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6月18日 星期二

中国“大武汉”到底有多大?

贺懋华/文

中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全国有661座城市,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地级市等等。

中国历史上,城市中被冠以“大”字的,只有两座城市——“大上海”和“大武汉”(大汉口)。

民国时期,著名作家林语堂在美国用英文撰写一本《大城北京》,书中描叙的是“大城北京”而非“大北京”,因为从来就没有“大北京”这个概念,没有“大北京”这种说法。

上世纪30、40年代,一个汉口就比当时的北平市(北京)大得太多。武汉民间有句老话“紧走慢走,一天走不出汉口”,极言汉口之大,而汉口只是武汉三镇(武昌、汉口、汉阳)之其一。

何谓武汉三镇?武昌——中华民国的诞生地,汉口——近代中国的国际大都市,汉阳——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这是政治与文化中心、商业与经济中心、工业中心三个中心合成的大武汉。

一百多年前的1914年,孙中山先生就在《建国方略》中明确强调,武汉是“沟通大洋计划之顶水点,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

九十多年前,意气风发的青年毛泽东在武汉长江之滨赋诗一首《菩萨蛮.黄鹤楼》,诗云:“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九派”指长江,长江中游有九条支流汇合长江,故称“九派”。

“一线”即京汉铁路与粤汉铁路在武汉交接成的南北一线。

毛泽东巧用“九派流中国”,“一线穿南北”和“龟蛇锁大江”,描绘武汉苍茫雄浑的山川形势,彰明武汉经济地理区位——长江水路和京广铁路,东西一线与南北一线的十字交叉点。

因为,武汉是经济地理学意义上的中国地理中心——“中国之中”。

八十多年前的1938年,日寇依托陆、海、空装备上的绝对优势,集中30万兵力进攻华中重镇、中国战略要地武汉。中国第5、第9战区110万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规模空前、时间最长的武汉会战爆发。

延安新华日报率先刊发“保卫大武汉”的口号。作为当时的全国抗战中心,武汉展开“抗战宣传周”,数万民众大游行,万人大合唱《保卫大武汉》。当时“保卫大武汉”的呐喊响彻中华九州。

白鲁、沙旅、尔东、光未然、星海和郑律成创作的三首歌曲《保卫大武汉》,在大江南北广为传唱,流行全国,历时5个多月。气壮山河的抗战歌曲,激励了浴血奋战的抗战军民,振奋和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士气。

《保卫大武汉》

作词:沙旅、尔东 作曲:郑律成

热血沸腾在鄱阳,

火花飞迸在长江,

全国发出了暴烈的吼声,

保卫大武汉!

武汉是全国抗战的中心,

武汉是今日最大的都会,

我们要坚决地保卫着他。

像西班牙人民保卫马德里,

粉碎敌人的进攻,巩固抗日的战线,

用我们无穷的威力,保卫大武汉!”

中国“大武汉”到底有多大?中国“大武汉”到底有多大?

二十一世纪的今日,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市、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中部六省唯一的特大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务院定位的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城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科技中心,中东部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中心城市,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

武汉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丰富的大城市和人均拥有淡水量最多的城市。

武汉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列入《世界十大都市排行榜》的中国第一大都市。

美国《时代周刊》曾刊发一文,说中国武汉是世界上最不缺水的城市之一,可同时容纳三千五百万以上的城市人口生存。因此将武汉列为未来的《世界十大超级城市》。

我国整个北部地区普遍缺水,中原和华北的大中小城市们都要靠“南水北调”湖北丹江水的救济。

相比之下,大江大湖有大水的大武汉,资源禀赋得天独厚。大江大湖造就了武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与鱼米之乡的三千多年历史。极大丰富的淡水资源更是武汉可持续发展的巨大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江河湖泊水资源的拥有量决定武汉的发展空间,大武汉的未来不可限量。

武汉这座城市,规模之大,体量之大,气势之大,大得非比寻常,这就是大武汉最显著的一大特征。

【幅员辽阔大武汉】

武汉市是中国城市建成面积最大的城市,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大的城市。

武汉的市区面积8569.15平方公里。美国卫星地图测量数据表明:武汉是中国建成面积最大的城市,是世界上城区建成面积第二大的城市。

武汉是135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巨型城市、特大城市。

武汉市区的三环比很多大城市的五环和六环都要大很多。

如果,让时速300公里的高铁围绕武汉跑一圈,需要3个多小时。这一车程,相当于从武汉到湖南郴州,从武汉到河南安阳。

大武汉的市区面积,相当于如下城市总面积的若干倍:

83个巴塞罗那 (面积101.9平方公里)

81个法国巴黎 (面积105.4平方公里)

52个布鲁赛尔 (面积162平方公里),

46个意大利米兰 (面积183.77平方公里)

20个希腊雅典 (面积412平方公里)

20个维也纳 (面积 414.65平方公里)

14个美国芝加哥 (面积590.5平方公里)

14个韩国首尔 (面积605.77平方公里)

14个加拿大多伦多 (面积632平方公里)

12个新加坡 (面积716.1平方公里)

9个德国柏林 (面积891.8平方公里)

9个美国纽约 (面积900平方公里)

8个莫斯科 (面积1000平方公里)

7个美国洛杉矶 (面积1200平方公里)

7个意大利罗马 (面积1285平方公里)

5个英国伦敦 (面积1577.3平方公里)

4个墨西哥城 (面积2018平方公里)

4个日本东京 (面积2155平方公里)

【大江大湖大武汉】

三千五百多岁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武汉,位于中国内陆腹地华中广袤的江汉平原,江河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是一个以大江大湖为地理标志的大气磅礴的特大城市。

"百条江河半城湖"的武汉市,国土面积8569平方公里,有165条河流,218个湖泊,江河湖泊数量名列中国城市前茅。

除大江大河与众多湖泊外,武汉全市还有较大渠道45条,全长558.78公里;有较大河港107条,全长339.81公里。此外还有273个大中小型水库。

武汉市水域面积2205.06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大城市的国土总面积,居全国各大城市之首。

武汉市水域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5.79%,即四分之一,水域面积率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

武汉市淡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达716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倍,是全球人均水平的10倍。

武汉作为中国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城市,被明确为“武汉是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特大城市”。

中国“大武汉”到底有多大?

【江河】

武汉是中国的经济地理中心,是中国黄金水道——长江流域航运的中枢、内陆最大的水上交通枢纽,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长江水路航运,西启重庆,东至上海,武汉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吸纳四面、辐射八方的经济地理区位优势。

中国“大武汉”到底有多大?

(长江航运:汉口客运港)

江城武汉市境内165条河流,总长度2166公里,水面面积471.31平方公里。其中

58条江河已列入《武汉市河流保护名录》并确定市、区、街道(乡、镇)三级河长制体系和陆续公布“河长”。

世界第三大河、亚洲第一大河、中国第一大河——长江及最大支流汉江(汉水)横贯武汉市区,交汇于市境中央,将武汉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鼎立的格局。

长江在武汉市境内接纳南北各支流入汇:有汉水、通顺河、东荆河、府河(沦水)、滠水、倒水、举水、金水、沙河、巡司河、青山港、马影河、朱家河等支流,分别从南北穿越城区,注入长江。

这些江河港汉与武汉境内星罗棋布的湖泊联通,是以长江为主干形成的庞大水网,不仅是武汉水运网络的主干,并为武汉市的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丰富的水资源。

长江由汉南区进入武汉市境,从由南向东北,流经天兴洲又折向东南,在左岭附近再折向东北,在新洲区大埠出境东去。长江在市辖区流经85公里,市区江段流经60公里,长江武汉段合计总长达150.5公里。长江武汉段江面宽度1000—2000米,最宽3880米;最大流速每秒3米;最小流速每秒1米。长江武汉段水量巨大,年平均7100亿立方米。

汉江从蔡甸区张家湾入境,汉水武汉段宽度200—400米左右,河道弯曲达22处,从西向东在汉阳南岸咀注入长江。汉江在市辖区内流经62公里,在市区内流经50公里,流程总长达110多公里。

长江与汉水,共有250多公里的江河水道贯穿武汉。

长江与汉江、府河、滠水等主要支流之外,武汉境内还分布一百多条大大小小的江河,构成中国内陆腹地蔚为大观的江河水世界。

武汉江河水世界:

长江、汉江(汉水)、长河、府河(沦水)、界河、东河、西河、小河、奓河、沙河、县河、叉河、径河、滠水、倒水、举水、金水河、通顺河、通顺河分流河、东荆河、东荆河北支、马影河(蚂蚁河)、汉阳河、汉北河、渡普河、东坝河、西流河、洪北河、黄丝河、老襄河、天门河、新民河、巡司河、青菱河、阳开港、青山港、北湖港、黄孝河、府澴河、畈里河、姚集河、侏儒河、周铁河、郑店河、蔡埠河、朱家河、邹家河、彭家河、鄢家河、昌家河、道观河、少潭河、三庙河、庙五河、五丈河、公三河、梅店河、许家桥河、夏家寺河、吴家寺河、琴断小河、黄金桥河、泊漠港河、下石港河、贺桥土河、西家湖港、张桥湖港、主港、东港、灵港、一排渠、三排渠、五支渠、七支渠、三叉港、南二斗沟、一支沟、五支沟、六支沟、七支沟、八支沟、九支沟、北九支沟、十五支沟、十七支沟、十八支沟、十九支沟、二十支沟、二十三支沟、二十四支沟、老涢水二段、东西湖总干沟、东流港。

【湖泊】

武汉是一最典型的山水城市,百余座山峦遍布三镇,两百多湖泊座落其间。

展开武汉市地图,可以看到:大大小小,形状各异、不规则的蓝色图形,密密

麻麻,星罗棋布,令人感叹:“武汉这座城市到处都是蓝色的湖泊,多不胜数,真是令人眼花缭乱”。

中国“大武汉”到底有多大?

一座城市里怀抱着200多个大大小小的天然湖泊,中国唯一,世界无二。

源于古代大湖“云梦泽”遗存和中华母亲河长江的恩赐,“千湖之省”湖北的省会武汉,自古以“百湖之城”著称,拥有218个湖泊,其中有166个湖泊列入《武汉市湖泊保护名录》并确定和公布了“湖长”。

武汉拥有中国最大、亚洲最大的城中湖——汤逊湖,水域面积为47.6平方公里,还有亚洲第二大城中湖——武昌东湖,水域面积33.9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6倍。

武汉湖泊规划保护总面积1839平方公里,湖泊蓝线长度约2947公里,湖泊水面率为11.11%。正常水位时,湖泊水面面积为942.8平方公里(跨界的湖泊只计算武汉市内的面积),约占全市水域面积的41%,水域面积占到全市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居全国大城市之首。

除了有长江武汉航道局,百湖之城武汉与众不同,2019年1月28日,武汉市水务局对外加挂一个行政机构新牌子——武汉市湖泊局。武汉各区亦设区湖泊局。此举显然是为了加强湖泊的保护、治理与管理的工作需要。

武汉之大,仅仅一项指标——942.8平方公里的湖泊水域面积,就超过许多中国城市的国土总面积,更超过了巴黎、柏林、米兰、雅典、维也纳、巴塞罗那、纽约、芝加哥、加拿大多伦多等世界名城(以及首尔和新加坡)的市区总面积。

武汉湖泊面积等于2个“水上都市”威尼斯(414.57平方公里)、五个米兰(183.77平方公里)、五个“欧洲的首都”——布鲁赛尔(162平方公里),不可谓不大也。

由于湖泊多,武汉高校基本上都有至少一个湖泊。

中国“大武汉”到底有多大?

(东湖之滨的武汉大学们)

湖北美术学院有天然水域“天鹅湖”;武汉音乐学院内湖泊,是两湖书院的内湖“都司湖”的部分遗存。湖北大学位于内沙湖边;华中农业大学位于南湖,北依狮子山,三面环湖。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等全国重点大学均环绕东湖之畔。武汉大学校内还有鉴湖,其分校珞珈学院依山(龙泉山)抱水,环抱梧桐湖,校内有一大湖泊“情缘湖”。中国地质大学校内有两湖——锦鲤塘和荷花池;武汉科技大学有全国高校最大的校内天然湖——沁湖,还有毗邻南湖的清音潭和藕香池……。

所以“湖泊畔学府、高校傍大湖”,是最具武汉特色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一种地域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历史上,武汉的湖泊超过三百,湖泊面积远超过两千平方公里,超级富足。

由于曾经的围湖造田,随着近几十年城市快速扩张, 市政建设、交通建设、旧城改造和房地产开发的热潮,填湖建城:填占湖泊,建现代街区、商务中心、高楼巨厦、高端楼盘、商住小区、批发大市场等等,武汉许多湖泊面积缩小了(第三大城中湖——南湖、第四大城中湖——沙湖的面积不及百年前的四分之一),许多原生态湖泊(例如水域浩渺、湖水清澈的杨汊湖、范湖等等)已完全消失了。

上世纪50年代,武汉还有湖泊面积1581平方公里。30年来,武汉湖泊面积减少了228.9平方公里;50年来,近100个湖泊已经无影无踪;大批历史千百年楚风汉韵的武汉湖名业已消失。令武汉人民痛心疾首,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一大焦点、市民百姓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2002年,为了让现存湖泊“一个都不能少,面积一寸也不能缩小”,武汉市痛下决心,武汉市在全国率先出台《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陆续出台措施“铁腕治湖”,投入巨资,厉行湖泊保护规划。《条例》实施18年来,有效地促进了全市湖泊保护。

月湖的综合整治,历时八年的涨渡湖规划保护,成为武汉40年来湖泊保护的典型例证。涨渡湖正式被世界自然基金会长江示范项目确定为还长江生命之网示范区。

武汉许多湖泊并非单一体湖泊,实际上是一主湖与若干子湖乃至于十几个大小不一的、湖各各异的子湖组成。所以湖泊的实际数量多于湖泊名字数量218个。

武汉13个区的湖泊,据不完全的统计,名录如下:

武昌区 : 紫阳湖、内沙湖、外沙湖、东湖、水果湖、四美塘。

洪山区 : 东湖(跨武昌区)、南湖、严西湖、严东湖(包括龙角湖、朱仓湖、阳雀湖)、野芷湖、杨春湖、汤逊湖(跨江夏区)、北湖、野湖、晒湖、团湖、静湖、后湖、喻家湖、张家湖、武家湖、黄家湖(跨江夏区)、竹子湖、筲箕湖、筲箕篼湖、青潭湖、菱角湖、青菱湖、汤菱湖、牛山湖、马子湖、车墩湖、五加湖、小谭湖、窑塘湖、郭郑湖、严家湖(跨鄂州市)、抹布塘、石灰凼子。

青山区:北湖、严西湖、戴家湖(原近千亩湖泊,是武汉消失的湖泊中第一个被抢救“复活”的湖泊)。

江汉区 : 西湖、北湖、菱角湖、后襄湖、小南湖、机器荡子。

江岸区 : 塔子湖、鲩子湖。

硚口区 : 张毕海、张家湖、竹叶海(经过5年努力被“抢救”恢复的湖泊)。

汉阳区 : 月湖、莲花湖、墨水湖、龙阳湖、下马湖、马沧湖、三角湖(跨蔡甸区)、南太子湖、北太子湖。

东西湖区 : 金银湖、上金湖、下金湖、上银湖、下银湖、东银湖、墨水湖、杜公湖、东大湖、黄塘湖、月牙湖、南晒湖、北晒湖、山西晒、王龙湖、巨龙湖、龙王沟、杜公湖、幺教湖、下么教湖、泥达湖、鑫湖、黄狮海、潇湘海、杨四径、小罗赛、磨子口、甘家教、李家教、马投潭、内牛栏海、外牛栏海、内黄泥港、外黄泥港。

汉南区 : 东湖、湾湖、泥湖、桂子湖、潭子湖、鬼神潭、太白湖、子林湖、前拦湖、柜子湖、廖家湖、金鱼碑、小碑、五十湖、四十湖、青草湖、杀牛湖、三合背、牛海湖。

江夏区 : 梁子湖(跨鄂州市,在武汉市内面积158.7平方公里)、汤逊湖(跨江夏区)、豹獬湖(跨鄂州市)、道士湖、仙人湖、神山湖、斧头湖(跨咸宁市)、东湖、西湖、乾湖、前湖、茶湖、鲁湖、鲤湖、豹湖(跨鄂州市)、玉盆湖、夏池湖、白湾湖、白泥湖、龙塘湖、黄螺海、龟塘湖、团墩湖、王浪湖、宋家启、李家海、陈子海、猪羊海、郭家湖、董家海、毛坝湖、上潭湖、下潭湖、上涉湖、中涉湖、下涉湖、杨蒋湖、杨桥湖、三门湖、三个湖、三角海、四海湖、大洋湖、枯竹海、坪塘湖、大湾湖、张郑湖、麦粉潭、蛤蟆口、解放湖、军区湖、曾家月湖、金口后湖。

蔡甸区 : 东湖、西湖、龙湖、桐湖、白湖、汤湖、塌湖、什湖、万湖、沉湖(武汉动植物最多湖泊,动植物近千种)、狗港、后海、金龙湖、金堆湖、笔砚湖、状元湖、铜台湖、后宫湖、后官湖、知音湖(火神山医院位于知音湖畔)、白莲湖、莲花湖、官莲湖、小官莲、万家湖、肖家湖、鲁家湖、王家涉、瓦家寨、许家寨(跨汉川市)、金鸡寨、小金鸡寨、北河港、南河港、长洲赛、小茶湖、大茶湖、崇仁湖、南湾湖、南寨湖、南沧湖、北沧湖、东边湖、西边湖、东北湖、北奓湖、小奓湖、硃山湖、川江池、上乌丘、菱角湖、竹林湖、柱木湖、牛尾湖、中山湖、朱山湖、柱木湖、万奓湖、百镰湖、独沧湖、下善湖、石洋湖、石鱼湖、脚鱼湖、新垸湖、烂泥湖、三角湖(跨汉阳区)、漩海湖、皮四海、无浪湖、湘沉潭、黄陵小湖、龙家大湖、新垸湖、大小星湖、张家大湖、龙家大湖。

黄陂区 : 后湖、长湖、汤湖、后湖、北湖(跨新洲区)、蒲湖、武湖(跨新洲区)、木兰湖、木兰天池、洮子湖、任凯湖、新漖湖、什仔湖、汤仁湖、盘龙湖、小盘龙湖、金潭湖、庙斗湖、张斗湖、西赛湖、小赛湖、小菜湖、安汊湖、鸭儿湖、姚子海、麦家湖、墨家湖、童家湖(跨孝感市)、马家湖、项家汊、胜家海、薛家咀、李家大湖。

新洲区 : 七湖、旁湖、弯湖、武湖(跨黄陂区)、安仁湖、桃术湖、桃树湖、三宝湖、涨渡湖、柴泊湖、朱家湖、鄢家湖、凤尾湖、汪湖汊、弯湖汊、曲背湖、兑公咀湖、陶家大湖。(湖泊名录,有待拾遗补缺)

【沼泽湿地】

作为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中国湖泊水域最大城市,武汉市境内湖泽广布,湿地广袤。武汉市湿地面积高达3358.35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9.54%。

近些年来,武汉利用天然湖泊及沼泽滩涂,建立了众多城市湿地公园。

武汉市建成了61个湖泊湿地公园,其中包括:东湖国家湿地公园、金银湖国家湿地公园、沉湖国家湿地公园(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后官湖国家湿地公园(面积30000亩)、金银潭国家湿地公园、严东湖国家湿地公园、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6000亩)、安山国家湿地公园。

武汉的国家级城市湿地公园数量居全国城市第一名。

中国“大武汉”到底有多大?

(沉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大城大学大学城】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科教综合实力居全国大城市第三位。

武汉市的高等教育规模非常之大,位居全国第一、世界第一。

武汉拥有包括武汉大学(最早的国立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中央部属高校在内的89所高校。

其中包括“海军军官的摇篮”——海军工程大学、空军预警学院、军事经济学院、通信指挥学院、导弹指挥学院、军械学院等7所高等军事院校。

中国“大武汉”到底有多大?

(中国百年名校——国立武汉大学教学楼)

武汉高校数量全国第一!武汉也是世界上高校最多的城市。.

武汉在校大学生和研究生总数已超过了130万,远超过北京、上海,超过纽约、伦敦、莫斯科、巴黎、柏林、东京等国际大城市,位居全球大城市中第一名。

武汉是全世界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

武汉常住总人口1200多万,平均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大学生或研究生,武汉

是全国和全世界大学生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

武汉高校教育规模巨大,大学生数量普遍数以万计,诸如:

百年名校武汉大学 92027人(加东湖分校12000人和珞珈学院9100人,学生总计113127人);

武汉理工大学80000人(加江夏学院11000人,学生总计91000人);

华中科技大学56000人(加文华学院14000人、武昌分校13000人,总计83000人);

华中师范大学30000人(加汉口分校17000人和武汉传媒学院9000人,学生总计56000人);

武汉科技大学 30000人(加城市学院13000人、青山分校9000人,总计52000人);

中国地质大学 27800人(加江城学院13000人,总计40800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6900人(加武汉学院13000人,学生总计39900人);

湖北大学 24500人(加知行学院10000人,共34500人);

华中农业大学 26196人,中南民族大学 26000人,武汉纺织大学25000人,武汉工程大学 21933人,武汉生物工程学院20000人。

武汉体育学院11000人,加体育科技学院5100人,共16100人。

武汉规模“很小”的艺术高校——湖北美术学院和武汉音乐学院,前者多达8000人,后者也有6080人之多。

中国最大、世界最大的大学城——武汉在全国首创建设“大学生最友好城市”。

游览过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大学、湖北经济学院等高校的人,到汉口进过海军工程学院校园的人,都会觉得武汉高校大多面积宏大,幅员辽阔,环境非常优美。

武汉高等院校空间环境之优美,林木植被之苍翠繁茂,花卉之姹紫嫣红,校内湖泊与校外湖光山色之曼妙宜人,真是其他多数城市的高校无与伦比的。

例如:中国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位于喻家山南麓,东湖之畔,设45个学院,99个本科专业,院士19人,教师3400余人, 20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所附属三级甲等医院。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主校区和东校区占地7034亩,另有汉口的同济校区。2号地铁一条线一共有五个站经过华科大校区,故有戏称2号地铁是“最牛高校专线车”。

因校园太大,从东校区到毗邻的主校区,步行需一个小时,这还只是东西方向,南北方向路程更遥远漫长。校内有校车循环接送,但学生几乎人人一辆自行车。

华中科技大学校园树木繁茂,郁郁葱葱,绿草如茵,景色秀丽,环境优美,湖水清雅,绿化覆盖率72%,被文化教育界誉为“森林中的大学”和“森林式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拥有建成时惊艳亚洲的一个最大——亚洲第一大的教学楼,即位于东校区的逸夫科技楼,亦名东九楼,由邵逸夫先生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出资建造。

东九楼为五层的现代化建筑,由并联的四栋楼体合成的巨大弧形建筑,配备有常规教室、阶梯教室共180个,每个教室都有电脑设备、多媒体设备,均配有空调。东九楼能容纳2万个学生同时上课。

东九楼前有一湖泊名为“马张堰”,亦名“东九湖”,是华中科技大学的园中湖之一,是一清晨早读、湖畔漫步,享受大学生活的佳境。

华中科技大学还有一项之大,亚洲第三大教学楼——西十二楼……

附录:华科大学生的感受:

■“华中科技大学很大,在关山那边,学校里面有山有湖,可比北方人见到的湖大多了,我本人也是北方人,到了武汉才知道什么是湖……”

■“我是北京的,在华工呆了5年了,觉得华工各方面都很不错。北京的学校我去得差不多,与华工相比最明显的感觉是华工环境特别好。校园很大,有山(瑜家山)有湖(镜湖)和东北角的醉晚亭,离市中心稍远(但交通特别便利),安宁干净……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东九楼前有一湖泊名为“马张堰”……全校有30余家食堂……,住宿也相当好;硬件实施更是没得说的”。

■ 诗咏母校:“乾坤清,中国新;东湖畔,华工诞,连延七千余亩,光耀天日。喻家北构而东折,直走韵苑,喻园大道,通入东园,五步一楼,十步一舍;书院茸茸,松竹繁茂,文墨斑斑,书香阵阵。明德焉,厚学焉;庠序校舍,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可谓高低冥迷,实乃不知西东,纵华中大人,亦易迷津”。

中国“大武汉”到底有多大?

(大学大湖大武汉)

所以,看惯了武汉高校们“校园辽阔、有山有湖、林木繁茂、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的武汉人(学生、家长、游客),到北京游览名校,往往会失望:“北京大学怎么这么小?房子挤房子,人挤人”、“清华大学也还不够大,还冇得武汉的大学大”。

因为北京的高等院校普遍性的是校园不够大,空间拥挤,环境绿化谈不多优美,而且缺水——没有水景观,没有水环境。

综合各个方面,“大武汉”无疑是全国和全世界最大的“超级大学城”

多数人印象中的“现代化大都市”武汉,其实是一个历史相当悠久的城市,武汉始建于公元前1499年(商朝的盘龙城),有文字确切记载的建城历史长达3519年,比101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大多数名城早了一千几百年、两千多年。在中国12个“建城史最长城市”中,武汉位居第四。由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产与自然资源丰厚、发展潜力非比寻常。

注:有文字记载建城年代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3972年(公元前1952),郑州3600年,邢台3540年,武汉3519年(前1499),安阳3320年(前1300),徐州3205年(前1185),洛阳3129年(前1109),咸阳3128年(前1108),西安3100年,邯郸3100年,重庆3100年,北京3070年(前1050)。

大江大湖大武汉,古老而年青,富有生机活力与发展创新力。中国“十大最具创新能力城市”中,武汉次于最中国年轻的大城市深圳,排名第二,是历史悠久大城市中的第一位。

大江大河大湖泊的大武汉,是一座拥有许许多多“最大”和“第一”的城市。

武汉之大,体现于人、事、物三大方面,包罗了大文化、大文教、大科技、大学府、大院所、大文博、大国重器、大工业、大商业、千年文脉大街区、古往今来大工程、历史文化大遗址、千古绝唱大作品、无与伦比大景观、非比寻常大公园、气势恢宏大建筑、震惊世界大革命、重大历史事件、重大社会活动、独出心裁大创意、楚风汉韵大旅游、大师巨匠与彪炳史册的文化名人。诸如:

■ 大建筑: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武汉历史文化地标——黄鹤楼。

唐代大诗人崔灏,登临黄鹤楼远眺,留下千古绝唱——七言律诗《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代大诗人、诗仙李白在此送别友人,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云: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宋代民族英雄、卓越军事家、一代名将岳飞,在此写下千秋传诵的宋词——《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历朝历代多少帝王将相、爱国志士、英雄豪杰、文人墨客登临黄鹤楼,在此留下无数诗词歌赋楹联描绘了黄鹤楼情景与意境之美好无限。

■ 大工程: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滚滚长江东逝水上,巍巍峨峨的九座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长江二桥、白沙洲长江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天兴洲长江大桥、军山长江大桥、阳逻长江大桥、二七长江大桥、沌口长江公路大桥;尚有在建的杨泗港长江大桥和青山长江大桥。共12座宏伟的长江大桥。

中国“大武汉”到底有多大?

(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 )

中国“大武汉”到底有多大?

(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

■ 大国重器,中华国宝:我国迄今发现的全世界保存最好、体量最大、分量最重、数量最多、音乐性能最完好、气势最宏伟的青铜礼乐器,即一套六十五件青铜编钟——楚惠王于在位第56年(前433年)特制曾侯乙祭祀用编钟。是代表中国周代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的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

中国“大武汉”到底有多大?

(国之瑰宝——曾侯乙编钟)

■ 大遗址:形成于殷商时期,与盘龙城(武汉最初城邑遗址)同时代,历经三千五百余年而不衰的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第一古镇——柏泉古镇,也即茅庙集。

■ 大革命:震惊世界的近代重大历史事件、打响亚洲第一民主革命即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武昌起义——武昌首义、汉口保卫战、夏阳战争等。遍布英雄城市武汉三镇、数量居全国城市首位的武汉辛亥革命遗址。其中最主要的革命遗址,就是辛亥革命标志性建筑——武昌阅马场红楼,即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现在的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 大活动:每年夏季,武汉游泳爱好者声势浩大的“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横渡长江的泳者中,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仅6岁。横渡长江的水上盛事,后发展成为政府组织的一年一届的"武汉716国际渡江节",已经45届。1991年开始举办"首届国际横渡长江节"。

注:有一誉称“渡江哥”的武汉超人祝壁武,从2008年开始,每天游泳横渡长江上下班(汉阳、武昌一来回),并参加一年一度的武汉渡江节,已坚持11年。

■ 大科技: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产品,全球第一。

■ 大美学府:有着中国最美大学之称的武汉大学,是中国校园最美的名牌大学、百年学府,是中国重点综合研究型大学,办学溯源于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为中国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是近代中国建立最早的国立大学, 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

武汉大学坐拥秀美苍翠的珞珈山,环绕碧波万顷的大美东湖水,占地面积5187亩,校园建筑面积为262万平方米。

非比寻常的是,武汉大学本身就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地,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东湖风景区的组成部分¬——珞洪区,是为中国第一个国家5A级高校旅游景区。

武汉大学独特的文化资本、人文景观,是别具一格的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庄重典雅,巍峨伟岸壮观,堪称近现代中国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民国建筑典范(抗战时期,日寇飞机狂轰滥炸武昌城,之所以唯独没有丢一颗炸弹轰炸武汉大学校园建筑群,是有其原因和别有用心的),堪称20世纪的中国建筑奇迹,这些早期建筑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所以武汉大学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校园”。

武汉大学校园一直以樱花闻名,每年春季3月中旬,樱花盛开的时候,武汉大学校园都会吸引全国各地数百万游客涌进校园赏樱花。武汉大学独有的樱花节也是武汉大学特有的文化资源资本。

武汉大学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更有最美校园和绝佳自然环境,非比寻常,的确是其他高校不可企及的,不可复制的,所以武大之美,美过所有高校。

■ 大公园:中国最大最美的城市湖泊公园——武昌东湖风景区,面积88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公园和城中生态旅游区,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风景区。东湖风景区由珞洪区(即武汉大学)、听涛区、吹笛区、落雁区、磨山区、白马区六大区域组成,共有100多处景观景点。

中国“大武汉”到底有多大?

(东湖岛屿——磨山风景区的楚望台)

东湖风景区烟波浩渺,风光旖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林木苍翠,鸟语花香,亭台楼阁、园林苑囿,历史文化遗迹诸多,景色美丽得令人惊异惊叹和陶醉。

东湖水域浩瀚,港汊交错,由12个大小湖泊构成,面积33.9平方公里,湖岸线曲折蜿蜒112公里,湖中120多个岛渚星罗棋布,34座环湖的山峰绵延起伏,依山傍湖的13个“园中之园”各有美妙在其中,万亩山林郁郁葱葱莽莽苍苍。

东湖人文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东湖就已是楚国名胜地,雄才大略楚庄王在此击鼓督战,中国第一位爱国主义大诗人屈原在此"泽畔行吟";东汉三国刘备在此设坛祭天;唐代诗仙李白在东湖放鹰台题诗;南宋有袁说友诗云“只说西湖在帝都,武昌新又说东湖”。

毛泽东生前44次光临武昌东湖,在最大最美的东湖风景区接待过来自64个国家的首脑政要一共94批。

去年夏季,习近平主席在东湖之滨接待印度总理莫尼,莫尼有幸领略东湖无与伦比的美丽,仿佛走进上帝后花园。大美东湖是国人与外宾武汉之行必游之胜地。

■ 大碑刻:东湖磨山半岛中,比泰山的“天下第一碑”更宏大壮观的《屈原离骚》碑,碑高14.8米,底座宽17米,是我国最大的碑刻。

磨山风景区还有一园中园——全国规模最大的“唯楚有才”石雕园。

■ 世界最大的植物专类园:东湖梅园、东湖荷园。

东湖梅园是东湖磨山景区的园中园、中国四大梅园之首,是中国梅花研究中心。面积1200亩,拥有两万多株梅花,其中百年以上的蜡梅和梅花200株,最高树龄达800年。种植有蜡梅品种100余种,占世界90%,全球第一。种植梅花品种320余种,其中152个品种登录《国际植物名录》,占全世界梅花登录品种的60%,世界第一。

东湖荷园是东湖磨山的园中园、中国荷花研究中心。总面积30000平方米,有830多个荷花品种池,种有荷花700多种,占世界80%以上,居全球第一。东湖荷园是全世界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荷花品种资源圃(种质资源库 )。

■ 大商业:中国最大最长最繁华商业街——汉口江汉路,笔者有五十四句七言诗一首咏之,摘录部分如下:

自古天下第一街,臻臻簇簇七里长。硚口江汉跨两区,长江汉水一眼望。

虎踞龙盘黄金地,密布九十六街巷。九省通衢唯武汉,神州商帮汇一方。

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商海钩沉五百年,经济命脉汉口掌。

最早开埠大都会,中西盛景繁万象。字号林立店连店,欧陆建筑行对行。

江汉关临長江滩,巍巍峨峨朝午阳。台湾上海大清行,繁富端庄气轩昂。

晚清中国汉口行,卓立路口镇四方。伟人孙文铜雕像,国父祈福中华强。

屹立广场青天近,举目眺望白日远。百业臻备江汉路,商賈汇集舞龙头。

开街鼎新十九载,海纳全国十万商。客货线路逾两百,水运码头二十港。

游客日均十六万,人山人海尽欢言。

……这就是说不尽,道不完的大武汉。

非常时期,宅在屋中,心忧天下,日夜惦念武汉。

受一短文的启发,历时两周,完成诠释大武汉的长篇文章,供老师同学与亲朋好友,在宅假时期慢慢细细阅读,茶余饭后,消磨苦闷时光。

由于爆发新冠病毒疫情,武汉顿时成为全国与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中央发号令,全国各省军民医护紧急驰援武汉,舍生忘死保卫武汉,这是一次悲壮的大武汉会战、堪称伟大的武汉保卫战。

在这一抗击新冠肺炎的非常时期,也想让兄弟省市同胞们深入地了解一下我们的父母之邦——堪称伟大的大江大湖大武汉!

贺懋华 2020、2、29

贺懋华老师简介

中国“大武汉”到底有多大?

贺懋华,“中国型CI战略”理论与系统工程体系的创始人,课题研究与项目工程横跨20多领域的我国著名策划专家、规划设计专家、教育培训专家。

贺懋华,湖北蒲圻(今赤壁市)人,出生于武汉。毕业于湖北艺术学院美术系附中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创始人之一。

课题研究与完成项目包括:城市问题与城市科研课题研究、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城市文化建设工程、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系统工程、“文化外宣”系统计划;旅游开发战略定位与规划设计创新、博览会展策划与规划设计;CI战略系统工程、品牌战略整合规划、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市场营销系统工程、广告运筹与全传播策略计划;工业设计与专利设计发明、视觉艺术设计;影视文化创意与规划;MBA 、EMBA系列课题教育培训;传记文学、史志文学;民间民俗文化与文化人类学研究等。

前中国CI工程发展中心主任,前中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促进中心副主任,中国重点城镇建设指导工作委员会顾问,前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顾问,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美丽乡村协同建设专业委员会战略合作专家,北京市经委品牌战略顾问,山东嘉祥、安徽阜南、湖南道州等政府经济顾问、城市规划建设顾问,《中华品牌》品牌顾问、《中国营销》与《广告大观》顾问、深圳设计联合会专业顾问。吉林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吉林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大学艺术学院、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北京科技进修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浙江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入载《中国当代文艺界名人录》、《中国专家人名辞典》和中国“专家网”。

CI系统工程与品牌战略成功案例编录于《策划大师——中国智业大方案》;规划设计代表项目刊录《中国当代艺术鉴赏大典》、《华人CI百杰》、《中国CI年鉴》等。

1974年,第一例品牌规划案(广州“致美斋”)首获成功后,开始研究品牌战略。

1975年,完成巴林世界博览会中国馆整体规划设计后,开始研究会展策划与展示规划设计。

1981年,作为联合国援华项目(CCR)外贸官员和设计学员,接受联合国开发署培训后,开始中国型CI战略理论研探和项目实践。

1983年开始,在张家界、广州、青岛,主持三期“联合国专家现代设计课程培训”,培训全国各省市外贸系统官员和骨干设计师。

1985年,聘任为中央电视台电视专题节目主讲,讲授《现代商业设计》课程。

1985—1986年,借调轻工业部,主持“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总体规划与工程实施规划。

1991—1992年,在深圳发起和组织主持首次沟通祖国大陆与台湾的海峡两岸设计交流活动——“平面设计在中国”,在海内外华人设计界与设计院校产生热烈反响,引起西方设计界对“中国设计”首次特别关注,美国《CI杂志》特予报导。

1992年,开始我国城市问题研究,提出“发展要素选择城市、选择城市政府”的新概念,在报刊发表系列文论“企业选择城市的时代即将到来;人才选择城市的时代即将到来;资本选择城市的时代已经到来;机遇选择城市的时代必将到来”。

1994年,在香港出版世界第一部中国型CI理论专著《中国型CI战略》,中国通讯社以14种文字向各国新闻传媒发布了新闻通稿。

1996年,首次提出组织全国范围的大型产业经济社会活动——“品牌万里行”的构想,建议艾丰以经济日报发起和组织实施了“中国品牌万里行”计划。

1997——1998年,应人民日报社《市场报》特邀,创刊《CI导刊》和设立《贺懋华专栏》,系统地介绍中国型CI战略理论与品牌战略规划实践。

1998年,应经济日报社特约,担任《名牌时报》专栏主持人,分析经济形势、经营环境与我国产业品牌经营实态及缺憾,连载品牌营销与城市/产业/企业CI战略文论。

出版论著:中国第一部旅游专著——《透析旅游》城市/区域旅游规划设计发展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世界首部《中国型CI战略》,科学出版基金会项目《中国CI实战丛书》:《CI策划实践》与《CI设计指南》;《品牌战略竞天下》、《商标与标志》;《圆明园壹佰零捌景印》;辛亥先驱、武林泰斗、抗日英雄编年体传记《大侠杜心五传奇:1869-1953》,中央电视台六频道改编筹拍系列影片《杜心五传奇》。主编《中国发艺通史》等,出版十余部专著和海内外报刊发表文论总字数逾800万。

完成城市科研课题:中科院/建设部“城市科学科研课题”—— 《我国城市化发展中的城市文化问题》和《关于城市发展绩效考核的综合评估体系问题》。

完成城市规划课题:《再造西安: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2002——2005》;《西安经开区生态产业园十一五规划》;《深圳市建设“设计之都”实施方案》;《重庆南岸区滨江路“街段”开发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湖南醴陵城市定位和《醴陵打造“世界釉下五彩瓷都”课题研究报告》;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申报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的“广州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系列项目——机场路、广从路、黄石路、外环路环境整治与景观规划设计工程;哈尔滨机场路、中央大街、花园街环境整治与景观规划设计。完成河南《文脉中原:历史文化工程》规划方案;规划与组织完成“文脉中华”百米长卷;主持完成京杭大运河《古运回望图》和《京门九衢图》,举办奥运特展,出版一城一河两图书。完成红色中华革命博览园“长沙伯瑜万福源博物馆”立项报告与概念性总体规划(2010年列为湖南省文化建设重点项目,2013年1月23日正式更名挂牌“湖南红色档案馆”);完成广西百色旅游、第八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首届四川雅安茶文化旅游节、太原建城2500年庆典会展等规划。参与南宁、北海、百色、株洲城市景观规划/旅游规划/博物馆规划评审。完成生态创艺小镇概念性总规等特色小镇规划。创意规划“湖南省国家公务员书法大赛”实施成功。

完成CI工程项目:江铃汽车集团、新飞电器公司、彩虹电子集团、天士力制药集团、武汉日化集团、深圳丽斯达日化、东北制药集团、西藏自治区藏药厂、中国华芳集团、中国-阿拉伯化肥公司、安徽省徽商集团、华润电力、白沙烟草、武烟集团、西安高科集团、长沙国家高新区、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百余项CI工程/品牌战略规划/创新文化建设工程。

社会宣教培训:新华社总部“中国CI战略与品牌经济社会”专题报告会,应各地省市政府与机构组织邀请举办“城市发展战略”、“城市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城市文化建设与旅游规划创新”、“中国重点城镇建设的文化发展导向”、“世界博览会与中国会展产业发展”、“中国型CI战略高级培训班“、“品牌战略竞天下”与“品牌营销系统工程”、“97经济论坛”、“21世纪经济论坛”、“WTO与中国企业生存发展”、“WTO与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品牌战略发展”、“中国企业改革报告会”、“智本论:智力经济与创造发明”、“观念意识、思维方式与发明创造”“工业设计与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等教育培训活动。

高校课程教育:北京大学 EMBA、北京大学培训中心 CEO班、西北大学 MBA、西北大学CEO班、美国西南国际大学 MBA中文班、清华大学英国伯明翰学院 DBA 博士学位班,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北大学文学院设计学院、吉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天津经济管理学院、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湖北工学院、深圳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等院校专题讲课。

企业教育培训:海信集团、康佳集团、TCL集团、联想集团、新飞电器公司、天士力药业集团、中国农业银行、广东农业银行、国家烟草总公司、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中国希格玛公司、中国华芳实业总公司、广东茂名石油总公司、广州地铁总公司等集团企业的“品牌战略规划”“市场推广与品牌营销系统工程”等专题教育培训。

贺懋华的“中国型CI战略”理论、品牌战略规划实践与城市文化工程实践,受到业界与新闻界关注,被设计界和海内外新闻传媒誉为“中国资深品牌战略专家”“中国策划大师”“中国设计大师”“城市问题与课题专家”“城市文化工程专家”“我国资深会展专家”“旅游规划设计专家”“著名市场战略专家”“中国CI第一人”“中国CI之父”“中国CI泰斗”“中国CI旗手”“国际营销大师”“企业经济学家”等。

(二三里编辑:黄思敏)

上一篇新闻

论茅盾“文学生活”与书法文化的关联

下一篇新闻

温州的历史古街区、名人大师,你不一定都知道!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