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今年清明如何祭祖
前天(4月4日)是清明正日,以往扫墓的人流会在这天暴增,但碰上长周末第三天且受到疫情的人数限制,前去祭拜祖先的人比往年的清明正日锐减九成,公众发现,扫墓更有秩序,也更方便。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和广惠肇碧山亭昨天因人流稀少,场地显得很宽敞,现场井然有序。
居士林司理陈锦成解释,由于清明正日在长周末,加上疫情限制了人数,有效把人潮分散开,今年的清明正日和疫情前的清明正日相比,只剩一半到三分之一的人流,前天共有1000多人预约。
“我们预计正日当天通常会比清明开始和结束前的日子多出三到四倍人,因此佛堂在这三天(2日至4日)提早一小时开放,从上午7时就让公众祭拜,希望能满足更多访客的需求。”
公众可继续预约下来在4月份的时间段。场内人数在同个时间不能超过50人,一户家庭限制四人到访,每人的扫墓时间约20分钟,必要时也可灵活性延长。
前天在清明正日前往碧山亭的人数比往年少,公众也都有遵守安全管理措施,只在自己的桌前逗留,并在祭拜祖先之后立即离开。
进出用不同电梯 法会直播可线上参与
居士林也刻意错开人群,安排进入祭拜和法会地点的人与离开的人使用不同电梯,现场有多达70名义工帮忙实施安全措施。
黄彩娟(61岁,自雇人士)疫情前都和一两名家属前去居士林祭拜祖先。今年须预约,家人在一个月前就打算在长周末去扫墓,原本担心人太多且时间段太少,岂料黄彩娟不仅成功预约,前早9时到场时,也见到不是太多人,觉得惊喜且方便得多。
“以往都是人挤人,必须等到其他人完成祭拜,约15分钟后才轮到我们扫墓。今年有预约,一到场就开始祭拜,除了省时,现场人少也很有秩序,地方更通风。只不过扫墓时间限制在20分钟以内,有点短,我们通常会花至少半小时。”
居士林举行的清明法会长达21天,至本月15日,预约也已满额,场地从疫情前可容纳的400多人减至50人。不能亲自到访的公众可选择上线同步参与。
公众到居士林祭祖,除了室内人数限制在50人以内,佛堂也把公众为祖先预订好的贡品按照牌位摆放在桌上,方便公众直接祭拜,不过佛堂也不会阻止人们自带贡品。
碧山亭吁家属 别未通知就失约
碧山亭前早10时的公众也只有三三两两,分布在一楼进行祭拜,每个家庭使用一张桌子,桌子之间有一米距离,约一半的桌子空着。
公众不能带贡品上楼到祖先牌位前祭拜,许多公众表示理解设定限制是为了安全起见。
侯美琴(37岁,诊所助理)与五名家属预约早上10时到碧山亭。她说:“扫墓是必要的传统,因此我们每年都会抢著早到,不然就得面对等候的情况。如今可安排时间段,不只让扫墓过程更顺畅,尤其在疫情当下也比较安全。”
碧山亭副总务张汉君说,该亭往年在清明正日都能接待约1万人,比清明开始和结束前多约5000人左右。
鉴于疫情,前天的预定人数限制在1000人以下,每两小时的场内人数不超过200人,工作人员也会在大门前计算出入人数,若有空档才让没预约就前往的公众进场祭拜。
张汉君建议人们预约后才前往,也尽量不要在没通知的情况下失约。目前4月的预约已满,公众可预约5月的时间段。
碧山亭灵塔将在清明节期间的周末提早一小时开放和延长一小时关闭。
由于骨灰安置所和坟场为防疫限制人潮,一些人也改在家中祭祖。
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及财政部长王瑞杰在面簿贴文指出,他前天早上到东海岸区走访邻里巴刹时,就遇到在买香烛、金银纸和烹饪食材的居民,他们都打算煮一些家常菜来祭祖。
也是东海岸集选区议员的王瑞杰指出,东海岸市镇理事会今年也在区内放置更多焚烧桶。
他感谢居民的合作与谅解,在传承华人传统礼俗的同时,也在冠病时期遵守防疫措施。
记者:王嬿婷
摄影:施策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