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18日 星期二

青花郎《经典咏流传》即将开播:用经典致敬经典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经典。或是一首诗,或是一阕词,或是一幅画,或是一本书。

每个人对待经典的方式也不一样。有的人把经典收藏,自己欣赏,有的人把经典分享,与人共赏。


青花郎《经典咏流传》即将开播:用经典致敬经典


央视很有心。面对中国文化这一浩瀚的“经典宝藏”,她用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吟唱,来挖掘经典,演绎经典,致敬经典,传承经典。

作为一个高品质的大型文化类节目,又肩负传承与演绎“经典”的重要使命,所以,“经典咏流传”每一期内容里的每一个“经典”,无论内容遴选还是传承者的人选都极为认真甚至苛刻。

因此,短短两年,一个全新的节目,却俘获了大量的观众的心,成为央视人气最旺、最具含金量的节目之一 ——无论商业的洪流如何凶猛,对于高品质的东西,人们从来不会拒绝。

就连选择商业合作伙伴赞助商,“经典咏流传”也很谨慎——2020年,青花郎将成为“经典咏流传”独家冠名赞助品牌。

青花郎《经典咏流传》2020年初即将开播,用经典致敬经典,敬请期待。

谨慎是因为挑剔——从外到内,形象上要气质相符,品质上要气场相投!


青花郎《经典咏流传》即将开播:用经典致敬经典


诗与酒的经典组合:绕梁之音与时光之味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听到这首诗,你是不是有些感慨与触动,甚至有些久违了的感觉?

是的,当互联网改变我们的生活,当一切都变得很“智能”的时候,天天面对手机的你,什么时候,才会有时间拿起一本书,仔细聆听这里边的岁月之声?

实在没时间没关系,去看一看“经典咏流传”,她会带你去中国文化的海洋里徜徉,会让你身心俱醉。

醉的是意境。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忘我之意境。

醉的是情怀。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回忆、思念、追忆与感伤的情怀。

醉的是力量。是“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生命的力量,美好向往的力量,是信念的力量。

醉的是哀伤。是“才下心头,却上眉头”的无尽忧伤。

醉的是苍凉。是“杯酒唱长庚,高咏谁听?此间无地着浮名,一雁不飞钟未动,只有滩声…”的孤独与苍凉。

醉的是故乡,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酸楚。你不识我没关系。但故乡,我回来了。那一刻,沧桑的你,不禁泪流满面。

这样的经典,吟唱出来,我们怎不动容?

这样的经典,当有一杯酒相映、相和、相候。

这样的一杯青花郎,我们怎能拒绝?

生命之音绕梁不绝,时光之味历久弥新。


青花郎《经典咏流传》即将开播:用经典致敬经典


醉眼朦胧中,你是走在古城朱雀小街上,陪太白醉唱明月的小伙伴;你是与杜甫一起在春雨中赏雨的同行者;你是与东坡把酒言欢叹月光的座上宾;你是与放梦一起闭上眼睛畅想未来的追梦人……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品一杯酒,让唇齿留香满心田。

诗与酒,无论古今,不论你我,诗与酒,让你我从来不曾离别,从来不曾分开。

在其中一期节目里,歌手蔡琴举杯遥望,对着远方说,清照,我懂你。说完这句话,她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品味与品质的经典传承:中国之美与东方之韵

蔡琴饮下的这杯酒与李白在朱雀小街上饮下的那杯酒一样吗?与陶渊明在南山下悠然而饮的那杯酒一样吗?与夏成焘停留在在七里滩上饮下的那杯酒一样吗?

一样!

因为有时候,时空从来都不是距离。

因为那一首首“经典”的诞生,莫不与酒有关,关键时刻,又怎么能少了酒呢?

因此,当明星们来吟唱经典,当我们为经典而感动,这其中,怎么可以少了对酒的致敬?

“经典咏流传”需要酒来致敬过去的经典,需要酒来见证新的经典。

气质相同,才能相得益彰,气场相投,才能相互辉映。

2020年,这杯酒,非青花郎莫属。

因为,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青花郎从诞生那一刻就流淌着经典的基因。

比如千年的酒文化。

郎酒文化的根与魂是什么?根是品质,是赤水河里的水,是川南独产的粱,魂是郎酒的千年古法工艺。

因此,由高粱、小麦、水纹、锦带四个主体元素组成了青花郎的品牌logo,这一形象清晰的表明了一种态度:不忘根,不忘本。

我们为什么要致敬经典,传唱经典,就是因为我们“不忘根,不忘本”。

比如瓶身“QINGHUALANG LIQUOR”这行字母。

表面看,这不过是“青花郎酒”的英文直译。但其实,这彰显了一种信心。

中国白酒虽然是非常纯粹的“中国酿造”,但是在世界的舞台上,可以很“中国”,也要很“世界”,因此,双语是一种信心,是一个标杆。

是“青花郎”代表“中国酿造”高品质的自信,展示着“郎酒”走向世界的理想和格局。

比如瓶型。青花郎瓶型设计源于唐代胆瓶和明代天球瓶的融合,直口、细颈、圆腹,线条圆润浑厚又流畅柔美,张弛有度,自然天成。既符合中国传统审美情趣,又有庄重的仪式感,表达了青花郎的历史厚重感与信仰仪式感。

在经典咏流传节目中,从诗经,到楚辞,到唐诗宋词,我们耳熟能详的具有历史厚重感与信仰仪式感的经典曲目比比皆是。有些我们已经忘记,有些我们记忆模糊,有些我们一直铭记于心,无论怎样,这些经典需要被重读,被传承,被传唱,因为历史需要铭记,文化需要传承,我们内心深处的自信要被唤醒,要心存敬畏。

比如瓶身。青花郎瓶身的图案设计上,采用了金色宝相花的图案,宝相花有着“富贵吉祥”的美好寓意,突显了青花郎的独特个性和品牌格调。

比如材质。青花郎还采用了陶瓷瓶身。陶瓷作为中国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世界知名度,瓷瓶包装是告诉全世界的消费者,瓷与酒,中国两大国粹的天然组合,是一种中国的语言,也是世界的语言。

这是外在的,还有内在的。

我们为什么会听到“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时候泪流满面?为什么听到“君生我生迟,我恨君生早”的时候无尽惆怅?因为这次朴实无华的词语背后,是真情实感,是真情流露。


青花郎《经典咏流传》即将开播:用经典致敬经典


青花郎也如此,闻之芳香优雅,淡淡的芳香幽深雅致,沁人心脾,恰似淑女之含蓄,君子之内敛。品之意蕴悠长,酸甜苦辣咸五味合一,有青山绿水尽收眼底之境,亦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忘我之意。

如果说那些经典的诗词歌赋是一座座宝藏,是一个个丰碑,而中国白酒则是传承经典,演绎经典的重要载体与文化瑰宝。

因为这其中,尽显中国之美,尽显东方之韵。

一如经典咏流传唱诗成曲间传递出来的价值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通过经典咏流传,你完完可以感受中国文化之美,享受中国之美。

通过青花郎,你完全可以品味东方文明之韵,享受东方之韵。

通过这两个载体,你可以了解中国文化之精神之底蕴!

情感与情怀的经典演绎:让经典更经典

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致敬经典,传承经典,这是经典咏流传的初心,也是目标;用一种全新的理念,去创作经典,演绎经典,这是青花郎的使命。

只有知音遇到知音,才能让经典更加经典。

如何让经典不失其韵,不失其味,不失其真,“经典咏流传”节目对内容重在“新视角”与“新形式”。

比如那首经典的“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老”,选择一首佚名的作品《无题》,是“经典咏流传”新视角的体现——有些经典需要发现。形式上也别出心裁,邀请中国最早一批的钢琴表演艺术家、年近九旬的老人巫漪丽在新加坡进行同步演绎,让人十分感动,意犹未尽,如今老人已仙逝,经典成了永恒的绝响。

比如那首《一剪梅·舟过吴江》,“留声四子”组合采取西方歌剧的方式,进行了极有意境的演绎,带来的是一种新的视野——中国的文化也可以用西方的方式去表达,让人惊讶并赞叹的是,效果不仅毫不违和,并且创造了另一个经典。

比如陈彼得用摇滚演绎“青玉案”,比如凤凰传奇用流行演绎《将进酒》,比如谭维维演绎《山高路远》……

经典不胜枚举。

这样的产品思维理念,成就了“经典咏流传”高品质的口碑。

同样,能够与“经典咏流传”携手并肩见证“经典”的青花郎也是品质至上的产品思维。

比如青花郎对待产品的心态,青花郎采取的是彻底开放的心态,任何一个消费者都可以来到郎酒庄园,可以全程了解见证甚至监督一粒粮如何变成一瓶青花郎,不仅如此,还请来一些公众人物进行品质把关与质量监督。

比如产品的品质打造。这是郎酒的核心,甚至是郎酒所有战略中的核心战略。为了保证高品质,青花郎创造性的采用了“生长养藏”酿储法则——生在赤水河,长在天宝峰,养在陶坛库,藏在天宝洞。

在青花郎看来,酒如生命,你要赋予它健康的体魄——与天地共生共融,经风雨历练,雨雪不惧。

你要赋予它新的灵魂——千年技艺,百年传承,数代人的心血,终此一生,只为君尝。

从“经典咏流传”的用心,到青花郎的品质匠心,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是,经典,从来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但没有朝夕之间的细致、认真与挑剔,恐怕经典也难成经典。

经典,是有所不为有所为。经典咏流传选择青花郎,是如此,青花郎只选择全球互联网大会、经典咏流传这样的经典节目作为品牌形象展示载体,也如此。

经典,最终是一种打动,一种征服,一种认可,一种认同。

无论一首诗,一阙词,一幅画,一本书,还是一档节目,一瓶酒,概莫能外。


上一篇新闻

《青花》:陈舜臣用青花瓷给我们构筑了一个几代人的悬疑世界

下一篇新闻

凤尾尊器型发展演变史:从花觚到凤尾,这种瓶子都经历了啥?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