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砍去致癌果,改种经济果,优化品种结构,开辟新财路

原创 南海老林

砍去致癌果,改种经济果,优化品种结构,开辟新财路

一、海南“三棵树”发展战略

海南是我国唯一热带国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0.36%,热带气候条件下适宜发展各种热带经济作物,因而,海南热带经济作物在全国具有独异性与竞争力。

海南确定重点发展的大宗经济作物以橡胶、槟榔、椰子为主。故谓之“三棵树”发展战略。“三棵树”发展战略对于构建海南生态岛、推进农垦生态经济、振兴乡村产业、助力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三棵树”战略执行近十年,面临一系列挑战,迎来社会环境的复杂难题。

橡胶产业是海南最大的绿色产业,橡胶是我国重要战略储备物资,必须保留海南作为我国最大的橡胶种植基地,以防不测之时战备需求,保障国防安全。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几代军垦、农垦上百万人的努力,建成了我国最大的海南橡胶种植基地,面积超过800万亩,产量达最高超50万吨,面积与产量占全国半壁江山以上。但近十年来,随着世界橡胶价格持续低迷而成本提高,造成亏损,经营陷入困难。许多胶农对胶林失管弃割,导致产量下跌。目前,农垦部门正综合施策,有力应对市场变化态势,坚持度过困难时期。

槟榔产业是海南第二大热作产业,种植面积达172万亩,(2020年)产量28.7万吨,占全国产量的95%,是世界上第二大槟榔生产国。槟榔种植适应性强,管理相对粗放,要求不高,因而许多农户纷纷介入种植。但今年流行的黄化病以及种苗混杂等原因造成减产与损失。近二年因海南减产,湖南加工需求提高,槟榔价格飙升,2022年每斤可卖到100多元。受惠全省70万种植户200多万人口,是助力海南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作物。然而在大多时段,槟榔价格大多在5—10元之间,这二年的高价是少见的特例。

椰子产业被排在海南第三大热作产业。海南种植椰子有3000多年历史,主要种植区集中在东部沿海市县,椰子种植面积达50万亩,年产椰果2.5亿个,产量占全国的95%。海南本土产椰子大多作为椰青饮料供游客品赏;而老熟椰果加工原料则要靠进口,加工产品达200多种,每年要进口老椰果30亿个,才能维持海南椰子产业链正常运作,可见海南椰子十分紧缺,不足以满足椰子加工业的需求。椰子产业是助力海南旅游业、食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产业,在排序上应采取轻槟榔重椰子,大力发展椰子种植园的方针。

二、槟榔产业面临越来越大挑战

近十年来,中国槟榔产业(海南种植、湖南加工格局)正面临国内外严峻挑战。槟榔能否作为一种安全食品正受到公众越来越大质疑,槟榔产业还能维持多久?很多人纠结作为休闲食品的槟榔还要不要扩大发展?

2021年9月17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的通知。在这之前,福建厦门市也发出禁售禁食槟榔通知,并处罚违规的门店。实际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槟榔列入一级致癌物。2004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也认定槟榔致癌性。2017年,原国家食品药监总局将槟榔列入黑名单,2018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和中国疾控中心对槟榔干消费大省湖南展开调研,当时历史悠久的湘雅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内,50名住院患者有45人患口腔癌,其中44人确定有长期咀嚼槟榔历史。武汉大学口腔医院2018年发布一项统计资料显示,接诊口腔黏膜下纤维性病变患者较往年大幅增长。2608例患者都有食用槟榔习惯,它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口腔疾病,临床表现为“癌前状态”。患者年龄集中在20至30岁为主,均有食用槟榔习惯。口腔癌严重时面部畸形,不得不切去牙床或割去舌头,并非危言耸听。

槟榔容易上瘾,使人产生依赖,许多国家视同毒品已被禁售流通,但在我国南方几个省份,槟榔作为嗜好品、交际品、特色休闲食品名正言顺在生产销售。而且销售网络遍及城乡各地,无处不在,很容易获得。据报导,我国喜食槟榔消费者约为6000万人,基数庞大,不可忽视。毒品不可得,而槟榔易于获得,这种市场便利性,有利于消费群体的扩大,却不利于槟榔的流通限制。甚至湖南一些中小学生开始食用槟榔。2021年8月,我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发文提醒中国公民切勿携带槟榔入境。文中称近期多名中国公民因携带槟榔入境被捕,在土耳其法律中,槟榔碱具有使人致幻性而被认定为毒品,澳大利亚将其列为第四级毒品,新加坡、阿联酋、加拿大等国家相继禁止销售,和进口槟榔制品。

国际上对槟榔产业进行了讨伐,我国相关部门也将其列入黑名单。但槟榔产业涉及复杂、深层次利益关系,背后还有几百亿的产值,利润颇高,从业人员众多,与官员政绩表现及地方利益密切相关。相关利益部门在槟榔致癌宣传上选择了忽视、无视甚至抵制唱反调策略。有媒体宣传槟榔产量高,发家致富黄金果。宣称食用加工槟榔致癌证据不足,禁播槟榔广告没有法律依据等等。强调食用槟榔、清洁口腔、健胃消食、提神醒脑的健康作用。有地方部门对槟榔产业托底,作为地方特产、城市名片加以保护。还有一些厂家宣传添加木糖醇、枸杞、益生菌包装为健康食品,进行绿色营销。尽管槟榔致癌存在争议,有相关利益部门并不认同,但这种争议引起公众关注,必然影响槟榔的商业前景。从长远及总体上看,槟榔产业前景并不光明,蒙上阴影,具有其不确定性。

三、“三棵树”发展战略调整优化

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没有种植也没有买卖。要从源头上限制槟榔流通,应在产地限制栽种。由于海南槟榔种植规模很大,不可能一刀切全部砍掉,要保留部分已备开发药用用途。先期有计划分批砍掉那些患黄化病、矮化、品种不纯的槟榔林,置换出土地种植各种热带水果。我国是世界上水果产量最大的国家,年产量达2.8亿吨,但大多数以温带水果为主。真正热带水果不足200万吨。海南是我国唯一热带水果种植基地,但产量不足,不能满足我国市场对热带优质水果需求。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热带水果,包括榴莲、红毛丹、山竹、牛油果、热带樱桃、龙眼、蛇皮果、黄龙果以及可可、咖啡、椰子等。仅2018年,我国从泰国进口榴莲就达43万吨,价值71亿美元。很多热带珍稀水果海南都可栽种,由于受土地制约,未能规模化种植,应根据热带水果量少价高的比较效益,以土地产出价值最大化原则,砍掉30至50万亩槟榔种植面积,改种30至50亩各类各种热带水果,其效益比种植单一槟榔作物要好。种植热带水果一般五到六年即可挂果。在过渡期,可以通过发展果田间种,开发林下经济获得一定补偿。发展热带水果规模种植,可以提供大量加工原料,为旅游商品市场提供水果制品,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联动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带动休闲农业发展,培育海南旅游消费中心意义重大。

海南“三棵树”发展战略要因应变化形势,调整结构,优化品种,减少槟榔,置换为热带水果,以适应海南生态岛、健康到、长寿岛的美誉。否则,坚持做大做强槟榔产业,有悖于海南建设健康产业与康养天堂的定位。为全中国人民健康负责,海南拒绝有软性毒品之称的槟榔产业,大力拓展甜蜜热带水果产业,不是自断生路,而是为海南农户开辟致富新财路。

砍去致癌果,改种经济果,优化品种结构,开辟新财路

上一篇新闻

四川:种下“金果果”收获“甜”日子

下一篇新闻

「秋补进行时」陶瓷煲,满足你对好汤的所有期待~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