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05日 星期二

「周边外交」郑永年:周边外交与周边安全

郑永年:周边外交与周边安全

作者: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来源:《云大地区研究》2019年第1期;周边外交研究

微信平台编辑:周悦

一 周边外交能否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

中国在实现和平崛起和中华民族复兴的过程中,需要有更多的理论创新。在外交领域,理论创新尤显重要。目前,中国外交研究的大部分理论是从西方“进口”的,包括马克思主义也是从西方引进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是基于西方本身的经验,很难用来解释中国的国际关系行为。遗憾的是,二战后西方社会科学、国际关系研究日趋僵化,中国学者中也有这个趋向,这对发展中国国际关系学和外交学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制约。因此,中国需要寻找国际关系理论创新的突破点,而周边外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点

(一)准确定义

周边外交如何定义?很多人把“周边”翻译成peripheral(边缘),笔者对此不敢苟同。这个词可以用于中国过去的“朝贡体系”,因为以前中国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而其他国家在周边。从中心到边缘不仅存在地理意义上的距离,还存在政治上的距离。这个概念也类似之前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中心—边缘”理论。该理论认为,西方是中心,其资本向非西方的世界各国拓展,即从中心到边缘。自近代主权概念产生后,强调的是国家间的平等,周边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现在,我们使用“周边外交”(neighborhood diplomacy)这一概念,它并不含有从中心到边缘的意思,而是强调国家间的平等关系

(二)战争与和平

历史上,大部分战争都是某国同其邻国发生的,和平也是指与邻国的和平相处。不同时期建立起来的帝国,不管是宗教帝国还是民族帝国,其中一个目标是为了维持帝国内部的和平,但帝国之间也经常发生战争。近代以来,跨境战争变得频繁起来。近代西方推行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欧洲国家对非洲大陆、美洲大陆和亚洲的战争莫不是如此。甚至可以说,帝国主义是引发跨境战争的根源。尽管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同周边没有关系,但大部分战争还是某国同周边国家发生的。

(三)历史经验

从科学角度看,周边外交决定了一个国家崛起的模式。例如,英国创造了其独特的崛起模式。英国是海洋帝国,在周边外交(法、德、西)搞不好的情况下,就去寻找其他路径来实现崛起。英国通过海洋战略向海洋发展并成为海洋大国,但英国从来没有在欧洲确立其主导性大国地位,这和此前的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类似。德国的崛起模式也是同周边外交有关,由于和周边国家搞不好关系,德国的崛起十分惨烈,并最终引发世界大战。俄罗斯的模式是大陆型崛起,充斥了和周边国家的战争。在很大程度上说,不同国家的周边外交并非相同,其崛起模式也不一样。

再比如美国的崛起方式。周边外交对美国非常重要,美国在19世纪90年代成为世界大国之前,主要都在处理周边外交,解决好周边问题之后才助其真正走向世界大国。美国的崛起给周边外交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当然,时代不同,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美国模式(收购土地、兼并收购)不可复制。美国地缘政治位置得天独厚,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但美国周边只有墨西哥和加拿大两个国家。在经济上,墨西哥和加拿大已高度整合到美国的经济体系里。正因为这个优势,美国可以轻松走向世界,充当“世界警察”。

日本也是典型的海洋国家,其崛起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很大影响。日本的崛起方式与英国类似,不停地对外扩张,搞帝国主义统治,并在二战时期试图把整个亚洲大陆作为它的殖民地。

中国本身也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只是我们以前很少从“周边外交”出发去研究中国的外交关系。比如春秋战国时代的“外交关系”,可否运用“周边外交”概念来进行研究?从地缘政治空间角度来看,可以说中国历史上先后有过三次崛起。第一次崛起即秦汉帝国的崛起,就是在与周边国家政权互动之下实现的。以前我们写的历史主要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历史,是长城以内的历史。近几年,西方出现了比较科学的方法,即把秦汉帝国崛起放在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互动中来进行考察,把长城内外交往的历史综合起来加以研究。实际上,如果不考虑周边外交对中国内部的影响,我们就很难理解汉帝国的架构,如汉武帝向外扩张、与匈奴等的关系。第二次崛起发生在唐宋时期,与汉朝类似。第三次崛起即明清时代。明清从崛起开始走向封闭,尤其是明朝施行海禁政策,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成为海洋强国的机会。从当时情况来看,郑和下西洋表明中国是海洋力量最强大的一个国家。但遗憾的是,明朝没有处理好周边外交,施行海禁,搞闭关锁国,致使中国开始走向衰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再一次开启了崛起复兴的征程。从中国历史上的几起几落可以看出,如果处理不好周边外交,崛起就很难实现。因此,中国很重视周边外交,但这个政策取向还没有充分反映到国际关系和外交的理论建构上。

从学术角度来看,把周边外交建设成为一门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大概念和大理论,其潜力巨大,比研究西方理论更具有突破价值和可行性。研究周边外交,我们并不需要排斥西方现实主义,而是把西方的研究方法拿来为我所用。中国周边外交有很丰富的资料可供使用,例如《中西交通史》,但这些尚属较低层次的经验材料,亟待开展研究,并升华为概念和理论。

二 作为政策科学的周边外交研究

从政策研究来看,中国的崛起必须要考虑到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没有一个大国像中国这样,周边有十多个国家且有如此漫长的互动交流历史。认清这一点是制定国家外交政策的基础,否则很难出台相应的、有效的外交政策。

近代以前,中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地缘政治影响范式,即朝贡体系。对于朝贡体系,我们应该有一个更加科学的解释。西方学者将中国的朝贡体系视为中国的帝国主义,这是他们在意识形态上的偏见。然而,中国学者对朝贡体系也有太多负面的看法,梁启超就认为朝贡体系是中国的帝国主义。笔者认为这不正确。朝贡体系实际上是以一个最强大国家即中国为中心的单边自由贸易体系。朝贡体系有利于周边外交,但很不对等,且具有不可持续性,因此这个体系经常被中断。不过,朝贡体系比当时的其他帝国体系都要行之有效,况且也没有其他可替代的体系,因此中断之后又得以重启。当然,朝贡体系在当时也并非只有中国使用,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对它们周边的较小国家也实行朝贡体系。在西方力量进入中国之后,中国既有的地缘政治影响范围被打破。现在的周边问题,诸如朝鲜、东海、南海、印度洋等问题都同近代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分不开。以前是中国的地缘政治影响范围,后来被西方取代,现在我们所面临的亚洲秩序就是西方地缘政治影响在亚洲的延伸。这是我们今天面临的地缘政治遗产。美国等西方力量从殖民时代开始,已经把亚洲很多国家内化成为它们地缘政治的一部分,中国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与其互动,而非冲突。

今天,我们面临着两个体系的冲突。一方面,西方地缘政治势力在亚洲的影响根深蒂固,即便现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有衰退的迹象,但这种衰退是相对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换言之,西方的力量还会长期存在于亚洲。另一方面,中国在崛起,这必然产生自己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贸易国、最大的制造业国。一个国家崛起,必然会对周边国家产生深刻影响。

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担心甚至恐惧,主要是它们要面对中国快速崛起这样一个事实。这种担忧尤其发生在东南亚国家,东南亚一些国家本身就是西方地缘政治秩序的内在部分。现在在西方秩序之外出现了一个中国秩序,这使得它们非常担忧。南亚国家也一样,日本也同样如此。对于中国而言,如何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中国本身也经历了这样一个痛苦时期。清朝曾经是一个独立的秩序,当西方秩序出现以后,中国耗费漫长时间进行了痛苦的调整。日本的明治维新也是一个痛苦的调整过程。现在乃至将来一段时期,东南亚国家要在两种秩序中权衡抉择,更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未来10—15年的外交周边环境会变得更为复杂,面临诸多挑战。以前中国弱小,因为只有一个秩序,所以这些国家没有选择的困难,并且中国外交一直在做自我调整。而随着中国的崛起和不断强大,一些周边国家必然处于不同秩序的影响和牵绊之中,其审时度势的战略选择反而不易。反过来说,这些外在力量和因素也会作用于中国,影响我们的周边外交。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需要处理好与西方地缘政治秩序的关系。中国不要另起炉灶,而是要与西方地缘政治秩序有某种程度的“接轨”,现在经济上已经有较好的接轨。考虑到中国与西方主导的自由经济秩序之间的关系,让西方来接受中国秩序会很困难。尽管西方自由贸易体制有不合理之处,但也要承认它具有一定的进步性。随着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衰落,西方发展出了这套自由贸易体制。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努力加入这套体制,在体制内谋求内部的改革,并因此受益良多。中国不是要推翻这套体制,不是革命家,而是作为新兴大国来补充和创新这套体制。WTO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进一步改革。近年来,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亚投行、金砖国家银行等都是与现行体制接轨和对其进行补充的过程,并非要取代现存体制。而因为周边国家多是旧有秩序体制的一部分,中国加强同现存国际体系的接轨,就会提高中国被接受的程度,减少中国崛起的成本。中国崛起考虑到周边国家的选择,也会使周边国家更乐于接受这一过程,加强与中国的互动合作。

就周边关系而言,日本比美国更直接构成与中国的竞争。美国与中国没有直接的地缘冲突,但日本不同。美国可能会委托日本来掌控亚太地区的控制权,这与日本目前在国内实施“国家正常化”的改革相吻合。日本“国家正常化”就是要追求其地缘政治势力范围,东北亚和东南亚都是其考虑的范围。在南海问题上,日本不仅是美国的帮凶,而且追求独立于美国地缘政治势力以外的利益。因此,我们在处理“美日同盟”时要区别对待,日本会在“美日同盟”保护伞下追求自己独立的地缘政治范围,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有充分的物质和精神准备。

俄罗斯对中国的地缘政治影响非常大。目前中俄关系处于史上较好的时期。从历史上看,俄罗斯国内问题很多,但其扩张甚至比美国更厉害。特朗普上台后如果同俄罗斯搞好关系,北约和欧盟会非常担心,而最担心的则是俄罗斯周边的小国家。美国如果往回收缩力量,俄罗斯失去制衡力量,其周边国家的地缘政治风险就可能加大,也难免担惊受怕。

印度是民族主义很强的国家,其部分精英有很强的民族主义取向。印度没有像中国这样有全国性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和组织来整合国家,所以民族主义对印度而言非常重要。无论在西藏问题,还是巴基斯坦问题、印度洋问题上,这种民族主义都会直接影响中国的周边外交和地缘政治,并构成挑战。

可见,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我们都无法逃避周边外交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因而,我们对周边外交和地缘政治等问题进行持续、深入的讨论,这无论对学科建设还是政策研究都有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意义。至少对学界而言,现在正是一个深入探讨周边外交相关学术和知识的最佳时期,通过梳理总结古今中外周边外交的经验教训并进行理论提炼和升华,既可以为促进中国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的理论和学科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也是中国切实维护周边安全、实现和平崛起之所需。

「周边外交」郑永年:周边外交与周边安全

数字经济智库

「周边外交」郑永年:周边外交与周边安全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为了更好的服务数字中国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交流、实践交流。来自中国数字经济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成立了数字经济智库,为数字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担任名誉院长,知名青年学者黄日涵、储殷等领衔。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是数字经济智库旗下的专门平台。

上一篇新闻

王菲易:国门安全治理的跨界性:双层跨域治理框架

下一篇新闻

未来社区进行时,我们拭目以待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