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岁的孩子需要学理财吗?你觉得呢?
5—12岁是儿童理财教育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孩子尚未形成稳定的金钱价值观和消费观。
如果抓住这个黄金时段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让孩子学会如何合理安排10元钱的使用,等到长大之后,给他10万元、100万元甚至更多的钱,他都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好。
真正会培养孩子财商的人,是会让孩子尽早接触钱财、让他认识到钱为何物,从哪里来;让他学着主动打理他的小财富、体验赚钱的不易。
金钱观的教育,也就是财商教育,是一种在生活中引导孩子体验和管理金钱的实践,也是引导孩子学会规划梦想和管理人生的生存教育,更是引导孩子学会感恩父母、建立责任感、获得独立自尊等健全人格的教育。
正确的财富观念、理财意识和良好的理财习惯,将让孩子终身受益。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相信不少家长都遇到过这种头疼的情况:
明明家里已经有很多玩具车了,他总是想要下一辆:“妈妈,昨天买的是消防车呀,我还想要一辆双层公交车!”
一去超市,就把各种各样的零食往购物车里扔,巧克力想要,薯片想要,甜饮料想要,糖果还想要!
有的孩子特别喜欢“跟风”,只要看到别的小朋友有新玩具、零食或是服饰,就会软磨硬泡地缠着家长买一模一样的。
遇到这些情况,如果直接说“不”,结果要不就是爆发冲突,小朋友在公共场合大哭大闹,撒泼打滚,搞得家长非常尴尬;要不就是小朋友情绪低落,提不起精神,偷偷掉眼泪,搞得家长很心疼,忍不住想要妥协。
一旦陷入这种没完没了的循环,最终结果很可能是亲子关系出现问题,而小朋友的消费习惯也跑偏了。
教育心理专家告诉我们,孩子爱乱买东西这种现象很常见,因此作为家长不必过分担心。
连大人都时不时地嚷嚷要“剁手”,孩子出现这样的心理和行为趋势并非没有任何的可取之处。孩子有强烈的购买欲,可能他真的需要某种物质的东西作为慰藉;而跟风买玩具,也是孩子对同伴的一种认同方式,并且能够通过将注意力与兴趣集中到玩具上而有效地克服某种焦虑。
遇见这种情况,家长们如果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用一些比较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应对——比如告诉孩子家里财政困难没有钱,或是避开孩子时常要求购买东西的区域,又或是贬低孩子想要购买的东西,打消孩子的购买欲望,最后的结果很可能会适得其反,也很可惜地错过了提高孩子财商的好机会哦!
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避免孩子出现无节制的消费,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消费习惯呢?
1、让孩子形成自己的金钱观念。
家长不应该避讳跟孩子谈钱。你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以放松和日常的方式去与孩子谈论钱。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可以跟孩子解释钱不是从天上掉下来,也不是凭空变出来的,实际上每一样东西都有它的价值,在现代社会中,金钱是一个衡量商品价值的基本标尺。我们每天用的水、电、燃气、物业服务等等,都是需要钱的。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明白金钱是有限的,并且不容易赚取。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节约水电,带孩子出行时告诉孩子公共交通和自驾的价格区别,去游乐场的时候跟孩子讨论门票是否物有所值,在逛超市的时候跟孩子一起看看价格牌,跟她解释什么是贵的,什么是便宜的,甚至可以让孩子去收银台结账,等等。在潜移默化中孩子很快对数字开始熟悉,也能理解一些概念。
家长平时让孩子参与家务活动,包括倒垃圾、收衣服、整理桌子等等。有些时候孩子的家务做得特别出色,家长可以适当奖励。这会让她更能体会钱是需要通过辛勤劳动赚取的。
2、给孩子定额的零花钱。
在孩子有了基本的金钱观念之后,就该让他们练习怎么支配金钱啦!给零花钱3岁左右开始为宜。孩子的学费和必要的衣物当然是父母来付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还会需要玩具和零食啊,去游乐场玩啊,我们将这些都考虑进去,制定出一个合理的零用钱金额。
金额当然不宜过高,但是也不宜过低。可以参考同等经济水平家庭的零花钱数额,也可以征求孩子意见,同时根据情况变化,适时调整。
在这一金额范围内,要给孩子百分之百的掌控权,并且要与孩子充分沟通,把规则制定清楚。
3、划清界限,不随意妥协。
在孩子有了零用钱之后,跟孩子界定清楚,哪些是孩子自行决定、自行支付的范畴,包括零食、玩具、玩乐项目等。
3岁左右的孩子,此前已经习惯于什么都依赖于父母,想要就要,一下子要让他们懂得掌控自己的零花钱是不可能的,当孩子要求购买他想要,但你认为他不需要的东西时,需要反复沟通:
“你要买这个啊,可以用你的零花钱啊,但是如果你的零花钱花完了,就不能购买其他更想要的东西了。这些不是爸爸妈妈需要给你买的哦,我希望你可以自己决定,不过要提醒你,你的钱剩余不多了。”
为了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家长也可以结合其他例子跟孩子解释这个东西的价格,例如:“这个玩具要90元,能买六七个你最喜欢的奇趣蛋哦!”
如果孩子坚持要买,就尊重他的选择,让他在失望中学习,而不是替他做决定。即使孩子一时花错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对家庭也不会造成什么损失,这也是给孩子在错误中学习、成长的机会。
如果孩子把零花钱花光,还要求买东西,要敢于对孩子说“不”。
当小朋友提前花光了自己的零花钱,又遇到想买的东西的时候,对家长极大的考验就来了,因为这种时候孩子很可能会使出浑身解数,软磨硬泡来让家长妥协。如果不能达到目的,还会有较大的情绪波动,沮丧、愤怒、情绪低落等等。
这种时候,家长一定要坚持原则。我们适当用一些沟通技巧,陪孩子度过这个情绪波动期,但绝不能改变我们的原则。因为这是他自己的决定,应该让他承受这个决定所付出的。一旦出尔反尔,不仅是家长在孩子面前的信用崩溃,也会让小朋友产生哭闹有用的印象。
面对大哭大闹的孩子,我们的情绪应该平和:
“我知道你心情不好呀,爸爸妈妈不能给你买这个玩具,这是我们之前的约定。如果你觉得不开心,爸爸妈妈就陪你哭一会儿,但是因为爸爸妈妈给了你支配自己零花钱的权利,我们就希望你能自己把他管好。如果你想哭,我们就到角落去哭一会儿。”
定好的规则不能破坏,孩子的情绪过后,会开始去思考这个问题。
切记父母和家人必须在零花钱的问题上达到高度的统一,千万不要出现“窝里斗”。
4、进阶——有计划的理性消费。
大家还记得小时候的存钱罐吗?80后的存钱罐很多都是猪猪形状,不时往里头扔进硬币,然后满心期盼何时能存满。有了存钱罐的存在后,大家逐渐就有了存钱的意识,特别是当存钱罐满了以后,会有别样的满足感。
新加坡就有一位妈妈,她会和孩子一起用回收材料制作存钱罐,而且不是做一个,而是三个哦!这三个存钱罐分别是:
“Spend Pig”用来储存买零食和小玩意的钱;
“Save Pig”用来储蓄买比较贵的东西的钱,或者是存到银行的钱;
“Share Pig”里面的钱是用于捐款、帮助有需要的人或者是买礼物送人。
这三只小猪很好地发挥了它们的作用,这位妈妈开始定期给一些孩子一些硬币让她去思考想用这些钱来做什么。大家猜猜她首先会选择那一个小猪?很惊喜的是,她会选择“Share Pig”。
爸爸妈妈们并不是一定要做出小猪存钱罐,但是鼓励小朋友按照不同的用途为零用钱做一个划分,还是相当有必要哒!
根据这些划分,我们就能对孩子的消费做出更多的引导啦。
比如说让孩子写一张心愿单,三个月以后想要收到什么礼物。可以是很贵的玩具,也可以是去一次欢乐谷。
为了达成她的这些愿望,孩子需要尽自己的努力存更多的钱。所以你也可以把孩子的心愿单贴出来,或者画出他们想要的东西,这样就更好地提醒和鼓励他们。
“需要”和“想要”的永恒话题,即便是到了成年,也不可能完全分清楚。成年人在这个问题上搞得一团糟,最终经常因为自己的一时兴起而浪费资源,使得很多重要目标无法实现的人,往往就是从小没有得到财商锻炼的人。所以,与其等到孩子成年之后,犯重大的错误,不如让孩子在小小的失望中反复磨练,与父母反复沟通,建立区分“想要”和“需要”的思维习惯。
推荐大家看一看精灵袋鼠妈妈的《儿童财商绘本》。这套书一共10册,每一册都有独立的主题,分别培养孩子不同方面的财商。比如:
第一本《钱从哪里来?》想告诉孩子不能不劳而获,钱是劳动所得。
第二本《如何用钱购物》则是想让孩子建立自己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第三本《坚持理智消费》是想让孩子从小就学会适度消费,不乱花钱。
第四本《科学的省钱办法》会教给孩子如何让手里的钱发货最大的效率。
第五本《养成攒钱的好习惯》是让孩子明白储蓄的重要性。
第六本《怎样发挥银行的作用》是让孩子明白什么是银行,以及银行在理财中的作用。
第七本《向谁借钱很重要》会告诉孩子借钱要慎重,要找正规渠道。
第八本《挣钱需要好点子》和第九本《规避风险才能赚大钱》是让孩子明白到底怎么挣钱,怎么挣大钱。
第十本《钱不是万能的》是全书的升华部分,是从小让孩子明白钱虽然重要却不是万能的,无法替代健康、友谊、亲情、爱情这些珍贵的东西。
如何让孩子从0开始逐渐理解理财这个难题?相信这套《儿童财商绘本》就是问题的答案,这本书不光时候给孩子看,咱们平时也可以翻看,和孩子一起了解理财,学会理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