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笋农”的致富新路子

“笋农”的致富新路子

笋农正在对芦笋进行分拣作业。 本报记者摄

6月15日,介休市义安镇田李村芦笋种植基地,一株株芦笋嫩茎破土而出,青翠葱郁,在风中摇曳着身姿,甚是惹人喜爱。十几名收割工一手拎着篮子,一手拿着剪刀,沿着垄沟,在芦笋田里穿梭奔忙,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最近天气好,芦笋长势喜人,每天上、下午都要割一次!今天割下一茬,第二天又能长出来不少。”介休市林海芦笋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高祥一边说话,一边麻利地挑选着刚剪下来的芦笋,按照个头、粗细分门别类。

“我们种芦笋用的全是有机肥,不喷农药,是真正的绿色产品。”田李村党支部书记薛明笑呵呵地说,“销路也不用愁,不出村就被收购了,直接出口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地,走上国际餐桌,是不是美得很?”

说起来,李高祥是田李村种植芦笋第一人。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芦笋营养价值高、需求量大,在北方又鲜有种植,就萌生了自己种芦笋的想法。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李高祥还专门去河南、山东等地进行考察学习。

2013年,李高祥以每亩每年500元的租金流转了10余亩地开始种植芦笋。慢慢地,20亩、50亩……直到今天的200余亩,李高祥种植芦笋的规模越来越大。

“芦笋种植一般在惊蛰前后最佳,第二年会有少量产出,高峰期每亩可产900公斤左右。种植芦笋一次性投入虽然很大,但种一茬可以收获八九年。”李高祥摩挲着手中的几根芦笋开始给记者算账,“按照高峰期计算,亩产900公斤,批发价12元,除去人工等成本,每亩妥妥得能挣8000元左右。”

“今年受疫情影响,批发价降到了每公斤8元左右,加上春天的几次霜冻,产量也降了,但那也比种植传统作物强得多呢。”看起来,李高祥并没有太多担忧,芦笋属于紧俏产品,他相信市场很快会好转。

说话当中,村民吴海峰风风火火地拉着几筐芦笋过来,麻利称重后,放进了合作社的储藏冷库。结算拿到现钱的吴海峰开心地说:“村里发展芦笋种植后,我在打点零工的同时,也种了小7亩,一年下来,几万元的收入就稳稳的了。”

2016年,李高祥成立了介休市林海芦笋专业合作社,“我们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社员30户,乡亲们加入合作社后,我们负责提供芦笋苗和技术指导,芦笋成熟后再统一收购、销售。”

在李高祥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芦笋种植队伍。现在,田李村种植芦笋的面积已经扩大到了350余亩,并辐射到周边任家堡、孔家堡等村庄,整个义安镇芦笋种植面积达到了1000亩,涉及农户100余户。

芦笋种植业的发展,还为部分无法外出打工的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为周边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林海芦笋专业合作社每天固定用工15人,采摘高峰期用工量可达四五十人,来的都是邻近村庄的老人和妇女。今年56岁的范爱莲是义安镇北堡村村民,已经在合作社干了5个年头了,“家门口打工,一天赚70元,能增加收入补贴家用,又能照顾家,啥也不误。”

在做好种植的同时,李高祥又打起了芦笋深加工和线上销售的主意。“芦笋是世界公认的抗癌之王、蔬菜之王,通过深加工,能生产芦笋茶叶、芦笋罐头等,而且现在电商带货兴起,我已经计划努力延伸产业链,发展线上销售,带动更多乡亲增收致富!”谈及未来,李高祥信心满满。

“田李村芦笋种植模式,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有力实践,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值。下一步我们将以改种、改良、改土、改路、改水、改善芦笋生态‘六改’为措施,重点抓好芦笋种植保护区建设,引导更多村民种植芦笋,扩大种植面积,让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致富路。”薛明乐呵呵地说。

芦笋这一特色种植产业蓬勃发展、逐渐成为笋农增收致富的“金扁担”,正是立足于介休市实施的乡村振兴“一园四带”战略。按照战略蓝图,介休市将打造一个万亩中草药现代产业园,建设“精品农业、休闲观光采摘、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农旅融合”4条富民产业带,带动形成“一村一品、多村连片,一乡一业、多业成带”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目前,全市共有县级以上龙头企业24户,采用“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形成六大农产品加工体系,2019年,介休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20.3亿元,真正蹚出了一条农业农村发展新路子。

本报记者白续宏 本报通讯员宋茜 郭敏

(责编:刘洋、马云梅)

上一篇新闻

卡航和新航A380老款商务舱体验对比,看到飞机餐你就知道区别了

下一篇新闻

一场美味的较量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