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9日 星期六

坚持动态清零,港府政策不能左右摇摆

坚持动态清零,港府政策不能左右摇摆


当市民们还沉浸在刚刚结束的农历新年假期时,香港近两年抗疫以来最严重的第五波疫情却如海啸般袭来。


2月初本地新增新冠确诊个案连续数天破百,2月9日更是达到了单日破1000的确诊个案;数名粤港澳跨境司机确诊,过百名司机需强检,文锦渡口岸暂停通车,导致香港新鲜蔬菜供不应求,街市菜价连番数倍,一菜难求,更是出现豆苗50元/半斤的高价!


坚持动态清零,港府政策不能左右摇摆

坚持动态清零,港府政策不能左右摇摆

▲香港街市目前蔬菜价格节节攀升(本刊记者 摄影)


连日来大量地点被列入强制检测,多个采样点均大排长龙,部分更需轮候数小时。


坚持动态清零,港府政策不能左右摇摆

坚持动态清零,港府政策不能左右摇摆

坚持动态清零,港府政策不能左右摇摆

▲黄大仙区、油尖旺区、油塘等采样点等候人数甚多(翻摄港媒图片)


在此危急关头,在香港各界竟掀起了究竟是坚持“动态清零”还是“与病毒共存”的争论,甚至还形成了“共存派”与“清零派”两个阵营。


以医管局前行政总裁、疫苗接种计划专责工作小组成员梁柏贤为代表的“共存派”早前曾质疑“清零”不切实际,应采取“缓疫”(mitigation)策略鼓励市民接种疫苗并且兼顾经济和市民生计,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香港大学医学院微生物学系临床助理教授薛达,他指出“清零”是不可能任务,所以世界其他地方都开始在广泛接种疫苗的情况下“与病毒共存”。


但是,“清零派”代表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反驳道,英国60岁以上患者即使接种两剂疫苗,死亡率也高达3-4%,若放弃“清零”香港医疗系统将面临崩溃,同时政府专家顾问、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师许树昌也坚持“动态清零”,他认为在目前长者接种率不高的情况下,放弃“清零”会对香港医疗系统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但事实上,面对几何式增长的第五波疫情,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在昨天(8日)见记者时表示,坚持“动态清零”策略最符合香港实际情况,政府时间提升新冠疫苗接种率。


坚持动态清零,港府政策不能左右摇摆

▲林郑月娥出席记者会(本刊记者 摄影)


为什么香港要坚持“动态清零”?

新华社6日发表评论文章强调,“动态清零”并不等于“零感染”,而是在常态化的疫情防控状态下,能否快速识别感染的发生,然后快速处置,有效管控和救治,切断其传播链,快速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和有效救治是基本原则。


实际上,根据小编这两年内在香港体验抗疫之路,香港从以下四个方面决定了“动态清零”更适合香港。


第一,“动态清零”体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基本原则。在长达两年的疫情防控战役中,内地与港澳齐心协力,由始至终坚持将市民生命安危放在首位。


当西方国家实施所谓“群体免疫”的策略,实则至今已导致近100万的死亡病例;即使是早前准备与香港实行“旅行气泡”,首针疫苗接种率高达91%的新加坡,目前仍然面临日增7000本地确诊个案的灾难。


加上香港老龄化问题严重,部分不适用接种疫苗的老人家居住在社区当中,第五波疫情更是在多间中小学内传播,若不坚持“动态清零”,那么弱者的生命将受到致命威胁。


坚持动态清零,港府政策不能左右摇摆

▲香港老龄化问题严重,部分老人并不适宜接种疫苗(特区政府新闻处图片)


第二,正如梁子超和许树昌强调,香港医疗系统无法承受”共存“的后果。自2021年11月下旬首次报告Omicron病例以来,全球许多地方的医疗系统濒临崩溃。


坚持动态清零,港府政策不能左右摇摆

▲美国新冠肺炎疫情长期处于严峻状态,医疗系统几经崩溃(央视新闻截图)


英国国民保健署的数据显示,1月2日,英国各医院共有39142名工作人员因为新冠肺炎的原因缺勤,比前一周增加了59%。英国还修改了新冠病毒检测规则,以缩短检测呈阳性的人隔离的时间。


更有外媒报道,法国当局今年一月开始允许感染新冠病毒但症状轻微或者没有症状的医护人员继续治疗患者,而不是自我隔离。


外媒称,意大利报告的单日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不断创下纪录。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的医院系统已经告急。当地医院的医生协会负责人布鲁诺·祖卡雷利说:“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有可能崩溃。”


就连西方国家当中的抗疫模范新西兰也在近日单日新增病例持续增至过百例。更别说美国日增超40万例确诊,全美98%的废水样本检测出新冠病毒。试问,香港的医疗系统能否承受这样的大爆发?


第三,香港坚持”动态清零“是复苏本地经济和尽早与内地通关的基础。正因为坚持”动态清零“,内地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根式大涨8.1%,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最后,实现”动态清零“是恢复香港市民抗疫信心的关键因素。经历了长达两年的抗疫持久战,加上两年无法实现与内地双向免检疫通关的疲惫,无论是香港政府还是市民都需要一针”强心剂“,而”动态清零“正是证明香港抗疫成功的关键。


港府抗疫须坚守理念

现如今,无论是外媒《经济学人》、《纽约时报》抑或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频发文指责“动态清零”“拖累全球与病毒共存的进度”,不过是为了转移自身防疫策略失败的责任,置国民生命于不顾,将经济发展放在生命之上的“重商主义”。


特区政府抗疫须坚守理念,否则便会左摇右摆,甚至出现朝令夕改的情况。


当下,香港正面临一场史无前例的挑战,香港更加应该坚定走”动态清零“策略,在”一国两制“的大前提下,积极与内地防疫政策对接,正如国家卫健委新冠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近期接受港媒专访时表示:


“我们中国的防控已经证明‘动态清零’是符合实际的,至少现阶段是的。我以为,‘动态清零’对香港仍然是适用的。但是对香港来说,如何让‘动态清零’,能很好地平衡社会经济发展、生产生活和疫情防控的关系,这是一个科学的命题,也是一个民生的命题。


(本刊记者 刘妍伶)

坚持动态清零,港府政策不能左右摇摆

本文为《香港经济导报》新媒体文章,

如欲转载请私信联系。

上一篇新闻

21深度丨连续5日新增破百!检测费用高昂!香港疫情第三波失守背后

下一篇新闻

世界一线城市中国除北上广深,还有一个千万人口,月收入2W+城市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