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美国是怎么走到今天这步的(六十六)-二战中的美国(六)

上回说到,美国终于对德宣战,看起来只要赢下战争就能登上世界霸主宝座。但问题到这儿全都解决了吗?

没有。

你尽可以琢磨怎么赢,但别人总没有输给你的义务。你觉得自己聪明,别人也不会觉得自己很笨。美国宣战的时候,日本还在太平洋上高歌猛进,德国正在冰天雪地里围攻苏联首都莫斯科。力量对比虽然改变了,但战局对盟军来说其实并不乐观。

再则呢,战争毕竟不是做生意,并不是说签个协议,收购一部分股权就能解决全部问题。美国人还得亲自加入这场战争,在战场上展示过自己的能力之后,才会被世界所承认。并不是说光拿家底儿出来比比大小就行。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大家就明白了:1950年到1953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跟美国比家底儿,那是叫花子跟龙王爷斗宝,没得比。但中国志愿军就是能在装备、物资都处于绝对劣势的条件下,把17国联军从鸭绿江边推回到三八线。就此给五大常任理事国任务留下“彩旗缤纷”这个副本,难度与“怒海狂涛”、“凛冬将至”相当,也许只略低于“铁塔尚存”。世界从此知道中国人说话算话而且不好惹。

这种战略地位不是翻口袋比家底儿比出来的,而是真刀真枪在战场上杀出来的。

所以,美国必须参战。

美国是怎么走到今天这步的(六十六)-二战中的美国(六)

当然,战争的过程我还是不赘述。理由我前边说过了,我喜欢这个,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别的不说,光美国人在地中海出的洋相我能给大家单开一个系列。为了不耽误大家时间,我只讲与战后国际局势密切相关的部分。

首先,还是先说离咱们近的。1942年,日军在西太平洋和马来半岛一路高歌猛进,占领新加坡、菲律宾。叼烟斗的那个白痴留下一句“I will be back”,扔下部队仓皇逃到澳大利亚。而澳大利亚被剥得只剩下新几内亚岛一袭薄纱,在日本淫威下瑟瑟发抖。

就在这个时候,小日本儿突然脑抽。打算一劳永逸地解决美军在太平洋上的威胁。他们在1942年6月发起了中途岛战役。结果这次战役成了世界战争史中,上门送人头的经典战役之一。日军参战的四艘主力航母全部被击沉。物质损失还在其次,最严重的是这次失败把小日本的胆子打没了,脑子打懵了,就此一蹶不振。太平洋战场上的战争还要再打三年,但战争的胜负实际上在1942年6月5日上午10时25分日本三艘主力航母起火燃烧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此后的三年的战争,不过是在逼日本人承认失败而已。

但在欧洲战场,事情就没这么简单了。

美国是怎么走到今天这步的(六十六)-二战中的美国(六)

从美国对德宣战之后,斯大林就要求英美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以减轻苏联的军事压力。但罗斯福非常清楚,别看美国人平常舞舞喳喳使刀弄枪,开起来好像挺武德充沛的,但实际上美国人并不擅长打仗。

因为最迟从南北战争后,美国已有八十来年没经历过大规模战争的洗礼。还在还明白的美国将领中,仅有的战斗经验除了在一战中指挥小部队行军,就只剩下在墨西哥边境冲突中跟墨西哥农民进行牛仔式对射。

美军在太平洋战场打的不错,那是因为小日本儿太矬。这支外行军队,哪怕装备天顶星人的武器,到了欧洲战场上也只有给对手送经验值得份。

插句题外话:罗斯福总统判断美国人经不起死亡,通过这次新冠疫情来看,他可能是判断错了。死五十多万了,美国人也没怎么样。

但苏联的要求又不能置之不理。

所以美国动用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强大舰队,对没有敌人的非洲海滩发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登陆战。跑到非洲去对付已经被打断了脊梁骨的纳粹非洲军团。即便是这样,武装到牙齿的美国大兵还是在凯瑟琳山口被隆美尔好好教训了一通。

美国是怎么走到今天这步的(六十六)-二战中的美国(六)

接下来盟军发动地中海战役,让意大利出局。这场战争打得可歌可泣,美国人上演了无数二十年脑血栓都干不出来的蠢事。连巴顿将军都是在这儿学会使用海军舰炮支援的。不过总算是仗着绝对优势的武器和火力获得了胜利。

时间进入1943年末,战争的胜负已经非常明确,不会再有悬念了。到了收获胜利果实的时候。美、苏、英三国首脑在伊朗德黑兰召开会议。与其说他们是商量如何战胜纳粹德国,倒不如说他们是商量战争结束后如何划分势力范围。

此后罗斯福感觉美军在地中海锻炼得不错了,终于发起了著名的诺曼底登陆。美、英、法等国联军在拥有全部海空火力优势和兵力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第一天打死了一万德国兵,被德国人打死一万两千人。

在随后近一年的战斗中,处于绝对优势的西线美英盟军,被数量远远少于自己的德国残兵败将死死拖住。在突出部之战中还差点被打了个围歼战。

相反苏军却视死如归,气势如虹,一路上攻无不取战无不胜。

美国必须尊重苏联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实力。

美国是怎么走到今天这步的(六十六)-二战中的美国(六)

同时,美国也需要一个留在欧洲,让众小弟都老老实实听话的理由。所以,就在二战还没有结束之前,两强争霸的世界格局实际上就已经确立了。

战后的秩序,实际上是在两个会议上决定的。

这个咱们下回再讲。



上一篇新闻

马来西亚文化工作者推新书记录60年“华乐路”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这个旅游胜地花里胡哨,早期南下华人多聚居于此!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