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笞刑!古老的体刑彰显的却是新加坡法律至上的建国精神
最近,新加坡对于一名英国籍公民施行笞刑的消息登上了热搜。大家都知道,新加坡不仅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主体是华人,宗教信仰也不是单一化的,为什么这样一个国家会一直保留笞刑这样的体刑至今呢?
训练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了解一下笞刑。笞刑是我国封建时代的五刑之一,五刑按照轻重排序分别是:笞、杖、徒、流、死,笞刑是最轻的惩罚。
属于轻刑的笞刑,主要针对轻微犯罪,使用的工具以前是竹板或木板,打击的部位必须是臀部。相对于惩罚高一级的杖刑来说,只要罪犯身体没有问题,笞刑几乎不会造成伤亡的情况,而在杖刑过程中骨断筋折的现象却俯仰皆是。
在历史的逐渐演进中,皮鞭逐渐代替了竹板和木板,最终笞刑成为现在我们知道的新加坡的那种形式。
训练2.0
那新加坡一直保留笞刑的原因是什么呢?
历史渊源
那首先谈到的无疑是新加坡的独立史,从1819年英国人登陆新加坡开始殖民统治,到1959年新加坡彻底独立,英国人一个半世纪的统治毫无疑问为新加坡留下了大量带有英国法律和殖民色彩的东西,其中就包括了笞刑。要知道,直到1990年,香港还存在着笞刑,这是英属殖民地刑罚的一大特色。
独立后的新加坡加入了马来西亚,马来西亚是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伊斯兰国家大多都会保留类似笞刑这样的体刑,此时加入马来西亚的新加坡,既然以前就有这样的体刑传统,也没有去除这种刑罚的必要了。
新加坡独立
建国的根本
之后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李光耀那一代人为了实现心中理想世界的抱负,为新加坡设计了一套法律至上的社会结构——即法律凌驾于国家、政府和政治领袖之上的格局。在这样的思维指导下,新加坡执法之严格、法律运用之广泛皆为世界罕有。是否保留笞刑其实一种法天下思维对社会规则的取舍——究竟是人权至上还是法律至上——以结果看,新加坡选择了法律至上!
新加坡国父
事实上,即使存在这样残忍的刑罚,也不能起到震慑罪犯不再犯罪的作用。
1993年,美国青年麦克·彼特·费尔因为在新加坡境内恶意涂鸦而被判入狱、罚款和笞刑6下。麦克为首位被判处笞刑的美国公民,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也为其求情,但新加坡政府为维护法律至上原则,坚持执行笞刑,一年后对麦克行刑。令人意外的是,麦克劣性不改,回到美国又故意划花别人的汽车数十辆,被捕后的麦克毫无悔改之意,面对记者说的话竟然是:“这里不是新加坡,我无所畏惧!”
至于本次被判笞刑的英国华裔男子叶某,因多次携带少量毒品被捕,该案件审理了两年多,叶明源最终承认了法院12项指控中的4项。新加坡法院最终判他20年监禁和笞刑24下(要知道新加坡是有死刑的!)。
新加坡缉毒
英国政府一直在为叶某求情,希望新加坡政府可以网开一面。这里有另外一个情况必须交代:根据英国法律,叶某所携带的毒品量,可能只会判处一年左右的监禁,但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对毒品零容忍和低犯罪率的国家,他的罪行却是十恶不赦的,而且笞刑24下是新加坡法律规定的上限。这样的处理完全超越了英国方面对这件事情的解读。我们不妨再看看新加坡方面接到英国抗议之后的回应:新加坡政府针对毒品犯罪方面采用最严格的执法和最严厉的处罚,是为了保护本国民众的福祉,实现“在安全环境下生活以及养育后代的愿望”。
解读了新加坡的笞刑历史及其运用,我们就会更为深刻地了解了这个国家的法律精神。现在,我们国家很多旅游者去新加坡游玩,往往一个不小心就会触犯相关法律,比如随地吐痰、不在法定地点抽烟等等。如果真的遇到这样的执法,千万不要有抵触的行为,包括语言、肢体行为,因为一旦冲突升级,可能笞刑就要来了!
感谢阅读,本文插图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