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19日 星期三

存「存」142

坐存,◆猶言坐得住。○[元][無名氏]《馮玉蘭》第一摺:“早諕得我急煎煎怎坐存,按不定可丕丕心兒跳。”

自存,◆1.自謀生計。○《漢書‧成帝紀》:“遣光祿大夫博士[嘉]等十一人,行舉瀕[河]之郡,水所毀傷,困乏不能自存者,財振貸。”○[南朝][梁][沈約]《改天監元年赦詔》:“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人穀五斛。”○[唐][韓愈]《馬君墓志》:“始余初冠,應進士貢,在京師,窮不自存。”◆2.自察;自思。○《荀子‧修身》:“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宋][蘇轍]《閉門》詩:“掩卷默無言,閉目中自存。”◆3.保全自己。○《商君書‧慎法》:“千乘能以守者,自存;萬乘能以戰者,自完也。”○[宋][楊萬里]《國勢》卷中:“奄是數者而有之,而日夕惴焉不能以自存,常若敵人之制其命,是挾千金而憂貧,有[孟賁]之力而憂弱者也。”○[明][周履靖]《詠竹》:“自存君子操,不向俗人看。”

注存,◆關注問候。舊時書信用語。○[明][張居正]《答廉憲王鳳洲書》之十四:“令弟至,拜翰貺,極感注存。”

運亡為存(运亡为存),◆猶言救亡圖存。○[漢][劉向]《<戰國策>序》:“皆高才秀士,度時君之所能行,出奇策異智,轉危為安,運亡為存。”

樂存(乐存),◆猶樂生。○《三國志‧魏志‧劉表傳》“[表]亦合兵軍[襄陽]”[裴松之]注引[晉][司馬彪]《戰略》:“君誅其無道,撫而用之。一州之人,有樂存之心,聞君盛德,必襁負而至矣。”參見“樂生”。

餘存(余存),◆剩餘,留存。○[唐][韓愈]《落齒》詩:“俄然落六七,落勢殊未已,餘存皆動搖,盡落應始止。”

印存,◆見“印譜”。

遺存(遗存),◆1.遺留;留存。○《文選‧陸機<嘆逝賦>》:“親落落而日稀,友靡靡而愈索;顧舊要於遺存,得十一於千百。”○[李善]注:“遺,餘也。言顧久要於遺存之中,得十一於千百之內。”○《說唐》第十回:“賢人,你丈夫既然亡過,遺存寡婦孤兒。”○[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三節:“這種棄尸的風俗在作《易》當時好像還有些遺存。”◆2.指保存下來的前代遺跡或遺物。○《晉書‧律曆志上》:“然徒捃採遺存,以成一時之制。”○[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二章第一節:“最近,在[湖南][澧縣]等地又發現了屬於原始社會的文化遺存。”○《當代》1984年第3期:“本市東南方,有一處銀波浩淼的巨大的古代湖泊遺存,那是一座鹽湖。”

幸存,◆僥幸生存;僥幸保存。○[明][劉基]《<宋景濂學士文集>序》:“今幸存者,惟[基]與先生耳。”○[清][俞樾]《春在堂隨筆》卷五:“然此卷以文為戲,頗有可觀,亦舊籍之幸存者也。”○[魯迅]《南腔北調集‧祝<濤聲>》:“《濤聲》上常有赤膊打仗,拼死拼活的文章,這脾氣和我很相反,並不是幸存的原因。”

相存,◆1.互相問候。○《文選‧司馬相如<長門賦>》:“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猿嘯而長吟。”○[李善]注引《說文》:“存,恤問也。”○[三國][魏][曹操]《短歌行》:“越陌度阡,枉用相存。”◆2.共活。○[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涉務》:“夫食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下存,◆支取一部分之後還存若干數目。如:這筆存款提了二十元,下存八十元。

無存濟(无存济),◆猶言沒有辦法,無法措置。○[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三摺:“誰知有這日,生把俺七尺長軀,打滅的無存濟。”

危急存亡,◆謂情勢危險急迫,關係到生存或滅亡。○[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歐陽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一幕:“國家已經到了危急存亡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還要來這樣一套!”

萬古長存,◆千秋万代永远存在。○宋晁补之《次韵苏门下寄题雪浪石》:“公歸廊廟誰得挽,此石萬古當長存。”○《野叟曝言》第二回:“且不必論我佛浄智妙圓,神通感應,即如天下,自帝王以及乞丐,没有一個不望塵膜拜,頂禮尊信。使我佛稍有欠缺,此教便應久滅,何以萬古長存?”○张贤亮《土牢情话---一个苟活者的祈祷》第八章:“万古长存的山岭,并不胜于生命短促、瞬间即逝的玫瑰。”

圖存(图存),◆1.謀劃國家存亡大計。○《史記‧淮陰侯列傳》:“亡國之大夫,不可以圖存。”◆2.謀求生存。○《後漢書‧列女傳‧叔先雄》:“[雄]感念怨痛,號泣晝夜,心不圖存,常有自沈之計。”○[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五編第二章第七節:“[中][日]戰爭的慘痛失敗和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嚴重危機,促使了人們的覺醒,救亡圖存成了當時最緊迫的要求。”

通存,◆在一定范围内可随处存入(钱款)。○傅为群《老上海的当铺与当票》:“当时有很多人由于战乱不安全,将银子存在当铺,拿了当铺开的银票当作存款凭证,在附近各乡的当铺里可以通存通兑。”○《文汇报》2007.5.27:“要充分利用小额支付系统,实现跨行资金转账、代理收付和通存通兑。”

所存,◆謂心志所在。○《孟子‧盡心上》:“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朱熹]集注:“心所存主處。”○[明][方孝孺]《戇窩記》:“余少慕古之戇者,欲起[長孺]、[子布]與之交而不可得,則思博交海內之士,以觀其所存。”

四存,◆[清]初[顏元]著《存性》、《存學》、《存治》、《存人》四編,合稱“四存”。○[顏]強調力學致知,習事見理,反對[程][朱]派理學的理在事先、知先行後的唯心論的先驗論,提倡經世致用的“實學”,在當時發生了廣泛的影響。

思存,◆思念,念念不忘。存,銘記在心。○《詩‧鄭風‧出其東門》:“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鄭玄]箋:“此如雲者,皆非我思所存也。”○《文選‧沈約<和謝宣城>》:“神交疲夢寐,路遠隔思存。”○[呂向]注:“思慮所存也。”

司存,◆1.執掌;職掌。○《論語‧泰伯》:“籩豆之事,則有司存。”○《晉書‧桓沖傳》:“臣司存閫外,輒隨宜處分。”○[宋][孫奕]《履齋示兒編‧經說‧周禮六官》:“有六卿,分職率屬,各有司存。”○[明][謝肇淛]《五雜俎‧地部二》:“東方主生,西方主殺,各有司存,豈宜并用?”◆2.有司;官吏。○[南朝][陳][沈炯]《為周弘正讓太常表》:“儻九賓闕相,封禪失儀,責以司存,云誰之咎。”○[唐][溫大雅]《大唐創業起居注》卷二:“自餘常事,請付司存,巨細以聞,恐疲神思。”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謂順從天道的就生存,違背天道的則滅亡。○《孟子‧離婁上》:“天下有道,小德役大德,小賢役大賢;天下無道,小役大,弱役強。斯二者,天也。順天者存,逆天者亡。”○[明][無名氏]《鳴鳳記‧二朝相爭》:“自古道順天者存,逆天者亡。皇上久厭兵革,方與[邵真人]修延熙萬壽清醮,大師要興兵,先已逆天了。”亦作“順天者昌,逆天者亡。”○[元][楊梓]《豫讓吞炭》第四摺:“豈不聞順天者昌,逆天者亡,[趙氏]既昌,合當順人應天,不宜苦苦直要報仇。”○《三國志通俗演義‧孔明祁山破曹真》:“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三千,量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补证条目■谓顺从天道的就生存,违背天道的则灭亡。○陈独秀《亡国篇》:“试把中国二十四史细细的翻来一看,那一朝开创的皇帝,起兵要夺朝代的时候,不是用什么‘天命有归’、‘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这等话头来笼络人呢?”

收存,◆收留保存。○[清][黃六鴻]《福惠全書‧蒞任‧繳憑》:“其憑須細加檢點,仍照式謄寫一張收存。”○[鄒魯]《中國同盟會》:“凡各地會員盟書,均須交至本會收存。”○[冰心]《南歸》:“﹝胎髮﹞是母親珍重的用紅線束起收存起來的。”

勢不兩存(势不两存),◆見“勢不兩立”。

詩存(诗存),◆詩的選集。有別集,如[清][魯一同]的《通甫詩存》;有總集,如[清][曹庭棟]編的《宋百家詩存》。

生死存亡,◆生存和死亡;生存或死亡。○《孔子家語‧五帝德》:“﹝[黃帝]﹞治民以順天地之紀,知幽明之故,達生死存亡之說。”○《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一個世家千金小姐,弄得一身伶仃孤苦,有如斷梗飄蓬,生死存亡,竟難預定。”○[鄒韜奮]《民眾歌詠會前途無量》:“[中華]民族的命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我們可能再忍嗎?”[歐陽予倩]《同住的三家人》:“我阿公是有瘋癱病不能做事的,丈夫不知生死存亡,婆婆在學校裏當老媽子,家裏完全要我婆媳兩個人來養活。”

生存,◆1.活着;活下去。○[漢][劉向]《說苑‧尊賢》:“夫聖人之於死尚如是其厚也,況當世而生存者乎!”[南朝][宋][鮑照]《松柏篇》:“生存處交廣,連榻舒華茵。”○[宋][葉適]《福建運使直顯謨閣少卿趙公墓銘》:“慨其生存,孰與死滅!”[魯迅]《華蓋集‧北京通信》:“意圖生存,而太卑怯,結果就得死亡。”◆2.指在世的人。○[清][黎庶昌]《<續古文辭類纂>序》:“古人選文,不錄生存,杜標榜也。”◆3.存在。○[金][元好問]《高平道中望陵》詩之一:“一片青山幾今昔,百年華屋記生存。”○[瞿秋白]《十月革命前的俄羅斯文學》:“沒有文學以前,[俄羅斯]民族已經生存發展。”○[管樺]《懲罰》二:“如果我們這些人能用鮮血和生命換來民族永久的生存,換來勞動人民的解放,那就是我們最大的光榮。”◆4.生活。○[巴金]《家》四:“她突然感覺到這種生存的單調,心裏有點難過。”○[艾青]《憐憫的歌》:“請告訴我你是什麼人?在這繁華的都市怎樣生存?”

社會存在(社会存在),◆指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主要指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毛澤東]《人的正確思想是從那裏來的?》:“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

舍生存義(舍生存义),◆見“舍生取義”。

人存政舉(人存政举),◆謂為政在乎得人,得其人則善政行。語出《禮記‧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孔穎達]疏:“若得其人,道德存在,則能興行政教。”○《花月痕》第四六回:“只這議論,都是認真擔當天下事的文字,人存政舉,便自易易。”◆补证条目■谓为政在乎得人,得其人则善政行。○语本《礼记·中庸》:“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孔颖达疏:“若得其人,道德存在,則能興行政教。”○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自古道人存政舉思他前輩,至今日法出姦生笑煞老夫,公道也私乎?”○明张居正《答河道吴自湖言蠲积逋疏海口》:“以此知天下无不可爲之事,人存政舉,非虚語也。”

取亂存亡(取乱存亡),◆古代國家的一種自視正義的對外策略。謂奪取政治荒亂的國家,保全將亡的國家。○[唐][陳子昂]《上西蕃邊州安危事》之二:“國家既開綏撫之恩,廣置[安北]之府,將理其亂者以慰喻諸蕃,取亂存亡,可謂聖圖弘遠矣。”

求同存異(求同存异),◆找出共同之處,保留不同之處。○[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矛盾總是有的,目前只要大體過得去,可以求同存异,那些不同的將來再講。”○《人民日報》1965.3.23:“共同點是基本的,分歧是局部的,可以求同存异。”

棄文存質(弃文存质),◆謂不加文飾,保留本旨。○[范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一章第五節:“[安清]、[支讖]是[中國]最早的譯經家……他們首創了棄文存質,保存經意,照原本直譯的方法,因而為後來譯家所遵守。”

起存,◆1.存放。○《醒世姻緣傳》第十二回:“但是那京邊起存的錢糧明白每兩要三分火耗。”◆2.起碼的儲蓄額。如:一元錢起存。

平存,◆猶言在世,健在。○《太平廣記》卷二八○引《大業拾遺‧煬帝》:“帝平存之日,愛惜書史,雖積如山丘,然一字不許外出。”

皮之不存,毛將安傅(皮之不存,毛将安傅),◆皮沒有了,毛長在哪裡?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礎,就不能存在。○《左傳‧僖公十四年》:“冬,[秦]饑,使乞糴于[晉],[晉]人弗與。○[慶鄭]曰:‘背施無親,幸災不仁,貪愛不祥,怒鄰不義:四德皆失,何以守國?’[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將安傅?’”[杜預]注:“皮,以喻所許[秦]城;毛,以喻糴。言既背[秦]施,為怨以深,雖與之糴,猶無皮而施毛。”○[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五:“今[雲]欲預九錫之慶,乃甘心促壽愈疾以從之,所謂皮之不存,毛將安傅,豈不愚惑之甚哉!”亦作“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二章:“倘若朕的江山不保,你們不是也跟着家破人亡?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亦省作“皮去毛安附-皮去毛安附”。○[宋][蘇舜欽]《淮上喜雨聯句》:“本蹶邦豈寧,皮去毛安附?”

皮之不存,毛將焉傅(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見“皮之不存,毛將安傅”。

盤存(盘存),◆用清點、過秤、對帳等方法檢查現有資產的數量。

目擊道存(目击道存),◆眼光一接觸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莊子‧田子方》:“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郭象]注:“目裁往,意已達。”○《世說新語‧栖逸》“[阮步兵]嘯聞數百步”[劉孝標]注引《竹林七賢論》:“觀其長嘯相和,亦近乎目擊道存矣。”

名存實亡(名存实亡),◆名義尚存在,實際已消亡。○[唐][韓愈]《處州孔子廟碑》:“郡邑皆有[孔子]廟,或不能修事,雖設博士弟子,或役於有司,名存實亡,失其所業。”○[宋][蘇軾]《東坡志林‧周東遷失計》:“[夏][商]之王,皆五六百年,其先王之德無以過[周],而後王之敗亦不減[幽][厲],然至于[桀][紂]而後亡。其未亡也,天下宗之,不如[東周]之名存而實亡也。”○[清][周亮工]《書影》卷六:“今[閩]中戰艘尚有名水車者,然名存實亡矣。”○[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四章:“[東北]已經淪陷四年多;[華北]也早就名存實亡。”

留存,◆存留,保存。○《元典章‧聖政二‧體察》:“他每說少有不交裁減,只依舊留存。”○[魯迅]《書信集‧致趙家璧》:“至於木刻,最好是多與留存,因為小幅者多……每頁至少可容兩幅也。”○[郭沫若]《反正前後》第一篇四:“以往的記憶很模糊了,但是有一個記憶,特別是與[望江樓]有關的,卻很鮮明地留存着。”

臨存(临存),◆親臨省問。○《漢書‧嚴助傳》:“陛下若欲來內,處之中國,使重臣臨存,施德垂賞以招致之,此必攜幼扶老以歸聖德。”○[顏師古]注:“存謂省問之。”○[清][蒲松齡]《聊齋志异‧田七郎》:“切望[七郎]姑一臨存,而[七郎]終以負債為憾,不肯至。”

具存,◆猶具在。○《漢書‧揚雄傳贊》:“自[雄]之沒至今四十餘年,其《法言》大行,而《玄》終不顯,然篇籍具存。”○《後漢書‧王允傳》:“又集[漢]朝舊事所當施用者,一皆奏之。經籍具存,[允]有力焉。”

救亡圖存(救亡图存),◆拯救國家危亡,謀求民族生存。○[王旡生]《論小說與改良社會之關係》:“夫欲救亡圖存,非僅恃一二才士所能為也。”○[郭沫若]《洪波曲》第六章一:“你要團結抗[日],救亡圖存呀!”

救存,◆拯救,保全。○《三國志‧魏志‧袁紹傳》“天子以[紹]為太尉”[裴松之]注引《獻帝春秋》:“[紹]恥班在[太祖]下,怒曰:‘[曹操]當死數矣,我輒救存之,今乃背恩,挾天子以令我乎!’”

靜存(静存),◆謂寧靜地思慮、省察。○[明][黃綰]《明道編》卷五:“[紫陽]分戒慎、恐懼為靜存;分隱微、慎獨為動察。”○[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中庸第三三章五》:“要其學之所得,則當其靜存。”

進退存亡(进退存亡),◆前進,退卻,生存,死亡。泛指各種處境。○《易‧乾》:“﹝《文言》曰﹞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新五代史‧雜傳‧薛融》:“[融]獨從容對曰:‘[融]本儒生爾,軍旅之事,未嘗學也,進退存亡之理,豈易言哉!’”[清][朱彝尊]《杭州洞霄宮提舉題名記》:“君子所貴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也。”

僅存(仅存),◆1.勉強存在。○《荀子‧強國》:“僅存之國,危而後戚之。”○《史記‧張儀列傳》:“四戰之後,[趙]亡卒數十萬,[邯鄲]僅存。”○[宋][何坦]《西疇常言》:“僅存之國,厲民以自養,而無復有政治也。故其君民相與危寄,惴惴然朝不謀夕矣。”◆2.只存在。○[宋][曾鞏]《序越州鑒湖圖》:“其僅存者,東為漕渠,自州至於東城六十里。”○[瞿秋白]《餓鄉紀程》十二:“努力表示那偉大廣博的大湖所僅存的一點生意。”

見存(见存),◆I顧念我。○[宋][王安石]《謝張學士書》:“惟足下不遺,以朋友之心見存,不勝幸甚!”◆II現存。○[南朝][宋][宗炳]《明佛論》:“若諸佛見存,一切洞徹,而威神之力,諸法自在,何為不曜光儀於當今?”[宋][孔平仲]《續世說‧賞譽》:“﹝[唐文宗]﹞又謂之曰:‘卿家有何舊書詔?’對曰:‘比多失墜,惟簪笏見存。’”

寄存,◆猶寄放。○《兒女英雄傳》第十六回:“他昨日忽然交給我一塊硯台,說是一個人寄存的;還說他走後定有人來取這硯台。”○《三俠五義》第二九回:“沒有銀子要銀子,及至有了銀子,他又說夤夜之間難拿,暫且寄存,明日再拿罷。可惡的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三回:“[亮臣]路過[天津]時,又把我寄存[杏農]處的行李帶了來。”

記存(记存),◆掛念關注。○[宋][文同]《賀洪雅知縣陳秘丞狀》:“遽承占問之及,良荷記存之深。”○[明][趙南星]《答王鍾嵩書》:“南北各天,數枉記存,何殷殷也。”

積存(积存),◆積聚留存。○[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編輯雜志之始》:“我起初以為這一種史實材料,是大家要看的,誰知銷數並不見佳……也曾編到一年多吧,積存不少銷不出去的《大事記》。”○[趙樹理]《三里灣‧馬家院》:“我前幾天進城,聽說各機關反對什麼‘官僚主義’,上級派人來查法院積存的案件。”○《人物》1981年第3期:“他還在夫人[王人美]的支持下,將自己積存的工資收入三萬元,捐贈給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作為獎金,贈發給品學兼優的學生。”

活期存款,◆銀行存款的一種。存戶可以隨時存入或提取。通常由銀行發給存戶存摺。利息較定期存款為低。

過化存神(过化存神),◆謂聖人所到之處,人民無不被感化,而永遠受其精神影響。語出《孟子‧盡心上》:“夫君子所過者化,所存者神,上下與天地同流。”○[趙岐]注:“過此世能化之,存在此國,其化如神。”○《論語‧學而》“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宋][朱熹]集注:“聖人過化存神之妙,未易窺測。”○[元][王惲]《進實錄表》:“始平[大理],再駕[長江],過化存神,有征無戰。”○[明][楊慎]《用我吾為東周》:“惟聖人有過化存神之妙,撥亂反正之才。”

過存(过存),◆1.登門拜訪。○《後漢書‧馬援傳》:“[援]閒至[河內],過存[伯春]。”○[李賢]注:“過猶問也。”○[清][吳偉業]《送何省齋》詩:“悶即君過存,高談豁蒙蔽。”○[清][洪昇]《長生殿‧獻發》:“秋風團扇原吾分,多謝連枝特過存。”◆2.充足地儲存。○《南齊書‧陳顯達傳》:“但國家邊防,自應過存備豫。”

顧存(顾存),◆照拂存問。○[金][元好問]《望盧氏西南熊耳嶺》詩:“時為顧存慚吏報,偶成期會殆天憐。”○[施國祁]注:“先夫人墓,亂後故吏輩歲時致祭。”

孤存,◆孤單地存在。○[唐][韓愈]《祭十二郎文》:“維我皇祖,有孫八人,惟兄與我,後死孤存。”◆补证条目■孤单地存在。○《魏书·田益宗传》:“事救於目前,力盡於麾下。無暇外維州鎮,綱紀庶方,藩城棋立,孤存而已。”

共存亡,◆存在或滅亡都在一起,謂彼此的命運緊密相聯。○[陸俊超]《驚濤駭浪萬里行》:“在這戰鬥的時刻,在這共存亡的時候,我們[中][波]兩國海員的心完全連到了一起。”如:戰士們決心與陣地共存亡。

共存,◆共同存在。○[宋][葉適]《黃文叔周禮序》:“洗滌三壞之腥穢,而一以性命道德起後世之公心,雖未能表是書而獨行,猶將合他經而共存也,其功大矣!”[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民主黨派保留下來,長期共存,對它的成員給予安排。”如:[羅盛教]烈士的國際主義精神與[朝鮮]人民永遠共存。

告存,◆問候,慰問。○《禮記‧王制》:“七十,不俟朝。八十,月告存。”○[鄭玄]注:“每月致膳。”○[孔穎達]疏:“告,謂問也。君每月使人致膳告問存否。”

封存,◆封閉起來保存。○《憶西諦先生》:“總有這一天,這些被長期封存在庫房裏的資料會重見天日的。”○[艾青]《要造成一種民主風氣》:“我才知道我的書一直被列為禁書:圖書館封存不借。”

定期存款,◆銀行存款的一種。存戶存入款項時預定提取期限的存款。銀行對存戶簽發定期存單,到期憑存單支取。利息較活期存款為高。

點存(点存),◆評點收藏。○[清][吳敏樹]《與篠岑論文派書》:“[研生]老兄所點存,實皆足以問之當世。就以此本付刊,良可。”

道存目擊(道存目击),◆語出《莊子‧田子方》:“[子路]曰:‘吾子欲見[溫伯][雪子]久矣,見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王先謙]集解引[宣穎]曰:“目觸之而知道在其身,復何所容其言說邪?”謂一個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養,人們只在略一顧瞻之中便能感受得到。○[宋][蘇軾]《是日偶至野人汪氏之居仍用前韻》:“色瘁形枯應笑[屈],道存目擊豈非[溫]?”◆补证条目■○语本《庄子·田子方》:“子路曰:‘吾子欲見温伯雪子久矣,見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擊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聲矣。’”王先谦集解引宣颖曰:“目觸之而知道在其身,復何所容其言説邪?”谓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人们只在略一顾瞻之中便能感受到。○唐王勃《上许左丞启》:“雖齒絶位殊,空塵左右,而道存目擊,豈隔形骸。”

存坐,◆1.存身;安坐。○[元][李好古]《張生煮海》第二摺:“海水見底,那龍神怎麼還存坐的住?必然令人來請,招你為婿也。”○[元][張壽卿]《紅梨花》第三摺:“我不別仁兄不為過,只為後花園裏難存坐,萬一紅梨花下那人來,可不與[李]家孩兒湊兩個。”◆2.過活;生活。○[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三摺:“渾家被[魯齋郎]奪將去了,一雙女兒又不知所向……我在這裏,怎生存坐?”[元][石德玉]《曲江池》第四摺:“俺如今有過活,你兀自難存坐。”

存注,◆意念,注意力。○[前蜀][杜光庭]《王宗瑑等下會醮六甲籙詞》:“三元四始之辰,香燈或闕;五臘六陽之會,存注莫專。”

存志,◆1.保全志向。○[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滍水》:“學道遭難逢危,終無悔心,可以牢神存志。”◆2.寄托志向。○[唐][韓愈]《荊潭裴均楊憑唱和詩序》:“乃能存志乎詩書,寓辭乎詠歌,往復循環,有唱斯和。”

存執(存执),◆猶存根。○[清][黃六鴻]《福惠全書‧保甲‧調集符信》:“信籤發到,該保長將存執左半籤比對,長短字跡不差,方可施行。”

存政,◆謂使國家得以穩定保全的政治措施。○《淮南子‧兵略訓》:“地廣人眾,不足以為強;堅甲利兵,不足以為勝;高城深池,不足以為固;嚴令繁刑,不足以為威。為存政者,雖小必存;為亡政者,雖大必亡。”

存正,◆1.保存正統、正宗。○《三國志‧魏志‧杜夔傳》:“自[左延年]等雖妙於音,咸善[鄭]聲,其好古存正莫及[夔]。”◆2.維護、保持正氣、正義。○[晉][葛洪]《抱樸子‧用刑》:“故明賞以存正,必罰以閑邪。”○《晉書‧潘尼傳》:“崇德莫大乎安身,安身莫尚乎存正,存正莫重乎無私,無私莫深乎寡欲。”◆补义条目■送人作品时请人批评指正的客套话。○《劳动者报》1994.5.11:“然后进屋另取了一本《花·石·宝》,写上‘建平同志存正端木蕻良一九九一、八月北京’赠送给我。”○贾平凹《笑口常开》:“著作得以出版,殷切切送某人一册,扉页上恭正题写:‘赠×××先生存正。’”

存照,◆把契約、文書等保存起來以備查考核對。亦指保存起來以備考查核對的契約、文書等。○[宋][俞文豹]《吹劍錄外集》:“民戶雖有朱鈔存照,以所輸不多,亦不與較。”○《水滸傳》第二二回:“[宋江]那廝,自三年已前,把這逆子告出了戶,現有一紙執憑公文在此存照。”○《儒林外史》第二五回:“立嗣承祧,兩無異說。如有天年不測,各聽天命。今欲有憑,立此過繼文書,永遠存照。”

存在,◆1.指事物持續地占據着時間和空間;實際上有。○《禮記‧仲尼燕居》“如此而後君子知仁焉”[唐][孔穎達]疏:“仁猶存也。君子見上大饗四焉,知禮樂所存在也。”○《朱子語類》卷六九:“只是這箇道理常常存在。”○[清][顧詒祿]《滿庭芳‧芍藥》詞:“廿載音塵如夢,風流散,半沒荒煙,空存在,青袍未換,霜鬢[杜樊川]。”○[洪深]《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第二章:“它從那現實已經存在的東西,推展到現實中可能存在的東西的。”◆2.泛指各種事物或現象。○[魯迅]《墳‧文化偏至論》:“遞教力墮地,思想自由,凡百學術之事,勃焉興起,學理為用,實益遂生……世界之情狀頓更,人民之事業益利。久食其賜,信乃彌堅,漸而奉為圭臬,視若一切存在之本根。”◆3.哲學上指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的客觀世界。○[毛澤東]《人的正確思想是從那裏來的》:“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思想。”◆4.指舉止行為。○《續資治通鑒‧宋徽宗政和元年》:“辛巳,詔:‘[陳瓘]自撰《尊堯集》,語言無緒,並係詆誣,合行毀棄;仍勒停,送[台州]羈管,令本州當職官常切覺察,不得放出州城,月具存在申尚書省。’”

存義(存义),◆保全道義。○《易‧乾》:“知至至之,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王弼]注:“夫進物之速者,義不若利;存物之終者,利不及義。故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夫可與存義者,其唯知終者乎。”○《三國志‧蜀志‧楊戲傳》:“尚書清尚,敕行整身,抗志存義,味覽典文,倚其高風,好侔古人。”○[唐][韓愈]《順宗實錄五》:“古先哲王明於至道,莫不知其終以存義,順其變以節哀。”

存意,◆留意;在意。○[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養羊》:“世事略皆如此,安可不存意哉?”[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笨麴並酒》:“勢盛不加,便為‘失候’;勢弱不減,剛強不消。加減之間,必須存意!”

存疑,◆把疑難問題暫時擱置起來,不做決定。○[清][崔述]《唐虞考信錄》卷一:“故今於[唐][虞]之錄尤致慎焉,必其詳審無疑,乃敢次經一等書之,否則寧列之備覽,甚或竟置之存疑。”○[瞿秋白]《房龍的“地理”和自己》:“因此,他不能夠自信,他只能夠存疑。”

存一,◆道家认为道始于一,一为元气所在。也称“守一”。○《太平御览》卷六六八引《五符经》:“存一至勤,一能通神。少飲約食,一乃留息。知一不難,難在於終。”

存養(存养),◆1.存心養性。○[宋][朱熹]《答何叔京》:“二先生拈出敬之一字,真聖學之綱領,存養之要法。”○[宋][陸游]《存養堂為汪叔潛作》詩:“三旌五鼎俱妄想,致一工夫在存養。”○[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中庸第三三章五》:“如其未嘗一日用力於存養,則凡今之人,醉夢於利欲之中,直無所欺而反得慊,無所惡而反遂其志矣。”◆2.撫恤;撫養。○《六韜‧盈虛》:“存養天下鰥寡孤獨,賑贍禍亡之家。”○《新唐書‧馬周傳》:“四五年來,百姓頗嗟怨,以為陛下不存養之。”○《明史‧太祖紀二》:“詔軍士陣歿,父母妻子不能自存者,官為存養。”◆补证条目■存心养性。○语出《孟子·尽心上》:“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

存宿,◆住宿。○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九出:“劫去我盤纏……今夜更無存宿處,我拼一命赴黄泉!”

存雄,◆懷有雄心。○《莊子‧天下》:“然[惠施]之口談,自以為最賢,曰:‘天地其壯乎!’[施]存雄而無術。”○[陸德明]釋文引[司馬彪]云:“意在勝人,而無道理之術。”

存心養性(存心养性),◆保存本心,養育正性。儒家[思][孟]學派認為,人性本善,保持並培養這種本性,即可事天。○《孟子‧盡心上》:“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趙岐]注:“能存其心,養育其正性,可謂仁人。天道好生,仁人亦好生,天道無親,惟仁是與。行與天合,故曰‘所以事天’。”○[宋][張載]《西銘》:“存心養性,君子之所以事天也。”后來[宋]代理學家[朱熹]等提倡“存天理,去人欲”的修養方法,即本于此。

存心積慮(存心积虑),◆謂長期、一貫的思想、想法。○[宋][蘇轍]《進策五道‧臣事下》第三道:“社稷之臣可使死宗廟,郡縣之臣可使死封疆,文吏可使死其職,武吏可使死其兵,天下之人,其存心積慮,皆以為當然,是以寇至而不懼,難生而無變。”

存心,◆1.猶居心。謂心裡懷有的意念。○《孟子‧離婁下》:“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趙岐]注:“存,在也。君子之在心者,仁與禮也。”○《後漢書‧列女傳‧班昭》:“此四者,女人之大德,而不可乏之者也。然為之甚易,唯在存心耳。古人有言:‘仁遠乎哉?我欲仁,而仁斯至矣。’此之謂也。”○[金][胥鼎]《送弟恒作州》詩:“御物當存恕,存心要盡誠。”○《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六回:“他不服查帳,非但是有弊病,一定是存心不良的了。”○[洪深]《電影戲劇的編劇方法》第三章:“戲劇,不問劇作者存心如何,必然是影響人類的行為的。”◆2.專心;用心着意。○《北齊書‧文宣帝紀》:“始則存心政事,風化肅然,數年之間,翕斯致治。”○[宋][蘇軾]《錄進單鍔吳中水利書》:“[鍔]存心三州水利,凡三十年矣。”○[元][楊景賢]《西游記》第四齣:“我不曾志意縫聯,慇懃粧洗,存心織紉。”○[元][柯丹邱]《荊釵記‧議親》:“且自存心奉母,何須着意求官!”[沙汀]《意外》:“而且,正如他所表白過的一樣,他也存心認真讀書,不問時事。”◆3.故意;蓄意。○[老舍]《駱駝祥子》五:“二太太以為他這是存心輕看她,沖口而出的把他罵了個花瓜。”○[曹禺]《北京人》第二幕:“今天正午我知道是她故意引這幫流氓進門,存心給我難堪。”滬劇《羅漢錢》第三場:“難道你存心同我作對啊?”◆补证条目■故意;蓄意。○《济公传》第一七四回:“既是你不是存心,我念你是出家人,不怪罪你。”又第一七七回:“你這是存心打哈哈。轎子裏又没年輕婦女,又没有竇永衡,你故意戲耍我們。”

存謝(存谢),◆存亡,生死。○[唐][吳筠]《岩栖賦》:“知道無廢興,而物有存謝,故挹生本而常生,體化宗而不化。”

存息,◆1.謂凝神靜慮,做內心反省的功夫。○[宋][朱熹]《答呂子約》:“人汩汩地過了日月,不曾存息,不曾實現此體段,如何會有用力處。”○[元][楊景賢]《劉行首》第四摺:“靜者動之基,人能清靜常存息,寸心天地皆歸,壺裏乾坤只自知。”◆2.存款利息的省稱。

存問(存问),◆1.慰問;慰勞。多指尊對卑,上對下。○《史記‧高祖本紀》:“病愈,西入關,至[櫟陽],存問父老。”○[唐][鄭棨]《開天傳信記》:“路之父老負擔壺漿,遠近迎謁,上皆親加存問,受其獻饋。”○[宋][李綱]《論唐三宗禮遇大臣》:“[光弼]畏禍不敢入朝,[代宗]猶輦致其母,存問甚渥。”○《清史稿‧穆宗紀》:“傳旨存問疫疾將士。”◆2.問候;探望。通常帶有客氣的意思。○[唐][張籍]《答劉競》詩:“昨日街西相近住,每來存問老夫身。”○[元][無名氏]《快活三過朝天子四換頭‧憶別》套曲:“新痕,舊痕,淚滴盡愁難盡,今宵鴛帳睡怎穩?口兒念心兒印,獨上粧樓,無人存問,見花梢月半輪。”○[清][蒲松齡]《聊齋志异‧仇大娘》:“又因道遠,遂數載不一存問。”○[魯迅]《書信集‧致李秉中》:“頃奉到十八日惠函,同時亦得家母來書,知蒙存問,且貺佳品,不勝感謝。”

存亡,◆1.存在或滅亡;生存或死亡。○《易‧乾》:“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史記‧袁盎晁錯列傳》:“夫一旦有急叩門,不以親為解,不以存亡為辭,天下所望者,獨[季心]、[劇孟]耳。”○[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祝盟》:“夫盟之大體,必序危機,獎忠孝,共存亡,戮心力,祈幽靈以取鑒,指九天以為正。”○《新唐書‧東夷傳‧高麗》:“[大德]入其國,厚餉官守,悉得其纖曲。見華人流客者,為道親戚存亡,人人垂涕,故所至士女夾道觀。”○[宋][陳亮]《又乙巳春書之一》:“自棘寺歸,閉門不與人交往。以妻弟之故,一出數日,便為兇徒聚數十人而欲殺之。一命存亡,僅絲髮許,而告之州縣,漠然不應。”○[清][李漁]《意中緣‧拒妁》:“不想他往[松江]尋我,至今未回,不但蹤跡難知,亦且存亡未卜,可不愁殺我也!”[魯迅]《集外集拾遺‧報<奇哉所謂……>》:“因為國的存亡是在政權,不在語言文字的。○[美國]用英文,並非[英國]的隸屬;[瑞士]用德法文,也不被兩國所瓜分。”◆2.指生者和死者。○[晉][葛洪]《抱樸子‧行品》:“居寂寞之無為,蹈修直而執平者,道人也;盡烝嘗於存亡,保髮膚以揚名者,孝人也。”○《北齊書‧文宣帝紀》:“故[殷州]刺史[劉豐]、故[濟州]刺史[蔡俊]等並左右先帝,經贊皇基,或不幸早徂,或殞身王事,可遣使者就墓致祭,並撫問妻子,慰逮存亡。”○[宋][蘇軾]《與孫叔靜書》之六:“旅殯無人照管,或毀壞暴露,願公愍其不幸,因巡檢至其所,特為一言於彼守令,得稍修治其殯,常戒主者保護之,以須其子之至,則恩及存亡耳。”◆3.指衰亡;滅亡。○《國語‧鄭語》:“凡[周]存亡,不三稔矣!君若欲避其難,其速規所矣,時至而求用,恐無及也。”○[明][顧起綸]《國雅品‧士品二》:“當時或謂公曰:‘城旦夕且破,何空自苦乎?’公曰:‘吾誓與此賊存亡,不使諸君獨死。’”◆4.引申指喪失、陷落。○[唐][獨孤及]《故御史中丞盧弈謚議》:“或曰:‘[洛陽]之存亡,操兵者實任其咎,非執法吏所能抗,師敗將奔去之可也。’”◆5.使瀕臨滅亡或已亡者得以繼續存在或延續。○《左傳‧昭公十三年》:“諸侯脩盟,存小國也;貢獻無極,亡可待也。存亡之制將在今矣。”○[漢][王充]《論衡‧恢國》:“世有死而復生之人,人必謂之神。○[漢]統絕而復屬,[光武]存亡,可謂優矣。”○[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公薦》:“繼絕存亡,賢者之事也。○[管夷吾]用,所以能繼絕世存亡國焉耳。”

存思,◆用心思索。○[唐][皇甫枚]《三水小牘‧侯元》:“若圖謀不軌,禍必喪身,且歸存思。如欲謁吾,但至心扣石,當有應門者。”○《雲笈七籤》卷四三:“是故為學之基,以存思為首;存思之功,以五藏為盛。”

存守,◆據守。○[宋][莊季裕]《雞肋編》卷中:“所有兩朝城池,并可依舊存守。溝濠完葺,一切如常。”

存視(存视),◆問候看望。○《宋史‧仁宗紀一》:“﹝[天聖]七年十一月﹞庚午,詔天下孤獨疾病者,致醫藥存視。”◆补证条目■问候看望。○《淮南子·时则训》:“命四監大夫……爲民祈福行惠,令弔死問疾,存視長老,行桴鬻,厚席蓐,以送萬物歸也。”○《居延汉简》二:“月存視其家,賜肉卌斤、酒二石,甚尊寵。郡太守、諸侯相、内史所明智也。不奉詔,當以不敬論。”

存世,◆留存于世间。○邓惠伯《亚洲美术史》第一章第六节:“这一画派尊重画家个性,随着高度的评价,留下画家姓名的作品也存世较多。”○《文汇报》2006.9.11:“现存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补遗雷公炮制便览》为存世孤本,其成书年代比中医经典《本草纲目》早,在20世纪80年代即被定为国宝。”

存食,◆指食物積存在胃裡不消化。○《紅樓夢》第二十回:“那[寶玉]恐[黛玉]飯後貪眠,一時存了食。”如:這孩子老不想吃飯,大概是存食了吧?◆补证条目■指食物积存在胃里不消化。○铁凝《玫瑰门》八七:“‘存食’是北京人对小儿消化不好的一种形容,那存食的原因有多种,司猗纹认为小玮的‘存食’是过量的饮食所致。”

存省,◆慰問;問候。○《周禮‧秋官‧大行人》“間問以諭諸侯之志”[漢][鄭玄]注:“間問者,間歲一問諸侯,謂存省之屬。”○[宋][王安石]《與徐賢良書》:“罪逆苟活,向蒙賢者不以無狀,遠賜存省,區區哀感,所不可言。”○[宋][葉適]《湖南運判到任謝表》:“累年沉痼,眾藥備嘗,曾微除愈之期,僅有蘇醒之覺。故人玩于存省,或疑無他;醫工莫知主名,可謂異疾。”

存生,◆保存、維繫生命。○《莊子‧達生》:“世之人以為養形足以存生;而養形果不足以存生,則世奚足為哉!”[晉][陶潛]《影答形》詩:“存生不可言,衛生每苦拙。”

存神,◆1.存養精神,保全精神。○[漢][揚雄]《法言‧問神》:“聖人存神索至,成天下之大順,致天下之大利。”○[宋咸]注:“存其精神,探幽索微。”○[漢][馮衍]《顯志賦》:“陂山谷而閒處兮,守寂寞而存神。”○[宋]程大昌《考古編‧莊子一》:“其遊也,與聖人過化之過同也;其不遊也,與聖人存神之存同也。”○[清][王夫之]《張子正蒙注‧太和》:“聖人之存神,本合乎至一之太虛。”◆2.留神,留心。○《鏡花緣》第五四回:“好在此書紅光上徹霄漢,若要探其落在何人之手,咱妹子自當存神。”

存身,◆1.保全身體。○《易‧繫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孔穎達]疏:“蛟蛇初蟄,是靜也。以此存身,是後動也。”○《尹文子‧大道下》:“不羡爵祿者,自足于己也;不畏刑罰者,不賴存身也。”○[晉][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出家則是方外之賓,跡絕於物,其為教也,達患累緣於有身,不存身以息患。”◆2.安身。○《儒林外史》第三七回:“[張鐵臂]見人看破了相,也存身不住,過幾日,拉着[臧蓼齋]回[天長]去了。”河北梆子《喜榮歸》:“家遭不幸,父母雙亡,又失了一把大火,只燒得片瓦無存。夫妻二人來在岳母家存身。”◆补义条目■蹲下身子。○《敦煌变文集·汉将王陵变》:“賺下落馬,跪存身,受口敕之次,便乃决鞭走過。”

存日,◆在世的时候。○元郑光祖《倩女离魂》楔子:“不幸父母雙亡,父親存日,曾與本處張公弼指腹成親。”

存全,◆1.存留、保全。○[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少者彊者而夭歿,長者衰者而存全乎?”◆2.顧恤、成全。○[宋][曾鞏]《謝杜相公書》:“至其既孤,無外事之奪其哀,而毫髮之私,無有不如其欲,莫大之喪,得以卒致而南,其存全之恩、過越之義如此。”

存情,◆犹同情。○《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今欲進發往江東,幸願存情相指示。”又:“執鈎乘船之仕(士),暫屈就岸相看,勿辭乏勞,幸願存情相顧。”○《太平广记》卷三六八引唐牛僧孺《玄怪录·居延部落主》:“骨低知是諸袋爲怪,欲舉出焚之,諸袋因號呼檻中曰:‘某等……見爲居延山神收作伶人,伏乞存情於神,不相殘毁。’”

存品,◆謂保持清高的品格。○[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吏部‧不跪部院》:“兩公抗顏自高,甘心廢退,謂之存品則可,謂之知體則未然。”

存念,◆保留下来作为纪念。○《文汇报》2007.2.18:“扉页上写着:‘璧厚弟存念允和20010216’。”

存目,◆保留書目。○[清]初纂修《四庫全書》,以經、史、子、集分類編次,凡觸犯時諱,不利統治,不合封建正統思想以及被認為沒有價值的書籍,均不入四庫。其中一部分保留書名,略附提要,編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之中,稱為“存目”,計六千餘種。○《四庫全書總目‧凡例》:“至于其書雖歷代著錄……經聖鑒洞燭其妄者,則亦斥而存目,不使濫登。”

存命,◆保全生命。○《魏書‧田益宗傳》:“初代之日,二子[魯生]、[魯賢]、從子[超秀]等並在城中,安然無二,而[桃符]密遣積射將軍[鹿永固]私將甲士,打息[魯生],僅得存命。”○《水滸傳》第五五回:“今者朝廷差遣將軍前來收捕,本合延頸就縛。但恐不能存命,因此負罪交鋒,誤犯虎威。”

存沒(存没),◆同“存歿”。○[南朝][宋][顏延之]《登巴陵城樓作》詩:“存沒竟何人,耿介在明淑。”○[清][黃遵憲]《吳季清明府》詩:“聞今既半年,未悉子存沒。”○[唐][宋之問]《魯忠王輓詞》之二:“邦家錫寵光,存沒貴忠良。”○[宋][蘇軾]《與范元長書‧北歸》之一:“今託[少游]議其詳,餘惟節哀自重。某不敢拜狀郡君,惟千萬俯為存沒寬心自重。”

存留,◆1.保留;保存;留下。○[宋][朱熹]《答梁文叔》:“教人如此發憤勇猛向前,日用之間,不得存留一毫人欲之私在這裏。”○[明][李東陽]《求退錄》:“昨者懇乞退休,事同一體,[健][遷]皆荷聖恩,獲蒙俞允,而臣獨被存留。”○[魯迅]《書信集‧致葉紫》:“那集子裏,有幾篇到現在也還可存留。”◆2.[清]代地方政府所徵稅糧中,留下供本地開支的部分。○《清史稿‧食貨志二》:“[清]初定制,凡遇災蠲,起運存留均減,存留不足,即減起運。”○[清][黃六鴻]《福惠全書‧蒞任‧查交代》:“徵收起解存留,俱有定數。”◆3.泛指商家積存的貨、款。○《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我從今日起,就把店裏的事,即交付與你,一切買賣、賒欠、存留,都是你自己主張。”

存立,◆1.生存;存在。○《魏書‧傅永傳》:“父母並老,飢寒十數年,賴其強於人事,戮力傭丐,得以存立。”○[唐][吳兢]《貞觀政要‧忠義》:“自聖朝以來,為國盡忠、清貞慎守、終始不渝,[屈突通]、[張道源]而已。○[通]子三人來選,有一匹羸馬;[道源]兒子不能存立。未見一言及之。”○[清][魏源]《聖武記》卷六:“是天厭[黎氏],不能存立。”◆2.使之生存,使之繼續存在。○[宋][陳師道]《上曾樞密書》:“故某嘗謂虜既弱矣,不復能抗中國,宜稍存立,使假威命以臨制部族,壓服姦豪,使不得發。”

存理,◆存養理性。○[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中庸第三三章六》:“則以慎獨之事,功在遏欲,故唯脩德之始,於存理之中,尤加省察。”○[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張子正蒙注‧樂器》:“惟去私以廣容,而後能承天以利正,婦道也,臣道也,下學遜志,遏欲以存理之始功也。”

存勞(存劳),◆慰撫;慰勞。○《魏書‧太祖紀》:“[陳郡]、[河南]流民萬餘口內徙,遣使者存勞之。”○[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七:“﹝[真宗]﹞因降輦步至其第,存勞甚至。”○《宋史‧孫覺傳》:“以疾請罷,除[龍圖閣]學士兼侍講,提舉[醴泉觀],求[舒州][靈仙觀]以歸。○[哲宗]遣使存勞,賜白金五百兩。”

存款,◆1.把錢存在銀行裡。◆2.存在銀行裡的錢。○《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五九回:“[新加坡]來了一封電信,說有一單貨到期要出,恰好行裏所有存款,都支發了出去。”○[曹禺]《北京人》第二幕:“[曾皓],你給不給,你究竟還不還?我知道你有的是存款、金子、銀子、股票、地契。”

存救,◆賑恤;救濟。○《文選‧潘岳<藉田賦>》:“展三時之弘務,致倉廩於盈溢,固[堯][湯]之用心,而存救之要術也。”○[張銑]注:“謂[堯][湯]遭水旱百姓不飢者,為用心於農以存救人之術也。”○《玉堂遺範‧賑貸京畿百姓德音》:“自去歲以迄於今,存救之恩,屢降明詔。”

存見(存见),◆探望慰問。○《漢書‧元后傳》:“[莽]又知太后婦人厭居深宮中,[莽]欲虞樂以市其權,乃令太后四時車駕巡狩四郊,存見孤寡貞婦。”○《後漢書‧祭遵傳》:“既葬,車駕復臨其墳,存見夫人室家。”

存濟(存济),◆1.救濟;救助。○《北史‧房景遠傳》:“[景遠]字[叔遐],重然諾,好施與,頻歲凶儉,分贍宗親,又於通衢以飼餓者,存濟甚眾。”○《資治通鑒‧隋文帝開皇十九年》:“[突利]與其下謀曰:‘今兵敗入朝,一降人耳,[大隋]天子豈禮我乎![玷厥]雖來,本無冤隙,若往投之,必相存濟。’”[元][無名氏]《劉弘嫁碑》第四摺:“當日無倚之時,投奔於伯伯門下,蒙伯伯收留存濟。”○《明史‧陳銳傳》:“[淮][揚]饑疫,煮糜施藥,多所存濟。”○[清][吳偉業]《詠古》詩之六:“破家相存濟,百口同安危。”◆2.過活;度日。○《周書‧宣帝紀》:“閏月乙亥,詔[山東]流民新復業者,及[突厥]侵掠家口破亡不能存濟者,並給復一年。”○[宋][范仲淹]《奏乞免關中支移二稅》:“數年以來,科率百端,民力大困,州縣督責,不能存濟。”○《古今小說‧吳保安棄家贖友》:“家中又無積蓄,捱到十年之外,衣單食缺,萬難存濟。”○[清][蒲松齡]《聊齋志异‧牛成章》:“母不能貞,貨產入囊,改醮而去,遺兩孤,難以存濟。”◆3.活路、生路。○[元][無名氏]《殺狗勸夫》第二摺:“遍長空六出花飛,不停間雪兒緊風兒急,這場冷,着我無存濟。”○[元][石德玉]《秋胡戲妻》第二摺:“哎呀,這是明明的欺負俺高堂老母無存濟。”○[元][無名氏]《馬陵道》第三摺:“想當初在[雲夢山]中把天書習,定道是取將相能容易,誰知有這日,生把俺七尺長軀打滅的無存濟。”◆4.消受,安享。○[元][無名氏]《隔江鬥智》第二摺:“這[荊州]我親身我親身可便到這裏,你看那地方寬,民富實,端的是錦繡城池,無福的難存濟。”

存記(存记),◆1.關注;掛念。○[宋][王安石]《上樞密王尚書啟》:“俯念空疏,夙叨存記。”○[宋][蘇軾]《與黃洞秀才書》:“人來辱書,甚荷存記,兼審比來起居佳勝為慰。”◆2.猶登記。○《清會典‧內閣‧批本處》:“遇有改籤及折本,皆存記檔案,按日交發。”

存積(存积),◆積存;積貯。○[郭沫若]《斷斷集集外‧我的作詩的經過》:“他便和我通起了信來,並把我先後寄去存積在那兒的詩,一躉地拿出來發表了。”○[瞿秋白]《餓鄉紀程》九:“[滿][哈]道上沿站多少都有存積的糧食……沿站一堆一堆禾麥,蓋着積雪,愁慘慘對着凄涼的天色。”

存貨(存货),◆把貨物儲存起來。亦指商店裡儲存待售的貨物。◆补证条目■把货物储存起来。亦指商店里储存待售的货物。○《文汇报》2006.3.6:“此类公司拥有较好的真实经营绩效,因为在新会计准则下,存货的跌价损失计提也可成为利润调控的手段之一。”

存活,◆1.保全;養活;使活命。○《後漢書‧蓋勛傳》:“時人飢,相漁食,[勳]調穀稟之,先出家糧以率眾,存活者千餘人。”○《魏書‧西域傳‧車師國》:“臣國自[無諱]所攻擊,經今八歲,人民饑荒,無以存活。賊今攻臣甚急,臣不能自全,遂捨國東奔,三分免一,即日已到[焉耆]東界。思歸天闕,幸垂賑救。”○《朱子語類》卷一○六:“若更離間前妻之子,不存活他,定須痛治。”○[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三摺:“兀那廝,你是那裏人,姓甚名誰?說的是,我自有箇存活。若說的不是呵,小僂儸打下澗泉水,磨的刃鋒利,某親自下手也。”◆2.生存,活在世上。○[晉][葛洪]《抱樸子‧釋滯》:“或復齊死生,謂無異,以存活為徭役,以殂歿為休息。其去神仙,已千億里矣,豈足耽玩哉!”[清][陳維崧]《瑞鶴仙‧慈仁寺松》詞:“爾頭童齒豁,又短如[翁伯],小踰[臧紇],年高尚存活。”○[魯迅]《野草‧題辭》:“過去的生命已經死亡。我對於這死亡有大歡喜,因為我借此知道它曾經存活。”◆3.猶過活;度日。○[宋][司馬光]《賑贍流民札子》:“仰子細告諭:在京難以住泊,令速往近便豐熟州軍存活者。臣竊思之,如此處置,欲以為恤人之名、掩人耳目則可矣,其實恐有損無益。”○[元][曾瑞]《喜春來‧離愁》曲:“奴因寄恨招災禍,他為尋芳中網羅,柳嫌花妒百千合,成間闊,教俺怎存活?”[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一摺:“姑夫不知人,這兩日見了我,輕便是罵,重便是打。若是姑夫今日來家時,姑娘,你說一聲方便,我也好在家裏存活。”◆4.猶言活計;營生。○[元][無名氏]《貨郎旦》第一摺:“你把解庫存活、草堂工課都耽閣,終日波波,白日休空過。”○[元][無名氏]《謝金吾》第二摺:“往常時這[清風樓]前後屯合,到今日冷清清只一片空闊……平日地闖出這場禍,送的我倒枕着床沒奈何,拆的來做不得存活。”◆补证条目■犹过活;度日。○唐张鷟《朝野佥载》卷一:“聞麻仁節等諸軍欲至,乃令守囚霫等紿之曰:‘家口飢寒,不能存活。求待國家兵到,吾等即降。’”


存戶(存户),◆在銀行或信用合作社等存款的戶頭。◆补义条目■在银行、信用合作社等存款的个人或团体。○车耳《投资西方》第五章:“银行给存户发一个支票本,顾客以此支付房租、水电、煤气等定期开支。”○《文汇报》2004.12.1:“这座金库现在由锦江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存户90%以上是私人客户。”

存候,◆存問,慰問。指派遣的慰問使者。○《新唐書‧裴度傳》:“[王承宗]、[李師道]謀緩[蔡]兵,乃伏盜京師,[刺]用事大臣,已害宰相[元衡],又擊[度],刃三進……﹝[度]﹞自行營歸,知賊曲折,帝益信杖。及病創一再旬,分衛兵護第,存候踵路。”

存顧(存顾),◆關心照顧。○[北魏][高允]《答宗欽書》:“頃因行李,承足下高問,延佇之勞,為日久矣。王途一啟,得敘其懷,欣于相遇,情無有已。足下兼愛為心,每能存顧,養之以風味,惠之以德音,執翫反覆,銘于心抱。”

存孤,◆恤養孤兒。○《禮記‧月令》:“﹝仲春之月﹞是月也,安萌芽,養幼少,存諸孤。”○《史記‧商君列傳》:“君之危若朝露,尚將欲延年益壽乎?則何不歸十五都,灌園於鄙,勸[秦王]顯巖穴之士,養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北齊書‧文襄帝紀》:“無主之國,在禮未聞,動而不法,將何以訓。竊以分財養幼,事歸令終;舍宅存孤,誰云隙末?”

存根,◆票據、證件等開出後所留的底子,內容與票據、證件等相同,留存備查。○《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十回:“那一本總冊在他那裏,收條的存根也在他那裏。”如:你把存根藏好,以備檢查。

存放,◆1.置放。○《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七回:“搭客的衣箱行李,都存放不穩,滿艙裏亂滾起來。”○[魯迅]《且介亭雜文‧拿來主義》:“總之,我們要拿來。我們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毀滅。”◆2.寄存,寄放。如:臨動身前,我把幾箱書存放在朋友家裏。◆补证条目■置放。○《朱子语类》卷一二〇:“且於日用處省察,善便存放這裏,惡便去而不爲,便是自家切己處。”

存而不論(存而不论),◆把問題擱置起來,不加推究和討論。○《莊子‧齊物論》:“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唐][劉餗]《<隋唐嘉話>序》:“釋教推報應之理,余嘗存而不論。”○《舊唐書‧李絳傳》:“聖旨所及,實辨邪源。但存而不論,弊斯息矣。”○《宋史‧陳恕傳》:“三教之興,其來已久,前代毀之者多矣,但存而不論可也。”○[魯迅]《准風月談‧答“兼示”》:“至於存而不論,那固然也可以,然而論及又有何妨呢?”

存定,◆猶安定。○《史記‧秦始皇本紀》:“皇帝之德,存定四極。誅亂除害,興利致福……西涉[流沙],南盡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存單(存单),◆銀行發給存款人作為憑證的單據。◆补证条目■银行发给存款人作为凭证的单据。○《文汇报》2007.3.26:“也要对自己的存单进行合理规划,特别注意存单期限结构是否合理。”○海岩《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第六章:“韩丁的父母把钱存在韩丁名下,把存单交给了韩丁。”

存存,◆1.謂保全、育成已存者。○《易‧繫辭上》:“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孔穎達]疏:“此明易道既在天地之中,能成其萬物之性,使物生不失其性,存其萬物之存,使物得其存成也。性謂稟其始也,存謂保其終也。”○《莊子‧田子方》:“[楚王]與[凡君]坐,少焉,[楚王]左右曰[凡]亡者三。○[凡君]曰:‘[凡]之亡也,不足以喪吾存;夫[凡]之亡不足以喪吾存,則[楚]之存不足以存存。由是觀之,則[凡]未始亡而[楚]未始存也。’”○《後漢書‧文苑傳上‧杜篤》:“意以為獲無用之虜,不如安有益之民;略荒裔之地,不如保殖五穀之淵;遠救於已亡,不若近而存存也。”○[晉][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天地雖以生生為大,而未能令生者不死;王侯雖以存存為功,而未能令存者無患。”◆2.存在,保持。○[宋][范仲淹]《太子賓客謝公夢讀史詩序》:“以公生平之心,蹈於斯,誠於斯,故精義存存,著於神明而不亂矣。”

存處(存处),◆撫慰安置。○《資治通鑒‧後周太祖廣順二年》:“[契丹]、[瀛]、[莫]、[幽州]大水,流民入塞散居[河北]者數十萬口,[契丹]州縣亦不之禁。詔所在賑給存處之。”○[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藝二‧杜秋詩解》:“[漳王]傅母[杜仲陽],坐[宋申錫]事,放歸[金陵],詔[德裕]存處之。”

存楚,◆[春秋]時[吳國]攻破[楚國],[楚][申包胥]赴[秦國]求救,在[秦]廷痛哭七日夜,終於使[秦]發兵敗[吳]而存[楚]。見《左傳‧定公四年》。○[漢][田邑]《報馮衍書》:“[墨翟]累繭救[宋],[申包胥]重胝存[楚]。”後用以指為國效忠。○[唐][駱賓王]《詠懷》:“寶劍思存[楚],金鎚許報[韓]。”

存誠(存诚),◆謂心懷坦誠。語本《易‧乾》:“庸言之信,庸行之謹,閑邪存其誠。”○[孔穎達]疏:“言防閑邪惡,當自存其誠實也。”○[晉][陶潛]《閑情賦》:“坦萬慮以存誠,憩遙情於八遐。”○[清][王夫之]《讀四書大全說‧中庸第三三章六》:“乃要其存誠不息而與天同載者,則於喜、怒、哀、樂之未發,致中者是也。”

存長(存长),◆生存長育。○《宋書‧孝義傳‧嚴世期》:“同里[張邁]三人,妻各產子,時歲饑儉,慮不相存,欲棄而不舉。﹝[世期]﹞聞之,馳往拯救,分衣解食,以贍其乏,三子並得存長。”

存本,◆1.指存續國家正統。○《後漢書‧荀彧傳》:“今鑾駕旋軫,[東京]榛蕪,義士有存本之思,兆民懷感舊之哀。”◆2.謂保全根本。○《南史‧隱逸傳上‧顧歡》:“今佛既東流,道亦西邁,故知俗有精粗,教有文質。然則道教執本以領末,佛教救末以存本。”

存案,◆在政府或有關機構登記備案或存留備查。○《清會典‧戶部倉場衙門‧侍郎職掌》:“每年新漕進倉,倉場酌量舊存各色米多寡勻派分儲,將某倉存儲某年米色數目,造冊先期咨部存案。”○[鄭觀應]《盛世危言‧販奴》:“各會館董事主之覆驗後,報明存案,本省大吏亦給發諭帖,予以經理之權。”昆曲《十五貫》第六場:“[況]:‘凶器呢?’[夏總甲]:‘已被差官帶去存案了。’”◆补证条目■在政府或有关机构登记备案或存留备查。○明沈德符《野获编·京职·章奏异名》:“今本章名色,爲公事則曰題本,爲他事則曰奏本。收本之處,在内則曰會極門,在外則爲通政司。凡投通政者不盡得上聞,其或事體窒礙,或情節矯誣者,一切駁回,但存案備照。”

存安,◆使之保全、平安。○《管子‧牧民》:“民惡憂勞,我佚樂之;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滅絕,我生育之。”

存愛(存爱),◆謂心懷仁愛之思。○《禮記‧大傳》:“聖人南面而聽天下,所且先者五……一曰治親,二曰報報,三曰舉賢,四曰使能,五曰存愛。”○[孫希旦]集解:“存愛,以愛人之事,存於心而不忘也。”○[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滄海橫流,玉石同碎,達人兼善,廢己存愛。”

常存,◆永久存在,長期存在。○[漢][班固]《白虎通‧社稷》:“禮不常存。”○《宋書‧范曄傳》:“且大梗常存,將重階亂,骨肉之際,人所難言。”○《隋書‧經籍志四》:“以為[天尊]之體,常存不滅。”

長存(长存),◆1.長生,不死。○[漢][張衡]《西京賦》:“若歷世而長存,何遽營乎陵墓。”○[唐][寒山]《詩》之二八○:“自古諸哲人,不見有長存。”◆2.指經久存在、長久保留。○[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使一代之制,共日月而長存。”○[清][劉大櫆]《補溪草堂歌為顧學正備九作》:“曾將草露比富貴,惟有處士名長存。”◆3.舊時錢莊的長期存款。

殘存(残存),◆殘缺不全地存留下來。○[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第二七篇:“《兒女英雄傳評話》本五十三回,今殘存四十回,題[燕北閑人]著。”

不存濟,◆没有办法措置。○宋石孝友《夜行船》词:“教俺兩下不存濟,你莫却,信人調戲,若還真個肯收心,廝守著、快活一世。”

不存不濟(不存不济),◆支持不住,受不住。○[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七:“不存不濟,香肌瘦損,教俺縈方寸。”○[元][鄭光祖]《王粲登樓》第三摺:“從那[荊王]辭世呵,不爭你死喪之威,越閃得我不存不濟。”○[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二摺:“閃的箇老業人不存不濟,則俺這養家兒千死千休。”

不存,◆1.不存在。○《左傳‧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將安傅?”◆2.謂危險。○《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卒然遇軼才之獸,駭不存之地。”○[顏師古]注:“不存,不可得安存也。”

并存,◆同時存在。○[艾思奇]《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第九章:“在任何時候,和真理并存的總有錯誤的認識。”

保存,◆1.愛護保全。○[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蘇峻]時,[孔群]在[橫塘],為[匡術]所逼。○[王丞相]保存[術],因眾坐戲語,令[術]勸[群]酒,以釋[橫塘]之憾。”○《隋書‧西域傳‧高昌》:“夫經國字人,以保存為貴,寧邦緝政,以全濟為大。”◆2.使事物等繼續存在,不受損失或不發生變化。○《南史‧袁昂傳》:“自念負罪私門,階榮望絕,保存性命,以為幸甚,不謂叨竊寵靈,一至於此。”○[丁玲]《阿毛姑娘》第二章:“在那還依舊保存原始時代的樸質的荒野,終身做一個作了工再吃飯的老實女人,也不見得就不是一種幸福。”○[沙汀]《困獸記》十一:“現在,那個開明的老紳士雖然搬到[成都]住家去了,但是他所倡導的風氣,卻被一直保存下來。”

安存,◆1.安定生存。○《韓非子‧孤憤》:“與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與亡國同事者,不可存也。今襲跡於[齊][晉],欲國安存,不可得也。”○[漢][焦贛]《易林‧乾之豫》:“[禹]鑿[龍門],通利水源。東注滄海,民得安存。”○《漢書‧董仲舒傳》:“夫人君莫不欲安存而惡危亡,然而政亂國危者甚眾,所任者非其人,而所繇者非其道,是以政日以仆滅也。”○《三國志‧吳志‧華覈傳》:“自是之後,彊臣專政,上詭天時,下違眾議,亡安存之本,邀一時之利,數興軍旅,傾竭府藏,兵勞民困,無時獲安。”◆2.安撫存恤。○《敦煌變文集‧捉季布傳文》:“[季布]得知心里怕,甜言美語卻安存。”○[宋][蘇轍]《乞分別邪正札子》:“蓋小人不可使在朝廷,自古而然矣;但當置之於外,每加安存,使無失其所。”◆3.猶安歇。○[元][無名氏]《馮玉蘭》第一摺:“我須是有量忖,又沒箇村莊道店好安存,只我這知書達禮當恭謹,怎肯着出乖露醜遭談論。”◆补证条目■犹安歇。○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四出:“村落人家不足論,不如古廟且安存。”

愛禮存羊(爱礼存羊),◆《論語‧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後以“愛禮存羊”比喻為維護根本而保留有關儀節。○[宋][蘇軾]《司馬溫公行狀》:“初,中丞[王陶]論宰相不押常朝班為不臣,宰相不從,[陶]爭之力,遂罷。公既繼之,言:‘宰相不押班,細故也,[陶]言之過。然愛禮存羊,則不可已……臣願候宰相押班,然後就職。’”[明][沈鯨]《雙珠記‧師徒傳習》:“深虧這邊爹媽,看待勝似親生,且不改我名,實寓愛禮存羊之意。”

上一篇新闻

蒙牛推出功能性食品品牌「NOPA莫怕」;喜茶联名藤原浩;网易严选六周年向老用户返还666元|消研所周报

下一篇新闻

五月五,过端午:粽子们的文化出圈记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