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丝绸之路的三个关键区(三)

嘉峪隘口是陆上丝路的“马六甲”

河西走廊南北宽窄不一,最窄处嘉峪隘口只有10多公里。如果把河西走廊比作一个修长的瓶子,乌鞘岭是瓶底,南北山是瓶壁,武威、张掖、酒泉三郡是瓶子的腹腔,敦煌郡是喇叭形瓶口,瓶口大张对着新疆。武威、张掖之间的焉支山是贴在瓶腹上的商标,酒泉、敦煌之间的嘉峪隘口是细细的瓶颈,《肃州志》称为“河西第一隘口”。两山之间,小者为谷,大者为峪,嘉峪南山俗称文殊山,是祁连山的一部分,嘉峪北山俗称黑山,是北山向南突出的山体。两山夹峙嘉峪隘口,古代丝绸之路、当代公路、高速路、铁路、高铁、油气管道、西电东输都从这里通过,别无选择。把嘉峪隘口称为陆上马六甲,一点不过分。

“关,境上门也”,古人又称关为塞门,主要职能是“稽查商旅,验讫关文”,连带职能是防御外部入侵。丝绸之路的塞门是玉门关,嘉峪隘口“南有雪山嵯峨万仞,北有紫塞延袤千里,乃诸夷入贡之要路,河西保障之襟喉”,是玉门关址的最佳选择。嘉峪北山古称玉石山,有一条10公里的石峡贯穿山体,湖沼泉水常流,汉唐丝路就从这里依山傍水通过。石峡东口是出入玉山之门,《山海经·大荒西径》称之为玉门:“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丰沮玉门”。公元前115年丝绸之路正式运营,西汉在玉门设置玉门关。之后移民关外,开发敦煌,公元前99年“分酒泉地置敦煌郡”,在敦煌西境古董滩设置阳关,为玉门关的前哨,调遣“酒泉玉门都尉”戍守,下领若干侯官,驻防各处。解读当地出土汉简可知,驻防阳关北面小方盘城的侯官,是“酒泉玉门都尉”的下属“护众侯”,名“畸”。嘉峪山的玉门关继续设防,为阳关后距。

丝绸之路的三个关键区(三)

《史记》三见玉门,两汉三史十见玉门关,每次上下文明示或暗示的地理位置都都在这里。北朝文献把玉石山称为金山,玉门关“石门周匝”。唐代文献说:自肃州“又西少北七十五里至故玉门关,关在南北山间”,位置十分准确,实测正是这里。五代北宋文献四见玉门关,也说位置在这里,如“肃州西行一日至玉门关”。明清《肃州志》把玉门关称为石关儿或水关儿,石峡称为石关峡或水关峡,沿用至今。

玉门关的遗迹是玉石障,是一条封锁嘉峪隘口的汉长城,北起玉门关南山顶上,南至讨赖河悬崖,全长15公里,遗迹至今犹存。还有一堵封锁玉门关口的石墙,后来坍塌成一道石梁,本世纪初还很清晰,后来景区整修河道,被毁。玉门关口没有发现汉城堡遗迹,与《肃州志》所记“宋元之前有关无城”相符。

丝绸之路的三个关键区(三)

东汉初年战乱,“诏罢”敦煌郡和阳关,五年后又“闭玉门关以谢西夷之贡”。收复西域后,75年玉门关西迁小方盘城,为丝路南中北三道的共同起点。609年玉门关又东迁瓜州北境双塔堡,为隋唐新北道起点。763年吐蕃入侵,丝路中断,玉门关消亡。蒙元恢复了丝路,但没有 恢复玉门关。1372年玉门关又在嘉峪隘口重生,重新命名为嘉峪关,为明代丝路过境塞门。1494年“吐鲁番叛,闭嘉峪关,绝西域贡”,丝绸之路衰落,嘉峪关由商贸海关转型为国防边关,保存至今,为世界文化遗产。

玉门关是否初置于敦煌,是中外学者争论了一个世纪的公案。熟悉嘉峪隘口历史地理的嘉酒地区志愿者,在先贤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论证,得出了玉门关初置于嘉峪山石关的结论,多次在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和引用。2014年,甘肃省历史学会和嘉峪关市委宣传部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又得到省内外专家的确认,市政府批复长城文化研究会,为西汉玉门关挂牌。但是,目前当地仍然把西汉玉门关标为“悬壁长城”,一些媒体不时重复玉门关初置于敦煌的陈词旧说,误导受众。

丝绸之路的三个关键区(三)

笔者拙文《玉门关是丝路第一地标,兼谈嘉峪关的发展目标》(嘉峪关日报2017年6月20日)提出嘉峪关市的发展定位,应该是以丝路两关文化产业为支柱经济的“一带”地标城市,也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关键节点城市,河西走廊的区域中心城市。一群中国移民的后裔,依托马六甲海峡的区位优势,打造了一个很发达的新加坡。来自29个省市区移民的后裔,依托嘉峪隘口的区位优势和丝路两关的文化优势,能不能打造一个更发达更文明的嘉峪关,首先是能不能跨过惯性陷阱,拾起文化自信。


上一篇新闻

那些停留在设想中大运河,哪一条可以改变中国的经济格局?

下一篇新闻

广西正在修建一条高铁,预计2021年全线通车,有经过你的城市吗?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