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广州市天河区强化高校专利成果转化助推知识产权协同运用

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我们与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并合作共享‘高异频隔离宽带双频基站天线阵列’系列专利,专利应用到移动通信基站天线领域,在京信通信、广东博纬通信等企业实施转化,产品销售到中国移动、英国Vodafone等国内外公司,近三年销售额达20亿元……”在近日揭晓的第23届中国专利奖预获奖名单中,华南理工大学预获得2项银奖并推动相关专利技术成果转化,该项目负责人表示。这是天河区推动高校、企业、科研机构深度合作,促进知识产权协同运用,赋能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天河区作为广东省高校主要集聚区,拥有双一流高校和众多国家省市级以上科研院所和重点实验室,在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下,天河区一方面狠抓高校高价值专利产出,另一方面积极推进高校的专利技术成果转移转化,通过高校知识产权交易转化示范建设、研究基地建设,引导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联合研发、运营,促进知识产权协同运用等系列举措,全区知识产权工作蓬勃发展。截至2022年4月,天河区专利授权量820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307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62件。天河区发明专利授权量、有效发明专利总量均居全市之首。

推动高价值专利产出 从源头出发促进落地转化

高价值专利产出是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的基础之一。为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天河区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资助扶持政策,出台《广州市天河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重点加大对专利综合运用、高质量知识产权转化等知识产权后续转化运用的资金支持力度。2021年落实广州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扶持政策,知识产权总资助金额约636.35万元。

与此同时,天河区聚焦辖区内丰富的高校资源,着力推动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走进校园,从源头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促进专利成功转化。华南理工大学在高性能微电子及光电子芯片领域进行全球专利布局,授权包括美国、新加坡在内的发明专利100余件,其中16件核心专利组合获专业评估机构资产评估价值达到8900万元。专利技术所制造的III-V族化合物半导体芯片,已经应用在中兴、华为、创维的5G微基站、移动终端等民用领域,以及型号卫星、舰艇、飞船等国防重大工程上,近3年直接经济效益超10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超30亿元。

不仅如此,天河区还以品牌活动树立高校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和落地转化标杆,目前已连续举办两届广州市校园高价值专利培育大赛。其中,第二届赛事自2020年7月正式启动以来,面向天河区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发出邀请和优秀项目征集,吸引了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1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共计76个项目报名参加。本届大赛以“培育高价值专利、促科技成果转化”为主题,参赛项目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我国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技术突破,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累计涉及超过500余件专利或专利申请,累计PCT申请量近20件,进入国家阶段的专利5件。天河区布局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狠抓高校高价值专利产出,全面提升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高价值专利培育实力,为后续的专利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创新专利运营转化模式唤醒高校“沉睡专利”

2021年6月1日实施的新修改的《专利法》新增了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受到权利人等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快了专利转化运用,实现由权利到受益的转变。天河区积极探索,创新专利运营转化模式,在全国先行先试探索开展专利开放许可工作。2021年12月,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推动广东省“专利开放许可”的首次尝试,发布了华南理工大学专利开放许可专板。与此同时,平安财险广东分公司携手华南理工大学和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共同推出全国首个高校专利开放许可专属保险产品,降低了知识产权转化中的责任风险,为权利人开放专利许可吃上“定心丸”。天河区创新专利运营转化的举措,一方面可以唤醒高校“沉睡专利”,帮助高校积极对接市场、技术、产品信息需求,另一方面为中小企业带来更广阔的技术供给渠道,可以以较低成本获得新技术,进而促进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不仅如此,天河区积极探索高校—服务机构知识产权联合运营商业化模型,加速推进知识产权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车间”。2021年5月,天河区主办“唤醒沉睡专利赋能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进一步推动华南理工大学与广州交通投资集团、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达成合作,共建15个校企研发平台,为企业的技术革新与发展注入创新资源。据了解,近三年华南理工大学约500件专利、计算机软件版权、技术秘密等知识产权以实施许可、转让交易、作价入股等方式转化到中小微企业,直接转化收益近3亿元,其中有近133件知识产权作价出资超过2.41亿元创立了18家高新科技企业。华南理工大学科技成果专利转化率和专利转让指标排名全国高校前列、华南高校首位。

搭建交易运营平台 促进产学研与知识产权协同运用

搭建平台,促产学研结合。2020年,天河区在五山—石牌高教区高标准、高水平打造的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下称“天河基地”)正式投入运营,建立了从研发源头到创新成果产业化的知识产权运营全链条服务。这为天河区专利的研发、转化搭建更为广阔的平台,有利于天河区充分发挥区内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汇集和人才集聚优势,有效形成辐射带动作用,为建设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示范强区建设提供持续动能。截至2021年底,天河基地共引进孵化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6个,引进总人数达375人,入驻率超过95%。入孵项目主要来自各高校院所,领域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2021年共挖掘全市413家企业的305项技术需求,其中,天河区企业需求47项;收到来自20多家高校院所的解决方案87项,促成意向签约共计9140万元。

广州市天河区强化高校专利成果转化助推知识产权协同运用

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天河基地

与此同时,天河区积极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提升知识产权转移转化能力,加强市场化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建设。华南师范大学通过签订《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加入天河基地建设大军,为天河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创新要素及智力支持。借助天河基地平台的辐射作用,目前华南师范大学已与清远、肇庆、番禺、梅州等地方政府合作共建4个地方科技创新研究平台;与企业建立29个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并分别与生物岛实验室、松山湖实验室、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建联合实验中心,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暨南大学推动建立权利义务对等的知识产权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探索出“两次赋权+分期支付”的转化模式,为科技成果转化一路“亮绿灯”。特别是在药学“双一流”学科领域,实现了3个科研团队的多项创新药物成果转化,充分调动了新药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大大提升了新药领域成果转化的效能。自赋权改革任务实施以来,该类科技成果转化总合同金额达1.5亿元。

为充分调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相关资源,华南理工大学与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横琴)、广州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等市场化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战略合作;利用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开展专利挂牌交易、专利开放许可、专利交易托管、专利在线交易等运营工作,形成了以“效益优先、统筹管理、服务支撑、队伍专业”的知识产权运营“华工模式”。一件件高价值专利、一批批转化成果,不仅托起了众多高校的创新发展之路,更折射出天河区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区的决心与实力,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下一步,天河区将持续深化高校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进一步助推产学研深度结合,助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唐丽)

上一篇新闻

大咖热聊 美食美事

下一篇新闻

青岛城市记忆:黯然消失的四方神话洞,你还记得它吗?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