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最顶尖的建筑设计大师
一、贝聿铭(中国苏州)
全球地位:世界首屈一指的建筑设计大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土木专家。贝聿铭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学。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曾获得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
突出成就:贝聿铭为我国设计了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等。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作,为中国培养、培训建筑设计师,为推进中国建筑现代化作出重要贡献。他设计的许多大型建筑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位于华盛顿市的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等作品为世界建筑史留下经典杰作。
1999年在北京建成的中国银行总部大厦是贝聿铭建筑设汁生涯中的最后一项大型建筑设计项目,耗时七年,大楼的一砖一木,一水一石皆凝聚着他的心血。他在空间组织上将中国传统设计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到。贝聿铭认为:“建筑是一种社会艺术的形式。”因此,在他的任何设计中都不会放松协调、纯化、升华这种关系的努力。在设计时他对空间和形式常常都做多种探求,赋予它们既能适应其内容又不相互雷同的建筑风貌。
贝聿铭具有统观全局的设计思想,他认为:“建筑设计中有三点必须予以重视:一是建筑与其环境的结合;二是空间与形式的处理;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正是这一点,前辈大师们是不够重视的。” 贝聿铭的设计创造出了承前启后的建筑风格,他十分注意纯化建筑物的体型、尽可能去掉那些中间的、过渡的、几何特性不确定的组成部分。使他设计的空间形象具有十分鲜明的属性。他的设计还具有强烈生动的雕塑性和明快活跃的时代感。以及被绘画、雕塑作品加强的艺术性。贝聿铭建筑设计中的室内设计部分几乎均由他本人设计以保证内外的协调统一。
贝聿铭从纯学术的象牙之塔进入实际的建筑领域是在一九四八年。这一年,纽约市极有眼光和魄力的房地产开发富商威廉柴根道夫打破美国建筑界的惯例,首次聘用中国人贝聿铭为建筑师,担任他创办的韦伯纳普建筑公司的建筑研究部主任。柴根道夫和贝聿铭,一个是有经验、有口才,极其聪明的房地产建筑商人,一个是学有专长、极富创造力的建筑师。两人是一对事业上的理想搭档。他们合作达十二年之久。十二年中,贝聿铭为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也做过不少社会改建计划。其间,贝聿铭还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为纽约大学设计了两栋教职员工住宅大厦。所有这一切,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奠定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事业基础。他在建筑设计中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关心平民的利益。比如他成就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他在费城设计的三层社会公寓就十分受工薪阶层的欢迎。因此,费城莱斯大学在一九六三年颁赠他—“人民建筑师”的光荣称号。同年,美国建筑学会向他颁发了纽约荣誉奖。尤其是美国科罗拉多州高山上的全国大气层研究中心,美国《新闻周刊》称贝聿铭的设计是突破性的设计。
贝聿铭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这些特色在“东馆”的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纵观贝聿铭的作品,他为产业革命以来的现代都市增添了光辉,可以说与时代步伐一致。到了1988年,贝聿铭决定不再接受大规模的建筑工程,而是改为慎重地选择小规模的建筑,他所设计的建筑高度也越来越低。也就是说越来越接近于地平线,我认为这是向自然的回归。美秀美术馆更明显地显示了晚年的贝聿铭对东方意境,特别是故乡那遥远的风景——中国山水理想风景画的憧憬。日本的评论界讲得好,这件作品标志着贝聿铭在漫长的建筑生涯中一个新的里程。2019年5月15日晚,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逝世,享年102岁。
代表作品: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中国香港的中国银行大厦、苏州博物馆新馆等。北京香山饭店、中国银行总部大厦等
二、卡拉特拉瓦(西班牙)
全球地位: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同时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卡拉特拉瓦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著名作品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由于 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因此,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
卡拉特拉瓦2001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突出成就:卡拉特拉瓦的作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它们都通过优化的设计方案来解决实际问题;其次是解决问题的手法以及设计理念通常在作品中表现得一目了然,从而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最终引起共鸣。最后,他的作品在令人赏心悦目的同时,也开创了一条解决建筑问题的全新思路,并促使设计师思考有关建筑本质的问题。
卡拉特拉瓦的工程使人想起复杂的有机生命体的构成方式。他设计的桥梁、瞭望塔以及建筑群很像是从景观中生长出来的一样,不仅贴切而且加强了景观。值得一提的是,他设计的形式并非是纯粹的模仿,而是直接采用有机体的式样。他的设计方案,或者说他在自然中所作的画,其灵感来自于生物体,尤其来自于人体的骨架、循环系统以及皮肤的活动与生长方式。另外他也从身体的特技动作与舞蹈者克服重力的姿势中获得了丰富的灵感,捕捉形变,并将之加入到一个流动的世界中去。
因此,当卡拉特拉瓦设计的建筑如同植物一样植入景观时,此建筑不仅不会抑制景观本身的特征,反而还能加强景观的唯一性。卡拉特拉瓦的工程同时具有三个通常优点:若作为建筑,它们具有稳定性与抗瓦解性;若作为容器,它们使人类及其活动具有容纳性;若作为表皮,它们具有对某处地点的遮蔽性。卡拉特拉瓦在建筑的这三个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卡拉特拉瓦高质量的设计同时也是集体思想和协作努力的结晶。他的成功应归功于他众多技巧和才能的综合,这些技巧和才能使得工程与众不同。卡拉特拉瓦能够综合多种知识,在普遍水平上思考并不断地创造,无疑十分难能可贵。
代表作品:雅典奥运主场馆、里昂国际机场、里斯本车站、巴塞罗那聚光塔、巴伦西亚科学城、躯扭大楼、芝加哥螺旋塔、密尔沃基美术馆、Auditorio de Tenerife音乐厅、毕尔巴鄂步行桥、毕尔巴鄂机场航楼。
三、安东尼奥·高迪(西班牙)
全球地位:西班牙著名建筑大师,塑性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属于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建筑风格。
突出成就:安东尼奥·高迪(Antonio Gaudi,1852年6月25日-1926年6月10日),出生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小城雷乌斯,1878年是高迪职业生涯中最为关键的一年。这年,他不仅获得了建筑师的称号,更主要的是结识了欧塞维奥·古埃尔这位后来成为他的保护人和同盟者的朋友。值得一提的是,古埃尔既不介意高迪那落落寡合的性格,也不在意他那乖张古怪的脾气,因为他深信,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位建筑学天才。
他的观点认为:"正常人往往没有什么才气,而天才却常常像个疯子。"高迪的每一个新奇的构思,在旁人看来都可能是绝对疯狂的想法,但在古埃尔那里总能引起欣喜若狂的反应。由高迪设计和古埃尔出资建筑的古埃尔庄园、墓室、殿堂、公园、宅邸、亭台等,都成了属于西班牙和全世界的建筑艺术杰作。高迪终生未娶。
古埃尔把高迪引入巴塞罗那上流社会后,当时爱赶时髦的富人们纷纷请他设计、建造公馆、别墅等。他先是为一位工业家的遗孀建造富丽堂皇的巴洛克式宅邸,后又设计建造了造型奇特的巴特略公寓,再后又建造了像哥特式城堡的贝列斯瓜德别墅。
巴特罗公寓与米拉之家相去不远,它虽然不是高迪所建,但却经过高迪从外到里全部改头换面的工程。屋子内部的设计,同样令人惊奇。高迪利用不同深浅的蓝色瓷砖、陶瓷,拼凑出如在深海中的天井,而以流线的柚木,做为家具、楼梯扶手、窗框、书桌、椅子等豪华家具,雍容华贵。
值得一提的是,在巴塞罗那帕塞奥·德格拉西亚大街上,坐落着一幢闻名全球的纯粹现代风格的楼房--米拉公寓。老百姓多把它称为"石头房子"。它与高迪的另外两件作品一起,在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建造这座教堂的想法是由巴塞罗那书商朱塞佩-玛丽亚·博卡贝里亚提出的。他是圣徒约瑟夫崇敬会的创始人,该会的会员纷纷为此慷慨解囊,还聘请了建筑师弗朗西斯科·德比里亚设计并主持建造。但开工不久建筑师与崇敬会吵翻了,撂了挑子,古埃尔便建议请高迪接手主持其事。
它位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巴塞罗那市区中心,始建于1884年,保守估计竣工时间2050年,最乐观的估计也要在2026年才能看到成品。尽管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筑物,但丝毫无损于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教堂主体以哥特式风格为主,细长的线条是主要特色,圆顶和内部结构则显示出新哥特风格。这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作品、最伟大的建筑。
代表作品:高迪一生设计过很多作品,主要有古埃尔公园、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圣家族大教堂等,其中有17项被西班牙列为国家级文物,7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四、扎哈·哈迪德(伊拉克)
全球地位:伊拉克裔英国建筑大师。哈迪德曾经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解构主义大师”。哈迪德曾带领她的团队获得了世界多个最顶尖的建筑设计竞赛殊荣:意大利米兰一幢外形扭曲的写字楼,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大学和会议大楼建筑,中国广州的歌剧院,德国斯特拉斯堡电车站,丹麦哥本哈根艺术博物馆,美国辛辛那提艺术博物馆,伦敦2012年奥运会水上运动中心土耳其港市伊斯坦布尔和新加坡的城市建设主持权……。 2004年,哈迪德获得了“建筑界的奥斯卡奖”普立兹克建筑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这个世界最高荣誉建筑奖项的女性。
突出成就:1950年出生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她父亲一位世交的儿子是名出色的建筑师,母亲的品位也深深影响了哈迪德。18岁,哈迪德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攻读数学系。22岁时,全家为了她的学业移居伦敦,她开始在著名的建筑学府--建筑联盟学院学习。当时,她的导师是荷兰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哈迪德的火爆脾气十大有名,但那正是导师和同学喜欢她的原因,也是她作品中爆发力的源泉。
1977年,哈迪德毕业后加入大都会事务所(OMA),在那里做了两年的学生和六个月的合伙人,之后创立个人工作室,开始大量参与国际竞赛。1982年,在国际建筑竞赛上,哈迪德获得了一等奖,坚定了她在这一行走下去的信念。然而哈迪德的这个作品初审就遭淘汰,是日本建筑家矶崎新独具慧眼,把她的方案从废纸堆里捞了出来。矶崎新评价这个方案时说:"我被她那独特的表现和透彻的哲理性所吸引。"
哈迪德很受鼓舞,她先后在哈佛、耶鲁等著名大学任教,设计作品几乎涵盖所有的设计门类,门窗、家具、雕塑摆件、灯具、椅子、水杯和餐具。她的绘画作品更是前卫,一直在世界各地展出,作品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法兰克福德意志建筑博物馆这样的业内权威机构永久收藏。
有人曾经打了个这样的比方,"哈迪德这三个字就是当今建筑界的畅销品标记"。她仿佛一帆风顺,以至于黎巴嫩电视台的记者,有一次在采访哈迪德时曾问:"你是一个幸运儿,对吗?"哈迪德严肃地回答说:"不!我坚韧不拔地去努力!我花了数倍于他人的力气!我没有一天放过自己!"
哈迪德的成名之路充满荆棘。她很早就被称作"解构主义大师"。尽管她大胆运用几何结构,得过大大小小的奖项,有时一年多达四项,仍有很多人不能接受她十分怪异的设计方案。比如著名的主流建筑师罗伯特·亚当就曾尖锐地批评:"她根本不考虑地板落差极大、墙壁倾斜、天花高吊……对其中生活工作的人有何不便。空间在哈迪德手中就像橡胶泥一样,只是满足她孩子一样的玩兴。"
她的不少作品都只能安静地躺在图纸上,无法付诸实施,她甚至一度被称为"纸上谈兵"的建筑设计师。直到1993年,哈迪德才推出成名作--德国莱茵河畔魏尔镇的一座消防站。她通过营造建筑物与地面若即若离的状态,达到一种海市蜃楼的效果。
1994年,哈迪德花费了极大的力气,获得了英国威尔士卡的夫湾歌剧院竞图方案的一等奖。但由于来自卡的夫地方的反对,最终扼杀了方案的实现。哈迪德承认,这次挫败曾给予她很大打击。在伦敦生活了二十年,她却未有一件作品在英国问世。
哈迪德另一个比较有名的作品,是她独立设计的美国辛辛那提罗森塔尔现代艺术中心。这幢八层高的建筑像一只精巧的方盒,一层一层搭建在玻璃底座上,被《纽约时报》誉为"田园绿洲"。此外,法国斯特拉斯堡的一个停车场,以及奥地利因斯布鲁克的滑雪场等也使哈迪德名扬四方。
代表作品:扎哈·哈迪德的作品中包括米兰的170米玻璃塔,蒙彼利埃摩天大厦以及迪拜舞蹈大厦(DANCING TOWERS)。扎哈在中国的第一个作品是广州大剧院 、南京青奥中心、被评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也都出自她手。2016年3月31日,扎哈·哈迪德在迈阿密的一家医院中因心脏疾病而去世,享年66岁。
五、安藤忠雄(日本)
全球地位:日本享誉世界的建筑师。是当今全球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曾获得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骑士级)、普利兹克奖、日本文化设计奖、高松宫殿下纪念世界文化赏、第1届国际教会建筑奖、皇立英国建筑师协会皇家金奖章、第4回大阪吉瓦尼斯奖、法国艺术及文学勋章(提升至军官级)、美国建筑师联盟金牌(AIA金牌)、 国际建筑师联盟金牌(UIA金牌)。
突出成就:安藤的建筑一直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他借用了现代主义的形式,并对整个现代主义进行批判改造。安藤运用现代主义的材料、语汇以及在建筑中具社会影响力的教条,向机能主义偏执的思潮进攻。安藤反机能主义,是对于具有空调和户户相对建筑的立面,他认为这种舒适建筑切割了人和自然的联系。对安藤来说,建筑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是一个脆弱的、理性的庇护所。他重复地再现"住吉的长屋"的风格,因为在这个设计中他在城市建造了另外一个世界,人们的生活似乎又重回了大自然的怀抱。安藤认为真正的后现代文化不应存在于消极、享乐,以过度的服务来满足消费文化的需要,而是应包含在禁欲主义的"道"中。
安藤忠雄早期对都市一直是采取一种封闭的态度,安藤实际上是"城市游击战"的拥护者,他主张不必注重社会和城市的立场。安藤相信构成建筑必须具备三要素:第一要素是可靠的材料,就是真材实料;这真材实料可以是纯粹朴实的水泥,或未刷漆的木头等物质。第二因素是正宗完全的几何形式,这种形式为建筑提供基础和框架,使建筑展现于世人面前;它可能是一个主观设想的物体,也常常是一个三度空间结构的物体。最后一个因素是"自然";在这儿所指的自然并非是原始的自然,而是人所安排过的一种无序的自然或从自然中概括而来的有序的自然--人工化自然。
安藤是一个自学成功的建筑师,他并没有获得任何的学位,也无得自任何大师的传授,完全依靠本人的才华禀赋和刻苦自学成才的设计大师。安藤的成功归因于他广泛多方面的阅读与旅行,亲身体验这些历史建筑而获得启发,直到今天他仍持续而不间断。安藤第一次感觉到建筑空间的存在,是置身于罗马万神庙之中。安藤曾说道:"我所感觉到的是一个真正存在的空间。当建筑以其简洁的几何排列,被从穹顶中央一个直径为9米的洞孔,所射进的光线照亮时,这个建筑的空间才真正地存在。在这种条件下的物体和光线,在大自然里是不会感觉到的,这种感觉只有通过建筑这个中介体才能获得,真正能打动我的,就是这种建筑的力量。"
安藤忠雄这个没有学位的设计师曾在30多年的时间里,他创作了近150项国际著名的建筑作品和方案,获得了包括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等在内的一系列世界建筑大奖。安藤亦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以半制成的厚重混凝土,以及简约的几何图案,构成既巧妙又丰富的设计效果。安藤的建筑风格静谧而明朗,为传统的日本建筑设计带来划时代的启迪。
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创造性地融合了东方美学与西方建筑理论;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出"情感本位空间"的概念,注重人、建筑、自然的内在联系。安藤忠雄还是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的客座教授和东京大学教授,其作品和理念已经广泛进入世界各个著名大学建筑系,成为年轻学子追捧的偶像。
代表作品:安藤的作品有"住吉长屋"、"万博会日本政府馆"、"光之教会"等 。下面是他主要的作品:
住吉的长屋,1976
在住吉的聯排別墅(1976),是安藤忠雄建造的第一座房子,是他最好的設計之一。也是他建築哲學的奠基之作。
越野的房子(小筱邸),1981
六甲山集合住宅
水之教堂,1988
光之教堂,1989
本福寺水御堂,1991
直岛当代美术馆,1992
光明寺,1999年
淡路梦舞台,2000
沃斯堡现代艺术博物馆,2002
地中美术馆,2004
表参道之丘,2006
墨西哥蒙特雷别墅,2011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2015
濑户蓝凪(zhi),2015
伊丽莎白大街152号公寓楼,2015
Fundación Casa Wabi,2016
安藤忠雄工作室
保利大剧院,2011-2014
位于上海嘉定的保利大剧院,其施工品质及设计还原度都达到了较高的水淮,建筑师安藤忠雄到现场观看后称,在中国所设计作品的最好体现。
六 勒·柯布西耶(法国)
全球地位:20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城市规划家和作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将,是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倡导者,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是功能主义建筑的泰斗,被称为"功能主义之父"。他和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赖特并称为"现代建筑派或国际形式建筑派的主要代表"。1927年柯布西耶在瑞士拉萨拉兹发起" 现代建筑国际会议" ,成为国际风格现代建筑的中心组织。
突出成就:柯布西耶1926年提出了他的五个建筑学新观点(一些人将其比作五个古典的柱型),这些观点包括:底层架空柱、屋顶花园、自由平面、自由立面以及横向长窗。人们将这个建筑时代比作为机器时代,勒·柯布西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师,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改良主义者。在考察整个城市中的伟大建筑、宽敞的空间、树木和雕像等方面时,他都充满了激情。
勒·柯布西耶的建筑思想可分为两个阶段:50年代以前是合理主义、功能主义和国家样式的主要领袖,以1929年的萨伏伊别墅和1945年的马赛公寓为代表,许多建筑结构承重墙被钢筋水泥取代,而且建筑往往腾空于地面之上;50年代以后勒·柯布西耶转向表现主义、后现代,朗香小教堂以其富有表现力的雕塑感和它独特的形式使建筑界为之震惊,完全背离了早期古典的语汇,这是现代人所建造的最令人难忘的建筑之一。在家具设计中,勒·柯布西耶则以豪华而舒适的钢管构架躺椅著称于世,几乎成为20年代优雅生活的象征。
代表作品:1)朗香教堂,位于法国东部索恩地区距瑞士边界几英里的浮日山区,坐落于一座小山顶上,1950-1953年由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设计建造,1955年落成。朗香教堂的设计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被誉为20世纪最为震撼、最具有表现力的建筑。2)萨伏伊别墅:是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品之一,位于巴黎近郊的普瓦西,设计于1928年,1930年建成,适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萨伏伊别墅被列为法国文物保护单位。3)马赛公寓,在法国的,设计师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塞公寓,不但成为自己野性主义设计风格的代表作,更是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中的经典,这所原来可容纳1600名马塞工人居住的公寓楼,如今已是许多法国中产阶级向往的居所。
七 约翰•伍重(丹麦)
全球地位:享誉世界的丹麦建筑设计大师,拥有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参与了著名的悉尼歌剧院等著名建筑工作。
突出成就:悉尼歌剧院的传奇开始于1957年,38岁的伍重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建筑师,只在丹麦有过一次实践。他加入了一场匿名的竞赛:一块小土地上的歌剧院。他的方案在来自30多个国家的230位参赛者中被大赛评委选中,当时的媒体称之为"用白瓷片覆盖的三组贝壳形的混凝土拱顶"。这座建筑规模庞大,包括了音乐会大厅、歌剧大厅、剧场、排演厅和众多的展览场地设施。建筑面积8000平米。这座建筑直到1973年才建成,历经14年之久,耗资1.2亿美元。它的结构设计有着前所未有的难度,其间经过无数设计师的设计,最后用混凝土先做成球形,再进行修改削减而成,杰作才得以诞生。伍重同赖特一样,欣赏GUNNAR ASPLUND的思想,他认为阿尔托、GUNNAR和赖特对世界最有影响力。
普利兹克奖的评语:约翰・伍重是一位建筑师。他扎根于历史,触角遍及马亚、日本、伊斯兰的文化,以及其他很多的背景,包括他自己的斯坎德纳亚人的遗传。他把那些古代的传统与自己和谐的修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艺术化的建筑感觉,以及和场所状况相联系的有机建筑的自然本能。他总是领先于他的时代,当之无愧的成为将过去的这个世纪和永恒不朽的建筑物塑造在一起的少数几个现代主义者之一。
代表作品:悉尼歌剧院(1957-1973),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已成为悉尼市的标志性建筑。该歌剧院1973年正式落成,2007年6月2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该剧院设计者为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悉尼港的便利朗角,其特有的帆造型,加上悉尼港湾大桥,与周围景物相映成趣。巴格斯韦德教堂(1967):位于哥本哈根北郊,弗兰姆普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八、 阿尔瓦·阿尔托(芬兰)
全球地位:芬兰现代建筑师,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同时也是一位设计大师及艺术家。1947年阿尔瓦·阿尔托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美术博士学位;1955年阿尔瓦·阿尔托当选芬兰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63年阿尔瓦·阿尔托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
突出成就:阿尔瓦·阿尔托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 阿尔托于1898年2月3日生在芬兰的库奥尔塔内小镇,1921年毕业于赫尔辛基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学专业。1923年起,先后在芬兰的于韦斯屈莱市和土尔库市开设建筑事务所。 大约在1924年,他为学校设计了几家咖啡馆和学生中心,并为学生设计成套的寝室家具,主要运用“新古典主义”的设计风格。同年,他与设计师阿诺.玛赛奥结婚,共同进行长达5年的木材弯曲实验,而这项研究导致了阿尔瓦.阿尔托20世纪30年代革命性设性设计的产生。
阿尔托于1928年参加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29年,按照新兴的功能主义建筑思想同他人合作设计了为纪念土尔库建城700周年而举办的展览会的建筑。他抛弃传统风格的一切装饰,使现代主义建筑首次出现在芬兰,推动了芬兰现代建筑的发展。
阿尔托为拉普兰省省会制订区域规划(1950一1957)1931~1932年,阿尔托设计了芬兰帕伊米奥结核病疗养院,他的最初设计的现代化家具也在那里亮相,这是阿尔托的家具设计走向世界的更大突破。1935年阿尔托夫妇与朋友一起创建了Artek公司,专为阿尔托设计的家具、灯饰及纺织品做海外推广。 阿尔托于1940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1947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美术博士学位,1955年当选芬兰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63年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763年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1976年5月11日逝于赫尔辛基。
1937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现了芬兰现代设计的水平,他的作品还成为世界众多博物馆的珍藏品,并在1988年获得国际桌上用品奖。其设计趣味来自随意而有机的波浪曲线轮廓,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对称玻璃器皿的设计标准。人们猜测波浪曲线轮廓象征着芬兰星罗棋布的湖泊。这是天才的设计大师阿尔托除了建筑之外,为玻璃器皿制造业留下的经典杰作。从年龄上看阿尔托花瓶已经是" 古董" ,但从设计上看,他至今仍然很超前,很现代。
代表作品: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阿尔托的杰作比比皆是,比如赫尔辛基理工大学的校园,芬兰大厦(Finlandia)音乐厅及会议中心,赫尔辛基文化宫,斯道拉·恩索(Stora Enso)公司总部大楼等等。 1936年,阿尔瓦·阿尔托为他负责室内装修设计的赫尔辛基甘蓝叶餐厅(Ravintola Savoy)设计了一款花瓶作为装饰品之一,即后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经典玻璃制品。
九、伦佐·皮亚诺(意大利)
全球地位:意大利当代著名建筑师。1998年第二十届普利兹克奖得主。因对热那亚古城保护的贡献,他获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他出生于热那亚,执教于米兰理工大学。最著名的作品为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1977)。2013年被意大利总统乔治·纳波利塔诺任命为终身参议员 。美国建筑师协会(AIA)宣布,其荣誉会员伦佐·皮亚诺赢得了2008年AIA金奖。这成为建筑业的最高荣誉之一。世界著名的意大利建筑大师伦佐·皮亚诺获得了丹麦最高艺术奖项--2008年sonningpriseen奖。这个奖项是由哥本哈根大学颁发的,表彰能够表现欧洲文化的特别作品。71岁的皮亚诺是巴黎蓬皮杜中心的联合设计者,也曾在1970年代以突破传统、引发争议的Beaubourg而闻名遐迩。
突出成就:他设计的纽约时报公司的总部被英国《观察者》(Observer)报誉为纽约市"40年来最好的新建摩天楼"。1969年,皮亚诺得到了第一个重要的设计项目:位于日本大阪的工业亭。1971年,一个工程商建议皮亚诺与罗杰斯合作参加巴黎的蓬皮杜中心国际竞赛,他们最终赢得了这个竞赛并使得蓬皮杜中心成了巴黎公认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自蓬皮杜项目之后,皮亚诺在日本、德国、意大利和法国大胆的商业、公共建设项目及博物馆设计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皮亚诺注重建筑艺术、技术以及建筑周围环境的结合。他的建筑思想严谨而抒情,在对传统的继承和改造方面,大胆创新勇于突破。皮亚诺的作品范围惊人,从博物馆、教堂到酒店、写字楼、住宅、影剧院、音乐厅以及空港和大桥。在他的作品中,广泛地体现着各种技术、各种材料和各种思维方式的碰撞,这些活跃的散点式的思维方式是一个真正的具有洞察力的大师和他所率领的团队所要奉献给全人类的礼物。这是20世纪乃至前几个世纪的大师们的共同理想。他重视材料的运用,对材料有着特殊的敏感,他更重视技术对材料性能的进一步发掘,经他手使用的材料都被发挥到了材料性能的极至。
代表作品:法国蓬皮杜中心。1977年,皮亚诺与他的英国搭档理查德·罗格斯以乔治·蓬皮杜中心震惊了整个建筑界,这座高科技戏仿品矗立于巴黎18世纪时的市中心。自那以后,皮亚诺处处显得与众不同。活泼靓丽、五彩缤纷的通道,加上晶莹透明、蜿蜒曲折的电梯,使得蓬皮杜中心成了巴黎公认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每天2.5万游人使蓬皮杜中心立即成了这座城市里最受欢迎的建筑物。法国前总统乔治·蓬皮杜之所以挑选了当时均30刚出头的皮亚诺与罗格斯,是因为他想作一大胆的建筑表达。皮亚诺和罗格斯的设计满足了他的心愿,甚至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蓬皮杜中心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法国钢铁制造商以原设计的双重钢梁可能倒塌为由拒绝合作,而皮亚诺和罗格斯的做法也颇令法国人吃惊:他们采用了德国制造商的钢梁,并且是趁着夜幕偷偷将钢梁运进去的。
自蓬皮杜项目之后,皮亚诺以他的层层叠叠的建筑图纸营造了世界性的声誉,日本、德国、意大利和法国都有他大胆的商业性和公共建设项目,他设计的博物馆更是让人望尘莫及。皮亚诺作品还包括:关西国际机场(1988-1994)、提巴欧文化中心(1991-1998)、贝耶勒基金会博物馆(1992-1997)、波茨坦广场改造(1992-2000)、Auditorium Parcodella Musica(2002)。
十 诺曼·福斯特(英国)
全球地位:诺曼·福斯特建筑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硕士(耶鲁大学),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届普利兹克建筑大奖得主。诺曼.福斯特获得过全世界许多大学和组织的荣誉学位与奖金。他于1990年被女王封为爵士,1983年获得皇家金质奖章1994年获美国建筑师学会金质奖章。他是众多学术团体的成员,在世界许多地方进行教学和讲学。他曾任建筑协会的副主席以及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客座审查委员。
诺曼·福斯特曾获得密斯·凡·德罗奖的欧洲建筑大奖、法国建筑协会金奖;美国艺术与文学学会阿诺德·W·布伦纳纪念奖、美国建筑师协会1994年建筑金奖、UniversidadInternacional'Menendez Pelayo'金奖, Santander,Spain1995;法国文化部的艺术与文字顾问团高级顾问;the Order of North Rhine-Westphalia;MIPIM 年度人物奖;"Building"1996年度建筑师名人奖;因为巴塞罗那城市建设所作贡献获得the'Premi a la millor tasca depromoció international deBarcelona'荣誉;1997年特许设计师协会银奖;1999年入选德国联邦杰出人物名册;Walpole杰出成就奖;并于1999年荣获第21届普利策建筑大奖。1995年事务所被授予皇家出口奖。
诺曼·福斯特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成员、皇家艺术学会成员、英格兰皇家院士、美国建筑师协会名誉会员;皇家工业设计师;特许设计师协会荣誉会员;Bund Deutscher Architekten荣誉成员;保加利亚国际建筑学会成员;瑞典皇家艺术学会外籍会员;建筑工程师协会荣誉会员;皇家工程协会荣誉会员;Kent设计学会荣誉会员;美国艺术科学协会外籍荣誉会员;Académie Royale de Belgique理事;the Ordre des Architectes Fran?ais会员;Akademie der Künste,建筑协会成员。
他拥有下列大学的荣誉博士头衔:皇家艺术学院、Eindhoven技术大学、伦敦大学、巴斯大学、East Anglia大学、亨伯赛德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牛津大学和瓦伦西亚大学。他获得过日本设计基金会的奖励,和Akademie der Künste Berlin的Kunst-preis奖。诺曼·福斯特在世界各地做过讲演,并在英国和美国教授建筑学。他是伦敦建筑师协会副主席、皇家艺术学院理事、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教育和监察部成员,伦敦建筑基金会理事。并接受了伦敦University College的Bartlett学院访问教授一职。
突出成就:诺曼·福斯特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的建筑方式。一生的荣誉很多,作品很多。诺曼.福斯特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的建筑方式。 他认为建筑应该给人一种强调的感觉,一种戏剧性的效果,给人带来宁静。
诺曼福斯特建筑观:“我认为建筑应该给人一种强调的感觉,一种戏剧性的效果,给人带来宁静。机场是一个旅行的场所,它必须有助于将航空旅行从一个烦恼的过程变成一种轻松愉快的体验。如果你到施坦斯德机场,你肯定会享受到自然光的趣味,会看到清晰的屋顶结构形式,你就像回到了过去的那种挡雨采光的老式机场。许多东西都是仿照这种形式,它重新评价了建筑的自然性,凌乱的管道、线路和照明装置以及悬挂天花板的问题,都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结构形式的清晰和天然光的趣味。屋顶实际上是一个照明屏,同时使室内免受外界天气的影响。同时这体现一种精神。
在技术上,身为高技派三巨头之一,诺曼·福斯特在通常会使用大量的电脑分析全面介入设计的整个过程,竭力使成果在可控的技术方面做到最完美合理。据有和福斯特事务所合作过的建筑师回忆,事务所极其注重自己技术的保密,在合作过程中通常只展示分析结果,不展示分析过程,但是从结果可以看出其背后隐藏的一整套先进高效的技术系统令人叹为观止。Foster+Partners的大型建筑通常一建出来就代表着当时建筑界在结构、节能、照明等方面的最高水准,就像电影届的好莱坞一样,简直是批量生产技术标杆级别的作品。
代表作品:东安吉利亚大学萨斯伯里视觉艺术中心,诺里奇,英国商业银行大楼,斯坦斯泰德机场,毕尔巴鄂地铁车站,Carre d'Art,Nîmes,赤腊角新机场(香港国际机场)一号客运大楼,大英博物馆大展苑改造,千禧桥,德国议会穹隆,大伦敦府楼,La Poterie metro station, Rennes,浅水湾129,伦敦政经学院Lionel Robbins Library renovation,The Sage Gateshead (2004),Millau Viaduct,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马斯达尔城,苹果总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