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2日 星期五

佛教之四十八:当代南亚、东南亚各国佛教3


佛教之四十八:当代南亚、东南亚各国佛教3

佛教之四十八:当代南亚、东南亚各国佛教3

⑧老挝

老挝与柬埔寨一样,南传佛教在民族传统中占居主导地位,男子一生至少要出家1 次,全国95%的人以佛教为自己的精神信仰。现代老挝高僧坎丹曾认为佛教寺院在老挝人民生活中具有文化学校、为民众治病、议事场所、娱乐场所、憩息场所、学习手工技艺的场所和保存、传播文学艺术的机构等多方面的功能。


  当代老挝佛教的发展既是民族独立意识的一种表现,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一方面热心于佛教的人越来越多,1940年全国只有僧侣4000人,1950年则增至13500 人;另一方面是许多僧侣加入抗法游击队,即使未离开僧伽的僧人也用佛教教义" 对解放斗争的活动做贡献"。 1955 年新独立的老挝在美国势力的干预下陷入内战,1959年政府公布了旨在严加控制的《老挝僧伽法例》,1960年政府撤销僧王职务,解散佛教协会,并制造矛盾分裂各宗派。1960年5 月苏发努冯越狱成功,许多僧侣随之投奔解放区。同年,老挝佛教联盟成立,提出团结、斗争、中立、和平的口号并用" 取缔贪污、镇压人民行为,恢复公民的自由权利,即是善者有善报,恶者有恶报" 等佛教义理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


  1972年随着解放区日益扩大,老挝政治各方面开始和平谈判,佛教逐渐兴旺,僧侣达到1.8 万余人,1975年则达到2.4 万人。1976年7 月,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全国统一的老挝佛教徒联合会,新政府一方面支持和参与佛教界的活动,为修复寺庙支付了20万美元,另一方面对僧侣开展社会主义教育,强调佛教与社会主义的目标一致。然而佛教毕竟不能完全等同于社会主义,人为地实现合一,不可避免地会采取某些过火行动,结果必然会伤害佛教徒的感情,据西方学者统计有1.5 万名僧侣受到轮训,许多僧人离开寺院,87岁的法宗派僧王于1979年逃往泰国。1980年老挝政府的佛教政策开始有所缓和,此后进入佛寺礼佛的人逐年增多,许多佛教节日也如期举行,1985年还在万象举行了亚洲佛教和平大会。


  


⑨越南

当代越南佛教南北方各大组织虽于1951年成立了越南佛教总会,但受政局影响,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北方佛教界于1961年成立越南统一佛教会,1974年时拥有信徒500 多万人;南方大乘与上座部佛教徒则于1964年成立越南佛教统一教会,拥有信徒600 万。1968年南方佛教分裂为印光寺、永严寺和龙云寺3 大宗派,南方解放区的佛教徒还另行组织了六和佛教徒联合会。


  越南佛教以北传大乘佛教为主流,北方与中部地区流行中国佛教的禅宗流派,但多与道教、民间信仰、儒家忠孝观念及祖先崇拜等相结合,有明显的民俗化和世俗化倾向。较典型的是宝山奇香派,该派倡导无寺无僧,要求信徒思祖先、思国家、思三宝和思人间。其他重要宗派还有莲宗派、元绍禅派和了观禅派等。元绍禅派在南越有较大影响,它以顺化为中心,其寺院占南方寺院的70%。


  此外,在南越还有以佛教为主体、混合其他各教的新兴宗教高台教(创生于本世纪20年代)。该教以释迦牟尼为最高,老子与孔子次之,还尊奉姜太公、玉皇大帝、耶稣等神灵;教徒着三色眼,红色代表权威,属于孔子,蓝色代表宽容,属于老子,黄色代表德行,属于释迦牟尼;教徒吃素、蓄发,传教依靠" 奇笔"。该教在当代发展中形成仙天派、西宁派、前江派、后江派等许多支派,有的支派还有自己的军队和政党。1972年该教又创办了高台大学院。


  在60年代期间,越南南方的佛教徒积极投身于抗美救国斗争。吴庭艳政府(领导人为天主教徒)歧视和压制佛教的行径一次又一次地激起广大佛教信徒的强烈不满。1963年5 月顺化政府禁止佛教徒纪念佛陀诞日,并禁止悬挂国际佛教旗帜,6 月初政府对集会的佛教徒与青年学生武力镇压,先后死伤数十人,6 月11日70多岁的老和尚广德在市中心自焚以示抗议。6 月16日西贡70多万义愤填膺的佛教徒和各阶层民众游行遭到军警镇压,7 月间各界群众的抗议活动遍及南越,吴庭艳政府施以高压政策,8 月间又有6 名僧尼先后在不同地区自焚以示抗议,反抗斗争再次进入高潮。最终导致吴庭艳政权垮台。


  当代越南佛教在域外的传播一是随战争期间难民迁移而传至海外,美国的洛杉矶和澳大利亚的昆士兰是比较重要的越南佛教活动中心;二是在1975年后随越南政府的扩张活动而" 传教" 于老挝和柬埔寨等地区,但因受到当地佛教徒的抵制而成效甚微。


  


⑩东南亚其他国家

马来西亚联合邦成立于1957年,其宪法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佛教徒主要集中在槟城地区。马来西亚现有佛寺庵堂600 余座,主要是大乘佛寺(约400 座)和泰系佛寺(约200 座)。1959年马来西亚佛教总会在极乐寺成立,1969年世佛联第九届大会在槟城举行,这是第一次" 在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召开一次世界佛教大会"。新加坡的华人比例较大(75%),因而华人中盛行的大乘系佛教构成其主流。60年代佛教界开展" 佛教青年运动" ,除开办星期佛教学校外,还组织佛教征文大奖赛,佛教文化史展等。80年代初佛教徒达到53万人,占人口四分一强,80年代末有所减少。新加坡佛教寺庙很多,号称" 两巷一庵,一街三寺" ,较著名的有双林寺、庐寺、报恩寺和普觉寺等。


  印度尼西亚的佛教信徒至少有50O 万之众,但与该国1.1 亿的穆斯林人口相比,相对比例很小。其重要的活动中心为苏门答腊和巨港等地,主要信徒为华人、缅甸、斯里兰卡和泰国寺地侨民,南北二传并举。1973-1983 年,政府在联合国和一些国家的援助下,耗资1800万美元修复佛教古迹婆罗浮屠。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上一篇新闻

曾在求生边缘的佛山禅医,如何涅槃为民营医院中的「黄埔军校」?

下一篇新闻

他放弃百万美元年薪,成为一名静观老师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