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7月19日 星期六

新闻热点

梁羽生武侠经典与旧版插图有何魅力?

提起梁羽生的武侠作品,《白发魔女传》无疑是其中的代表之作。早年的版本中,有些封面以黄山风光为背景,内页插图则出自云君之手。这些插图虽是拼凑而成,却别具一格。云君在旧武侠小说中名气颇高,几乎每一册小书都有他的作品,画中侠女多以粉紫色为底,穿着水蓝衣衫,手舞白色绫带作为兵器,形象鲜明。回忆起童年逛租书摊的日子,那时市面上的武侠封面已换成另一位画师的作品,可能是崔成安。他的画风更为西化,五官深邃,动作充满力量,仿佛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奇幻世界。而云君笔下的《蓬莱魔女》等形象虽灵动秀丽,却似属于另一个时代。

旧版《白发魔女传》中,玉罗刹练霓裳的插图虽因版本模糊而略显遗憾,但有些封面仍保留了清晰的原貌。有一张尤为经典:一男一女,女子身着白衣,衣上点缀小蓝花,吹着横笛,男子英俊挺拔,微笑倾听。这两人应是岳鸣珂与铁珊瑚。影视改编中,刘雪华饰演铁珊瑚,而鲍起静版的练霓裳以白发高髻或蒙面纱的形象出现,轻功出场时,左右侍女提灯相伴,从屋顶缓缓飘落,琵琶声急促如雨,宛如仙子而非魔女。最早的玉罗刹由粤语片演员罗艳卿诠释,而林青霞的版本则因过于前卫和黑化令人震撼,白发飞舞,爱恨成灰,续集更是将她塑造成令人畏惧的魔女形象。

除了《白发魔女传》,老式章回体小说如《儿女英雄传》也令人怀念。这些石印小字书密密麻麻不分段,今人难以细读,但封面却颇具吸引力。画面中,十三妹身着辣椒红的侠客装束,头绑飞红巾,两端翘起如蝴蝶,手持长弓,在屋顶悄然行走,脚踏红鞋,下方还有僧人窃窃私语,背景应是能仁寺。这一形象在粤剧中由余丽珍演绎,扎脚扮相再现“大闹能仁寺”的经典场景。这种古朴而奇异的侠女风范,或许源于清末民初,那时演员踩跷模拟小脚扮演侠女。到六十年代,李丽华饰演吕四娘时,《儿女英雄传》的十三妹遗风犹存,飞红巾的绑法如蝴蝶,拔剑姿势和手捻剑诀透着传统戏曲的神韵。然而,这份戏曲化的侠女形象终究渐渐消逝。回想早期电影中的侠女,李旦旦在《江湖奇侠传》中饰演红姑,胡蝶披着火红披风惊艳银幕,而童年记忆中的红姑则是嘉凌,鬓边弯勾,嘴角常挂挑衅浅笑。

还有一本薄薄的小书《女屠户》,作者为郑证因。封面以冰蓝色天空为背景,画中两人飞檐走壁,女子扎长辫,侧脸可见耳坠,一个回身放出飞剑,英姿飒爽。女屠户陆锦云,人称陆七娘,但书中常以“淫孀”称之,语气令人费解,或许是道德批判,或是反讽之语。作者早年的《鹰爪王》文笔洗练,颇为精彩,但《女屠户》中反复提及“淫孀”一词,似有说书人爱憎分明的倾向。书首注明吴学志修订,部分字句语气是否被改动不得而知。毕竟,女屠户名声不佳,故事最后一句更是定论:她的芳魂艳骨,最终葬送于白山黑水之间,令人唏嘘。

上一篇新闻

泰国北柳府晒盐传统为何逐渐衰退?

下一篇新闻

艾草粿是什么?探秘客家清明节传统美食

相关新闻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