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科专家共同讨论转移性肾癌局部治疗
编译:肿瘤资讯编辑部来源:肿瘤资讯
肾细胞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泌尿生殖系肿瘤之一,且有约1/3的患者在诊断时已发生远处转移。转移性肾癌(metastatic renal cell carcinoma,mRCC)的预后极差,中位生存率仅为6~10个月,2年存活率约为10%~20%。针对于这一预后极差瘤种,在新加坡召开2017年ESMO ASIA大会设置特设以“转移性肾癌非内科治疗选项的利用”为主题的汇报讨论专场,【肿瘤资讯】在此为您带来该专场的内容概况,详见下文。
M. Nagata教授:“减瘤性肾切除术联合靶向治疗可改善患者生存及预后,舒尼替尼两项随机临床研究值得期待。”
在过去的近10年间,肾癌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从2005年首个分子靶向药物获得美国FDA审批应用以来,已出现了不同种类的靶向治疗药物用于转移性肾癌的治疗,前期大量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证实,分子靶向治疗可显著提高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中位生存及预后。因此前靶向治疗时代,减瘤性肾切除术联合细胞因子免疫治疗是转移性肾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如今在转移性肾癌的治疗上,减瘤性肾切除术(CN)联合靶向治疗是否可提高治疗效果,目前存在争议。
2016年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的一项研究显示,靶向治疗联合CN较单独靶向治疗,中位OS分别为17.1个月和7.7个月(P<0.001)。靶向治疗后行CN较靶向治疗前行CN,患者的总生存获益更佳(P<0.001)。
2017年9月,新近发表在BJU INTERNATIONAL上的一篇题为靶向治疗时代的减瘤性肾切除术的综述文献,作者认为目前尚没有前瞻性研究能验证CN与靶向治疗联合的作用,值得关注的是正在进行的两项随机临床研究CARMENA和SURTIME。前者旨在证实CN的临床应用价值(CN联合舒尼替尼 vs 舒尼替尼),后者旨在探讨CN在联合治疗中实施顺序(CN+辅助舒尼替尼 vs 新辅助舒尼替尼+CN),相信上述两项研究结果的公布,将有利于临床医生正确地选择CN的最佳适应人群。
A. Ng教授:“转移性肾癌的局部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放疗、栓塞术和消融技术。对于转移性肾癌患者,局部治疗有助于控制症状,提高患者对全身性系统治疗的响应,延长患者生存。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肾动脉造影栓塞术是一种缓解症状的安全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总生存。而各种组织消融技术也是另一的选择方案。”
M. Schmidinger教授:“在讨论转移性肾癌患者是否需要接受局部治疗时,外科医师不应拒绝内科医生的意见。”
2017年发表在EUROPEAN UROLOGY上的一项关于转移性肾细胞癌转移灶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基于全体人群的评估研究,共计纳入45279例mRCC患者,其中1102例患者行转移灶切除术,结果发现转移灶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约45.7%,Clavien系统分级III-IV级并发症发生率为25.1%。从临床医师角度考虑,局部治疗是否安全值得深入探讨。
2015年ASCO大会455O摘要显示,肾切除术后发生胰腺转移的中位时间为91个月,对于这部分患者外科手术仍然应该被考虑。对根治性肾切除术后出现的孤立性转移瘤以及肾癌伴发孤立性转移、行为状态良好、低危险因素的患者可选择外科手术治疗。部分患者手术后可延长生存期,极少数患者可通过外科手术而治愈。一项8个队列研究的回顾性分析显示,行完全转移灶切除术患者的中位OS可达36.5-142个月,完全转移灶切除术同死亡的减少独立相关。
但对中晚期肾癌患者外科治疗仅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需注意手术适应证、患者的全身状况、相关危险因素以及手术的风险,综合判断,合理选择局部治疗方案,使患者能够从中获益。
版权声明版权属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