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月11日 星期三

香港开始抢人了,你愿意去吗?

香港是一个蓄水池,也是一道闸门。

香港开始抢人了,你愿意去吗?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一向“高高在上”的香港,也开始抢人了。

上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宣读了就任以来的首份《施政报告》,其中提出多项“招揽人才”计划。


香港开始抢人了,你愿意去吗?

对比以往的施政报告,不难感受到港府此次抢人的空前力度。

《2019年施政报告》,没有涉及“招揽人才”或“吸引人才”的内容。

《2020年施政报告》,只有一段关于“吸引人才”的文字,在接近结语的第160条,而且不包含具体实施方案。(另在创新科技小节提出“杰出创科学人计划”)


香港开始抢人了,你愿意去吗?

《2021年施政报告》,将“吸引人才”列为独立小节,涵盖第149—159条内容——仍在靠近结尾处,篇幅虽长,其中明确的举措只有一条:

将“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年度配额从2000个增至4000个。


香港开始抢人了,你愿意去吗?

而《2022年施政报告》,将“招揽人才”放在了第29—31条的显著位置,其中第29条细分为7项,都是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

例如,取消“优秀人才入境计划”年度配额(无限配额),延长香港大专院校非本地毕业生逗留期限(一年→两年),延长工作签证年期等等。

又如,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

过去一年年薪达港币250万元(约合人民币230万元)或以上的人士,以及毕业于全球百强大学并在过去五年内累积三年或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士,可获发为期两年的通行证来港发展,不设人数限额。

未符工作经验要求但最近五年内毕业的百强大学毕业生亦可获发通行证,每年上限10000人。

也就是说,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中科大等学府的毕业生,无需工作经验,就可以申请为期两年的香港通行证。

在香港找到工作后,首次签发的工作签证最长三年,而过去普遍是两年。

居港七年成为永久性居民后,如果此前在香港购买了首套住宅,支付了买家印花税和新住宅印花税,还可以按照永久性居民的标准进行退税。


香港开始抢人了,你愿意去吗?

不难看出,诚意满满,但与其说是“抢人”,不如说是“抢人才”。全球百强大学毕业、年薪250万港元(另有年薪200万港元的对应政策)、在香港买房,对多数人来说仍是可望不可即。


特区政府的诚意,也是被逼出来的。

《2022年施政报告》中坦言:过去两年,本地劳动人口流失约14万人。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的人口数据始于1961年,60年来,香港人口总量从300多万增至700多万,只有过两次减少。

一次是2002年年中到2003年年中,人口微降1.3万余人,另一次是疫情以来,已持续两年半剧烈下降。


香港开始抢人了,你愿意去吗?

香港的人口顶峰出现在2019年年底,达到752万,从那时起至2022年年中,已经减少了23万人。

2020年9月,港府曾做出预计,香港人口将在2041年达到811万的顶峰,如今看来,希望日渐渺茫。

人口的减少来自两方面:

1. 自然变动

出生死亡带来的变化,称为人口的自然变动。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香港人口自然增长由正转负。


香港开始抢人了,你愿意去吗?

最直接的原因,是新冠疫情对生育意愿的冲击,造成新生儿骤减。

此外,由于老龄化等因素,香港的人口死亡数字一直在逐年攀升,这是一个颇为稳定的趋势。直到2022年上半年,出现了明显的超额死亡。

在今年之前的四波疫情中,香港累计病亡人数只有213人。而今年以来的第五波奥密克戎疫情,造成了超过一万人病亡,而且集中发生在上半年。

但无论是新生儿,还是病亡的主要群体——老年人,都无关劳动人口数量,更大的影响来自另一方面。

2. 机械变动

迁入迁出带来的变化,称为人口的机械变动。

根据政府统计处的数据,2021年年底至2022年年中,香港居民净迁出9.5万人,其中单程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往港澳通行证)持有人迁入1.83万,其他香港居民净迁出11.32万。

也就是说,2022年上半年,有1.83万人从中国内地流向香港,又有11.32万人从香港净流向世界其他地区,两相抵消,香港居民净流出9.5万人。

自1961年以来,这是香港人口净流出最多的半年。


香港开始抢人了,你愿意去吗?

从图表中不难看出,自1997年回归以来,从香港净流向世界的人口一直很多,只不过2020年以来格外多一些。

迁出的主要原因,一是疫情:作为一座国际化城市,疫情很容易引发香港人口流出,或是原本周期性往返的人口暂停流入——2003年上半年那一次,就有“非典”疫情的因素。

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从2020年6月30日起开始实施。其中,第三条写到:

香港特别行政区负有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责任,应当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职责。

第六条写到:

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

无须讳言,有些港人并不认同这些原则,随后通过申请BNO(英国海外公民)签证等方式离开了香港。

英国BBC有不少文章讲述这一群体的现状,往往捎带抹黑香港,但也有一些细节,让人觉得“低级黑高级红”:

斯托克市KPI招聘公司的肖女士表示,公司希望香港劳动力能协助英国应对因为疫情和脱欧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她说:我们发现,很多东欧人决定离开英国,已经回到东欧。

迁往英国的香港人中约有70%拥有大学学位或更高学历。超过一半的人在香港曾担任专业人员或资深管理职位。到目前为止,招聘人员已经帮助香港人在客服中心、食品加工和办公室行政部门任职。

莫女士与王先生都明白,他们未必能在英国赚到彼时在香港的薪资,但他们尚有一笔卖掉香港房子的现金缓冲。莫女士说,她做收银员或接待员,正在上英语课的先生则希望成为一名送货司机。

招聘人员为两夫妻提供了一个在肉类工厂工作10小时的机会。莫女士说:这将是像机器人一样的工作。

本属于香港的人才,到英国被视为东欧廉价劳动力的替代品,令人遗憾,但也只能说人各有志。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些人要离开香港,由他们去吧。

正如特区政府发言人所说:过去十年,不包括单程证持有人的香港居民在大部分年份均录得净移出。

香港始终是一个既进水又出水的蓄水池,钱也如此,人也如此。

所以更关键的问题是,由于疫情等原因,从内地迁往香港的居民大幅减少。关口管制、防疫措施、跨境航班数量,种种因素限制着人员流动。

这也是为什么,伴随着放松入境管制,港府开始大力招揽人才。

特首李家超说,多项新措施下,相信每年可引入35000名人才。

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因为新加坡虎视眈眈。

在香港资金和人才流失的过程中,新加坡是最大的受益者。今年9月,英国智库Z/Yen发布第32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香港从第3名跌至第4名,而新加坡从第6名升至第3名,“纽伦港”变成“纽伦坡”。


香港开始抢人了,你愿意去吗?

同为港口城市,同为金融中心,新加坡比香港更依赖外来人才。因此当新冠疫情限制了人员流动,新加坡的经济也曾受到严重冲击。

为了重振经济,新加坡更早选择了“与新冠病毒共存”,今年4月起允许完成疫苗接种的旅客免隔离免检测入境,8月起允许未完成疫苗接种的旅客免隔离免检测入境,只要出发前两天完成检测且结果阴性。

于是,新加坡的劳动力市场也更早得到修复。

今年上半年,香港金融及保险从业人数净减少4600人,而新加坡净增加6900人。

香港开始抢人了,你愿意去吗?

今年9月,新加坡还率先开启了“抢人才”计划。人力部推出“顶级专才准证(ONEPass)”,月薪3万新加坡元(约合15.4万人民币)及以上,或者在科学与科技、艺术和文化、学术及研究、体育领域有杰出成就的人士,在未获聘任前就可以申请有效期五年的工作签证。

香港后来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就是对标ONEPass。彭博社也随即撰文对比了两项计划。

香港开始抢人了,你愿意去吗?

步步落后的香港,该如何在与新加坡的竞争中重回上风呢?


或许多数人都忘了,包括香港人自己都忘了,“非典”疫情后,香港经济是如何迅速复苏的。是在特区政府的请求之下,自2003年7月28日起,中央政府逐步开放了内地居民赴港“自由行”。

香港的优势,自1841年开埠以来的优势始终在于,她是中国的香港。既进水又出水,作为一道闸门,沟通中国与世界。

几天前,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在接受《明报》专访时表示,经历疫情及《香港国安法》实施,部分香港资金、企业及人才外流,新加坡未来5年至10年无疑会因而受惠,但长远而言香港有中国内地做后盾,连结中外经济的角色非新加坡可匹敌。

香港虽然不再是过去的那个国际城市,但她将会是中国的国际城市。(It will no longer be the international city of the past. But it will be an international city for China.)

至于人口流出,杨荣文曾在1990年代处理港人移民新加坡的事宜,他认为如今的“移民潮”并不比当年严重。

“同处海角天边,携手踏平崎岖。我哋大家,用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狮子山下》的演唱者罗文,生于广西百色,长于广州,十几岁时去香港投靠亲戚,做过各种零工,直到成为歌手,大放异彩。

词作者黄霑,生于广州,幼时随家人去往香港,及至壮年,引领一代风流,与金庸(生于浙江海宁)、倪匡(生于上海)、蔡澜(生于新加坡)并称“香江四大才子”。

如今唱歌的人走了,写歌的人也走了,甚至一转眼已走了二十年。只有狮子山还耸立着,香江水还在流。山不让尘,川不辞盈,所以山川一直在。

60年前,香港只有300多万人。100年前,香港只有60多万人。你熟知的绝大多数香港人,最多上溯两代,都来自内地。内地一直是香港的底气所在。

所以,如果只看这几年的治乱荣辱,你会感叹东方之珠光彩褪去,香港不再是从前那个香港。但放到百年尺度,多大点事呢?

风物长宜放眼量,既然回不到从前,不妨就成为一个新的香港。

本篇作者 | 木有药师 | 当值编辑 | 麻酱

责任编辑 | 何梦飞 | 主编 | 郑媛眉 | 图源 | VCG

上一篇新闻

新加坡宣布男性之间性行为不再违法,但现有婚姻政策保持不变

下一篇新闻

朔尔茨:去北京访问对我很重要,欧盟峰会上没有国家想与中国“脱钩”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