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14日 星期五

让成员挣钱 向市场要利——访河北省昌黎县嘉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让成员挣钱 向市场要利——访河北省昌黎县嘉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让成员挣钱 向市场要利——访河北省昌黎县嘉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北枕碣石,东临渤海,笔者来到取“黎庶昌盛”之意定名的河北省昌黎县,走近有“冀东第一蔬菜基地”之称的昌黎嘉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探访它的发展奥秘。


合作社至今已荣获“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92亿元,净利润1058.40万元,大大提高成员收入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农户对蔬菜水果的种植热情。笔者了解到,目前,合作社已拥有总资产2.23亿元,种植基地3.6万亩,包括5个蔬菜基地和6个水果基地,涵盖8个乡镇79个行政村,现有成员853户,蔬菜经纪人98人,带动全县农户7000多户。合作社利润之大、规模之大的背后,离不开理事长张志刚的智慧带领和苦心经营。笔者去拜访时已快到中午,张理事长和成员们却还在收拾冷库,整理账单。他们笑称,凌晨开始的“激战”刚结束,数千辆货车在大型批发市场来往穿梭,雪片般的销售单子见证一笔笔果蔬交易的完成,场面好不壮观,他还邀请笔者第二天一早参观。张理事长原本从事钢铁产业,后期转型做农业,于2008年5月成立昌黎嘉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堪称工商资本进军农业的典范。问起他的生意经,他简洁地讲到,就是“让成员挣钱,向市场要利”。


“让成员挣钱”就是在产前、产中环节让利于民,包括基地生产、农资提供、培训指导3个环节。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统一投资、服务,农户承包经营,实现了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基地生产环节,合作社不仅不挣成员的钱,很多时候还要赔钱。合作社以1200元/亩的价格流转成员土地,投资1.6亿多元,建成近千个大棚,再以5000元/个(约1.8亩)的价格承包给农户经营,成员们说:“我们只需专心搞好生产,1年下来,每个大棚收入达六七万元不成问题,农资提供、培训指导和后期销售放心交给合作社就行了。”成员说的可不假,合作社通过与省内外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广泛合作,积极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高效益新品种,免费提供给农户种植。目前,5个蔬菜基地分别以种植胡萝卜、马铃薯、大头菜、菜花、白菜、芹菜、西红柿、西葫芦、洋葱、韭菜、黄瓜为主,6个水果基地分别以种植梨、油桃、葡萄、草莓为主。农资方面,合作社有计划地统一为成员购进种子、农药、农膜、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按市场价甚至低于市场的价格销售给农户。产中的科技培训、田间管理和技术指导更是免费为成员提供,以助力成员生产出高品质的果蔬产品。合作社通过多种渠道邀请农业专家为成员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和农业科技知识讲座,努力提高成员科学种田和科学管理水平,提高成员综合素质,培养成员成为高素质农民;分别从县农业农村局、省果研所、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聘请4名专家组成专家小组,为成员提供全面的技术指导,同时聘用6名农业大学毕业生组成科技下乡小分队,配备专门车辆,深入基地解决农业生产和管理中的技术难题,为农业生产取得较高经济效益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产前、产中的规范统一发展,塑造了合作社产品的高品质、强口碑。合作社基地生产的黄瓜、西红柿、胡萝卜、马铃薯等连续5年被评为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名优产品。2009年,合作社3.6万亩基地被河北省农业厅认定为“河北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被中国国际生态产业研究院认定为“河北省东部原生态健康果菜生产发展基地”。至今,合作社生产的“新集”牌蔬菜水果已通过“绿色食品”“有机转换食品”认证。“新集”商标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新集”蔬菜获得“河北省名牌产品”“河北省三十佳农产品品牌”等荣誉称号。2018年,昌黎旱黄瓜被列入河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并被确定为全省二十大区域公用品牌之一。同时,合作社产品通过参加国内各种农产品展销活动,扩大了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合作社成功发展的另一法宝是“向市场要利”,即在销售终端发力,驱动产业链持续运转。合作社至今已建成自有“新集农产品批发市场”400亩,恒温冷库1万平方米,加工车间、农资配送中心各2000平方米,成员会议大厅、结算中心等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成为周边地区蔬菜的集散平台,入驻经营主体上千户,辐射全国各地市场,年交易额超80亿元,成为农业部首批定点批发市场。合作社批发市场的经营和服务环节是合作社收入的主要来源。张理事长向笔者介绍,批发市场有220个冷库,这些冷库以900元/天的价格(含电费)外租给入驻商贩,月租冷库则按2000元/月(不含电费)收费,每个售卖摊位外租又有一笔不错的收入,每笔果蔬交易完成,批发市场都会有一定比例提成。


“向市场要利”还表现在合作社不断开辟外销市场,以解决大宗大路农产品的销售问题。一是高端销售上,合作社建成净菜加工车间,统一包装、配送,通过电商平台、“互联网+”新鲜直供、“农超对接”等各种手段,大力发展产品的跨区贸易,黄瓜、西红柿、西葫芦等产品的高端销售渠道逐年拓宽,在京津唐、东北三省、广州等地备受青睐。二是在普通销售上,合作社利用新集农产品批发市场巨大优势,通过冷链物流配送,解决大宗大路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将产品打入全国各地市场,提高了市场占有率。三是充分利用本地地理优势,通过黑河、新疆、东宁、绥芬河等边贸市场,将产品远销到俄罗斯、新加坡以及其他东南亚市场,使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大幅提高。


合作社真正践行着为成员服务的宗旨。让利于民,使合作社在当地聚拢民心,保证生产稳健、产品优质;向市场要利,使合作社源源不断完成产品输出和引资入社。合作社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势头向前发展,已于2012年底,联合附近区域20家农民合作社,注册成立了昌黎县嘉诚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注册资金6000万元。联合社的建立,丰富了蔬菜水果品种,扩大了采购规模,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做到了农产品全年的不间断供应。虽然发展势头向好,张理事长也表示,合作社还存在自己的发展难题,如周转资金短缺、物流成本偏高、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但他也表示,依然会咬牙坚持,为所在的新集镇乃至昌黎县的农业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海风徐扬,果蔬飘香,昌黎县嘉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和成员一道,用智慧和辛劳努力实现“黎庶昌盛”的美好愿景。


让成员挣钱 向市场要利——访河北省昌黎县嘉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让成员挣钱 向市场要利——访河北省昌黎县嘉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2020年第6


让成员挣钱 向市场要利——访河北省昌黎县嘉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让成员挣钱 向市场要利——访河北省昌黎县嘉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让成员挣钱 向市场要利——访河北省昌黎县嘉诚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上一篇新闻

面对艰难时刻,莫言告诉我们这么做

下一篇新闻

确保战“疫”物资运输一路畅通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