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反极端主义新举措:培训百名宗教人士识别激进化青年
面对日益严峻的全球安全形势与网络激进思潮传播,新加坡自2023年以来已完成全岛百余名宗教场所工作人员的专项培训。该计划旨在提升回教社区识别与干预青年激进化倾向的能力,这成为遏制极端主义的重要防线。
国务资政张志贤在宗教改造小组开斋节活动上强调,当前威胁呈现线上线下交织特征。官方数据显示,仅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间,就有多达5名本土青年因自我激进化被实施司法管制,其中包含两名未成年人。国际局势波动特别是以哈冲突的蝴蝶效应,成为激进思想传播的重要诱因。
与单纯依靠惩戒手段的传统模式不同,新加坡构建了独特的'预防-干预-重建'三维体系。宗教场所作为关键社区节点,其工作人员通过专业培训获得风险预警技能与心理疏导工具包。这种前瞻式干预机制,已成功避免多起潜在危机。
自2003年成立以来,宗教改造小组形成成熟的工作模式。该组织不仅构建了系统的风险评估框架,还通过编写实务指南、组织定期研讨等方式强化一线人员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该工作始终坚持维护宗教场所的开放包容属性,避免造成社区对立。
在实践层面,该小组注重将现代社会治理理念与传统宗教教义相结合。最新发布的《不负此生:阿里哈吉传》正是这一思路的延续。通过总结已故领袖的宗教治理经验,为当代激进主义治理提供文化与信仰层面的指引。张志贤特别指出,这种根植于社区的价值引导方式,对维持社会长治久安具有深远意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