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18日 星期二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日落帝国系列(四)

12月7日晚至8日清晨,全球50个城市接力举办了“全球最大露宿街头2019”运动World's Big Sleep Out 2019)。这一“体验流浪汉一夜”的露宿狂欢慈善活动吸引了全球5万人的直接参与。

露宿参与者们听着影星海伦·米伦现场版的床前故事,睡在流浪汉从来都无法僭越的特拉法加广场,心中充满了对流浪汉和世界的责任感 ...

讽刺的是,“主角”流浪汉们对活动一无所知,更不期望能够真正从这个活动得到什么实质帮助。在富人聚集、星光闪耀的城市,流浪汉遇到的既是机遇,更是噩梦...

偶遇一场“全球露宿慈善狂欢”

机缘巧合,7日跟友人相约去伦敦的中国城附近晚餐,途中路过特拉法加广场,正好偶遇了这一场全球“慈善狂欢”的伦敦主场。

刚到特拉法加广场时,我们就发现整个广场意外地被黑色网格布围了起来,周围整齐有序地摆放着警车和救护车,多条道路都被管控起来。非常多的黄色马甲工作者在黑布外围维持着秩序,阻止试图举起手机向内拍照的我们。转角处的黑布上印着活动的标志以及组织机构,才这让我们恍然大悟 - 全球最大露宿街头2019”运动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广场周边道路关闭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阻挡视线的黑布印着活动标志及参与组织

趁着工作人员没注意,我们还是拍了些现场照片。可见广场中央几天前才点亮的瘦瘦亮亮的圣诞树被一团团橙色的防水睡袋簇拥着。在场地南侧,一个大舞台有歌星正在唱着歌,定睛往上一瞅“终结无家可归(End Homelessness)”。这种橘色的防水睡袋是由组织活动的机构提供的,成为了现场的标志。而在纽约,他们使用的是红色防水睡袋。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露宿参与者使用的橘色防水睡袋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特拉法加广场成了睡袋的海洋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圣诞树被橘色防水睡袋包围着

善意的活动:需要真诚的鼓励,你我的力量

这场声势浩大的为流浪汉进行慈善募捐的活动,号召慈善参与者于2019年12月7日至次日清晨,在全球的50个城市的中心广场过一夜“流浪汉”露宿街头的生活。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募集了3800万英镑的资金,将全部交由帮助流浪汉的社会组织管理和使用。

这场慈善接力参与的全球城市包括:伦敦、纽约、爱丁堡、都柏林、贝尔法斯特、芝加哥、卡迪夫、纽卡索、纽波特、布莱顿、曼切斯特、洛杉矶、新德里、比尼亚德尔马、马德里、里耶卡、哈尔科夫、布里斯班、马尼拉、宿雾、阿姆斯特丹、巴特那、加耶、穆扎法尔布尔、兰契、贾姆谢德布尔、维沙卡帕特南、贡图尔、金奈、哥印拜陀、孟买、香港、费城、圣何塞(哥斯达黎加)、马里布和新加坡等。而伦敦与纽约是本次活动的中心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露宿活动的宣传画

伦敦主场的露宿行动从下午就开始举行,晚间6、7点明星大腕的加盟让现场露宿民众的情绪渐进高潮。一些欧美明星也应邀支援参加了在伦敦和纽约主场活动的文艺表演部分,为现场露宿的群众加油。在纽约主场,好莱坞著名男影星威尔斯·密斯应邀出现在现场。他感谢了大家对于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并分享了他亲历的与流浪者的一些感人故事。伦敦主场,英国知名女演员海伦·米伦为现场露宿群众带来了“床头故事”,祝愿大家在这难忘一夜有个好梦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好莱坞著名男影星威尔斯·密斯加盟纽约主场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美国歌星珍妮特出现在纽约主场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英国著名女演员海伦·米伦在伦敦场讲床头故事

老天爷并没有同情来参与活动、露宿广场的人们,下了几乎一整夜的雨,还刮了一整夜的大风!虽然防水睡袋能够起到一定的隔绝水的作用,但对于风雨交加的入侵,特别是寒气的侵袭,应该是毫无用处。已入冬的伦敦,凌晨后室外温度基本都在1度-0度左右,着实为广场上的群众捏了一把汗。他们其中不少最后还是没有坚持下来;而另一些朋友,应该会因此生病。可能对于很多露宿的参与者而言,克服户外风雨的困难,是他们都始料未及的。这一夜的难以入眠,却也完成了他们想要“感同身受”流浪汉漂泊街头的肌肤和精神之苦的心愿。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获得”了更多的正面能量。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伦敦主场一夜的雨

大部分能够参与露宿的群众是已经捐款并获得资格参与活动的人或者团体。他们其中大部分是成群结伴而来,在他们看来,这个活动对于他们来说具有双重意义:第一,他们希望自己的捐款和参与活动能够真的帮助到流浪汉,即便是十分微薄的力量;第二,他们希望认识或者巩固与身边同样有慈善意愿的朋友的友谊,让慈善精神激励彼此。

很巧,我的同办公室的那位韩裔德国大姐就去参加了伦敦场。她长期关注流浪者的议题,甚至她的博士研究项目也是关于难民(含流浪汉)的空间迁移模拟。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伦敦主场:慈善的相聚是一种快乐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纽约时报广场上“志同道合”的朋友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纽约时报广场露宿活动现场

一些住在大伦敦郊区的人们也希望不要错过这一次慈善行动。家长们7日下午就带着孩子们赶着火车来伦敦,在特拉法加广场露宿一晚后,次日清晨再乘着火车回到郊区。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完成露宿的郊区孩子乘火车回去

可以看到,这个活动的目的真的是希望唤起大众对于流浪问题的关注,并投入到资助流浪汉的慈善事业中。这种善念以“感同身受”地体验流浪汉的一夜的活动形式得以传递、广播,并通过社会、家庭的正面引导,让更多生活在富庶家庭、有家可归、生活不愁的孩子们不要忘记在这个社会还有另一个需要关怀的群体。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活动的正面意义值得肯定,更需要真诚的鼓励

慈善游戏:和绝大部分流浪汉真的有关吗?

耶鲁大学曾于2017年针对全球各国政府报告的无家可归者(流浪汉)数据进行统计与推测,指出全球人口中的2%(接近1.5亿人口)符合标准的联合国定义的流浪汉;而全球近20%的人口缺乏“稳定”和“满足基本条件”的居住空间。尽管各国政府、非营利组织都尝试解决流浪汉的问题,但这一数字正在惊人地攀升中:英国目前的流浪汉数目为2010年的1.5倍,而近一半浪迹于伦敦的街头、地铁站通道、火车站厅... 更令人痛心的是,有12.5万的儿童无处可居。流浪汉问题已经是一个欧美社会现实版的人道灾难,是一个需要直面的问题

基于这样一个背景,一个名为Social Bite的苏格兰本地发源的慈善机构。该机构最初由苏格兰本地关注无家可归者的社会义工(占机构的2/3)以及无家可归者(占机构的1/3)组成。自2011年成立以来,他们累计向流浪汉发放了14万件物资和食物。他们拥有一间餐厅,周一至周五为流浪汉提供免费食物。同时,他们还与一些企业合作,通过将慈善募捐和商品绑定销售,获得社会资助。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苏格兰的Social Bite关爱流浪汉慈善机构

本次全球露宿活动,他们采用的一套捐款激励机制,提高社会团体、公司和个人的参与程度,提升大家的捐助额度。具体的措施包括:

  • 捐款第一的团体和个人将有机会到纳斯达克NASDAQ敲钟
  • 纽约时报广场大屏幕将登出捐款第一名的个人的姓名
  • 捐款前五名的个人和团体(代表)将会被邀请到苏格兰Social Bite总部与创始人会面
  • 捐款前十名的个人和团体将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
  • 任何捐款1000美元以上的个人和团体,其名字将出现于2020联合国流浪者大会

目前,而最终公布的捐款现实,排在捐款团体第一的是咨询巨头德勤,另一个咨询巨头普华永道PwC伦敦公司排在第三名。个人捐款也达到了较高的数目,个人捐款第一名其捐献额度高达3万多美元。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本次活动资金捐助前25的团体和个人

这种慈善募捐的方法,其实是目前全球慈善圈的普遍套路。首先,基于一个非常正当、正义的社会募捐理由,通过联合多个社会团体和组织,成立募捐的组织主体。其次,游说企业和媒体的参与,以获得可以吸引募捐者的资本。最后,用社会曝光、媒体宣传和一些象征性的奖励,吸引那些愿意“竞争”捐款的人。但是,我们不禁要问,有多少流浪汉知道这个慈善活动?更有多少流浪汉最终能够受益于这个活动?

讽刺的是,这个在特拉法加广场举行的“体验流浪汉”的慈善活动,竟然没有允许现场出现一位真正的流浪汉!因为,流浪汉是从来都不允许停留于特拉法加广场的。更加戏剧的是,近在数百米内的多个流浪汉,依旧抱着自己的被褥,在凄冷的风雨中,度过无数个这样的夜晚。没有海伦·米伦的“床头故事”带来的美梦,只有担心明日醒不来的噩梦。他们对这个活动全然无知。想一想,他们不用网络,随时变换落脚点,在这个城市中有一半的时间都隐匿于大众视野之外。慈善团体的善意,真的非常难以精准地传递到他们手上。

成立八年至今,Social Bite这一家苏格兰首屈一指的流浪汉救助慈善机构,也仅仅帮助了156名流浪汉找到住所。受助的流浪汉数字,不仅是整个流浪汉群体的冰山一角,甚至远不及街头新增的流浪汉的数目。因此,慈善的力量,即便是多么令人感动,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的救济,解决不了这一根本的社会问题。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富人的城市:“政治正确”与“悲悯的泪”的冲突

这个全球最大露宿街头2019运动发生在伦敦、纽约这样的国际都市,一点也不意外,正如之前在全球一线城市还发生了数度的“气候变化反叛者抗议活动”一样。这里集聚了全世界最完整的信息、有最快的传递到世界各地的社会网络,汇聚了全球的资本。特别像是以金融立足的伦敦,整个城市散发出来的都是满满的金融的气息:金融城、银行站、银行节、银行家... 作为财富、富人和精英汇聚的城市,生活在伦敦的人们早已摆脱食不果腹、衣不附体的烦恼他们自诩有更强的地球公民的责任感,有更深重的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气候变化,是这个城市、这个社会的“政治正确”;而对于流浪汉的怜悯,则进一步体现自身更高道德水准。但是,似乎很少有人问“如果你只有一个议题可以解,你要选择气候变化还是流浪汉?”我相信,对于这些富人和精英们是一个非常难以选择的问题。因为,两者同样占据着道德的高点。更讽刺的是,当他们在谈论气候变化时,他们明明就已经有可口的食物了,而为什么这个时候,没有想起来流浪汉呢?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红遍全球的瑞典气候少女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气候少女的食物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流浪汉找垃圾车里的食物

当环保主义者高呼着提高食品加工的环保标准、限制畜牧业的发展的时候,他们可能考虑了会因此上涨的食品价格,他觉得他们可以承受。但他们一定想不到为此将有更多的流浪汉得到更少的食物,甚至发展到得不到食物的局面

当激进的气候变化反叛者们希望通过无限期占领城市交通要道,被迫让交通设施停摆的时候,他们是否想过流浪汉将一同被驱赶出车站、而消失的通勤族将无法把施舍递到流浪汉的杯子里

选择了气候变化的政治正确,其实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把社会的机器调上更高科技、更少冗余的层次。回过头来想一想这些流浪者,不正是生活在目前复杂社会的冗余中么?我们设想的秩序、高效、低耗、低冗余的社会,其实,就是在消灭流浪汉仅存的生存空间

终于,现场有一部分参与者可能意识到,政治正确和对流浪汉的悲悯很多时候并不共存,他们打出了“终止流浪汉,而不是气候变化行动 (End Homelessness, Not the Climate)”,传达出他们对于流浪问题更加纯粹的关注。更加现实地,他们不愿意将人们的目光被气候变化这个议题吸引走。不过现场的参与者也都承认,体验流浪汉的活动最大的意义,仅仅是具有“象征性(symbolic)”,不能保证“实质性”(Concrete)的改变会发生。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关注流浪绝非气候变化活动”

流浪汉的挣扎:“机遇”有“噩梦”相伴

流浪汉们生活在像伦敦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既意味着一定的生存机遇,也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威胁。从英国2019年与2007年(次贷风暴发生前)房屋价格比例数据可以看出,越是靠近伦敦的地区(东南部分),房价恢复和成长速度越快,目前指数越高。越是往北,房价增长速度越是缓慢,指数越低。

房价快速增长的地区,意味着市场投资、商业活动、人气,那么也就意味着流浪汉的生存机遇。但是流浪汉几乎无法在这些区域找到落脚的居所,更不用提因为商业活动而带来的高物价、高消费以及各项生活成本。因此,生活在伦敦,即便是拿着社会的救济,也只能继续当一个流浪汉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英国目前的房价指数分布

英国北部地区,随着到伦敦的地理距离越远,市场活力下降,也就出现了一些待出售的房屋、甚至已经被人弃置的房产。这对于流浪汉也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因为这些地点,正是他们在外露宿风餐多日后可以稍作喘息的避风港。但在这样的地方无法长待,因为这里没有他们赖以生存的施舍、没有那么多浪费的食物... 他们在这样地方,只能是自生自灭

因此,流浪汉们不得不艰难地、小心翼翼地选择停留的地点,一个既能够在他们体力支持范围内最大化机会,又能够在支付最便宜交通费用,多日后折返的地点。对于他们来说,伦敦都市,又爱又恨

结尾:想起了一部小说

和友人行至特拉法加广场西侧时,一辆白色的崭新的加长版轿车出现在视野中,缓缓地开过。司机似乎也很好奇特拉法加广场今天发生了什么。或者,他的老板正带着他们郊区的家人,正睡在广场里。正如本系列的第二篇中(文末附有链接),我所分析的那样,这个社会机制就是一个对流浪者不友好的,而流浪者的悲剧命运是这个机制写好的。因此,富人悲悯的眼泪,也无法转化成帮助流浪者自力更生的动力,只不过是象征性地维系着他们的生命,增添富者道德徽章的光彩。他们听着海伦·米伦的床前故事,睡在流浪汉从来都无法僭越的特拉法加广场,心中充满了对流浪汉和世界的责任感...

突然想起了一部小说,《折叠北京》虚构了未来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在那里,世界分为了多个空间共存但时间上相互隔绝的阶层。高等级的人类有规律地生活在得体的时间段;低等级的人类不得不被在绝大多数时间被冬眠、压缩在另一个时空,直到凌晨才是他们喘息的时间。他们看似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但实际上确是不同世界的人

(本篇结束)

全球露宿慈善狂欢:流浪汉“风景线”的终结者?

特拉法加广场旁徐徐开过的豪车

相关阅读:

日落帝国系列 1:巅峰荣景-万国博览会和“西伦敦城”宏伟计划

日落帝国系列 2:冻死路边的流浪汉:帝国“美丽”风景线

日落帝国系列 3:帝国“原罪”接力:殖民地的悲惨命运

老教授的一封反对信:我不是杠精,我有理有据

作者:

肯辛顿熊猫

现求学于伦敦,曾居米兰,相信“每个城市都有故事”


参考文献

[1] https://news.sky.com/story/

[2] https://uk.depaulcharity.org/

[3] https://slate.com/news-and-politics/2015/11/chinas-local-governments-collaborate-with-ngos-to-better-homeless-care.html

[4] https://yaleglobal.yale.edu/content/cities-grow-so-do-numbers-homeless

[5] https://ftalphaville.ft.com/2018/08/03/1533287928000/The-Bank-of-England-has-a-strange-idea-of-what-QE-achieved/

[6]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omelessness#

上一篇新闻

杨洁篪舌战彭斯:中国没要求企业装“后门”搜情报

下一篇新闻

印度餐馆营销和分析平台Mobikon获1250万美元B轮融资 | 美通社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