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月21日 星期六

《百家姓》前世今生(八)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百家姓》前世今生(八)

【姓氏起源】
谢姓以国名为姓氏,最初源于任姓。据《世本》所载,黄帝之后任姓中有10个小国,其中谢国为诸侯国中之一。谢姓失国后,其子孙逃亡到四面八方,后来他们便以国名谢为姓,形成了此支谢氏。另据《元和姓纂》所载,谢姓出自姜姓,为伯夷的后裔为申侯(又称申伯)之后,以国名为氏。伯夷后裔申侯,被周宣王封于谢国,谢国灭亡后,其子孙也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国为氏而统统姓了谢。
【全国的分布】
谢姓主要发源于河南境内。两晋南北朝时期,谢姓人从北方渡江南下到江西、浙江云南等地;宋至元明清时,南方各省的谢姓人,发展势头远远超过北方;明清时期,谢姓人迁居到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如今,谢姓人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四川、广东、湖南、江西等省居多。
【姓氏名人】
谢眺:陈郡夏阳人,南齐著名诗人,曾在朝廷任职,其诗多描写自然景色,为李白所推许,是永明体作家中成就最高的诗人。其代表作有《高斋视事》、《高斋闲望》、《后斋回望》。
谢赫:南齐著名画家,善于作风俗画及人物画,他所著有的《古画品录》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绘画理论著作。
谢灵运: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南朝著名画家文学家。其诗歌创作开创了新风。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派,许多佳句为后人所传诵。
谢婉莹:笔名冰心,福建省长乐人,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曾出版过小说集《超人》,诗集《春水》、《繁星》等。她所发表的《寄小读者》,至今仍然声誉不衰。
【姓氏文化】
宝树堂
宝树,又称玉树,是传说中的仙树,魏晋时期人们也借指那些长相俊美、才能优异的人。据《世说新语》载,有一次,东晋太傅谢安把族中子弟召集在一起,问他们:“我主要想问一问你们,我们做什么事情才能光大祖宗的基业?”这时,谢玄应声答道:“就像芝兰玉树一样,应该长在适合它生长的位置。”他意指,只有在朝中做官,才能光宗耀祖。
谢玄的话也反映了谢姓人的抱负和追求,也是谢姓人互相勉励的词语。后来,玉树演变为宝树,成了这支谢姓人的堂号。到了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诗序》中“谢家之宝树”一语驰名天下以后,“宝树堂”更成为谢姓人中的一个著名堂号。一直以今天,“宝树”堂号仍在谢姓人中具有广泛影响。
【名人事迹】
“千金” 谢肋
人们常形容未婚的姑娘为“千金小姐”,其实最早的时候,“千金”一词是形容男子的。
南朝宋文学家谢庄的儿子谢肋从小就非常聪明,因此他被深受父亲的喜爱。他的父亲也经常把谢肋带在身边。谢肋也非常争气,10岁时便能写出很多好文章。
有一次,谢肋随父亲去山上游玩,回家后父亲叫他写一篇游记。谢肋提笔便成,文不加点。宰相王景文曾对谢庄夸他:“贤子足称神童,复为后来特达。”谢庄也手扶儿子的背说:“真是我家千金啊!”
从谢肋被称为“千金”开始,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用这两个字比喻出类拔萃的少年男子的。而把少女称作千金或千金小姐,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元代曲作家张国宾所写的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请自稳便。”明、清以后的话本小说中称女孩子为“千金”的就更多了。
女孩后来为什么称“千金”呢?这得从我国的古代货币单位说起。两千年前的秦朝以一镒为一金(“镒”是古代重要单位,一镒为二十两或二十四两),汉朝以一斤金子为一金。秦汉时金多指黄铜,“千金”实为“铜千金”。后人借“千金”以言贵重。在社会交往中,渐渐地,人们也就将未婚女孩就专称为“千金小姐”了。


《百家姓》前世今生(八)

【姓氏起源】
邹姓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传自春秋时代的邾娄国。据《说文解字》所载,上古时有个邾娄国为颛顼帝后裔曹挟所建,战国时鲁穆公改邾娄国为邹国(今山东省邹平县)。邹国后来被楚国所灭,颛顼的子孙散居各地,后来他们就以故国的名称为氏,就有了邹姓。
另一支来源于宋国,据《史记·殷本记》的记载,是商纣王微子的后代,纣王亡国之后,周武王把商的周围地区封给殷纣王庶兄微子,创建宋国,定都商丘,以供奉商汤的宗祀。后来宋愍公的后代正考父食采于邹邑(今山东曲阜),后传到世孙叔梁概的时候,就以国为氏,是为邹姓。
【全国的分布】
据有关资料记载,邹姓早期主要在其发源地即今山东境内发展繁衍。秦汉时期,他们中的有一支迁至范阳,发展成为望族;东晋十六国时,由于战乱,中原邹姓大举南迁到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的一些地方;唐宋时期邹姓发展繁衍于江西、广东、广西等地;现在台湾地区的邹姓人及侨居新加坡等国的邹姓华侨,主要是从广东、福建迁去的。
【姓氏名人】
邹忌:战国时期邹氏家族中很有名的人物,以鼓琴游说齐威王,被任为宰相。他曾劝说齐威王奖励群臣吏民进谏,主张革新政治,修订法律,选拔人才,奖励贤臣等,使齐国实力加强。
邹守益:字谦之,号东郭,安福人,明朝著名的学者。主要著作有《东郭集》。
邹伯奇:字一鹗,又字特夫,广东南海人,中国清代科学家。他精通天文、历法、数学,善于将数学应用于实际。曾测绘广东省地图,制造过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浑球仪和七政仪等仪器。著有《格术补》、《赤道星图》、《黄道星图》等。
邹一桂:字原褒,号小山,晚号二知老人,江苏省无锡人,清代大臣、画家,曾官至礼部尚书。善于花卉及山水画。著有《藤花芍药图》、《古干梅花图》、《小山画谱》等传世。
【姓氏文化】
赐姓 冒姓 改姓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赐姓,是狭义的专指赐姓,不同于三代以前的“因生赐姓”,而是秦汉以后封建大统一的专制国家形成后,为褒赏笼络臣属的一种政治手段。赐姓多为历代帝王赏赐有功之臣为皇室姓氏,统称“国姓”。
赐姓之制始于汉代,汉高祖刘邦为表彰娄敬、项伯的功绩,赐娄、项二氏为刘姓。到了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也曾赐外甥李文忠、养子沐英、何文辉等为朱姓。南明隆武帝也赐郑成功为“朱姓”,人称“国姓爷”,以示荣宠。皇帝赐姓于臣属,并不都是褒奖、恩宠,对于政敌、叛臣,也赐凶险姓氏以示惩赏。如武则天称帝后,强令中宗皇后王氏改姓“蟒”,将起兵反对她的李姓诸王赐姓虺(音毁)氏。
冒姓的现象一般发生在魏晋、隋唐时代,由于“九品中正制”及其以郡望门第评品人物,选官任职,出身寒门者往往有冒姓,攀附之现象。
改姓多为避仇、避难或避讳时,改称他姓。如东汉时有个聂台和人结下怨仇,为逃避仇人追杀,改为张姓,隐居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他的后人张辽便是三国蜀国的一员名将。
【名人事迹】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时代齐国人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长得也很帅。有一天早上,邹忌穿好衣服,戴上帽子,对着镜子开始照,然后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漂亮?”他的妻子说:“你比要比他漂亮,徐公哪能和你比呀!”
城北的徐公在当时可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自然不相信他真的比徐公美,于是又问他的妾说:“我和徐公相比谁更漂亮?”妾说:“徐公哪能和你比呢!”第二天,家里来了一位位客人,邹忌跟他坐着聊天,问他道:“我和徐公谁更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你漂亮。”第二天,徐公到家里来做客,邹忌很认真地观察他,他认为自己不如他漂亮;再照着镜子看自己,觉得和徐公相差的很远。
这天晚上,他躺在床上反复考虑这件事,最后他终于明白了:“妻夸我,是因为偏爱我;妾赞美我,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赞美我,是有求于我。”
第二天,邹忌便上朝去见威王,说:“我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怕我,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说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面对庞大的齐国,王后、王妃和左右的侍从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没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人没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惠的:由此可见,大王很多事情都蒙在鼓里。”
齐威王听后觉得邹忌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他就下了一道命令:“各级官员和老百姓如果能当面指责我的过错,就可以得到头等奖赏;书面规劝我的,得二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批评我的,得三等奖赏。”刚开始提意见的人很多,到了后来就再也没有人来提意见了,因为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提的了。
后来,燕赵韩魏几国听说了这件事后,都来到向齐国朝拜。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内政修明,不战而胜”的道理。


《百家姓》前世今生(八)


【姓氏起源】
窦姓源于姒姓,是上古时夏代康王的后裔。相传在4000多年前,大禹之子启的重孙相做了夏国的国王,相懦弱无能。当时有个叫后羿的诸侯,力大无比,善于强弓远射,神话中的“后羿射日”就是以他为原形的。他利用夏朝臣民对国君的不满,发动了政变,杀死了相。当时相有一个妃子正身怀六甲,她在混乱中从自“窦(洞穴)”里逃了出来,逃到娘家有仍氏部落避难。不久,她生下一男孩,这就是少康。少康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就下决心复仇兴国。
后羿取得了政权后不久就被其部下寒浞杀害了。这样,寒浞就取代了后羿。此时,在夏旧部支持下的少康,力量一天天强大起来。终于有一天,少康打败了寒浞,恢复了夏朝的政权,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少康中兴”。当年,少康的母亲是从自“窦”里逃生的,因此后人为了纪念这个事件,就把姓氏姒姓改为窦姓。
【全国的分布】
窦姓最初起源于古老的夏朝。在汉朝时,窦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扶风(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河南望(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两大郡望,在当地发展成为望族。如今,窦姓在全国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河北省清河及山东省临清一带。
【姓氏名人】
窦太后:名漪,河北清河郡观津(今河北清河)人,中华帝国黄老学派的最后一个代表人物。她信奉黄老之学道家学说,黄指黄帝,老指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宽政待民。在她的影响下,汉景帝刘启以黄老治国,在以后的日子里黄老思想成为治世的主流思想直到窦太后逝世为止,历经文、景二朝。
窦汉卿:名默,广平肥乡人,金代医学家。他精针灸八脉穴法,著有《针经指南》、《标幽赋》为是书主体内容,因行文典雅,论理精湛,元明诸名家皆宗之。
窦仲化:河南沈丘人,现代著名书画家。擅长山水及书法,笔墨浑朴、意境深邃,书法揉魏、隶、篆于一体,别具格局。他的书画被录入《中国当代国画家辞典》、《中国历代书法家辞典》、加拿大《世界书画家辞典》等书。
【姓氏文化】
烈士神祠
山西太原汾河东岸的兰村西的烈石山下有一个“烈石神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窦鸣犊而建立的。窦大夫曾做过开渠利民的事,后来到了春秋末年被晋国正卿赵简子杀害。
烈石神祠重建于元至正三年,共有50多间殿堂。局部还保留有宋金时期的风格,结构简练而严谨,在金元建筑中也较为罕见。殿内供有窦大夫的像,美髯长须,风度翩翩。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苍崖下涌出,清澈见底,游鱼可数,因水温较低,故人们称之为“烈石寒泉”。与苍柏古祠相辉映,饶有雅趣。泉边还有一个小庙,上刻有“灵泉”两字,相传是宋徽宗赵佶御书。后来,寒泉遭到破坏,加之近年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如今泉水已经干涸,只有遗迹尚存。
【名人事迹】
实话实说的窦德玄
唐朝鼎盛时期,就已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那就是——皇帝真诚对待臣子,臣子则以诚心对待皇帝。
有一次,唐高宗来到濮阳,大臣窦德玄和其他大臣骑马跟随在后。高宗问窦德玄:“濮阳为什么又叫帝丘呢?”窦德玄诚实地说不知道,另一个大臣许敬宗从后面策马上来,回答说:“因为从前古帝王瑞顼曾在这里住过,所以叫帝丘。”高宗称赞答得好。
许敬宗退下后对别人说:“大臣不可以没有学问,窦德玄答不上来,我实在为他感到不好意思。”窦德玄听了这话,说:“每个人都有自己能做到和做不到的事,我不能勉强回答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事,这才是我能够做到的。”
看来,唐朝之所以能够强盛是有很多原因的,君臣之间以诚相待、互相信任,也许就是原因之一!


《百家姓》前世今生(八)

【姓氏起源】
章姓源于任姓,为黄帝赐封的12个基本姓氏之一。据《左传》记载,黄帝二十五子,其中得姓十二,十二姓有妊,而谢、章、薛、舒、吕、终、泉、毕、过、祝这十姓,都是出自最初的任姓。可见,章姓推溯起来也是黄帝的后裔,也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姓氏。
《古今姓氏书辨证》对章姓的来源是这样介绍的:章姓源于姜姓。上古周朝的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后代被封在羌国(在今山东章丘县)。春秋初期,鄣国被齐国所灭,其后人为纪念故国而去邑为章,成为了今天的章姓。
【全国的分布】
公元前664年,鄣国被其同宗齐国消灭,章姓便散居齐地,如战国时齐(今属山东省)有将领章子;秦汉之际,章姓搬迁到蒙古、陕西、广东等地;魏晋南北朝时期,姜太公的后裔,在南昌一带繁衍成为大族;隋唐之际,章姓人落籍到四川、江苏、浙江、安徽等地;两宋时,由于北方动荡,此际章姓迁徙以南方为主;明清之际,章姓分布更广,并有沿海之章姓迁居台湾,以及东南亚和欧美等地。如今,章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北、浙江、江西等省居多。
【姓氏名人】
章邯:字少荣,秦朝将领,曾镇压过陈胜、项梁起义军,立战功显赫,后投降项羽,被封为雍王,建都废丘(今陕西省兴平南),后被韩信击败自杀。
章煦:钱塘(今浙江省杭州)人,乾隆年间进士,曾历任内阁中书、陕甘学政、湖北布政使、湖北巡抚、礼部尚书等职。
章学诚:字实斋,清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县)人,清代著名史学家、思想家、方志学家,乾隆进士。精于史学,编纂《续资治通鉴》等书。著有《文史通义》、《校史通义》、《史籍考》、《湖北通志》等。
章炳麟:初名学乘,字枚叔,号太炎,浙江省余杭人,近代民主革命家和著名学者。曾参加维新运动,二次革命和护法运动。其对中国近代哲学、文学、历史学和语言学均有较高的建树。他的个人主要著作由后人编入到《章氏丛书三编》、《章氏丛书》、《章书丛书续编》等。
【姓氏文化】
书善不书恶的“谱例”
谱例又称凡例、例言、修谱章程、修谱条约等,其主要内容就是阐明家谱的体例、纂修原则、记叙方法,诸如收录范围,各类可入谱与不可入谱人物的标准,各种著录规则,结构特点,谱中各类目的设立的理由,如何避讳等行文规范等内容。
谱例中有很多的条例,少则数条,多则数十条,这是修谱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的原则。一般来说,为了维护家族荣誉,家谱采取了书善不书恶的手段。几乎所有家谱的谱例中都遵循“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修谱规定,诸如不道、乱伦、乱宗、绝义、辱先等,都不准修入家谱,以免使家族蒙羞。
【名人事迹】
章太炎趣事
章太炎也就是章炳麟,他那博大精深的学术功夫,不仅为他的门人后学所敬重,也为他同代同辈政治、文化、学术观念不同甚至截然对峙者不得不佩服,这在现代中国思想学术史上是少有的。鲁迅先生称他为“有学问的革命家”;胡适在为上海《申报》50周年纪念专刊所撰长文《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称他是“清代学术史的压阵大将”。
说起章太炎先生,还有这样一件趣事。章太炎先生在上海同福里居住时,竟意外地发了一笔大财。说是“一笔”,确实由“笔”而发。
有一天,一位老朋友来访,让他帮忙写两件东西:一件是孙中山先生的“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宣言”;另一件是“讨袁世凯檄”。这两件原稿本是章太炎自己所写的,他又被要求亲笔再各写一件,好让其成为“历史文献”。当时太炎先生获赠润笔墨银20圆大洋。
没想到的是,报纸上竟大登特登。很多人纷纷而来,都想求章太炎再写这两件原文,大约有五六十份,有的送墨银40圆,有的送墨银200圆。章太炎虽然“口不言钱”,但经常由其夫人或弟子应付。
后来,章太炎写到10件以上就再也不肯动笔了。夫人百般劝说,他只是不出声,也不动笔。后来他的夫人想出一个办法,原来太炎先生平日吸的都是金属牌香烟,有一次一位老朋友送他一罐茄力克香烟,先生称它为“外国金鼠”,时常吵着要吸,但夫人不允。现在章夫人允许他每写一件,买一罐给他,这样,问题轻易就解决了。


《百家姓》前世今生(八)

喜欢请转发点关注!

免责声明:文章素材和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同时文章仅代表本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新闻

「小楼诗话」王翼奇:绿痕庐(25)

下一篇新闻

历史上的6.12,世界上都有哪些事件发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评论

订阅每日新闻

订阅每日新闻以免错过最新最热门的新加坡新闻。