和目标已成为全球共识。世界各国正大力推动脱碳发展进程,并陆续进入由化石能源转向清洁能源的能源转型。
自2020年中国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后,能源相关行业政策与规划密集出台,能源转型迈入加速发展新阶段。
中国把发展非化石能源,推动能源低碳转型放在突出位置,初步测算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达到80%以上。无论是能源供给侧还是消费侧都在向低碳绿色加速转型。各行各业深化电气化发展,消费者低碳环保意识不断增强。
在这样的趋势下,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应用,加之成本逐步降低,进一步推动了绿色能源转型,涌现出大量的投资机会。
1、可再生能源供给跨越式发展
在能源供给侧,过去十年中,中国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和发电量不断攀升。到2021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超10亿千瓦[1]。2021年全年,中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均居世界第一[2];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量同比增长分别达40.5%、25.1%、23.6%[1]。
与此同时,全球可再生能源技术成本持续下降。2010年到2020年间,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成本大幅降低,竞争力显著提高。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降幅达 85%[3],降幅显著超过聚光太阳能、陆上风电 、海上风电,与火电价格达到平价。政策大力的支持、技术进步以及成本的继续下降将推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为跨世代投资者,淡马锡积极投入自然资本,推动可持续解决方案,助力长期可持续发展,以应对当代和未来后代面临的挑战。
“‘可持续的生活’是驱动淡马锡投资的四大结构性趋势之一。在这一趋势下,太阳能、风能是中国能源转型主题下我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其中,中国拥有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领先世界的生产技术和研发能力,并已经进入市场化规模化的发展阶段。中国企业国际竞争优势非常明显。” 淡马锡中国区执行总经理沈晔表示。
虽然太阳能、风电产业发展迅速,竞争优势凸显,但目前发电成本的计算尚未将储能纳入。此外,像光伏发电的核心材料晶硅的来源和成本控制可能构成挑战。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降本增效是行业关注的焦点之一。另外,现有技术的精进以及下一代新技术的发展也值得关注。例如在光伏领域,钙钛矿相对晶硅的制造工艺更简单,产业链短,未来有望给行业带来变革。
在发电、燃料等能源供给端,淡马锡还在全球范围内投资于水电、地热能、绿氢、核聚变能源等前沿创新能源技术与解决方案,以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多元化的发展。
“新一代的技术能够推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革新,但这需要耐心以及着眼长远的投资者的支持。我们希望赋能那些坚韧进取的伙伴,为未来世代的繁荣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沈晔表示。
2、储能将成为巨大的蓝海
供能的不稳定性是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所面临的长期挑战。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会造成供需不匹配,发电能源浪费,以及电网供电频率不稳定,影响供电质量。频率的波动小可影响家用电器的正常使用,大可危害发电机的运行和工业生产。
储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2021年7月,中国储能产业发展顶级设计出台后,随着相关政策与规划密集颁布,以及电力系统改革和市场改革的推进,中国储能市场迎来行业拐点。
主要参与能源类投资的淡马锡中国区投资部高级副总监段刘骏表示:“储能是发展新能源的‘基石’。储能技术在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有广阔的落地前景。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市场而言,储能都是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
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到2030年,全球储能市场将保持30%的年增长率。全球储能市场累计装机容量将在2030年达到358吉瓦/1028吉瓦时,并将在2021年至2030年间吸引2620亿美元的投资[4]。
储能系统供应商沃太能源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30年,真正的能源未来一定是由‘新能源+储能’所驱动,这将会颠覆整个传统的能源格局。”
沃太能源以全球户用和商用储能市场为发展核心,其能源存储系统覆盖全球75个国家,并已实现商业化发展。
就具体储能方式来看,抽水蓄能因技术成熟,成本低,是目前储能市场的主力,占比超过90%。近几年,在抽水蓄能以外的新型储能领域,电化学储能发展较为领先。
然而,大多数储能技术目前仍处于早期阶段。当下以锂离子电池为主的电化学储能,虽然是新型储能技术中的主流,但技术本身还存在挑战,也难以满足所有场景需求。而压缩空气储能、超导储能、氢储能等新型储能在技术本身、成本、规模发展等方面各有短板。
可喜的是,一些企业已在积极探索不同的技术路线,为绿色能源转型创造更多可能性。例如,储能初创企业Form Energy推出商业化铁空气电池(iron-air batteries)产品。这种电池技术以铁金属、空气和水为原料,有望实现低成本的长时储能。
3、能源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升级
在能源消费端,各个行业的电气化发展正在不断深入,工业、交通、建筑等领域节能减排、能效提升、智能化的发展大势所趋。绿色能源使用比例和电气化水平将不断提高。终端消费者低碳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绿色的生活方式将推动新能源产品和技术不断升级和落地。
以交通出行行业为例,传统汽车制造商纷纷向电动车转型。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报告,2021年全球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总销量达到近66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半数,增长近两倍[5]。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在近两年迅速提高,据国内乘用车行业最新数据,2022年5月底,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由2021年1月的6%上升至26%[6]。
新能源汽车带动动力电池的全产业链快速发展。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数据,到2020年,中国已累积20万吨废弃的动力电池,预计2025年后,每年退役电池数量增长将超百万量级。到2030年,中国动力电池回收这一细分行业预计总规模将达千亿元[7]。
电池回收是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电池回收一方面可避免环境危害,另一方面,回收进行梯次利用或者再生利用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
不过,同样是新能源汽车,相比纯电动车,氢燃料电池车发展速度相对缓慢。
对此,段刘骏补充道,商用车是交通运输领域的主要力量也是排放大户,比乘用车对去碳减排的需求更强烈。除了纯电车之外,氢燃料电池车,燃料补给快,质量能量密度高,在重型商用车领域的应用可能有更大的优势。因此,淡马锡投资了捷氢科技这样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开发制造商。
4、多管齐下,迈向净零碳排放世界
氢能作为来源丰富、零碳排、应用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对于完善能源结构、实现净零排放意义重大。尽管绿氢制造、氢储运、应用等技术都处于发展初期,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已经将氢能提升到国家能源战略高度,长期发展潜力广阔。今年年初,淡马锡作为新晋投资者加入国际氢能委员会(Hydrogen Council),以推动氢能解决方案的开发和落地,发展氢能经济。
此外,淡马锡积极投资于包括电气化、智慧能源管理、碳捕捉碳封存等有利于缓解气候变化相关领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
为进一步推进脱碳进程,加速变革,淡马锡去年与贝莱德建立了脱碳伙伴合资基金(Decarbonization Partners),并在今年成立聚焦脱碳技术的投资平台GenZero。与此同时,淡马锡与星展银行、渣打银行、新加坡交易所共同成立了Climate Impact X,旨在建立高质量的碳信用额度全球交易市场。
我们正处于关键的十年,必须同心协力应对气候挑战,挽回给自然造成的损失。淡马锡通过提供耐心资本,赋能有助于脱碳、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并通过与各方伙伴携手合作,助力世界向更清洁、更可持续转型。
关注公众号“淡马锡”,了解更多关于绿色能源转型前沿观察。
参考来源:
[1] 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公布2021年能源成绩单,
//www.nea.gov.cn/2021-12/24/c_1310391383.htm
[2] IRNEA, Renewable Capacity Highlight,
https://www.irena.org/-/media/Files/IRENA/Agency/Publication/2022/Apr/IRENA_-RE_Capacity_Highlights_2022.pdf?la=en&hash=6122BF5666A36BECD5AAA2050B011ECE255B3BC7#:~:text=Solar%20energy%3A%20With%20an%20increase,and%20India%20(%2B10.3%20GW)
[3] IRNEA: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执行摘要,https://www.irena.org/publications/2021/Jun/Renewable-Power-Generation-Costs-2020-Summary-ZH
[4] BloombergNEF: Global Energy Storage Market Set to Hit One Terawatt-Hour by 2030,https://about.bnef.com/blog/global-energy-storage-market-set-to-hit-one-terawatt-hour-by-2030/#:~:text=BloombergNEF%27s%202021%20Global%20Energy%20Storage,power%20generation%20capacity%20in%202020
[5]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Global EV Outlook 2022, https://iea.blob.core.windows.net/assets/ad8fb04c-4f75-42fc-973a-6e54c8a4449a/GlobalElectricVehicleOutlook2022.pdf
[6]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2年5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
http://www.cada.cn/xinche/info_118_9228.html
[7] 经济观察报:新能源车市场驱动元年:四大政策风向影响产业链,
http://www.eeo.com.cn/2022/0211/521378.shtml
*文中题图来自: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