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马来西亚为什么把新加坡踢出联邦

由于在二战中消耗严重,英国已经无力维持他们的庞大的海外殖民地。亚非地区民族解放意识的觉醒刺激了马来半岛的独立运动。1957年,马来半岛借着民族独立的春风脱离英国殖民统治,组成马来亚联邦。
联邦独立后,周边其他殖民地的前途问题还待解决,其中就包括新加坡。1961年,经过谈判,马来亚、新加坡、沙巴和沙捞越同意了东古提出的四个政治实体一起构建“马来西亚联邦”的构想。
1962年,新加坡经过全民投票,同意加入马来西亚联邦。1963年8月,马来西亚联邦宣告成立。
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正中心地带,是兵家必争之地,但面积狭小,缺乏战略纵深,如果外敌入侵,新加坡很难凭借自身的实力保障自己的安全。加入马来西亚联邦,新加坡可以借助马来西亚共同防御体系,保护自己的安全。
此外,新加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资源匮乏和市场狭小的缺陷,借助马来西亚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发展自己。

但是,新马之间的蜜月并没有持续太久,甚至还没有经历“七年之痒”,马来西亚联邦就迫不及待地把新加坡给休了。
新加坡早就凭借着港口贸易的发展,成为了联邦中最富裕的一个成员。而其他成员国的经济却十分落后。
曾经英国殖民者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这个历史原因使得四个成员邦之间的市场十分分散。

在当时,新加坡作为联邦最富裕的地区,要向联邦政府上缴40%的税款,1964年,这一比例一下子提高到了60%。即便这样,联邦政府依然不愿意向新加坡开放沙巴和沙捞越市场。也就是说,马来西亚联邦在经济上“打压”新加坡。
而经济纠纷引发了一系列政治争端。两地的矛盾焦点在于马来西亚联邦到底是“谁的马来西亚”的问题。
马来西亚的主体民族是马来人。摆脱殖民统治后,翻身做主的马来人就迫不及待地希望把政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希望国家是“马来人的马来西亚”。
但是,联邦内部除了马来人之外,还包括华裔、印度裔等多个少数族裔。


在建国的时候,华人是第二大族裔,占据了国家人口的44%的比例,几乎与马来人相当。而马来西亚的经济命脉,恰恰掌握在华裔手里。
由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差异以及巨大的贫富差距,马来人和华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出来。马来西亚的政客们时刻担心着华人会取代马来人成为国家的主导者。
新加坡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经历了两波华人移民浪潮之后,华裔逐渐取代了马来人,成为了这里的主要族裔。当时新加坡的州长李光耀还有着不同的政治主张,他希望建立“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

两字之差却代表了不同的含义。李光耀的马来西亚人除了马来人之外,还包括华裔、印度裔和其他少数族裔,这就与联邦政府“马来人至上”的原则背道而驰。
为了保持马来人对国家政权的牢牢掌握,时任马来西亚总理东古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华裔占主体的新加坡从联邦中踢掉,从此稀释联邦里的华人比例。

马来西亚把新加坡踢出去后,华人比例从44%下降至今天的24%。马来人的比重上升到今天的三分之二
如此一来,华裔在马来西亚的比重就大大减少。马来人在国家中就可以占据压倒优势,掌握马来西亚的大权,一劳永逸地解决种族争端。
于是,马来西亚国会通过了一个紧急宪法修正案。经过投票,最终以126票赞成,0票反对,将新加坡这个面积狭小,经济最发达,华人比例最高的地区踢除了联邦。

在失去了马来西亚联邦这一靠山之后,新加坡全国沉浸在一种悲痛的状态中。李光耀在发表全国演讲时痛哭。
纵使是一百个不情愿,新加坡人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结果。1965年8月,新加坡与马来西亚正式分手,新加坡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新加坡硬是凭借着自己坚韧不拔地意志,为自己赢得了生存的空间。
新加坡人凭借自己地处马六甲海峡这一国际交通要道的优势和华人的智慧,努力发展外向型经济,让新加坡一跃成为了国际金融、商贸和旅游中心,和东南亚唯一的发达国家。

马来西亚为什么把新加坡踢出联邦

新加坡风光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两任总理都警告中美冲突,李显龙说要做好心理准备,尽力不卷入大国斗争

下一篇新闻

利智电影七年之痒 揭秘你所不知道的利智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