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嘉德春拍——博物馆级元青花瓷器亮相「附牛津热时光证书」
本次春拍,供御—宫廷瓷器及古董珍玩专场将呈现两件元代青花瓷器。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身型周正,青花发色浓艳,更带有原配宝珠钮盖,珍罕之至;青花鹿衔灵芝纹大盘,绘画题材罕见,曾为Eskenazi旧藏,殊为难得。
元 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带盖H (通高): 50.5 cm来源:国内重要藏家90年代购于海外。附牛津大学热释光检测报告,1998年2月23日, 编号:P198c26。
1998年牛津大学检测报告
梅瓶是中国陶瓷中传统瓶式之一,其基本形状为小口,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瘦胫,近足处微向外撇。足底向内镟削,形成圈足,一般称之为“内圈足”。梅瓶竖切面轮廓线宛如由两条近似“S”形的曲线拼合而成,其在造型方面给人的视觉感受是形体端庄挺拔、线条柔和流畅,显得雍容典雅。
本次拍品 局部
“梅瓶”这一优雅的名称始见于清代文献。清末寂园叟撰《陶雅》曰:“器皿之佳者,曰瓶、曰盂、曰罐、曰盒,曰炉、盎、杯、盘之属,至于不可胜计,而以瓶之种族为最多。瓶之佳者,曰观音尊、曰天球、曰饽饽凳、曰胆、曰美人肩、曰棒槌……曰梅瓶……”民国初年许之衡撰《饮流斋说瓷》对梅瓶作了进一步解释,曰:“梅瓶,口细而项短,肩极宽博,至胫稍狭折,于足则微丰。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故名’梅瓶’也。”
本次拍品 局部
从现已掌握的实物资料看,梅瓶定型于唐代北方窑陶瓷,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均收藏有唐代白釉梅瓶,从胎、釉特征看,颇似河南巩县窑产品。此后,历代、历朝几乎都烧造过梅瓶,未曾间断,而且釉色、花色品种不断增加,至清代已多达至少30多种。
左:唐代白釉梅瓶,高42.5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中:北宋定窑白釉刻划牡丹图梅瓶,高36.5厘米。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藏
右: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高33.6厘米,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各朝代梅瓶虽然品种不同,但在形体上却均呈现鲜明的时代特点。如唐代梅瓶造型之饱满、宋代梅瓶形体之修长、元代梅瓶体态之浑厚、明代永乐宣德梅瓶式样之沉稳端庄等。这说明各朝代梅瓶虽都遵循一定的程式和规范、使其基本结构大体一致,但各朝代梅瓶又都有个性,即在尺寸大小和形体曲线收放程度方面不尽相同,可谓“大致则有,定体则无”。
本次拍品
梅瓶是元代瓷器中常见造型。当时景德镇窑、龙泉窑、钧窑、磁州窑等均有烧造,尤以景德镇窑所烧造梅瓶的花色品种最多、也最为著名。见有青花、釉里红、蓝釉白花、青白釉等品种。元代梅瓶原本都配有钟形盖,但流传至今者,盖多已遗失。元代景德镇窑梅瓶无论是何品种,其形体比例大致一致,与宋代、辽代、西夏、金代梅瓶相比,肩部更加浑圆,胫部略显开阔,整体显得丰满。
左:元代青花“三顾茅庐图”带盖梅瓶,通高38.6厘米,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右:元代青花《西厢记》故事图梅瓶,高35.9厘米,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藏
元代景德镇窑烧造的梅瓶以青花梅瓶最为多见,所绘主题纹饰大致可分为三类,即人物故事、云龙、花卉等。元代青花梅瓶中最著名的有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三顾茅庐”图带盖梅瓶、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的《西厢记》故事图梅瓶、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四爱”图梅瓶以及江西省高安元青花博物馆收藏的1980年出土于高安县元代窖藏的6件分别墨书《周礼》“六艺”之“礼”、“乐”、“书”、“数”、“射”、“御”的 4 件云龙纹和2件缠枝牡丹纹梅瓶,楷体六字被同时分别墨书于梅瓶盖内和外底。
左: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高42.1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右: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高38.1厘米,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
所见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除了高安元青花博物馆收藏的2件以外,还见有上海博物馆收藏的3件、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收藏的1件、南京市博物馆收藏的1件以及日本私人收藏的1件等。
本次拍品 局部
此次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推出的一件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带盖梅瓶,系私人收藏,从未公开露过面。外壁通体釉下青花装饰,肩部卷草纹装饰带下绘四个均匀分布的云肩纹,云肩内相间绘凤穿栀子花、大雁穿菊花纹。云肩之间以折枝莲花相隔。腹部绘缠枝牡丹纹,婉转起伏的花枝上结有四朵姿态各异的牡丹花,夹杂小花苞。花枝上叶片大小、姿态不一,夹杂小嫩芽。大叶片饱满,呈麦穗状。肩、腹部纹饰以双弦线相隔。胫部绘八个仰莲瓣纹,莲瓣内绘卷草纹,莲瓣头之间只象征性地绘覆莲瓣头。腹部缠枝牡丹与胫部莲瓣纹之间以卷草纹相隔。近底处画青花双弦线。
左: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高40.1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右: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带盖梅瓶,通高48.7厘米,1980年11月江西省高安县元代窖藏出土,高安元青花博物馆藏
这件青花梅瓶与目前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的3件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中的1件和高安元青花博物馆收藏的1980年出土于高安县元代窖藏的两件缠枝牡丹纹梅瓶的造型和纹饰布局最为接近,只是辅助纹饰略有不同。
本次拍品 盖
此梅瓶附钟形盖,盖顶置圆珠钮,钮下有一圆形凸起。盖内无釉,置管状榫,以供插入瓶口,防止瓶盖滑脱。盖外青花装饰。钮上绘八道火焰状线纹。盖面绘卷草纹,盖面边沿绘双弦线。盖外壁上下弦线之间绘8个莲瓣纹,莲瓣内绘如意头形花苞顶着圆圈和圆点。
此件梅瓶造型规整、形体端庄、纹饰优美。所绘图案线条流畅,与所谓“至正型”元代青花瓷器风格一致,显示出元代景德镇制瓷工匠高超的绘画水平。
本次拍品 局部
典型元代青花瓷器使用从伊朗卡善地区进口的上等青料描绘纹饰,笔法娴熟,线条流畅,用笔豪放,纹饰优美。青花发色浓艳。多见大件器物,且多出口到中东、印度地区。
总之,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拟拍卖的这件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带盖梅瓶,造型规整,纹饰优美,最重要的是保留有原盖,可谓弥足珍贵。
元 青花鹿衔灵芝纹大盘D: 33 cm来源:纽约 Weisbrod 旧藏 ;新加坡私人珍藏;伦敦佳士得,2000年11月15日,Lot 15;伦敦 Messrs. Eskenazi, 图版8819;荷兰私人珍藏。出版:Weisbrod Chinese Art Ltd., <Inspiration&Refinement>, 图版24。
盘折沿,弧腹,圈足。盘沿绘卷草纹,盘内壁绘缠枝花卉纹,盘心绘有鹿衔灵芝纹,颇为罕见。底足无釉,细沙底。
本次拍品 局部
元代青花瓷器,存世极其稀少珍贵。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土耳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博物馆世界仅有二百余件。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考古队于1988年间在江西景德镇珠山御窑厂地层中发现,元以及明初大量官窑残器,在此尽管出土的虽仅有元明官窑残片,但也可揭示元代瓷器的真实面貌。
在中国瓷器史上,元代青花瓷被人们认知相对较晚,证实后即被视为中国瓷器史上的明珠。成熟之作烧造于14世纪的景德镇,其采用从西亚进口钴料“苏麻离青”,发色艳丽明快,装饰上也受到伊斯兰艺术影响,最终成为销往中东、西亚等地的重要商品。
青州市博物馆藏品
元代青花瓷器上的纹饰可分为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两大类。主题纹饰见有人物故事、龙凤纹饰、鸟兽虫鱼、花草瓜果、树木山石等各种题材;另有个别特殊题材,如十字金刚杵。辅助纹饰有弦纹、卷草纹、钱纹、回纹、蕉叶纹、云肩纹、莲瓣纹、几何纹、缠枝花纹等。相较之下,盘心绘制花草瓜果、龙凤纹饰及树木山石纹样的较多,人物故事及鸟兽虫鱼较少。如本品绘制此类动物纹饰的,公私收藏中可见如,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藏一例青花雉鸡竹石花果纹盘,著录于《幽蓝神采 元代青花瓷器特集》,图版24。天民楼藏一例,著录于《天民楼珍藏青花瓷器》图版5。另有一例,与是此拍品盘心纹饰相似,1985年4月于山东省青州市元代墓葬出土,现藏于青州市博物馆,著录于《元青花》,页120,121。
Eskenazi与元青花大罐
本件元青花鹿衔灵芝纹大盘,器型周正,青花发色浓郁,曾辗转于欧美各藏家之手,亦曾为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大罐藏家Eskenazi旧藏,来源清晰明确,殊为难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