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部长:前进党组屋定价政策开倒车或削弱居民住房资产价值
在近期国会辩论中,前进党非选区议员梁文辉以公共住屋成本为切入点,提出当前新加坡居民生活素质不及往昔。针对此观点,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指出其政策主张存在历史倒退性,可能将社会导向住房无法保值、居民难以积累资产的困境。
部长在3月7日人力部预算辩论现场强调,梁议员基于1979年四房式组屋价格(27100新元)与当时大学及VITB毕业生起薪的倍数对比(28倍与43倍),并单方面引用2024年新组屋价格与当代毕业生薪资数据(64倍与95倍),以此论证生活压力加剧。但李智陞指出:1979年仅4%人口接受大学教育,而现代高等教育普及率超过40%;且梁所依据的VITB群体仅占当时应届毕业生9%,显失时代特征。
当前建屋发展局已调整定价机制,通过市场价格联动叠加政策补贴,既保障居民住房可负担性,又维持组屋作为核心家庭资产的增值属性。数据显示,80%以上国民居住在现代化设施完备的组屋,其中逾九成实现自有产权,兼具居住功能与退休保障的双重价值。
部长特别指出,上世纪70年代建筑成本触发组屋价格波动的情况(1979-1981年因人力材料短缺涨价30%)恰证明机械绑定成本机制的缺陷。若采纳前进党提出的安居乐计划,恐将重蹈当年被迫检讨成本定价政策的覆辙,动摇国民住房资产的基础保障功能。
面对是否要回到‘住房仅作栖身之用’的时代这一议题,李智陞以反问方式收尾:‘基于当下住房政策已保障多数国民资产积累的情况下,这样的政策转向是否符合国家整体利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