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在“动植物天堂”孵出生物科技大产业

在“动植物天堂”孵出生物科技大产业

入孵企业程盈森林资源开发公司的组培车间,杂交构树组培苗生产能力超过1.5亿株。受访者供图

众创空间

本报记者 赵汉斌

“我们的65家生物科技企业,去年有200多项专利可以获得此项资助!我们很快就可帮助企业着手申报。”云南创新生物产业孵化器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文荣日前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兴奋不已。黄文荣所说的申报专利资助,是国家级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一项补贴政策。这不,开发区经济发展局的工作人员吴劲才把组织区内企业申报2018年度专利资助的通知发到网站上,很快就被黄文荣“捕捉”到了。

经开区对入住企业新获得专利授权的,国内发明专利每件给予3000元资助、国内实用新型专利每件给予1000元资助,提交PCT申请并经国际检索后的发明专利,给予每件5000元的一次性资助。同时,还享受孵化器额外叠加的补助。

立足优势,孵化特色生物技术企业

走进云南英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鼻息间先是橙香浮动;再走几步、转一个角,却又“切换”成了难以描摹的药草清香。

“这不是一种植物的香型,而是将云南特有的各种天然植物提取物混合,才形成了这样的香氛。”该公司董事长周戟告诉记者,借力云南独特的植物物种和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优势,做深、做精天然材料有效成分的提取,是他的团队6年来唯一在做的一件事。

做好这件事可不简单,不仅需要周戟早年负笈英伦从牛津布鲁克斯大学所学的工商管理理念,还需要中国国情下工业化的实践和与市场的紧密结合。

“与化学合成不同,各大化妆品品牌对天然活性成分解决方案的依存度在逐年上升。”周戟说。几年来,他和团队洞察市场趋势,识别客户需求,同时不断收集植物资源,研发新技术,引入民族植物学、植物化学和药物化学、皮肤科学等专业知识和人才,探索出滇黄精提取物、滇橄榄提取物等800多个品类的成果,以天然材料支持化妆品产业的创新。从2012年创业之初的单枪匹马、零订单、“讲故事”,到去年,销售额突破4千万元,拥有28名高学历人才,这个的“蝶变”过程正是在云南创新生物产业孵化器里完成的。

“创新生物产业孵化器不仅接纳了我创业的梦想,更帮助我搭建起了创业的空间。” 周戟是第一个入住的创业者,刚起步时,孵化器就给了他10万元的“海归”创业补助,还给装修补助,头3年房租减半,共减了30多万元;孵化器为公司提供产品分析检测、项目申报、平台认定、专利申请等服务……一笔笔大大小小的资金和补助,一次次贴心的服务,让周戟有了坚定创业、做大企业的信心。2013年获得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2014年,其“云南特色植物白花木瓜提取产品研发”项目获得云南省初创期优秀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补助;2015年又获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认定。从起步到从孵化器“毕业”,周戟逐渐打开了一片市场,并和一批国际大牌和云南白药、相宜本草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周戟的创业与成功,是云南创新生物产业孵化器“毕业”企业的一个缩影。眼下,这里65家在孵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4家、云南省成长型中小企业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3家,已构建了一批国家和省市实验室、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专业化平台,形成了人才聚集的创新创业氛围。

不做“房东”做服务,帮助企业创新创业

作为云南省唯一一家生物产业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让生物科技初创企业感到最方便的是,孵化园中还拥有一个2000平方米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它可为孵化器内外有需求的企业提供产品研发、检测分析、中试生产、技术咨询等专业化检验检测技术服务。不久前已通过中药材、食品等领域CMA认证。

“在这里,常规的检测我们都可以做。不但检测费用节省20%,还为在孵企业提供最具时效的检测。”检测中心主任王金浩说,他们不但有一支15人的科研团队,还以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为支撑,以一大批生物领域科研仪器设备和高水平的专家咨询团队为后盾,目的就是在帮助孵化器内外的中小生物科技企业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我们不做‘房东’孵化器,而是要提升服务,帮助初创企业创新、创业、创造。”黄文荣告诉记者,几年来,他们通过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技术转移及成果转化平台、信息共享服务平台、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国际科技交流平台,为入孵企业提供技术、物业、咨询、金融及知识产权、对外交流、培训服务及产学研合作等全方位服务;通过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团队、创业导师团队,聚集了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成功企业家为入孵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创业咨询辅导,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为入孵企业人才培养与引进搭建了平台。

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成果走出去

“一株杂交构树,从细胞组培到大棚炼苗,要经过70天。”在一个标准培养间里,身着白大褂的杨湘云拿起一袋构树组培苗告诉记者,入住孵化器五年多来,他的企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构树组培研发、生产基地,已自主培育了“云构1号”到“云构3号”系列专利品种,年生产能力超过1.5亿株。

杨湘云在云南林业界有着不小的名头,正因为看中孵化器的优厚政策和良好设施,他把云南程盈森林资源开发公司、云南中构生物科技公司和中构国际生物产业集团(缅甸)公司三家企业落在了这里。

“借助孵化器作为中国-东盟创新中心主要参建单位及首批云南省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示范基地的优势,我们正在走出去。”杨湘云告诉记者,目前他们在缅甸密支那的农业科技产业园区的建设项目已启动,将在那里开展以构树资源循环利用为主的项目,以构树叶为主饲料,存栏养殖6万头肉牛,供应国内;用肉牛排泄物建沼气池,沼液做农业有机肥,沼气发电。“面向南亚、东南亚,背靠大西南,生物科技有大大的市场。”杨湘云说。

在这个孵化器里,还有不少企业将视野投向了南亚、东南亚。在云南柏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自主研发了天然橡胶乳酶化防臭技术、橡胶乳物理凝固技术、天然橡胶加工系统技术、无氨橡胶生产技术和生物有机肥料等一批技术成果。已成为业内翘楚,填补了国内外的空白。不久前与马来西亚、泰国的橡胶企业达成和多个合作意向。

据黄文荣介绍,近年来孵化园区持续主办和参与东盟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国际培训班、中国—印度技术转移对接活动等国际交流活动。与泰国、老挝、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斯里兰卡、越南、东盟秘书处有关方面就孵化器运营管理、联合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中小企业培育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国际科技交流。并与之建立了信息、资源共享的交流合作机制。在南亚、东南亚等国已经具备了一定知名度与影响力。

上一篇新闻

韩国瑜上任25天就促成与大陆合作,福建采购高雄2200万农渔产品

下一篇新闻

“她经济”,正在成为体育消费市场中的最强增量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