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经济数据回暖背后隐忧待解:5.4%失业率与投资结构性分化
在提振内需政策的持续加码下,2025年开年中国主要经济指标呈现阶段回暖迹象。国家统计局显示,1-2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虽低于去年12月0.3个百分点,但突破去年全年的增长瓶颈,并高于市场预期值0.6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出现积极信号:1-2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提升至4.1%,其中制造业投资强势反弹至9.0%,较上年末增长0.7个百分点,显示实体产业转型动能增强。
消费市场受春节旺盛消费需求和“以旧换新”补贴叠加效应影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创2024年11月以来最高增速,同比增长4.0%的回暖曲线表明消费修复初现成效。但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强调,当前需求端复苏仍显薄弱,叠加外部环境恶化风险急需警惕。
隐忧主要集中在就业与外贸两个领域:2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5.4%,创2023年以来新高;信用评级机构研究指出,美国对华加征新一轮关税与全球产业链调整的双重压力,导致出口交货值增速回落,波及制造业生产端表现。这种外部冲击叠加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趋势,使得大城市失业率已攀升至半年峰值。
金融市场观察人士分析认为,若要实现今年经济稳健增长目标,消费需求需要至少提升至5.5%-6%的增长区间。但当前居民消费信心受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制约,华侨银行研究主管指出:“房市销售未见明显拐点,仍将拖累相关产业链投资回报率。”
宏观分析师警示,随着前期刺激政策边际效益递减,叠加特朗普政府加码对华关税冲击,预计今年下半年出口同比增速或将回落至零增长区间。野村证券团队预测,制造业投资与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分化很可能延续,这对政策工具的精准施策提出更高要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