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7日 星期四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在用简体字,为何港澳台反而坚持使用繁体字?

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在载体,而随着我国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越来越多。

根据数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17亿人使用中文,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更是不计其数。除了我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中文的普及度也非常高,汉语还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在用简体字,为何港澳台反而坚持使用繁体字?

从古至今,汉字经历了多次变革,离我们最近的一次是从1956年开始的“汉字简化运动”。经过这次改革,简体字正式代替繁体字,成为了我国的官方文字,如今我们生活中绝大部分场景使用的都是简体字,外国人学习中文也是学的简体字。但如果去港澳台地区就能发现,三地使用的仍旧是没简化之前的繁体汉字。就连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都跟随汉字简化改革开始大范围使用简体字了,为何港澳台地区反而没有跟进呢?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在用简体字,为何港澳台反而坚持使用繁体字?

汉字的起源和演化

汉字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根据研究推测,汉字可能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关于汉字的起源,目前有许多种不同的说法,例如最广为人知的“仓颉造字说”。传说中仓颉被誉为“文祖”,他根据山川万物创造出了文字,结束了长久以来不太方便的结绳记事。相传文字出现那天天上下起了谷子,人们欢呼雀跃,而鬼怪却吓得抱头鼠窜,在《淮南子》中有记载:“天雨粟,鬼夜啼”。除了仓颉造字的说法,还有结绳说、图画说、刻化说、八卦说等等。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在用简体字,为何港澳台反而坚持使用繁体字?

有据可查最早的系统性汉字是出现在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甲骨文最早被发现于河南安阳,因为当时人们并不知道这些甲骨是珍贵的文物,很多都被当成药材给磨成了粉粉。后来各国各地的商人们开始大量收购甲骨文骨片,导致大量甲骨文流失在外。随后我国的考古学家们对甲骨文进行了紧急保护挖掘,根据数据统计,目前已经发现的甲骨文骨片多达15万片,在上面发现了4500多个不同的甲骨文汉字。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在用简体字,为何港澳台反而坚持使用繁体字?

甲骨文也叫“契文”、“殷墟文字”,最早是殷商时期占卜用的文字,因为年代太久远,现在很多甲骨文仍旧无法破解其意思。在这4500多个甲骨文字中,能看懂的大约有2500个,还看不懂的有2000多个。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在用简体字,为何港澳台反而坚持使用繁体字?

在甲骨文之后汉字又经历了多次演化,有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等,并最终成为了我们现在使用的简体字,而各种不同的字体也在书法艺术中大显身手,并没有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在用简体字,为何港澳台反而坚持使用繁体字?

汉字简化改革

到了近代,汉字由于字体较多,形态各异,加上古文、白话文交杂,变得非常不易于日常使用,因此我国开始对汉字进行改革。在中文改革中“白话文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白话文是一种相较于文言文来说更加通俗易懂,在市井中被广泛使用的书面语,我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就出现在白话文改革时期。白话文运动的影响深远,对后来的汉字改革运动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在用简体字,为何港澳台反而坚持使用繁体字?

我们现在学习汉字,肯定离不开在幼儿园里学到的汉语拼音字母,声母、韵母以及声调等组成部分相互配合,就能让人轻松看懂一个汉字的读音,只要学会汉语拼音,就算是“不识字”的人也能将一串汉字准确的读出来。每当遇到有汉字不会写的时候,很多人也会用拼音代替。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在用简体字,为何港澳台反而坚持使用繁体字?

其实汉语拼音字母在1958年才正式开始使用,跟汉语拼音同时进行的,就是1956年的汉字简化改革。《汉字简化方案》颁布之后,专家学者们开始整理和简化现有的繁体字,然后推出了一套更易书写,歧义更少的简体字。简体字配合汉语拼音让学习汉字变得简单,为我国后来的扫盲运动打下了基础。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在用简体字,为何港澳台反而坚持使用繁体字?

为何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使用简体字

我国的汉字简体化改革完成之后就开始在国内大面积推广,因为我国是纯汉语环境,所以与繁体字一脉相承的简体字很快就普及完成,而繁体字也没有被完全弃用,直到现在我国也是繁体、简体并用。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在用简体字,为何港澳台反而坚持使用繁体字?

我们都知道,新加坡的华人比例非常高,它是东南亚地区的交通要道,自古就是许多人移民的首选,因此新加坡国内大多都是从世界各地移民过去的人。新加坡华人增多之后就逐渐培养了汉语使用环境,目前新加坡的官方语言多达4种,分别是汉语、英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在用简体字,为何港澳台反而坚持使用繁体字?

在没有标准普通话之前,新加坡的汉语多是各地移民带过去“土话”,加上繁体字难认又难写,非常不利于推广。于是后来新加坡进行了自己的简体字改革,还创造了70多个自创简体汉字。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在用简体字,为何港澳台反而坚持使用繁体字?

汉字简体化受到了新加坡华人的广泛认可,但因为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新加坡的简体字被改的五花八门,难以推广使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加坡开始全面引进中国改造完成的简体字,并引入了汉语拼音。1979年新加坡出台《简体字总表》,新加坡的汉字也正式跟中国统一步调。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在用简体字,为何港澳台反而坚持使用繁体字?

马来西亚的华人比例也很多,占到了20%。但早期马来西亚并不想让汉语在马来西亚盛行,因此还曾强制学校全面使用马来语,并排挤中文学校。但后来马来西亚的华人们为了更好地使用汉语,便开始向已经完成了简体字改革的中国全面学习。由于在马来西亚汉语使用人数太多,在民间力量的推动下,马来西亚最终承认汉语以及简体中文的使用。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在用简体字,为何港澳台反而坚持使用繁体字?

为何港澳台不用简体字

可以看出无论是新加坡还是马来西亚,都是因为国内对汉语改革的需求大,加上旁边中国简体字改革进行的非常成功,所以展开了全面学习,让简体字在当地落叶开花。那么既然别处都可以学习,为何在我国的港澳台地区,简体字反而没有推广呢?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在用简体字,为何港澳台反而坚持使用繁体字?

港澳地区没有进行简体化改革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赶上这次改革。香港和澳门分别是在1997年和1999年回归的祖国,而我国的简体字改革发生在六十年代,所以这次改革对两地的影响很小,后来也没有机会和必要在进行全面推广。

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都在用简体字,为何港澳台反而坚持使用繁体字?

另一方面,早期两地也有个别人觉得使用繁体字显得更加“有文化”,只有需要扫盲的地方才用简体字,所以并不热衷于改用简体字。台湾地区除了没有赶上改革,更多的是不想使用简化文字,以此来标榜“独特性”,所以曾经也很排斥简体字。

上一篇新闻

甲骨文研学者王建钢老师受邀一带一路东盟文化——新加坡巡展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最多华人聚居的地方,到处中国货,因旧时牛拉水而得名!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