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7日 星期四

出口的用X光机检查,脚踩的供给国内,千亿酸菜巨头老“双标”了

插旗菜业标准化腌制池腌出来的酸菜是用来加工出口产品的,老坛酸菜包里的酸菜则是从外面收购来的“土坑酸菜”。对此,彭经理还解释了原因:国内查出酸菜里的树枝等异物的,最多罚个一到两千元了不得了,国外动辄罚10万块起步……好家伙,这不明摆着“欺软怕硬”?

文 | 金融八卦女作者:澍野

· · ·

酸菜鱼、老坛酸菜牛肉面……酸菜带来的酸爽味道,曾让许多吃货欲罢不能。

然而自3·15晚会“土坑酸菜”被曝光后,一夜之间,无数吃货欲哭无泪,一下就被“臭脚味酸菜”熏翻了天。显然。这与此前宣传的清洗12遍,外加照X光检查截然不同。

作为“罪魁祸首”之一,原本低调的酸菜界巨头“插旗菜业”,也被骂上了热搜。如今,有插旗菜业员工称,公司已经全部停工,行业遭灭顶之灾。

其实,插旗菜业仅凭借一小包酸菜,就能从小作坊成长为“酸菜巨头”,成为众多世界500强企业的供应商,并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一路上不乏政策倾斜、“神秘”金融力量加持......


/ 1 /


今年央视3·15晚会上,插旗菜业刷新了人们对酸菜的认知。

原本,插旗菜业的老坛酸菜包,号称“老坛工艺”、足时发酵。

但当你看到一群大汉光着脚丫,在土坑里地边踩酸菜边聊天,任脚汗直流、烟灰直洒、唾沫横飞时,才算明白“足”时发酵的真正内涵。

而这些酸菜在被插旗菜业收购时,插旗菜业并不检测卫生指标,只是糊弄就完事了。

在插旗菜业的清洗车间,一袋袋酸菜被随意堆放在地上,经过机器清洗、切碎、拌料、包装、杀菌。

最后,这些“臭脚味酸菜”进了康师傅等方便面里的“老坛酸菜包”,成了亿万国人舌尖上的美味佳肴。

出口的用X光机检查,脚踩的供给国内,千亿酸菜巨头老“双标”了

更可气的是,插旗菜业还“双标”,好产品卖到国外,臭脚酸菜内销,专坑中国人。

记者的暗访视频中,插旗菜业的彭经理表示:“自己腌的做出口,方便面菜包里的,就是收的土坑(酸菜)来做”。

也就是说,插旗菜业标准化腌制池腌出来的酸菜是用来加工出口产品的,老坛酸菜包里的酸菜则是从外面收购来的“土坑酸菜”。

对此,彭经理还解释了原因,貌似听起来很有道理:国内查出酸菜里的树枝等异物的,最多罚个一到两千元了不得了,国外动辄罚10万块起步……好家伙,这不明摆着“欺软怕硬”?

要知道,他们曾经给日本客户所制作的酸菜,清洗12遍后再进行加工,最后还要通过X光机检查,才算“体检”合格。与如今夹杂着烟蒂、杂物、臭脚味的“土坑酸菜”截然不同。

出口的用X光机检查,脚踩的供给国内,千亿酸菜巨头老“双标”了

而在插旗菜业官网上,曾将肯德基、康师傅、五谷鱼粉等多家企业列为合作伙伴。“土坑酸菜”被曝光后,这些合作伙伴们也是被坑惨了。

逃得掉的发紧急声明说没合作,逃不掉的就只能自认倒霉,道歉并取消合作。其中,肯德基、白象否认插旗是其供应商,统一称近5年未与插旗菜业合作,康师傅、五谷鱼粉则发声明致歉并下架相关商品。

出口的用X光机检查,脚踩的供给国内,千亿酸菜巨头老“双标”了

随后,插旗菜业的网店也已被淘宝天猫平台下架。联合调查组也赶赴厂家,对所有产品全部就地封存,对企业的相关人员予以控制,对外销产品立即启动追溯召回措施,并全面停止农户土坑腌制行为。3月16日晚,4干部因食品安全监管不力被追责。

其实,在此之前,插旗菜业涉及的法律诉讼就有很多。此前有消费者购买插旗公司生产的开袋即食海带丝,发现其配料中添加剂超标,该消费者举报插旗公司并诉至法院。最终插旗公司被责令立即整改并召回涉事产品,法院裁定插旗公司返还消费者货款并10倍赔偿。

出口的用X光机检查,脚踩的供给国内,千亿酸菜巨头老“双标”了

▲插旗公司返还消费者货款并10倍赔偿 图片来源:天眼查

2021年10月,插旗菜业又因生产安全相关问题被有关部门监督检查,目前为待后续处理状态。

之前因质量问题频出事,还依然是很多知名品牌的供应商,很多人也很疑惑,这个插旗菜业,到底是什么来头?

天眼查显示,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5月,注册资本1200万人民币,严钦武为法定代表人并持股72%,为第一大股东。

出口的用X光机检查,脚踩的供给国内,千亿酸菜巨头老“双标”了

▲图片来源:天眼查

目前,插旗菜业拥有20余项商标完成注册,包括“华容道”“严坛子”“严大师”等,国际分类主要为食品、方便食品。同时,该公司还拥有包装袋(老坛酸菜)等专利授权。

同时,插旗菜业对外投资5家公司,包括湖南新插旗菜业有限公司、华容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湖南漫城食品有限公司等,其中湖南新插旗菜业有限公司、湖南严家老坛食品有限公司两家均于2021年注销。

出口的用X光机检查,脚踩的供给国内,千亿酸菜巨头老“双标”了

▲图片来源:天眼查


/ 2 /


插旗菜业,还是一家资产逾亿元的“酸菜巨头”。

有资料显示,酸菜的原料就是芥菜,国内市场80%以上的酸菜,及其加工产品的原料,都来自华容芥菜,而插旗菜业就是其中的龙头企业。

插旗菜业所在的湖南省华容县插旗镇,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相传,公元1135年,抗金名将岳飞率兵围剿农民起义首领杨幺,在洞庭湖湖畔的一个小镇安营扎寨,高挂“帅旗”,此镇因而被称之为插旗镇。

这里既有悠久的种植历史,也有优越的地理环境。据说,华容芥菜种植始于魏晋,兴于明清,有1500多年历史。同时,这里北倚长江、南滨洞庭,芥菜种植自然环境得天独厚。

出口的用X光机检查,脚踩的供给国内,千亿酸菜巨头老“双标”了

▲华容芥菜 图片来源:网络

严钦武在这里打造了占地面积150余亩,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的巨型工厂。这个工厂拥有食品级标准厂房12栋,现代化蔬菜加工生产线4条、设备500余台套,年蔬菜加工能力8万吨。

自近代产业发展以来,华容酸菜产业发展至今已有40年,制作工艺从也历经了几次改良,其中初期的“土坑酸菜”因容易造成污染被新工艺取代。2018年,华容县曾开展过一轮“酱腌菜”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插旗菜业在整治行列中。整治内容中就包括,严禁土坑发酵制作酸菜。

早在1994年,不忍心劳动成果白白浪费的农民赵培林,首创了“地窖芥菜腌制法”,他在菜地挖一个坑,用厚膜封好覆土,大约3个月后启封,成品鲜黄,酸脆爽口。当时,这一方法一经问世,立即有许多菜农效仿。

这大概就是“土坑酸菜”的原型。21世纪初,这种腌制加工遍及家家户户,插旗镇芥菜种植面积迅速发展到4万亩,全县大大小小的蔬菜加工企业达50多家。

不过,这一时期,这些作坊生产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管理不到位,没有形成统一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弱。甚至还有农户在田间地头腌制,腌制废水流入菜地,造成农田面源污染。当地人意识到,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出口的用X光机检查,脚踩的供给国内,千亿酸菜巨头老“双标”了

▲酸菜 图片来源:网络

2004年,在镇政府的牵头下,严钦武的插旗菜业成立,整合了插旗镇内19家加工企业,结束了该镇芥菜产业“小散乱”、无序竞争的时代,插旗菜业也成为当地重点培育的企业之一。

那时候,华容县为了将芥菜打造成支柱产业,与湖南农大等科研院校合作,从各个环节进行拓展与创新。还有专业技术人员起草制订了低盐渍蔬菜加工技术标准,成为湖南食品安全地方标准。2008年,华容芥菜品牌获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华容芥菜”成为县域经济特色产业。

在发展过程中,严钦武带领插旗菜业,创造了“芥菜腌制法”,将芥菜腌制从室外土窖转到室内腌制池,解决传统腌制导致的土壤盐渍化问题。后来,为了使酸菜的含水量达到更高标准,腌制池的“压菜石”由沙石变成卵石,再到后来的条石。条石压菜腌制8个月,由芥菜腌制成的酸菜出池。

出口的用X光机检查,脚踩的供给国内,千亿酸菜巨头老“双标”了

后来,插旗菜业的真正起飞,来自金融力量的加持。华容县曾利用产业引导基金,帮助插旗菜业迅速发展。

不同于扶持基金,引导基金不会给插旗菜业贴息、发奖金,纯粹只起引导作用。该基金无论是募集民间资本,还是投资企业,所占比例都不超过30%。

如此一来,插旗菜业这类被投资企业,便得以“增信”,便于下一步融资。

根据规则,前三年是扶持期,插旗菜业不需分红付息,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3年后,产业引导基金通过上市退股,或按照约定被企业回购股份等方式,退出插旗菜业,再支持其他企业发展。

2017年,在1800万元产业引导基金的引导下,6000万元资金投到插旗菜业,插旗菜业利用注入的资金,建分公司扩大产能,生产更多酸菜产品。

与此同时,银行也在给插旗菜业融资。2019-2020年,岳阳市农业发展银行先后投放3.5亿产业扶贫贷款,主要用于华容芥菜产业园(A、C区)项目建设、高标准绿色高产高效芥菜标准化生产基地项目建设。

这个园区引进了插旗菜业、云龙菜业、开口爽等规模企业入园,年生产规模突破45万吨,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至2020年,岳阳市农发行与插旗菜业合作了13年,累计向插旗菜业提供融资3.52亿元,有了这些金融资金的注入,插旗菜业产业规模得以不断扩大。

同时,华容县当地也有优惠政策,对芥菜加工、运输大户,华容县减免相关规费,予以资金扶持。通过10年的努力,当地共吸纳社会资本11.5亿,芥菜加工企业达到37家,年加工鲜菜30万吨,年加工产值达到8亿元。

2021年12月,插旗菜业被认定为第七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就这样,在金融力量和政策扶持下,插旗菜业也由过去的小作坊,成长为“酸菜巨头”。


/ 3 /


华容县芥菜加工业崛起后,严钦武一度被称外界为“芥菜大王”。

在严钦武的主导下,插旗菜业成为“酸菜巨头”,其商业价值也实现了几何式的增长。

严钦武曾透露:“一蔸2公斤的芥菜,直接卖收益只有1.2元,经过腌制初加工,能卖2.4元,而如果制成方便面调味包,收益高达13.2元,等于直接暴增了10倍”,堪称“暴利”。

同时,酸菜产业也带动了当地农户就业发财,当地农户也说:我们一家吃的是“芥菜饭”,芥菜就是我们的“致富菜”。

在早期,新鲜芥菜被收获后,菜农们把卖不完的腌在田间地头的土窖,100天后,再卖由芥菜腌制而成的酸菜。那时候,菜农很辛苦,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多少钱。

出口的用X光机检查,脚踩的供给国内,千亿酸菜巨头老“双标”了

▲华容芥菜图片来源:网络

2004年,插旗菜业成立后,很多菜农们不再种菜,劳动地点由田间地头,转到插旗菜业的腌菜车间。

如今,华容县采用的是“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华容芥菜成为当地很多菜农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华容县每4名劳动人口中,就有1人从事芥菜生产、加工及相关产业。

在2015年,芥菜就已成为华容农民致富大产业,年产值超过10亿元,农民一年从中受益3亿元。

至2017年,1000多农户与插旗菜业签订单,按照绿色标准种植芥菜达6万亩。芥菜成熟后,插旗菜业按600元一吨的保护价进行收购,比市场价高1倍。

在国内打响名号后,华容酸菜也逐渐走出国门。一开始,日本消费者喜欢吃华容芥菜,但是他们也非常挑剔,要求腌制后的水分和脆度恰到好处,并且要保证每批次的芥菜品质如一。

出口的用X光机检查,脚踩的供给国内,千亿酸菜巨头老“双标”了

因而,插旗菜业腌制后的芥菜,按日本客户的要求,要合计清洗12遍后再进行加工,最后还要通过X光机检查,才算“体检”合格。

拿下日本客户之后,插旗菜业的产品也逐渐进入了韩国、新加坡、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市场。到2016年,插旗菜业的芝麻芥菜畅销日本,芥菜罐头畅销韩国,当年出口日韩的销售额超过3000万。

2016年,华容芥菜种植面积达13万多亩,年产量60多万吨,芥菜亩平产值3300多元,比其他农作物高出800-1200元,全县芥菜产业产值达32亿元。

2018年,严钦武接受采访时曾得意地说,以华容芥菜为原料的方便面风味酸菜包每年销售30亿包,“统一”“康师傅”两家方便面企业大约有60%的方便面风味酸菜包来自华容。

2020年疫情期间,方便面的销量反倒激增,作为专门生产老坛酸菜风味包的企业来说,插旗菜业的生产销售也随之增加。

彼时,插旗菜业的老坛酸菜包、芝麻芥菜,远销日本、韩国、欧美,出口2000万份以上,为4家知名的方便面企业生产达30亿包。

如今,在3·15晚会曝光了插旗菜业的“土坑酸菜”后,公司的酸菜车间已经完全封闭,有插旗菜业员工称,公司已经全部停工,行业遭灭顶之灾。

3月16日,央视记者再一次来到插旗菜业,严钦武向消费者致歉说:“我错了,深感惭愧,向广大消费者道歉。在今后接受检查,整改到位。”

出口的用X光机检查,脚踩的供给国内,千亿酸菜巨头老“双标”了

这大概是插旗菜业成立以来,面临的最大的一次舆论危机。但曝光不是目的,只是手段而已。一路上获得了这么多帮助,才得以靠酸菜致富,但别忘记初心自掘坟墓。

参考资料:

一兜芥菜腌出一口酸爽 引发日韩“吃货”垂涎,红网

华容县插旗镇:小芥菜长成“致富菜”,湖南日报

上一篇新闻

OMG!5月机票"白菜价",福...

下一篇新闻

亚洲最红包子铺挨着排名第一的酒吧 这是什么神仙地方!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