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 星期一

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人眼里的大清帝国究竟是怎样的?

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人眼里的大清帝国究竟是怎样的?

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人眼里的大清帝国究竟是怎样的?中国清朝虽然一度忽视了世界,但是世界一直没有忘记中国,在鸦片战争前夕,清朝一直是西方观察者们研究的对象。而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看鸦片战争前夕,《广州纪事报》,《广州新闻报》,《新加坡自由报》,《中华丛论》等报刊上英国人对中国的描述来获知。


清国的对外了解程度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人眼里的大清帝国究竟是怎样的?

《澳门新闻纸》的手稿,林则徐组织人翻译的西洋报刊汇编的书籍


根据1839年12月14日的《广州新闻报》里的一篇报道,英国人在之前的对华交流中,深刻的意识到了中国官府对于外交和外国事务的无知和傲慢。


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人眼里的大清帝国究竟是怎样的?


在和中国周边国家的接触中,英国人发现在日本虽然有德川幕府的锁国行为,但是幕府高层每年会通过荷兰人和几个有限的外贸口岸了解欧美世界的最新动态;在安南政府每年会搭救那些漂流到欧洲殖民地的国人,从他们那里了解列强的最新消息;而在缅甸和暹罗,这些国家中总有几个贤人拥有世界地图乃至百科全书,供他们研究西方国家的情况。


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人眼里的大清帝国究竟是怎样的?


英国人承认在安南,琉球,日本,暹罗还有吕宋等一圈周边国家中,中国的原生文化文明程度最高,实力最为强大,但是中国人对于国际贸易的基本原则,世界上发生了哪些事情缺乏兴趣,就像欧洲人对中非部落间的战争那样提不起兴趣。只要愿意收集信息,中国人就可以找到足够多的关于西方国家的知识,但是很遗憾,当时中国人对于西方的了解,呈现出十分极端的状态:一方面是以水手,通事还有洋行买办为代表的实干者,这些人能够与西方人沟通,但仅限于贸易层面的往来;而很多广府高官仍旧以排外,鄙视外国人为荣。


当然林则徐则代表了另外一个极端:他手下有一帮翻译和通事,能够帮他从各个渠道收集到关于西方人的情报,而且林则徐还斥重金购买西方历史军事地理类的书籍,然后让翻译们将其整理成册,以供他和朝廷用作参考,而且很多和他有密切接触的西方人,都被他询问过这种关于世界政治和地理的问题。但林则徐这样的官僚中就属于绝对的少数了。


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人眼里的大清帝国究竟是怎样的?


在1839年11月16日《澳门新闻纸》转引的一则新闻中,英国人深刻的指出当时中国官府的问题:貌似威严不可侵犯,但是实际上办事效率并不高,而且习惯性回避所有容易招致冲突和战争的事务。在这个容易层层向下责备的体系中,犯下小错意味着万劫不复的贬官和被人陷害,所以敢于做事敢于担责者极少,相比之下,可敬而且办事效率极高的林则徐总督,就显得更加难得。


文明历程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人眼里的大清帝国究竟是怎样的?

1839年12月14日的《澳门新闻纸》中,英国人向英语世界的读者介绍了中国文明的特色。在这篇文章中,英国人认为中国文明的特点是历史悠久,但是文明发展却显得十分静态。几乎和孔子是同时代的梭伦和莱库古等人都曾为自己的文明讲说大道,订立基本准则,但是希腊世界到了19世纪已经物是人非,而在中国古文明已经十分昌盛的时代,中欧和西北欧世界还是一片蛮荒。


虽然中国历经了蒙古征服和明清换代,但是入侵者总是会被中国的文化和制度所同化,这一句林则徐的翻译们做了精确转述:“(北族)胜中国以力,而中国反胜之以文。”而且中国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可以说是亘古不变,整个文明发展呈现出静态的特征;在改朝换代时底层的普通百姓会遭受巨大的痛苦,但是一旦战乱平息,他们换了新主人,之前的生活模式就会延续,所以英国人认为一旦对华开战,只要分清楚百姓和官府的关系,不要惊扰百姓,就只用和官府与军队作战。虽然法律和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充满了东方主义的刻板印象,但是中国文化的一些基本性元素:表意性质的汉字系统,对北方的边防,家国同构,圣人之教,外儒内法,确实是延续了千年而依旧存在。


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人眼里的大清帝国究竟是怎样的?


那么为什么中国文明的发展可以如此稳定呢?英国人推测可能是因为过早演化出了比较精巧的科层政府,可能是因为中国人温和而驯服的天性,可能是农耕的生产方式带来了稳定的生活方式,可能是因为中国封闭而稳定的地理环境限制了外来因素对本土的刺激,还有可能是统治者对于创新的警惕和恐惧,还有严守中国人和蛮族的民族界限,都可能是导致这种稳定性的重要原因;而满洲征服又给这片土地套上了新的枷锁,《大清律例》的统治原则就是恐怖和琐碎,整套官僚体系的存在就是配合法律对人民实行恐怖统治。由于普通人大多时候忙于应付沉重的赋税和官府繁琐的条律,所以他们基本上没有时间多想,或者呈现出营养良好的身体状况,更不提用这些人能组织起能征善战的军队了。


军事力量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人眼里的大清帝国究竟是怎样的?


1839年11月16日的《广州纪事报》上的一篇文章,深刻讨论了英国人眼里的中国军队和军事制度。在军事方面,英国国内一直有一种错误印象,那就是中国清朝至少有360000000人口,而且他们强壮而爱国,中国天然的被大海,沙漠环抱,而且中国军队还分为满洲八旗,汉军八旗和蒙古八旗,还有大量可调动的土司和少数民族王公的军兵,在这样的战场上作战实在是自讨苦吃。但是在历史上一些鞑靼劫掠者或者可以成功的劫掠内地,或者可以在这里建立国家就是证明:其实清朝皇帝的首要目的是维持政权的稳定,而不是蓄养一支强大善战,训练有素,甚至他自己都无法控制的军队,所以中国人更喜欢用软化,收买,贿赂狄酋,或者直接招募小队的外族雇佣军保卫边疆。也为了防止武将造反,所以在近世中国有重文墨,轻武勇的传统,让文官领兵的传统,英国人甚至指出,钦差林则徐就是文人领兵的典型案例。而且英国人还从之前倭寇犯华的例子,总结出由于封建王朝本质上和民众是敌对和压榨的关系,封建王朝宁可采用内迁民众的方式,应对倭寇和郑氏家族的骚扰,所以只要入侵者不过分扰民,宣布侵略者的敌人仅仅是官府,那么可想而知老百姓不会有很强的反弹情绪。

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人眼里的大清帝国究竟是怎样的?


在兵种和战术上,英国人发现中国人有一种莫名的乐观情绪,那就是中国人承认英国人在海上作战更有优势,所以中国人认为一旦将英军引导陆地上中国人就有取胜的机会。但是经过长年的观察和研究,英国人并不认可中方的乐观情绪。英国人观察到中国军队停留在火绳枪和大刀,长矛,弓箭,双刀等冷热武器并用的阶段,他们的制服大都是蓝色或者黄色的棉服,他们的剑因为生锈或者铁材低劣,基本上等同于没有用,似乎就是起装饰性作用;火枪缺乏统一口径的弹丸,火药质量低劣,性能不稳定,无法保证火器能够稳定的施放,以至于很多远程部队宁可用弓都不敢轻易用枪,害怕自己的眼睛被枪炸伤;火炮更是存在炮膛内部不够光滑,炮身气泡较多,所以有炸膛的风险,大多数火炮甚至没有可以旋转施放的炮架,除了林则徐仿制的少数火炮外,很多火炮只有固定炮位。清军的战马矮小敦实,毛多,骑兵和普通步兵的棉质军装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看起来比较寒酸,只有少数满蒙汉回的精锐战士保留了古代样式的铠甲,看起来很威武,让人想起中世纪的骑士。

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人眼里的大清帝国究竟是怎样的?


他们行军时没有严密的队形,士兵们怎么走舒服怎么走迅速就怎么来;在训练上,他们的军官最重视弓箭,举重,跳跃还有类似于体操的套路,指挥时使用小旗子和锣,他们的旗帜很多,但是很显然不像西方军队那样重视旗帜的荣誉感;军官们指挥军人们分为前后队或者分为前中后三军,只需要学一点基本的军事经验就可以通过军官考试;当然花钱买官是武官阶层中心照不宣的秘密。正是因为发现清军的外强中干,所以英军对于以小队精兵击败大队清兵颇有信心。虽然清军中有像关提督(关天培)这样的勇士赢得英国人的尊重,但多数人只是人多势众的流氓。

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人眼里的大清帝国究竟是怎样的?


为了嘲讽中国水师的孱弱战斗力和林则徐的备战手段,英国人表示如果关天培像约翰-德维特(荷兰政治家,1667年荷兰舰队溯泰晤士河和梅德威河上达查塔姆,摧毁英国造船厂并在系泊处焚毁英国战船)那样派中国水军深入泰晤士河,那么女王大人需要在河口升起铁锚和铁链,还要保卫伦敦塔不被中国人攻克。


在军事地理上,1839年《广州纪事报》转载《泰晤士报》上的一篇社论,英国人认为现在中国只是表面上强盛,但其实和周边国家关系紧张:中国穆斯林因为张格尔被凌迟一直蓄意报仇,他们愿意和印度斯坦的穆斯林王公一起对拜菩萨的中国人开战;而且尼泊尔,西藏,阿萨姆还有缅甸等各地边境都可以让大军通行进攻中国。而中国在东海岸的炮台很多火炮都有名无实,无法有效发炮,正如琦善所言,很多炮台有和没有其实区别不大。

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人眼里的大清帝国究竟是怎样的?


而且英国人还大胆假设了并对比了从北印度-西域-新疆-甘肃-陕西进京的路线,还有从尼泊尔入侵西藏/阿萨姆出发北上云南,以及从缅甸北部出发北上云南的远征路线,在经过一番对比之后,综合海军优势和后勤补给困难后,英国人还是认为在海上封锁中国,以群岛岛链锁死中国沿海,乃至威胁中国的漕运是更加可行的策略。虽然很多想法仅仅是一提,但是却反应英国人已经对塔克拉玛干盆地,青藏高原,天山,蒙古戈壁,中南半岛,云贵高原等地理板块有了充分而深刻的认知,并能够在地图上进行战争推演。

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人眼里的大清帝国究竟是怎样的?

然而中国天子在中英开战之后,却还问英伦三岛和新疆回部地区是否有陆路相连。


参考文献:《林则徐看见的世界:〈澳门新闻纸〉的原文与译文》


上一篇新闻

歌诗达幸运号抵达新加坡 乘客开始陆续下船

下一篇新闻

新加坡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部长傅海燕:青年正在成为促进国家变革的积极力量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