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7日 星期四

名声在外本地却没有食物:潮州老婆饼和潮州肉骨茶

在潮州生活这么久,既然是在外地的的朋友告诉我,潮州老婆饼和潮州肉骨茶很好吃?难道我是一个假的本地人?

潮州老婆饼,是广东广州地区潮式汉族小吃之一,是广州名店——莲香茶楼的看家点心,其雅号称“冬茸饼”。潮州老婆饼的制法是将熬烂的冬瓜,加上白糖,撒些面粉为馅,包入圆形的面粉饼中,同时在饼的表面涂上一层鸭蛋清,入炉烘烤而成。特点是皮酥馅滑,香甜可口,制作简单,价廉物美,是理想的大众食品。

名声在外本地却没有食物:潮州老婆饼和潮州肉骨茶


清朝末年,莲香茶楼雇佣的点心师傅中有一个是潮州人。有一年他回乡探亲,认为自己从大都市难得回去一次,潮州离广州又较远,回乡一趟也不容易,所以总要带点东西回去。正好自己是点心师傅,对点心最内行,他就买了广州的著名点心,带回去让家乡人享享口福。

这位点心师傅辛辛苦苦将礼品带回家,谁知他老婆吃了却说:“你们莲香茶楼是广州赫赫有名的老店,做的点心也不过如此,还不如我炸的冬瓜角好吃呢!”点心师傅听完有点不高兴,心想就你一个村妇,能做出什么好吃的,还敢小看广州的东西,于是就说:“你有什么能耐?把你的冬瓜角做出来尝尝,看看能否与广州的点心相比。”

老婆见丈夫不信,就以实际行动来说服他。只见她将一锅冬瓜熬得稀烂,再加上白糖面粉,熬到半干不湿的时候取出锅作馅,制成冬瓜角,再下到油锅里一炸即成。丈夫见炸好的冬瓜角焦黄油亮,吃到嘴里皮酥馅滑,香甜可口,不禁连声说好。探亲结束时,这位点心师傅便让老婆做了一大包冬瓜角带回广州,让莲香楼的师傅们品尝。

莲香茶楼的师傅们接过潮州师傅的冬瓜角起初没当回事,只是出于礼貌才品尝的,谁知他们吃后都情不自禁地连说好吃。老板闻声也赶过来尝了一只,还以为是哪里的名点,忙问是什么地方产的,叫什么名字。潮州师傅本来只是想让大家尝尝老婆的手艺,也没当成大事,见老板询问,一时也回答不出来,只好把回乡探亲,老婆赌气做冬瓜角的事说了一遍。听这么一说,其中一个师傅就提议说:“既然没有名字,就干脆叫潮州老婆饼吧!”潮州老婆饼的名字由此产生。

发展

莲香楼老板是生意人,他感觉潮州老婆饼不但味道香甜,而且制作方便、用料也简单,于是就在莲香楼开始制作潮州老婆饼。并让点心师傅加以改进,用料加工更加细腻,外形做成圆形,表面涂上一层鸭蛋清,最后入炉烘烤,把这一美味食品逐渐发展了起来。

老板还嫌原名太俗,后将其改称为“冬茸酥”。但是,老百姓们更喜欢使用“潮州老婆饼”这个风趣的名字。

肉骨茶是新加坡的代表性美食。相传“肉骨茶”这一名字来源于福建方言,在南洋的福建人和潮州人之间广为流传。事实上肉骨茶里并没有茶叶,只因当地人在品尝这道菜时,都喜欢喝上一两杯功夫茶来解腻,久而久之,大家就把这道家喻户晓的美食称为肉骨茶。

源于早些年,一大批中国人南下,来到东南亚谋生。“下南洋”的他们,初来乍到,难耐东南亚的潮湿炎热,再加上繁重的体力劳动,许多人都不免患上了风湿。

名声在外本地却没有食物:潮州老婆饼和潮州肉骨茶


之后有人偶然将排骨与一些中药材放到汤中一起炖煮,不仅祛湿,还能补充体力,从此造就了这道风靡亚洲的街头美食。

现今肉骨茶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做法。一种做法是广府式的,一种是福建式的,还有一种就是潮州式的。今天师傅为大家带来的,就是新加坡潮州式的做法。

潮州肉骨茶,潮州派属于白汤系,汤清色白主张辛辣而不麻,辣而不呛。在用料方面潮州派讲究,选用肉多的猪肋骨去熬制汤底。在新加坡主要是以潮州派的肉骨茶为主,而最正宗的肉骨茶就是以前黄家山脚下潮汕华人的老字号。潮州派的肉骨茶店里往往不止单一的肉骨茶,也有很多传统的潮州式的菜品,卤水、鱼饭、腌制小菜等是少不了的。

传统的肉骨茶是用大号公鸡碗来盛放,客人来了就从煮肉骨茶的大锅里舀出。由于猪肉长时间炖煮会丧失肉的口感,现在店家都会把肉骨茶汤里煮过的肉骨挑出来,而肉骨茶汤则一直慢火炖,等客人来了就用一个小砂锅把肉骨和汤一起加热给客人享用,砂锅保温性也比大碗要好,使用砂锅来盛放渐渐新马一带肉骨茶的主流。

上一篇新闻

安迪和小包总在东南亚又吃又喝的那些美食,沈阳这家餐厅都有!

下一篇新闻

「官宣」老婆饼里没老婆,酱油里没“酱油”!海天、李锦记被点名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