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30亿斤「青州蔬菜」,要有自己的名字

2018年数据显示,青州蔬菜种植面积49.7万亩,年总产量169.7万吨,如此庞大的蔬菜产能,为何各大市场罕见“青州蔬菜”的影子?答案是:青州蔬菜“贴牌”销售了。有人说,贴牌是一条不归路,一旦开始,就难以回头。环境在变,市场在变,“青州蔬菜"贴牌之路还要走多远?我们自己的市场在哪里?


30亿斤「青州蔬菜」,要有自己的名字

——第20038期——


每到一个新的城市或高速路服务区,我总会比较专注货架上小食品的标识和蔬菜的产地。

在全国各地货架上的山楂饼产品,无论是吉林出品还是广州出品,仔细看产地几乎都是“山东·青州”。青州在山楂饼行业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实际控制着70%以上的全国市场份额。对此,我会非常骄傲。

而面对蔬菜,难免失落。在各地蔬菜货架上“寿光蔬菜”是常客,标明产地是青州的蔬菜几乎不见。我们跟寿光一衣带水,能在千里之外看到“寿光老乡”当然少不了亲切和自豪。可是,我们青州连绵不绝的蔬菜大棚、海洋一样露天菜地,蔬菜产品都去哪儿了?

2018年数据显示,青州蔬菜种植面积49.7万亩,年总产量169.7万吨;寿光有60万亩蔬菜生产基地,年产量450万吨。同期全国蔬菜面积为3.35亿亩左右,产量达7.69亿吨。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对比和占比,不应该在市场上产生如此之大的差距。


那么,青州蔬菜都去哪儿了?

30亿斤「青州蔬菜」,要有自己的名字


比邻寿光蔬菜市场,我们是幸运的!


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寿光农产品物流园蔬菜交易品种300余种,日交易量近万吨,日交易额3000余万元,年交易量300余万吨,年交易额70-100亿元,销售版图已经覆盖了200多个大中城市,商品辐射东北、华北、西北、京津等地及20多个省、市、自治区,而且在寿光向外出口的贸易也十分之多,日韩的餐桌上有很多都是来自寿光的瓜菜,远销东南亚及俄罗斯、美国、委内瑞拉等国家。寿光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在寿光没有买不到的蔬菜,也没有卖不出的蔬菜。

在这庞大的销售总量种,这些蔬菜,既有从20多万个大棚里刚摘下来的,也有从全国各地在这里集散的。

比邻这么庞大的蔬菜交易市场,我们是幸运的,至少我们的菜农不用为蔬菜的销路发愁。这也是青州蔬菜去哪了的问题答案:“青州蔬菜”贴牌“寿光蔬菜”销售了。

比邻这么庞大的蔬菜交易市场,我们又是不幸的!


即使我们已经拥有强大的蔬菜产能,依然只能处于市场最低端的生产环节。面对蔬菜王国的这个庞然大物,我们甚至很难凝聚力量,形成有效竞争。

每天发布的“寿光蔬菜指数”已经成了全国各地菜价的“风向标”。就像股市的大盘指数一样,寿光蔬菜指数不光能让菜农、批发商看到每天的菜价和季度、年度走势,甚至为国家发布有关蔬菜建设政策的相关信息提供着参考依据。

寿光蔬菜,不只已经形成了地域性品牌标志,而且已经不只是市场竞争的参与者,已经晋级为市场规则的操盘者。

我们现在还在努力给大家解释什么是标准化,标准化项目的作用,参与标准制定的意义。我们的注意力还停留在价格、市场,即使是争取到了试点,也大多是应付,或者驻足于项目资金补贴。

寿光已经设立了专职标准化工作班子,积极主动地开展标准制定工作,开展项目攻关,确保项目落实,注意力放在了整个市场规则的制定和话语权上。

30亿斤「青州蔬菜」,要有自己的名字


青州蔬菜三面出击,突围市场


青州在蔬菜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有关部门和头部企业也做了大量工作,在园区建设、争取项目、科技创新、探索销售新途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青州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档次不断提升。2018年,新创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处,建成国家级蔬菜(水果)标准园7家、省级标准化生产基地14处、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2处,潍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园区18处、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4处。

农业科技创新取得突破。科技兴农,种子先行。全市以高端蔬菜种子开发为主,重点开展了西葫芦、辣椒、番茄等十五大类蔬菜作物育种的研究,特别是西葫芦杂交育种、辣椒及十字花科蔬菜三系育种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已育成蔬菜良种400多个,获得国家新品种权保护品种10个,通过山东省审定蔬菜品种6个,授权9项国家专利。

终端消费市场的新型营销渠道打通。长期以来,青州市蔬菜销售,沿用着传统的经营模式:批发---零售,这种经营模式已不适应现代蔬菜产业的发展。近年来,青州市一直在积极探索中间环节少,能够使蔬菜快捷、便利的直接进入终端消费市场的新型营销渠道。


一是农超对接。青州市供销社与北京物美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 2008 年 10月签订了蔬菜供销合作协议形成了从产地到北京超市的“农超对接”营销体系。2009 年2 月 27 日,满载新鲜蔬菜的直通货车从青州发往北京,服务于民、让利于民的直供营销模式正式启动。24 小时之内,青州的蔬菜从田间地头经过采摘、分拣、包装、运输,就进入北京的超市,“农超对接”模式的实现,减少了中间环节。近些年,多次组织超市对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实地考察、举办农超对接座谈会等形式,积极推进有机蔬菜进超市,大大推广了“农超对接””的营销模式。

二是“放心蔬菜进社区”。目前,已有家家富、九州农庄、绿龙、一正、新百利等蔬菜基地在全市建立蔬菜直营店、超市,由公司统一配送、统一价格,保证蔬菜质量的同时减少了流通环节,让低价优质的有机、绿色蔬菜走上普通百姓的餐桌。

三是基地直供。随着示范园基地建设逐步完善和公司影响力的不断扩大,青州市多家蔬菜基地与大型公司的合作也逐渐增多。目前家家富与颐中集团、北京航空学院、大润发、佳乐家等大型企业、超市签订直供合同;九州农庄与颐中集团等企业签订了每年2000 吨长期供货合同,与上海同脉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每年 200 吨长期供货合同。有的优质蔬菜合作社还与韩国、日本和新加坡等签订了专项订购生产合作协议,真正实现了青州蔬菜的国际化销售。

30亿斤「青州蔬菜」,要有自己的名字


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

一是打造蔬菜“青州品牌”。对于市场主体而言,实现利润是首要目标。我们的蔬菜只要销售了,变现盈利,初步目的就达到了,因此贴牌“青州”或者“寿光”,不是市场中的经营个体(菜农)最关心的事儿。对于市场前景而言,贴牌销售等于饮鸩止渴。我们对于市场的所有大量投入,除去当场变现的短期利益之外,所有的余利都会归结于“品牌”之中,对手掌握强大品牌之后,又会反噬我们,将我们死死固定在初级生产者的十字架上,成为他们市场的配套产业之一。从历史看,青州是古“九州”之一,“青州”品牌有着天然优势,而且工业而言曾经长时间有“江北第一”的美誉。市场竞争中,百事可乐曾经利用可口可乐的疏忽,从一个门店成长为唯一能与可口可乐抗衡的国际大牌。“青州”品牌重塑,机会依旧是多多。

二是建设蔬菜交易市场。青州位于山东半岛中部,自然资源丰富,素有“海岱明珠”之美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是中国北方地区著名的物流集散地。 80、90年代蔬菜交易市场的首选地就在青州。蔬菜交易市场后,收益的不只是当地菜农。市场带动产业,产业生产产业链,产业链辐射区块经济,带动整体经济发展,这是事实。寿光的崛起就是实证。而今青州的区域位置依旧,交通优势还在,要发展蔬菜产业,建设蔬菜交易市场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上一篇新闻

让人垂涎欲滴的10款美食,你吃过几款

下一篇新闻

不逛这里,不算来过北京!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