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27日 星期四

浦江创新论坛开幕在即,腾讯人工智能科学家将在峰会演讲

青年是科技创新人才中最活跃、最有创造力的人群,从去年起,浦江创新论坛开始设立科技创新青年造就者圆桌峰会,为全球青年科创人才搭建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分享的舞台。5月24日下午,2019浦江创新论坛·科技创新青年造就者圆桌峰会将在上海科技馆举行。此次峰会以“洞见未来——最值得关注的N个领域”为主题,香港中文大学终身教授、腾讯优图实验室杰出科学家贾佳亚,滑铁卢大学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陈忠伟,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学院助理教授Benjamin Tee等中外嘉宾将出席峰会,发表演讲并进行对话。

当下,人工智能是最热门的科技领域之一,无论是产业界还是学界,众多科研工作者汇聚于此。贾佳亚教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人工智能视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他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应用场景贡献包括:自动驾驶的核心感知技术、智能医疗的关键性算法和数据分析、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的深入推动和理解、社交娱乐的人脸人体技术,以及在其它社会发展中多个环节的应用。

谈及成功经验和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建议,贾佳亚表示,首先要坚持自己的学术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所有科学领域的研究都是非常细分的,计算机也有很多研究方向。年轻科研人员容易被社会环境和当时比较热门的研究影响,放弃自己的兴趣,投向热门领域研究。“我在读博士期间,计算机视觉是关注度较小的一个领域,人工智能更是没有人提及。然而我的兴趣是人工智能视觉,觉得它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就没有放弃这个研究方向。”

其次,他认为青年科研人员要注重早期积累,不要过早被产业界项目驱使,做短线研究开发。“纯粹的非功利性驱使的基础研究很重要,这些研究需要长期投入和非落地性产出,这对以后能否做出突破性成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太早被产业界提供的短线浅层技术任务驱使,青年科研人员容易丧失对科研方向的自主把控,以及对问题的深度探索。”

陈忠伟教授是加拿大先进能源材料研究会主席,带领团队研制出大规模储能用锌离子液流电池,突破了传统锌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低等瓶颈。据估算,这种新型电池的市场空间到2022年将达到137亿元以上。

在陈忠伟看来,中国青年科研人员身处国家高速发展时期,政府对科技和人才的重视堪称史无前例。因此,青年科研人员需抓住机遇,脚踏实地。首先要培养科研兴趣,开展自主探索,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从文献中了解前人的研究进展,挖掘创新点。其次,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姿态,经常和导师及同学交流探讨,以深化对科研问题的理解。第三,要耐得住寂寞,找得到成就感。科研工作很多时候会让人觉得比较枯燥,青年科研人员一定要坚持下去,并从中发现乐趣,获得成就感。唯有如此,才能在未来收获重要的科技成就。

除了贾佳亚、陈忠伟两位科技大咖,本届峰会邀请到的青年才俊还有:清华大学医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青年科学家奖”得主万蕊雪,新加坡国立大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Benjamin Tee,燕山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院长华长春,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导航所副所长、北斗导航卫星副总指挥沈苑,上海纽约大学神经学与认知科学助理教授Jeffrey Erlich,BrainCo创始人暨首席执行官韩璧丞,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Evangelos Tatsis,上海小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达声蔚。他们将在峰会上讲解哪些前沿技术?分享什么成功心得?欢迎各界人士届时参会聆听。

栏目主编:黄海华 文字编辑:俞陶然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新闻

无人驾驶系列:看得见的手

下一篇新闻

关于人工智能,青年科学家有话说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