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8日 星期六

赓续文脉 留住乡愁——赣州扎实推进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纪实

漫步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你可以在客家瓷画传习所体验客家瓷画技艺,也可以在小戏台前一睹赣南采茶戏的风采;徜徉在大余丫山,古法榨油、熬红糖、弹棉花等20余种土法工艺的现场展示,不经意间就唤起你浓浓的乡愁……

  赣南客家文化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生态保护工作密不可分。近年来,我市把建设“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作为文化强市的重要抓手,编制了《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加大力度开展非遗保护和传承,红土地上的文化根脉得以赓续与弘扬,散发出浸润人心的时代之光。

赓续文脉 留住乡愁——赣州扎实推进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纪实

图为日前会昌县第三小学的学生在剪纸艺术课堂上跟着老师学习剪纸。(资料图片)非非 摄

护“体”传“魂” 守住文化家底

  在赣州中心城区慈姑岭传统风貌街区,总投资9800万元的福寿沟保护与传承项目——福寿沟博物馆历经一年多时间的建设,即将向世人揭开神秘面纱。届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宋城赣州福寿沟建造技艺将被立体展现,让世人充分领略其独特的魅力。

  赣州传统文化丰富多彩,但随着岁月流转、时代变迁,不少传统文化或因年久失修或因隐匿于世或因面临失传渐渐失去了光环。为此,守住赣南优秀传统文化家底刻不容缓,传统文化的护“体”与传“魂”显得尤为重要。

  为改变这一局面,我市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致力于非遗保护工作。2014年以来,全市开展各类非遗调查500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100余次,走访非遗传承人3000余人(次)。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开展非遗项目的整理,建立普查成果档案,实施分级保护,实行数字化管理。通过持续的普查调查、挖掘整理,我市非遗项目名录和传承人体系不断完善。截至目前,全市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项、省级108项、市级165项、县级556项;获认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8人,省级75人、市级225人、县级336人。

  “一指花,两指花,一撇一捺扭麻花”,在赣州的中小学校,不少学生都能信手拈来比划几个采茶戏动作,有的还能用地道的唱腔唱上一段采茶戏。始于2007年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各地各学校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传统文化的种子。

  赣南采茶戏是我市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为传承好这朵“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奇葩”,市非遗研究保护中心与赣州广播电视大学合作开办赣南采茶戏各艺术门类培训,依托赣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定向培养赣南采茶戏专门人才。不仅如此,赣南师范大学还将赣南采茶戏纳入大学生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招收赣南采茶戏表演方向的研究生。从小学到大学,从兴趣到专业,赣州构建起全方位的采茶戏专业人才传承保护基石。

  为破解非遗项目传承人年老体弱、人走技失的困局,我市每年开展全市非遗管理人员培训班、传承人培训班。大力开展阵地建设,全市统一规划已建、在建非遗项目传习所(点)116所,非遗综合展示馆9个。建有省级非遗研究基地2个、传承基地5个、传播基地15个、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个,为非遗传承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上,赣州可谓不遗余力。出台了《赣南客家围屋保护条例》、对区域内的文化遗产实行整体性保护、加强对传承人和传承单位各方面的扶持……一项项工程,将散落在赣南各地的丰富文化珍宝采撷收录,让其在新时代重放光彩。

活态传承 深挖文化内涵

  10月1日晚,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中, “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定南瑞狮表演队精彩亮相,向祖国献礼,赢得全场喝彩。定南瑞狮是赣南客家舞狮艺术典范,融入了客家人崇尚礼仪、和谐共生的理念,传承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两分钟的表演,18头九色瑞狮舞动在天安门金水桥前,威风凛凛,喜庆吉祥,给全国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每一项非遗的背后,都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如何让它们成为现代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鲜活文化载体,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是其长远传承、真正“活”下来所值得思考的问题。

  6月9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去年这天,江西省首家赣南非遗主题图书馆正式开馆。为让市民零距离接触非遗,感受民间艺术魅力,赣州市图书馆特地组织了一场擂茶制作体验活动。受邀前来制作擂茶的是客家擂茶制作技艺传承人、86岁高龄的罗来秀老人。喷香的擂茶一碗碗端上来,引得体验者啧啧赞叹。体验者欧阳学玲表示,这次带着5岁的儿子前来体验擂茶制作,就是想让孩子通过动手体验,更直观地感受到非遗文化、客家文化的魅力。

  让非遗文化“活”起来,为人们文化生活增添色彩。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理念,巧搭载体,利用传统民俗节庆、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等活动,组织非遗项目进社区展演。各地通过开展文化惠民周系列活动、非遗传承基地传习活动、非遗体验活动等,实现了非遗文化常态化赓续。

  我市还积极策划优秀非遗项目参加全国及地区性非遗博览会,先后组织非遗项目以及传承人参加2019央视春晚、深圳文博会、2019红色旅游博览会、江西艺术节、家具产业博览会等大型展览活动。同时,我市还致力让非遗文化走出国门,到新加坡、马来西亚、希腊、保加利亚、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增强文化认同与社会共识,使赣南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细数赣南这片红土地,文化璀璨,赣南采茶戏、兴国山歌、客家古文、石城灯会、于都唢呐公婆吹、宁都中村傩戏、赣县东河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渐渐走进现代生活,融入当今百姓日常。

跨界演绎 传承创新发展

  对于爱吃咸鸭蛋的人来说,瑞金廖奶奶咸鸭蛋并不陌生。今年端午节期间,廖奶奶咸鸭蛋专业合作社销售咸鸭蛋突破80万枚,88岁的非遗传承人廖秀英再次被媒体聚焦。从一种古法腌制咸鸭蛋的非遗技艺,到年制销咸鸭蛋200多万枚,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近百人,实现咸鸭蛋产业化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绎了一场完美的跨界之作。而这场华美蜕变的背后,正是我市大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助力文化扶贫的全新尝试。

  今天放眼赣州,这种演绎,并非个案。大余新城镇周屋村的芋荷、良生烫皮生产带动了70户家庭增收致富;会昌依托酱干制作技艺带动县域酱干加工业,生产企业20多家,年生产酱干2000多吨;兴国百丈泉公司,将兴国鱼丝传统工艺改进提升,生产的兴国鱼丝畅销江浙沪、北上广深,远销东南亚,开创了传统食品的互联网新时代;崇义县凭借崇义南酸枣糕制作技艺,将其打造成为年产量8000余吨、年产值3亿元、年利税4000万元,带动当地农民增收3500万元的富民好产业……一个个成功的跨界演绎,既刷新了人们对非遗的全新认知,也带来了一场产业的变革。

  回归文化艺术本身,非遗的跨界演绎也别样精彩。以大型赣南民俗音画《客家儿郎》为例,该剧将传统舞蹈、戏曲、杂技、传统音乐等多种赣南客家非遗艺术表现门类,30余种非遗民俗集结于一体,演绎了一方地域神采、一脉民族气韵、一腔家国情怀,是赣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艺术性集中展示。该剧先后在国家大剧院、深圳文博会上演,受到专家和观众一致好评。

  不断传承创新,挖掘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滋养当代文艺创作,是推动非遗在现代文化发展环境中实现自身突破和完美绽放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市创排的《快乐标兵》《八子参军》《永远的歌谣》三台赣南采茶大戏,分别获中宣部十一届、十二届、十四届“五个一工程奖”。采茶戏《好一朵山茶花》获得2017年第31届中国田汉戏剧奖。一场场活色生香的大戏正是非遗立足文艺创作,实现从静态美走向动态美的完美呈现。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非遗+旅游”也为我市非遗的跨界演绎搭建了全新舞台。全南县在4A级景区雅溪古村建成客家民俗文化综合展示馆等7个非遗传习展示场所;龙南县在关西新围建设了传统工艺坊,集纳客家竹编、客家织带等十几项传统技艺,长期开展技艺流程展示展演活动;章贡区花田小镇开设客家学堂,将擂茶制作、古法榨油、农耕体验等项目融入游客体验活动,使传统文化在现代文明的交织中迸发出全新的精彩。

  非遗,传承过去,也连着未来。让我们和历史对话,与未来相融,在新时代传承创新中谱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新篇章。(记者 曾艳)

上一篇新闻

冼星海:“一曲大合唱,可顶十万毛瑟枪”

下一篇新闻

艺典访谈|华艺2018春拍大货云集,不容错过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